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是乙,刘备是丙。 



      我们 已经知道,乙是这个 “暂时联盟”中较肯卖力的一 



方,所 以孙权不但 “火烧赤壁”打败曹操,更在此后还长期 



承担了对抗曹操的主要任务。而刘备虽在赤壁之战中也出了 



力,但此后几年未与曹操打过大仗  (也就是没有尽联盟义 



务)。倒是趁此机会扫荡地方势力,扩充地盘,直至 占据两 



川,将曹操赶出汉中,又派关羽北伐,水淹七军,不但取代 



了孙权原来的老二地位,甚至有可能击败曹操,成为新的老 



大。孙权地位跌落到老三,他的策略也随之改变。 



      于是孙权趁关羽北伐后方空虚之机,与曹操合谋,夺取 


… 页面 227…

 了荆州,杀死关羽。结果是同盟破裂,刘备兴兵报仇,又被 



孙权打败。蜀汉从此衰落,东吴也面临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 



      如果分析一下孙权的心理,我们可能对他的背信弃义有 



 更多同情 。赤壁之战尽管符合他的利益,但到底是他出力挽 



救刘备,此后他不但把荆州长期借给刘备,还把妹妹嫁给了 



这个老头子。他尽了同盟的义务,曾与曹操大战数次,不仅 



损兵折将  (他的大将董袭、陈武等都在战斗中阵亡),而且他 



 自己也险些在战争中送命 。可是从收益上说,他与刘备是 



“牛打江 山马坐殿 ”,感到不平衡是正常的。 



      可是从对策论来看,孙权却犯了一个大错误,由于嫉妒, 



他过早和刘备翻脸,致使两败俱伤。这就好比枪手丙突然翻 



脸 向乙开火。坐收渔利的当然是 甲。虽然曹操的继任者曹丕 



 没能抓住机会夹攻孙权,一举消灭这两个敌手,但蜀和吴此 



后已经没有可能打败魏国了。 



      那么,孙权的最优策略是什么?回想上节的枪手决斗就 



 明白了。既然 已经落到丙的地位,就该以丙的策略行事。让 



刘备去和曹操恶斗, 自己扩充势力,养精蓄锐,随机应变。 



无论两者胜负,自己都能从中渔利。 


… 页面 228…

      理性的人懂得运用智慧推理得出事情的真相,推理在博 



弈思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讲三个趣味推理故事, 



推理的过程充满了趣味和逻辑智慧。 



      小李和小王都是张老师的学生,张老师的生 日是                                          月 



 日,     人都知道张老师的生 日是下列                              天中的一天,这 



天为: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张老师把          值即月份告诉了小李,把                        值即日期告诉了 



 小工,张老师问他们知道他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小王说: “我 



 不知道 。”小李说:“本来我不知道 ,现在我知道 了。”小王说: 



“现在我也知道 了。” 



      答案是         月      日。 



      根据小王的话 “我不知道”,张老师的生日不能是                                           月 


… 页面 229…

 日和       月      日。推理如下: 



      从上面这            个 日期中可知,张老师的生 日的 日期为 



                     日中的一天。其中,                    日、       日、      日、      日 



各出现         次:      月     日和        月     日,      月     日和      月      日, 



月      日和      月     日,      月     日和        月      日;而        日和       日只 



出现       次:       月      日,     月      日。 



      张老师告诉了小王张老师生 日的日期即                                   值。如果           值 



为      日或       日,小王马上能够确定出张老师的生 日,因为这 



两 日只有一个可能性。因此,如果他说 “知道”,表明张老师 



 的生 日或者是              月      日或者是           月      日。若         值为 



 、      日,小王无法根据他所知道的信息推得张老师的生 日, 



 因为这四个可能的                  值都有两个具体的日期。因此,小王说 



  “不知道”表明张老师的生 日不可能是                                月      日或者是            月 



    日,否则的话,他应当说 “知道”。 



      根据小李说的 “本来我不知道,现在我知道了”,我们得 



 到,张老师的生 日只能是                       月     日。推理如下: 



      小李知道张老师生 日的月份,即他知道张老师的生 日在 



                     四 个 月 中 的 一 个 确 定 的 月 份 。 然 而 , 



                  四个月中都有两个或三个可能的日期:在                                       月 



 中有       月      日、     月      日和      月     日三个可能的 日子,在 



 月中有         月      日、     月      日两个可能的日子,在                      月中可能 



 的日子有           月     日、      月     日,       月中可能的日子有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 页面 230…

      虽然小李知道张老师生 日的月份,比如说他知道张老师 



的生日在           月份,但是每个月份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日子, 



如     月中有         个可能的 日期:                月      日、      月      日和      月 



 日,小李无法知道张老师的生 日为具体的哪一天。这也是小 



李说 “本来我不知道”的原因。 



      但是小王说 “不知道 ”排除了张老师的生 日为 “  月 



 日”和  “         月     日”的可能性。这样,张老师的生 日的可能 



 日期就减少了两个,而只剩下: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这也是小李所能够分析到的。 



      小李听到小王说 “不知道”后说 “现在我知道了”表明, 



 此时他能够确定具体的日子即                             值。在上面             个月份中有 



 天,而唯有在               月份,只有一个可能的日期即                            月      日 ,其 



 余的月份中都有两个或三个可能的日期。 



       若张老师的生 日在                  月 、     月 、      月这三个月份,小李 



 是无法说他知道了张老师的生 日,张老师的生 日只能有在 



 月,小李才能说 “现在我知道了”。因此,小李说 “现在我知 



 道了”表明,张老师的生日只能在                                月 ,即       月      日。 



      小王听到小李说 “知道”后说 “现在我也知道了”,表明 



 小王根据小李给他的信息也推算出了张老师的生日。 


… 页面 231…

      在这个推理的过程开始,张老师生 日的可能是上述                                              天 



中的某一天,这是双方的公共知识,                                    值为小李的知识, 



值为小王的知识,                   值和       值不是他们的公共知识。当小王 



说 “不知道”张老师的生 日的之后, “张老师的生日不能是 



月      日和       月      日”便是他们之间的公共知识。而当小李说 



 “本来我不知道,现在我知道了”之后,                                   月      日是张老师的 



生日便成了他们之间的公共知识。 


… 页面 232…

      如果一块冰淇淋蛋糕 由 “小娟和小明”两人分配,我们 



还是要把博弈规则先讲清楚:第一轮 由小娟提出条件,小明 



可以接受,从而游戏结束,小明也可以不接受,则游戏进入 



第二轮;第二轮 由小明提出条件,小娟可以接受,从而游戏 



结束,小娟也可以不接受,于是蛋糕完全融化,游戏同样结 



束 。 



      虽然大多数人基于 “社会常识”或者说是善 良的心理, 



预期一半对一半的分配方案看起来最公平,其实这个博弈却 



有无穷多个纳什均衡 。事实上,假设蛋糕 的总量是                                              ,那么 



小娟要             、小明也要                  固然是一个纳什均衡,小娟要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