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0天让你精通博弈学-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反面重量分配确实不同,正面背面图案的差别,对钱 币旋 



转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 以,严格来说,在桌面上旋转硬 币 



猜正反面,并不是一个完全对等的游戏。 



      在某些无法确定是非的问题上,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 



滥用 “中立原理”。例如有人问你: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有多大?你并不知道,但是你想:只有两种可能,有或没有, 



所以,有生命存在的概率是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你就 



犯了滥用 “中立原理”的错误了。 



      所谓 “中立原理”是由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他的《概率论》 



一书中总结的,大致 内容是:如果我们没有理 由说明某事的 



真假。我们就选对等的概率来表明它的真实程度。 



      在漫长的历史中,这个原理曾被应用于科学、哲学、经 



济学和心理学等很多领域,因而声名狼藉。例如法国天文学 



家、数学家拉普拉斯有一次以这个原理为基础计算太阳明天 


… 页面 162…

升起的概率,答案是将近 



      为什么会有这么离谱的答案?拉普拉斯是如何论证的, 



我们并不了解,但是可以推想。就拿 “火星生命”的问题来 



说吧:火星上存在生命吗? “中立原理”的回答是:有                                                  的 



可能性;那么,火星上存在最简单的细胞生命吗?同样,可 



能性是               存在植物生命吗?还是                             存在低级动物生 



命吗?               存在哺乳动物吗 ?                        …好了,现在看看火 



星上不存在 以上形式生命的概率:                                      乘          乘         乘 



          …结果是                ,也就是说,至少存在一种生命的可 



能性达到了                   ,这和原来我们估计的                          相矛盾 了。 



       “中立原理”只能应用于客观情况是对称的这一前提。不 



能因为答案是二选一,就认定两种答案的可能性都是 



同样的,如果你买彩票或竞选总统,可能的结果不是赢就是 



输,可惜这两个结果并非概率各半。 


… 页面 163…

      决策几乎都是处理单一事件,掷铜板就是单一事件,在 



只能掷一次的情况下也很难看出这个铜板是不是一枚真铜板, 



也许会出现正面,也许会出现反面。或许是太过天真,但我 



们也只能假设铜板是公正的,依此来估计可能的概率。 



      因此,所谓的决策概率是指                           到     之间用来测量某件事 



发生可能性的数字,而这个数字可以利用各种方便的技巧来 



推测。即使必须去问专家或数学家也无妨,只要记得找个高 



水平的人就是了。如果要用猜的方法也可以,但千万别高估 



 自己的技巧,可惜这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也许有人比你 



更了解情况,对概率的预测也比较准确,如果能找得到这样 



的人来帮你,尽管去吧。 



      当然,概率也不是完全随机 的,在计算概率时,还是有 



规则可循的,内容并不多,但很明确,主要是避免掉入 自相 



矛盾或无稽之谈的泥沼。譬如要计算两个独立事件都发生的 



概率就是将个别概率相乘。如果一个                                   分钱的硬 币,每两次 



有一次出现正面的机会  (概率为                                 ,那么两个硬币同时掷 


… 页面 164…

出正面的机会就是                       ,也就是概率值为                     。同理 ,两个 



硬 币至少有一个出现正面的概率为                                   。两个硬币同时出现 



反面的概率也是                    。因此无论如何,只要给定概率值 ,就 



必须严格遵守结合两事件发生的概率原则,否则会出现不一 



致的现象,阻碍整个决策过程。 



      以下就是三项基本的概率原则: 



