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0钱滚钱-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A制适合夫妻收入相当的家庭。夫妻双方的收入往往有差异,如果丈夫月薪10000元,而太太仅收入1000元,这时实行AA制,难免有“歧视排挤低收入者”之嫌。从传统伦理上讲,夫妻收入差距较大的家庭不宜实行AA制。
  AA制并不局限于各理各的财
  对于那些不愿集中理财,也不便实行AA制的家庭,可以创新思路,实行曲线AA制。
  首先,可以实行一人管“钱”一人管“账”的会计出纳制。这种理财方式由善于精打细算的一方管理现金,而思路灵活、接受新鲜事物快的一方则负责制订家庭的理财方案。这就和单位的会计、出纳一样,不是个人管个人的钱,而是以各自的分工来管小家庭的钱。
  其次,可以实行“竞聘上岗”制。夫妻双方由于理财观念和掌握的理财知识不同,实际的理财水平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擅长理财的一方应作为家庭的“内当家”。和竞争上岗一样,谁理财理得好、谁的收益高,就让谁管钱。如果“上岗者”在理财中出现了重大失误,这时也可以随时让另一方上岗,这种“轮流坐庄、优胜劣汰”的理财方式实际也是一种AA制,相对普通AA制来说,这种方式比较公平,避免了夫妻之间的矛盾,还能确保家财的保值增值。
  实行AA制的注意事项
  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虽然是AA制,但夫妻双方都有知情权,也就是夫妻双方应主动向对方通报自己的收入和积蓄情况。如果一方借AA制之名偷着攒自己的“私房钱”,时间长了,夫妻之间就多了戒备和猜疑,那就违背了通过AA制减少摩擦、提高生活质量的初衷。
  建立必要的家庭共同基金。无论怎样实行AA制,一个小家庭应当有自己的“生活基金”、“子女教育基金”,以及购房、购车等“提高生活质量基金”,根据夫妻收入情况,每人可以拿出一定收入放在一起进行存储或投资,专款专用,这样更利于家庭理财的长远规划。
  AA制不是斤斤计较。实行AA制不能天天为你的钱、我的钱以及谁吃亏了、谁占便宜了这些小事而计较,不能成为100%的绝对AA制,“一家人不能说两家话”,千万不能因AA制而疏远了夫妻之间的距离。
  双方都有义务维护家庭利益。无论理财和消费分得怎样清楚,在对家庭的贡献上应都要尽力,不能因为AA制而忽视了对整个家庭的维护。虽然两人各理各的财,但不要忘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小家庭的生活越来越好。 
                  
“老夫少妻”家庭的理财方案(1)
  十几年以前,女孩如果找个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会让亲朋好友们不理解,甚至于遭到坚决反对,但现在女孩找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男人,大家会觉得很正常,因为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择偶观、财富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夫少妻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刘女士今年35岁,在政府机关工作,先生今年50岁,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先生和前妻育有一个儿子,今年20岁,在国外上学;两人婚后生育一女,今年5岁。目前他们有住房四处:第一处,商品房,100余平方米,花费40万元,贷款30万元,分10年还款,月供3000元,此房用于自住;第二处,商品房,60平方米,花费32万元,贷款已全部还清,目前出租,月租金2500元;第三处,房改房,70平方米,花4万元买下,出租,月租金2500元;第四处,公房,属于承租,需向房管部门月交租金90元,出租,月租金1300元。风险承受能力测评:中等。
  目前家庭财务状况
  表1 家庭资产负债表(按成本计)
  资 产 负 债现金及活期存款 5万元 信用卡贷款余额
  预付保险费 消费贷款余额
  定期存款 5万元 汽车贷款余额
  债券 房屋贷款余额 20万
  (续表)
  资 产 负 债债券基金 其他
  股票及股票基金 30万元
  汽车及家电 20万元
  房地产投资 36万元
  自用房地产 40万元
  其他
  资产总计 136万元 负债总计 20万元表2 家庭月度税后收支表
  收 入 支 出本人收入 3500元 房屋支出 3000元
  其他家人收入 9000元 公用费 1000元
  其他 衣食费 2000元
  交通费 1500元
  医疗费
  其他 500元
  合计 12500元 合计 8000元表3 家庭年度税后收支表
  收 入 支 出年终奖 10万元 保险费 6000元
  债券利息和股票分红 不定 教育费
  证券买卖差价 其他
  其他 租金收入6万元
  合计 16万元 合计 6000元家庭财务现状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
  1。负债总资产比率
  负债/资产=20/136=14。7%
