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发师悖论 



      理发师悖论是 由罗素提出的,罗素不但是哲学家,也是 



一位数学家,他提出这个悖论是为了说明数学中的集合问题。 



其大意是:某城里有一个理发师,他只给不肯 自己刮脸的人 



刮脸,那么,他给不给 自己刮脸呢? 



          圣彼得堡悖论 



      法国数学家伯努利于                        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与庄 


… 页面 169…

家玩一个掷硬币游戏。硬币没有做过手脚,若第一次出现反 



面,你就得            元,游戏终止;若第一次掷出正面,你得                                     元, 



你继续掷硬 币,若第二 次掷 出正面 ,庄家给你 



  (元),游戏继续,若掷出反面,游戏终止;若第三次掷出正 



面,庄家给你                            (元 ),掷 出反面 ,游 戏终止 …… 



      你进行这个游戏的期望值是多少呢? 



      第一次出现正面的可能性为                              ,即得        元的可能性为 



         得     元的可能性为多少?得                      元的条件是:第一次和 



第二次均出现正面,即得                        元的可能性为                     获得       元的 



 可能性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均投掷出正面,即获得 



元的可能性为                      …这样,进行这样一个游戏的期望收益 



 为无穷大,这样的说明意味着,无论赌徒付给庄家多少,这 



 样的赌博对赌徒都是有利的,因为赌徒付给庄家是一个有限 



 的数字,以一个有限大的付出获得无穷大的收益是合算的。 



 这可能吗? 



      这显然违背直觉,它构成了一个悖论。 



      怎么样?看完上述五个悖论故事,你的思维也陷入了混 



 乱了吧?逻辑在这里陷入了两难境地。你可能要争辩:事实 



 上,没有鳄鱼肯跟你讲道理,没有一个国家会通过这么古怪 



 的法律,也不会有一个针对理发师的如此严格的规定……这 



 些都是编造出来的。你是对的,在现实中,我们的确不大可 



 能被这些难题困扰 。但是对悖论的研究不是没有意义的,更 



 不是所谓 “吃饱了撑的”。 


… 页面 170…

      悖论不是存在于现实中,而是存在于我们对现实的认识 



和表述中,但这两者不可能分开。如果没有人类,世界仍然 



存在,但是却没有意义,意义正是人类认识的结果。 



      博尔赫斯曾写过一个令人着迷的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 



 “我”得到了一把小石子,这些石子的特别之处在于:你每次 



数它们,数 目都不同,这一次是                             ,下一次就可能是                  或 



想想这个故事,想想故事中的疑 问:如果毕达哥拉斯  (古希 



腊数学家,在这里代表人类的数学传统)抓起的是这样一把 



石子…… 



      这个故事暗示的是:我们的知识体系、我们对世界的认 



识也许并不是建立在 “唯一正确”的基础上,而在这个基础 



上建立起的认知世界的方式,既是一条道路,也是一个囚笼。 



问题是,没有人可以离开惯常的知识结构,只要他活着,就 



必须找几条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法,而他 自己, 



也就被这些原则和方法规定起来。 


… 页面 171…

      逻辑的悖论中有个最古老的例子,即艾毕曼德悖论,它 



是         年前由一个克里特人艾毕曼德提出的。他宣称: “所有 



的克里特人都是骗子。”这就是一个典型悖论。这句话究竟是 



真是假?如果是真的,那就不能相信说这句话的人,因为他 



 自己就是克里特人,所以不可能为真。那么,难道它是谎言? 



这么一来,连这个人都是骗子,又怎么能相信他的谎言和对 



克里特人的批评 ? 



      聪明的读者可能会想:啊哈,这个狡猾的家伙 以为可以 



骗得到我,尽管这个理论已有                                 年的历史,但其实它是不 



存在的。因为艾毕曼德悖论说所有的克里特人都是骗子,这 



只能证明说这句话的人本身是个骗子,却不代表没有诚实的 



克里特人存在,所以结论是这个人在说谎,是不是? 



