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8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经济需要。象英国这样一个国家,从 18 世纪初叶以来
对外贸易十分兴旺,为出口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如果它能提供廉价的纺织品,
那么在世界各地将有一个几乎无限的市场。所以纺织业就成为过渡到大规模
生产的第一个经济行业。
    几世纪以来,英国一直以其毛织品闻名于世。英伦三岛的气候及其高产
的种羊为羊毛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除了棉麻加工外,羊毛纺织品
的生产长期以来一直非常繁荣。加工企业都位于河流两旁。羊毛和毛绒的洗
涤以及原料的进一步处理,都依赖水轮的驱动。
    当时人们还不能把短棉花纤维纺织成不断的棉条,因此把它搀入亚麻,
加工成粗斜纹布。纯棉纺织品那时只有印度人知道如何生产。
    印度的纯棉织品由商业公司收购后,运到英国。英国的羊毛制造商把这
种海外的竞争看做是对其生存的威胁。并设法于 1700 年禁止印度棉织品输入

英国。次年,一名英国佚名作者在其《东印度贸易观感》一文中写道:“当
东印度贸易向我们提供比我们更为便宜的货物时,它将迫使我们去发明加工
工序和机器,使我们有可能以较少的劳力和成本进行生产,从而把我们制成
品的价格降下来。”只要纺织生产还以手工进行,英国人就无法与手艺精巧、
工资又低的印度人竞争。因此英国人把发明适当的加工机器作为目标,并为
此而坚持奋斗,直到目标达到为止。
    纺纱织布几千年来已为人们所熟悉,但近几世纪以来在技术上几乎没什
么改进。脚踏纱车以及手织布机,这些中古以来所熟知的形式,仍是生产纺
织品的传统工具。
    1733 年,当时还不到 30 岁的钟表匠约翰·凯首次发明了提高手工织布
生产能力的方法。他发明了所谓“飞梭”。自此以后,用手抛掷的织梭可以
自动来回工作。这一新装置使织布速度提高了一倍,织出的布匹门幅长于织
工伸开的手臂。在飞梭发明以前,织工得用一只手投掷织梭,用另一只手把
它接住。
    发明获得了专利。织工最初并不对此感到欢欣鼓舞,因为担心因此有一
半的织工会失业挨饿。不断增长的需要不久就证明,他们的顾虑是没有根据
的。几十年后,约翰·凯的儿子罗伯特·凯发明了不同颜色的纬线的自动换
线箱,用以生产带颜色的布。
    飞梭发明以后,一个织工所需的纱,需有十几个纺工全力工作才能供应
得上。这样就引起了纺纱工的生产能力与织工对纱日益增长的需要之间的矛
盾。这只有通过改进纺纱工序才能解决。于是进行了很多种试验以提高纺纱
工生产能力。
    1751 年,伦敦皇家学会悬赏 50 英镑给予“发明一部最好的,能同时纺
六根棉线、亚麻线或黄麻线,只需一人照管的机器”。直到 13 年以后,即
1764 年,才有了第一个应征者:詹姆斯·哈格里沃斯出示一种机器,它甚至
有八个锭子。哈格里沃斯是一个文盲,夏天当木工、冬天当织工。他为其发
明起了个名字,称为“詹尼纺纱机”。詹尼是他女儿的名字(也有说是他妻
子的名字)。这样他设计了第一台可用的纺纱机。机器固然还得用手工操作,
只能纺纱,生产一种易绕的纬线。尽管如此,毕竟意味着这一问题的解决又
迈进了一大步。
    不久理查德·阿克赖特于 1769 年制造了一种新的纺纱机“机架”,用水
轮驱动,经过初步试验阶段后于 1771 年投产,并成批制造。阿克赖特和哈格
里沃斯一样,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以前是个理发师,挨家兜售一种染发
剂,是一位具有扎实的经商本领和企业家素质的“好动脑筋的人”。这种机
器通过一根纱轴和滚筒,把纱精纺,从而大大改进了绕线工作。由于纱线有
较强的拉力,故适合织成线带。英国从此也能生产纯棉织物了。1774 年撤销
了在这之前一直实施的生产纯棉织物的禁令。
    阿克赖特的企业是用贷款在诺丁汉附近的克罗姆福特创业的,它当时已
被认为是一家工厂了。纺纱由手工操作转向机纺就随着这家企业的创建而开
始了。其粗细均匀的纱线以“水线”之名而闻名遐迩。1771 年,阿克赖特制
成第一台机器。之后就即刻从事机器的批量制造,1775 年继续有所改进。后
来,他把专利使用权转让给别的企业家,成为棉纺织业工业化的先驱者。
    三年后,技术员塞缨尔·克伦普敦又有新的革新,改进了哈格里沃斯和
阿克赖特的纺机。他把 20 到 50 枚纺锤安排在一部进出移动的车上,把两种