  目前,家庭总资产按成本计共136万元左右,其中主要为房产,因房地产近几年已大幅增值,资产如按市值计已远远不止这个数字。家庭总负债仅为20万元,可以考虑继续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选择适当的金融工具,完成近期和中长期的理财目标。
  2。收支比率
  年支出/年收入=102000/310000=33%
  其中,每月家庭收入12500元,支出8000元,每个月有4500元的结余,考虑到年底还有年终分红和租金收入,根据目前的现金流状况,收支情况较为乐观。
  3。储蓄比率
  盈余/收入=208000/310000=67%
  从储蓄比率可以看出,该家庭在满足当年的支出外,还可以将67%的收入用于增加储蓄或投资。
  4。流动性比率
  流动性资产/每月支出=50000/8000=6。25
  反映该家庭流动性资产可以满足其6个月的开支,流动性比率适当偏高。
  当前财务状况综合分析
  1。家庭目前财务状况总体良好,资产较多,负债较少,收支比例合理;今后还可以考虑适当地增加负债,形成资产扩张性。
  2。风险保障不足:先生作为家庭顶梁柱,且年龄较大,一旦发生意外,主要经济来源中断,家庭资产会受到较大冲击。
  3。金融资产投资结构不合理,表现在: 资产总体收益不是很高。
   固定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过大,房地产占比有56%,有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和产业风险。
   股票及股票基金投资风险较大,而且收益不稳定。 
                  
“老夫少妻”家庭的理财方案(2)
  家庭理财目标
  近期目标
  1。近期内先生准备更换汽车,至少需要30万元,多则50万元;本人去年花15万元刚买车,近期内不会更换。
  2。 30万元的股票及股票基金是去年先生以单位经营者身份入股,但因单位报表人为操纵因素较多,效益不稳定,今年就没有分红。如何处置这部分资产?
  3。先生近期有可能去上海发展,考虑在上海购房自住或投资。
  中期目标
  除赡养两位老人外(公房出租收入刚好用来支付老人每月的赡养费用),还须抚养幼女,须为其准备好直到研究生毕业时的费用。另外,因先生年龄较大,想给女儿一个终身保障,让女儿走向社会能过上独立的生活。(先生的儿子国外读书费用一次性带足,基本上已不用再支付。)
  中长期目标
  1。先生年龄偏大,与太太相差悬殊,且又是家庭经济和精神支柱,家庭缺乏安全感。因此,重点考虑先生的保障问题。
  家庭现有保险情况:本人购买了某两全保险6万元、意外伤害保险10万元及意外伤害医疗保险5万元,年保险费支出6000元,医药费按80%报销,单位参加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险;先生单位参加了社会医疗统筹和养老保险。
  2。为夫妻俩准备好充分的退基金,安享幸福晚年生活。
  理财建议
  近期目标规划
  分析家庭财务状况,可以看出客户刘女士家庭资产分配不尽合理:固定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过大,拥有房地产三套,在资产中占比有56%,另有承租公房一套,家庭资产受房地产整体行业风险影响较大,资产流动性也略显不足,而且目前当地房地产价格已处于高位,因此建议减持房地产。从房屋的房龄、面积、地理位置考虑,建议先行出售处于市中心的70平方米的房改房,按目前该地段二手房价格来估计,市值55万元左右。出售旧房可以有效地盘活家庭资产,降低风险。
  汽车属于奢侈消费品,只会产生折旧而不会产生新的价值,因此,原则上不建议频繁地换车。如果确实需要,则建议购买30万元以内的汽车。购车资金可来自售房所得,如果资产有非常好的投资渠道,也可申请汽车贷款,适当增加负债,扩大资产扩张性。
  刘女士丈夫如果去上海发展,还可将售房买车后多余的25万元资金用做首付款,轻松解决近期理财目标。
  中期目标规划
  刘女士家庭有两子女,长子已不用负担教育费用,幼女才5岁,计划培养她到研究生毕业,需为其准备共21年(含幼儿园)的教育费用,压力颇大。考虑到先生年纪偏大,而且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者,因此尽量安排在先生退休前准备好该笔费用。当地学费近几年的平均成长率为3%,预测教育金的投资报酬率为5%,准备期为10年,年储蓄应为2。45万元。
  表4 中期目标子女教育规划表
  子女
  教育规划 学费
  成长率 3% 投资
  报酬率 5% 实质
  报酬率 2%学程
  教育开销 年支出
  现值 就学
  年数 支出
  总现值 累积现值 准备年数 应有
  年储蓄幼儿园 5000 3 15000 15000 3 5099
  小学 5000 6 30000 45000 9 5405
  初中 10000 3 30000 75000 10 8186
  高中 10000 3 30000 105000 10 11460
  大学 20000 4 80000 185000 10 20192
  硕士 20000 2 40000 225000 10 24557刘女士最为担心的就是小女,担心女儿长大成人时,丈夫已70多岁,夫妻俩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