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事因素
从军事观点来看,日本人的确认为他们很有把握才决定开战。假使说他们是在冒险,则至少也是“有计算的冒险”(Calculatedrisk)。日本人对孙子很尊重,他们当然懂得“庙算”的观念,事实上,他们不仅已经算过,而且算得很精,甚至可说未免太精。
首先应指出日本人对于战争是有很认真的准备。1940年10月底成立所谓“总体战研究所”,开始进行各种作战问题的研究,其军队于同年11月即开始进行各种不同的训练,至于其参谋组织的计划作为更是达到最高度的标准。
以兵力而言,日本人更自认为享有绝对优势。其海空兵力比起西方同盟国在西太平洋的兵力都较多也较好,自信能确保必要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其准备用于南进的陆军虽只有11个师,战斗兵力不到25万人,但素质和训练都不错。对方地面兵力总数虽不下四五十万人,但国籍各异,分散极广,缺乏统一指挥,而除少数美英部队以外,其素质装备也极低劣,几乎不堪一击。
现在再回过头来分析为什么要同时进攻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军事理由,日军的主要目标固然是荷属东印度,但其海上交通线受到新加坡和菲律宾的侧面威胁,所以必须予以解除。不攻击菲律宾也许能让美国暂时不投入战争。但容许美国在西太平洋保持这样一个巨大基地,则等到其增援兵力到达将会对日军的继续作战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差不多经过一年的准备,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10月20日,全部作战计划都已完成,并由于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力争,其袭击珍珠港的计划也终于被纳入。日本人究竟应否袭击珍珠港,这个问题虽曾引起很多的争论,但从战略的观念来看,则并非一个重要问题。即令不攻击珍珠港,甚至也不攻击菲律宾,美日也还是不免一战。珍珠港事件也许会激起美国人民的怒火,解决罗斯福的政治难题和加速美国的战争努力,但对于当时的日本人而言,这都不是重要考虑。反而言之,珍珠港的奇袭若成功,则可以瘫痪美国太平洋舰队达相当一段时间,这可以使日军南进无后顾之忧,而且也可以获得较多时间来部署下一阶段的作战。所以,山本的建议并没有错。
从军事观点来看,日本人对于开战的决定的确已作精密的计算,对于战争初期的胜利也的确很有把握。以后的事实也证明他们是对的:日本人不仅轻取胜利,而且还迅速攻占其所想占领的一切地区。但问题并未解决,因为所有的战争都是不难于开始而难于结束。日本人对于战争会(或应)如何结束,是否也已有周详的考虑?
首先要指出的是日本并不敢希望速战速决,比起当初发动侵华战争时认为3个月即可征服中国,在思想上可以说已有很大的进步。他们的确已有“长期战争的觉悟”,并且对其前途也不免有茫然之感。其陆军参谋次长冢田说:“没有人敢说陷入长期战争也不要紧,可以保险战胜……至于5年以后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
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有其计划并且相信成功“公算”(几率)颇大。日本人准备建立一个大三角形的“国防圈”,其东边北起千岛群岛,通过威克(Wake)岛以达马绍尔(Marshall)群岛。三角形的底边为连接马绍尔群岛,俾斯麦群岛,爪哇,苏门答腊之线。南端从马来亚和缅甸南部起,通过印度支那,沿着中国领土,再回到日本。守住这个国防圈,即可利用东南亚的资源,并发挥所谓“内线”的优点,于是即可贯彻其长期持久战略,以争取最后胜利,或至少是有利的结束。
同时,日本人又认为美国在进入战争之后,要有一年以上的时间始能充分动员其经济潜力。所以,等到其太平洋舰队获得新船补充之后开始反攻时,日本至少可有18个月的时间来完成一切的准备。到此时,其在西太平洋的防线将可固若金汤,足以拒抗任何突破的企图。
结论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说日本人在民国三十年(1941年)所作的决定虽不一定是“合理”(rational)的,但至少是“有理”(reasonable)的。不过他们终于还是错了,以致败军亡国,这又应如何解释?