结构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他把它称为“骡子”,形象地指出它是混种交配的
产物。
     这样,到 18 世纪 80 年代初,纺机的结构已达到成熟的阶段。其基本原
理成为好几代人的准则。改进的只是驱动的形式。不久,在一些企业中蒸汽
机替代了水轮机。对此我们将另加阐述。在这方面,阿克赖特也是创始人。
1785 年和 1790 年在他的纺纱厂内安装了两台蒸汽机。同年有八家纺织企业
跟着做了。1800 年,在棉纺厂已有 84 台蒸汽机,那是半个世纪以后的事。
每次都有万只锭子改装转动。阿克赖特是第一个大工厂主。他的工厂发展成
为纺纱厂中的领导企业。他本人也被封为贵族,成为富翁,死于 1792 年。
     一台精纺机当时就比一台脚踏纺车的产量高出 30 倍以上。手纺女工当时
即使竭尽最大努力,也不可能与这些占优势的新纺机进行竞争。没有几年功
夫,手工作坊也都使用了这些新机器,变成了工厂。不管是诸如捣毁机器的
这种恐怖行动,还是火烧厂房,对发明者进行威胁,都无法挽救家庭纺纱业
的命运。机纺棉纱的产量不断上升。棉纱不是交给家庭织工,就是出口。在
国内市场,在居民的各个阶层中,棉纺织品迅速与毛麻织品并驾齐驱。但国
外市场对厂主则具有更大的意义。1792 年在欧洲大陆的展览会上价廉的英国
机织棉纱首次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控制了许多海外国家的棉织品市场,而
且没有竞争敌手,这些国家构成了英国棉织品出口的市场。
     过去是棉纱太少,不能满足由于发明飞梭而增长的对棉花的需要。现在
正好相反。由于棉纱的供应量增大,织工的步子常常跟不上来。1783 年又有
了棉花印花机。印花棉布、薄的印花布、斜纹细布、白坯棉布都成为重要的
出口商品。这样,1790 年以后,手工织布在几十年内还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
的繁荣兴旺时期。
     1785 年虽然已发明了机械织机,但在其构成对手工织机的严重威胁之
前,也还经历了一段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获得机械织机专利权的是一个乡
村神甫埃德蒙·卡特烈特。他脱去黑袍成为一名工厂主。但他缺乏经商本领。
他的织布厂有 20 几台织机,但如其他新事物一样,还不够成熟。他的企业在
几年以后歇业了。直到 1804 年,卡特烈特才改进了织机,提高了功效,从而
能在与手工织机的对抗中生存下来。
     纺织机排挤了纺车,这只是把妇女的家庭副业搞垮了。但动力织布机把
分散在小作坊中的手工织工排挤掉,其意义却深远得多。因为这样,在整个
英国就为男工创造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1806 年,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家大型织布厂,机械织布机是蒸汽机驱动
的。1818 年已经有了 15 家机织布厂,1833 年英国纺织厂有 8.5 万台机械织
布机。同时在农村及小城镇还有几十万手工织布工人为了糊口,靠劳动工资
谋生。不久机械织布机占领毛织业。由夏普和罗伯茨(1822 年和 1825 年)
对卡特烈特织布机的改进,引起了新的投资浪潮。以很多人贫用为代价所获
得的机器,在与落后的生产形式之间的不断斗争中取胜,到 19 世纪中叶以后
在英国彻底占居了统治地位。1850 年有 22.4 万台机械织布机。但 5 年后还
有 5 万名手织工人。他们在一个垂死的行业中同他们的家属一起艰苦挣扎,
直到最后死去。
     在 18 世纪 90 年代,有 34 万人在新的机械纺纱厂工作。其中男工 15 万
人,女工 9 万人,童工 10 万人。棉纱生产集中在迅速涌现出的一些工厂里,
首先是在兰开夏郡、诺丁汉郡,特别是在海港利物浦的后方地带以及在曼彻

斯特附近、苏格兰的西部地区和港口格拉斯哥附近发展起来。这些地区从而
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工业地区,棉纺业也成了最早的工厂产业。
    英国对原棉的需要飞速增长。在纺织机普遍采用后没有几年,原棉的供
应就很紧张。纺织品的重要原料棉花,加工起来很费功夫。那些白色的棉桃
得去掉脱籽。在东印度群岛和美洲的种植场,缺乏足够的黑人奴隶劳动力。
一个女工脱籽一磅棉花得花上整整一天。美国人伊莱·惠特尼制造成功一种
用手工操作的脱籽机,每天可清理 50 磅棉花。这种棉籽机,被称为轧棉机。
在惠特尼为他的发明申请专利权以前,在短时期内轧棉机就已经成为种植场
主普遍拥有的财物。美国南方各州的棉花产量,已经从 1791 年的 19 万包达
到 1803 年的 4100 万包。这是一次真正巨大的飞跃!
    在英国,进口原棉要收进口关税,因为国家要保护本国的羊毛生产和加
工业。但棉纺织厂厂主们的影响使得在 1789 年终于废除了对棉花的进口关
税。
    棉纺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毛麻制造业以及纺织业中的其他行业和漂染业不
会不触动。这些行业也进行了技术革新:梳理机,梳毛机,切布机,织袜机
等所有发明和发展大部分在 18 世纪的最后 30 年中迅速次第出现,大大促进
了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工业部门,即纺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