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李敖:传统下的独白-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们所能借鉴的(日本的律师在旧制中只要司法试验合格就可以了,可是新裁判所法却加
上至少修习司法修习生二年以上的条件,这是何等进步!日本法官在旧制中是终身官,可是
新裁判所法中却规定了国民审查和十年任期的办法,这是何等严格!)
  再看美国。美国的法律教育是绝不随便的。一个学法律的人大都先修完两年至四年的大
学教育,然后再读三年法学的本科。事实上,治疗人们身体的医生都要受七年教育;何况保
障人们权益的律师和法官?美国律师公会规定的律师资格,一定是法律学院的毕业生而又通
过律师考试的。此外在各州又有单行法,有的已近乎“苛求”的境界!例如许多州对于本州
以外的律师的认可,除了要到本州住过一定的时间以外,还要要求该律师必得在他州的最高
法院执行业务三年以上。罗德岛和佛罗里达两州甚至规定要十年。反观我们的立法委员,他
们之中,不管开不开会、进修不进修,只要打了三年麻将就可当起律师来!至于美国的法
官,大都也是律师出身,除了几个州以外,各州的法官由人民选举而生,加利福尼亚州甚至
由州长提名,由各级法院院长同意,才能参加候选,这更看出当法官的不容易。
  在英国方面,不论是“大律师”(barrister)和“律师”(solicitor),都要经过法
律教育和考试,还要跟别的“大律师”和“律师”实习。至于做到“皇家律师顾问”K。C。
(King's Counsel),或Q。C。(Queen's Counsel),那更不简单了。英国的法官资格比律
师更难得多。一般说来,他要有钱、要有名,并且要老一点,一个郡法院的法官大概先得有
七年的大律师资格,一个高等法院的法官要有十年大律师的资格,如果做到“上诉法院的法
官”(Lord of Justice of Appeal)、“大法官”(Lord Chancellor)等,那更难上加难
了。
  在德国,律师的资格正好和英国相左——要先有了法官的资格才能当律师。这种严格是
可以想像的。法官资格的取得要经过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必须在大学学了三年法律以后才
能参加;第二次考试必须第一次考试通过后,在法院、检察处、公证处或律师事务所等处实
习三年半至四年,再提出四篇法学论文,才能参加。
  上面随便举出的日、美、英、德四个国家的例子,使我们多少可以看出:律师和法官的
认定,在这四个国家中是何等严肃、何等不容易!尤其使我们惭愧的是,他们绝对没有随便
做几年国会议员就可以当起律师或法官”的怪事!两千年前,那稣感慨于“律师有祸了”,
为了他们“把难担的担子放在人身上”(《新约》路加第十一);两千年后,新时代的立委
律师却一反其道,竟把难担的担子厚颜加在自己的身上!
  ……立法委员,被我们老百姓选出来,代表人民行使宪法第六十三条所赋予的主要权
力。他们的产生,本是根据宪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由各省、各直辖市、蒙古各盟旗、西
藏、名民族在边疆地区、侨居国外之国民及职业团体分别选出来。他们之中,虽然不乏明法
之士,但是大多数却非科班出身的法学专家,以这样参差不齐的分子,在二十四个月(立法
院会期每年两次,共八个月,三年共二十四个月)之后,居然摇身一变而能名列律师之籍法
官之林,这不被日、美、英、德等先进国家笑死吗?
  立法委员不老老实实在宪法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三条、第一
百零五条上,发挥他们民意代表的真正权责,却自私的利用老百姓所付托的大权,制定了谋
自己利益的法律,这是多么可耻!立委三年可成法官、律师,其荒谬足可跟“医师法”中第
三条中医五年可成合法医师的规定前后辉映,而这种荒谬条文下卵翼出来的是十足的“密
医”。同样的,立委三年可成合法法官或律师不是“密法官”、“密律师”又是什么?
  立委(律师)不懂法律的一个活证,莫过于这次胡秋原先生的所谓“诽谤案”,他在庭
上的狂妄陈词(如口口声声称呼对方不叫“李敖”而叫“李诽谤”,结果被法官喝止。他的
黄陂土音几乎把“李诽谤”三字读成“李匪帮”,尤其令人“恐怖”);他在自诉状中的措
辞和引用法条,(如他竟引用起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这是完全不合现代法理的;又引用前
大理院统字第五00号解释,更是不通之至!)……处处都暴露了这位“胡律师”的法学程
度,为“胡律师”计、为立法委员的体面计,我奉劝胡秋原先生赶紧把Quentin Revnolds
的“Courtroom”或Louis Nizer的“My Life in Court”等书读一读,好好进修一下,自
律一番。否则的话,真未免太对不起那几条荒谬法律所庇护的特权了!
           (文星)第六十五期一九六三年三月一日
  附录(略——编者)