日本人在作决定时至少犯了两个重大错误,这也是导致其失败的主因,现在分论如下:
1.日本把他们的最后希望寄托在德国身上,这是一种非常荒谬的想法。至少可以从三方面来予以驳斥。(1)德国的前途是一个日本人所不能控制的因素。(2)德国即令胜利也不一定能保证对日本有利。(3)德国并非不可能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即为证明)。日本人如此迷信德国,实属不可思议。
2.日本人有一种狂妄自大的心理,对于敌人的意志和能力总是低估而不高估。当年侵略中国时,把中国人的抵抗意志和能力估计过低,所以才会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现在对于美国的估计还是犯了老毛病。他们不了解美国也不了解美国人,尤其不了解美国人在技术创新、生产效率、组织能力等方面的特殊优点。
在当时,有许多日本人都相信美日战争不可避免,即令现在不打,将来也是要打,所以迟打不如早打,何况当时的时机似乎并非不利。甚至到了战后,也还有人以这样的理由来掩饰其前辈的过错或为其争论辩护。
他们也曾考虑停止南进而一心贯彻对中国的征服,但又认为不可行,其理由可分两点:(1)侵华战争已因中国之坚决抵抗陷入泥沼,若无东南亚的资源,日本根本不可能征服中国;(2)即令不南进,美国还是会继续压迫日本,因为美国所要求的是中国的“门户开放”,换言之,也就是不许可日本征服中国。
日本人始终不承认侵略中国即为不归路的起点。事实上,日本人所要解决的是经济问题,这原本可用和平合作的方式来解决而无须使用武力。但令人不解的是,战前的日本决策者,除极少数外,几乎从未有人曾考虑放弃或改变侵华政策。这是人为的过失呢,抑或是天命使然?也许我们应该把欧阳文忠公(修)的话反过来说:“虽曰人事,岂非天命哉?”
   
佚名'扫描'
cdhyy'OCR'2008
cdhyy'校对制作'2008
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基本战略的决定
钮先钟'中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回顾与省思》'1995
“橘色”计划
“彩虹”计划
欧战爆发
“狗”计划
“ABC-1”号计划
“阿卡迪亚”会议
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第一个最重要决定即为采取“德国第一”的战略观念。此项决定当然是符合其欧洲同盟国的愿望,但美国当局之所以作此决定却是自认为对其国家利益能作最佳贡献。有人认为那是在思想上受到英国人的影响,事实上也非尽然,而且此种决定是在正式加入战争之前即已作成,从决策的过程上看,它经过一段遥远的距离。这种对往事的检讨不仅具有历史性的价值,而且也可供我们研究战略计划作为问题的实例,使我们了解此种程序的微妙和复杂。
“橘色”计划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阶段,美国战略计划作为大致是受到战后政治情况和人民厌战心理的影响。国际联盟、非战公约、孤立主义、经济不景气都足以使军事计划显得似乎是不急之务,最多只限于纸上谈兵而已。当时对欧洲似乎已无顾虑。德国刚被击退并已解除武装,俄国人正忙于解决其内部问题;共产主义虽被视为一种祸害,但共产政权并无力发动侵略。法意两国虽有相当海军实力,但不足以向西半球挑战。理论上惟一有资格与美国一战的欧洲国家就只有英国,但此种可能极为藐小,大西洋两岸毫无战争气氛。
太平洋和远东则情况完全不同。战后美日关系日益恶劣,而战争和战后的条约又使日本地位大为增强,在计划人员看来,在可以想见的将来,美国惟一假想敌即为日本。从1919年到1938年,美国战略思想都是集中于如何应付日本对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及领土所可能发动的侵略行为。
在采取英国式的参谋首长联席会议制度之前,美国拥有一个由陆海两军参谋长、次长,及战争计划处长6人合组的“联合委员会”(JointBoard),其下又有一个联合计划委员会(JointPlanningmittee)负责实际的联合计划作为。
根据当时的习惯,计划是用颜色来分类。所谓“橘色”(Orange)计划就是对日本的战争计划。前后约历15年,“橘色”计划一直代表美国的基本战略概念。从1924年到1938年至少曾修订6次。这套计划内容非常详尽,海陆两军以及海外基地都包括在内。世界各国的战争计划都很少有如此的完整,也很少有这样长久的经历。
但“橘色”计划所假定的情况仅为美日单独交战,战场仅限于太平洋。到1937年底,此种假定遂开始产生疑问。德意日三国已签订反共公约,希特勒开始在欧洲称霸,美国已有两面受敌的可能。所以1938年的“橘色”计划修正稿遂特别着重灵活性,足以代表计划作为技术上的一大进步。
“彩虹”计划
1938年,欧洲情况日益紧张,慕尼黑会议之后,罗斯福总统遂于11月命令陆海军联合研究今后的情势与战略并提出报告。此项工作几乎忙了6个月才在1939年4月提出最后报告。美国计划人员对未来情况的发展作了下述三点结论:
1.除非英法两国守中立或被击败,否则德意两国不可能在西半球采取公开行动。
2.日本将继续侵略中国及东南亚而以英美利益为牺牲,如可能将采取和平手段,但如必要将使用武力。
3.只要国际情况似为有利,则三个轴心国家将联合行动。若其他国家(包括美国)采取立即和强烈的反应,全面战争即可能随之爆发。
根据此项假定,美国军事当局遂从1939年6月起开始拟定另外一套战争计划,为了表示和过去单独一种颜色(即一个敌国)的计划不同,这套计划遂定名为“彩虹”(Rainbow)。该计划又分为五个编号,每个编号代表一种特殊情况: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