      没错,这的确是跳出这个古典悖论的方法。可是如果我 



们将它修改一下,假使那个人说的是: “这句话是谎言,我这 



个克里特人是个骗子。”这么一来,就又绕回原来的困境,因 



为这两句话有 自我包容的特性,这也是该悖论的核心。或者, 


… 页面 172…

你也想更进一步试试这么两句话                                  第一句说:第二句是假 



的,第二句话说:第一句是真的。所以,原来的悖论设计得 



有点粗糙,但不影响其内涵。理性的决策要靠逻辑,理性思 



考也不例外,悖论存在逻辑领域里,主要是挑战人类思考的 



协调一致性,以确定每个螺丝都配对了螺帽。如果两个论述 



互相矛盾,就不会同时为真,就像掷一枚铜板,不会同时出 



现正面,又出现反面。所谓逻辑的内部一致性,就是指不论 



用什么方法,都无法证明两个叙述处于绝对对立的情况。如 



果想长智慧,解决 自己明显的内部不一致是不二法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协助发现了量子力学的理论, 



但又 自觉不完善,故在中年花了很长的时间想找个悖论以证 



明其不具一致性。爱因斯坦失败了,量子力学到今天仍然存 



在,但当时悖论确实吸引了许多物理界的精英投入研究。至 



今部分问题仍困扰着科学家们,而那些宣称不感困惑的绝非 



专家 。 


… 页面 173…

      不要以为悖论只存在于逻辑中,现实中不大会出现。有 



些社会现象还是很有悖论色彩的。比如,藏羚羊被捕杀,是 



因为“怀璧其罪 ”。 



      藏羚羊毛在法语 中被称为 “莎 图什 ”,意为  “戒指披 



肩 ”         因为一条藏羚羊毛披肩可以从指环中穿过,如此柔 



顺轻暖,是制作高档毛织物的理想材料。 



      如此珍稀的资源,当然禁不起物欲横流的消耗,致使藏 



羚羊的生存岌岌可危。政府禁止猎杀,严惩盗猎者,当然是 



正确之举。可是这又引起了一个新麻烦:抬高了藏羚羊毛价 



格,使盗猎成了 “高风险、高收益”的生意,于是,更多的 



亡命之徒加入盗猎者的行列。 



      怎么办?允许随便捕杀肯定不是办法,没等价格下来, 



藏羚羊就被打光了。人工饲养理论上似乎可以,但是技术上 



未必可行,而且,一旦允许藏羚羊交易,野生饲养又很难分 



辨,可怜的野生藏羚羊还是要被捕杀。这真是一个难 以解决 



的问题。 


… 页面 174…

      在理论界也存在着悖论,比如有这样一种经济学理论, 



一方面声名狼藉,另一方面却又常常被人这样那样地运用, 



这就是 “破窗理论”。 



      法国        世纪著名经济学家巴斯夏提出了 “破窗理论” (但 



他本人并不支持这个理论,相反,他总结它正是为了批判): 



一个小痞子砸碎了理发店玻璃窗,这一恶行对社会造成了破 



坏,但是理发师不幸却是社会的福音,它将为玻璃生产商制 



造出商机,生产商拿到钱后又去购买其他生产商的产品…… 



这样算来,他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只是一次性的 (只打碎那几 



块玻璃),可是他给社会带来的机会却是连锁性的 (玻璃生产 



商、原料供应商、挖沙人、运输者等得到了工作)。结论是: 



打碎一块玻璃,提供了无数金钱和就业机会,得大于失。用 



前面的例子说,这个交换很 “划算”。因此,不良少年是社会 



的恩人,而不是罪犯。 



      大多数人都能指出其荒谬之处,如果破坏他人财物是好 



事,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惩治这类犯罪呢?倒是应该给他们 



奖励才是。如果那样,这个世界将乱成什么样子?而且,理 



发师的窗户被打碎了,他需要安装一扇新的窗户,他要动用 



一笔额外的费用。这笔费用本来可能是打算购买衣服的,但 



是新的窗户代替了衣服,也就是说玻璃生产商得到的正是裁 



缝所失去的。因此社会净福利依然没有什么增加,不 良少年 



依然是危险分子。 



      但是       很多人  (包括很多经济学家)却信奉经过变形的 


… 页面 175…

“破 窗理论 ”,比如我们都 听过关于“假 日经济 ”(节 日放长假 



 可以拉动             上升百分之几 )、“洪水经济 ”(发洪水有利于扩 



 大 内需 )之类 的高论,就连美 国出了 “                                 ”事件,也有人 



 认为,这有可能成为拉动美国 (甚至全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