  

十八 老年人和棒子

  ……谁道人生难再少?
  君看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一一一苏轼《浣溪沙》
  王洪钧先生在二十五卷第七期《自由青年》里写了一篇《如何使青年接上这一棒》,政
大外交系主任李其泰先生读了这篇文章很感动,特地剪下来,寄给他的老师姚从吾先生,还
附了一封推荐这篇文章的信。姚先生坐在研究室里,笑嘻嘻地连文带信拿给我看,向一个比
他小四十三岁的学生征求意见,我把它们匆匆看过,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姚先生那稀疏的白
发,很诚恳地答他道:
  王先生在文章里说得很明白,他说“首先不必谈如何使青年接上这一棒,倒要看看如何
使老年们交出这一棒”。站在一个青年人的立场,我所关心的是:第一、从感觉上面说,老
年人肯不肯交出这一棒?第二、从技巧上面说,老年人会不会交出这一棒?第三、从棒本身
来说,老年人交出来的是一支什么棒?我担心的是,老年人不但不肯把棒交出来,反倒可能
在青年人头上打一棒!
  姚先生听了我的话不禁大笑,我也感到很好笑,但在我们两个人的笑脸背后,我似乎看
到果戈里(Nikolai Vasilievitch(Gogol)的句子,我感到我们两个人的笑都该是“含着
泪水的”!
  “如何使青年接上这一棒”?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庄子》天道篇的后面,记载那个
斲轮老手对桓公说的几句话,实在很有余味:
  斲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
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忻轮……
  这真是老年人的悲哀!但又何尝不是青年人的悲哀?老年人那方面感到对青年人“不能
以喻”,在另一方面,青年人又感到对老年人“不能受之”,他们眼巴巴地望着老年人”行
年七十”,但却仍旧孤单地走着那没有止境的老路,他们有热血,他们不能不悲哀!
  现年八十六岁的美国诗人罗勃特·弗洛斯特(Robert Frost)在他《生命前进着》
(Life Goes On)里写道:
  Just a little while back;at my farm near Ripton,Vermont,Iplanted a few
more trees,You wonder why?Well,I'm like the Chinese of ninety who did the
same thing。When they asked him why,he said that the world wasn't a desert when
he came into it and wouldn't be when he departed.Those trees will keep on
growing affer I'm gone and affer you're Gone。
  不久以前,在伐蒙特州,在我那靠近瑞普顿的农场上,我种了一些树。你猜干嘛?呢,
我就像那九十岁的中国老头子,他也做过同样的事。当别人问他干嘛的时候,他说当他来的
时候这世界并不是一片沙漠,当他走的时候他也不愿意它是。这些树在我离去和你离去了以
后,还会继续发荣滋长的。
  这种留点余荫的人生观,它代表一个伟大心灵的伟大心怀,在奴隶出身的喜剧家斯塔提
乌斯·凯西里乌斯(Statius Caecilius)的《青年朋友》(Synephebi)里,我们也可以看
到那栽了树为后人享用的老农夫,他深信上帝不但愿他接受祖先的遗业,并且还愿他把遗业
传授给下一代。
  在活着的人里面,没有人能比老年人更适合做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工作了,老年人从死
人手中接下这根棒,由于他们的身世各异,所收到的棒子也各有不同:
  第一种老年人拿的是一根“莫须有的棒子”,他们根本就没接到过这根棒,也许接到过
后又丢了,他们除了麻将牌的技术外,大概什么也交不出来,他们最大的特色就是装老糊涂
(我还看不到一个真正糊涂的老年人),他们的人生观是“但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
无”,他们永远不会退化,因为根本就没有进化,他们数十年如一日,那一日就是早睡早起
一日三餐,《五代史记》汉家人传记太后李氏向周太祖唠叨说…
  老身未终残年,属此多难,唯以衰朽托于始终。其实“托于始终”的不是她那视茫茫而
发苍苍的“衰朽”,而是那四张小白脸和一百三十二张麻将军!
  在另一方面,他们是属于长寿的一群,他们不需要旁斯·得·利昂(Ponce De Leon)
追求的那种“青春泉(Fountain of Youth),他们青年时代虽然衰老,可是老年时代竟得
不死,他们的“残年”是难终的,孔丘骂他们“老而不死”,他们表面上虽不敢反对圣人这
句话,可是在心里却奇怪为什么孔老二自己七十多岁还活着?他们也未尝不想交点什么给青
年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