            两个完全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是个别发生概 



率相乘的结果,两事件以上的情形亦同。 



         )两事件互斥,至少一件事发生  (或说两者不能同时 



发生)的概率是个别概率的总和。若不是彼此互斥,情况就 



稍微复杂一点。 



            如果某种情况注定要发生,这些个别独立事件的发 



生概率总和等于一。例如足球联赛中一定有一队会获得冠军, 



则所有球队获胜的概率加总起来定会等于一,而且各队获胜 



也是互斥事件。 



      虽然这些原则看起来并不难懂,只要用到分数和小数相 



加就可以了,这些常识每一个高中生都该学过。但概率问题 



的复杂性还是会造成一些困难,并使很多人做出不利于 自己 



的错误决策。 


… 页面 165…

                                             思维的 

两难境地:悖论 


… 页面 166…

      逻辑是一切演绎推理的基础 。也许最有趣的就是像福尔 



摩斯那样通过严密的推理,发现事情的真相。然而,有时你 



会发现,正是你似乎无懈可击的推理和论证把你送进了死胡 



同。到底什么错了?是你的推理过程出了问题,还是逻辑本 



身隐伏着某种致命的缺陷? 



      我们不得不承认逻辑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但这并不 



能保证它时时刻刻都让你放心。我们都不是生活在疯人院里。 



逻辑思考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可是逻辑就像牛仔手里的套索, 



弄不好也会把 自己套住。 



      有个很有趣 、很简单 的概念                              悖 论    (也被译作  “吊 



诡”),简单说就是 自相矛盾的说法。即如果承认这个说法正 



确,就能推出这个说法不正确,反之,如果承认这个说法不 



正确,却又能推出这个说法正确。悖论问题至今仍令统计专 



家与决策理论学者争论不休。 



      究竟什么是悖论,无需赘言,看看下面几个悖论故事, 



你就一 目了然。 


… 页面 167…

          半费之讼 



      在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普罗泰戈拉  (他的名 



言 “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我们所熟知)。他设馆收徒,教人论 



辩之术。学生学成后可以帮人打官司。他收徒的规矩是先收 



一半学费,等徒弟毕业 “参加工作” (成为 “律师                                          、打赢第 



一场官司再付另外一半学费。 



      普罗泰戈拉收了一个叫欧提勒士的学生。欧提勒士学成 



毕业后,迟迟不替别人打官司。普罗泰戈拉收不到另一半学 



费,于是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学生告上了法庭。 



      普罗泰戈拉想 :如果赢了,学生应当付给他剩下的一半 



学费;如果输了官司,即他的学生打赢了官司,那么根据合 



同,学生应当付给他一半学费。因此,无论我赢还是输,我 



都应当得到剩下的那一半学费。 



      他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想:如果我输了官司, 



根据合同,我就不应当付学费;如果我赢了官司,对方的要 



求也就不合理,没有理由让我付学费。因此无论我赢还是输, 



我都不应当付这个学费。 



      而一场官司不可能两个人都赢。他们谁的说法有道理? 



这就是著名的 “半费之讼”。如果你是法官,对这场官司如何 



判决 ? 



          鳄鱼和小孩的悖论 



      鳄鱼抓住了一个小孩,对他说: “我会不会吃掉你?你要 



答对了,我就放了你;答错了,就吃了你。” 


… 页面 168…

      小孩想 了想,说:“你会吃掉我 。” 



      鳄鱼懵了,它该怎么办呢? “我要是吃了你,你就说对了, 



我不该吃你;我要是不吃你,你又说错了,我该吃了你…… 



我晕!” 



      小孩乘机跑了,鳄鱼十分沮丧:他要说我会放了他就好 



了。 



           《堂吉诃德》悖论 



       《堂吉诃德》里描写了一个国家,它有一条奇怪的法律: 



每个异乡人到此都要回答一个 问题:你来做什么?答对了, 



一切好说;答错了,就要被绞死。 (当然,对错是由人家说了 



算 的 ) 



      一个人回答: “我来是为了被绞死。”士兵像鳄鱼一样懵 



了:如果绞死他,他就对了,不该死;可是放了呢?他又错 



了,该死。怎么办 ? 



      到了国王那里,他也想了好久,说: “无论怎么做都不对, 



还是我法外开恩,放了他吧。” 



          理发师悖论 



      理发师悖论是 由罗素提出的,罗素不但是哲学家,也是 



一位数学家,他提出这个悖论是为了说明数学中的集合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