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仇,同时也是在以死相搏来求个你死我活。那个狠劲儿是可想而知的了。恶
斗进行了老半天。最后,多年来祸害老百姓的蟒蛇再也爬不动了。它身上到
处是伤,一股股鲜血流出来,变得乌黑乌黑的,淌成了一条小河。
祭蛇的农民们这时才恍然大悟,小李寄早就有了杀死蟒蛇的打算,她才
干得这么出色,这么利落。人们一起拥上前去,流着激动的泪水,拥抱这个
为民除害的小英雄。

力驯烈马——武则天

武则天(公元 624~公元 705),名曌,唐朝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女皇帝。她自称“神圣皇帝”,后人尊她为“则天大圣
皇帝”,是一个敢于向封建社会宗法思想挑战的伟大女性。她在位 50 多年,
表现出盖世的智谋和才干。
武则天的父亲名叫武士彟,原是个木材商人。后追随李密参加反隋的农
民大起义,成了李氏唐王朝开国的元勋重臣,先后被封为光禄大夫、工部尚
书和应国公。武则天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之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她聪明俊美,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武士彟除了教女儿识字读书外,还让她
跟自己一起习武健身。武则天学习用功,对练武更加喜爱。
武则天刚满 9 岁,父亲去世。她谨记父教,习文练武更用心。14 岁时,
武则天成了远近闻名的女神童,名声远播。唐太宗李世民闻知,令人将她接
进皇宫,一经面试,果然名不虚传,便恩宠有加,封为才人。
有一次,西域来的使节,不远万里特向太宗皇帝献上一匹宝马,名为“狮
子骢”。太宗皇帝很高兴,叫来便把宝马带到皇宫前的庭院里,令文武大臣
一起陪同观赏,看看西域宝马到底有何奇特之处。“狮子骢”被带进来了。
只见它个头高大,浑身上下肌肉矫健,毛色油光闪亮,高扬着头在场地上走
了两圈,忽然一声长嘶,有如惊雷乍起,果然名不虚传。
太宗非常满意,立即命令宫廷里专门负责驯马的官员把马牵过来,骑上
跑几圈看看。哪知驯马官骑上去还未坐稳,那“狮子骢”就前腿腾空,一声

长嘶,把驯马官甩在地上。面对桀骜不驯的宝马,宫廷驯马官已无能为力。
太宗十分扫兴,只好请来使将马送到马圈,明天再试。
第二天,太宗要文武官员全部到场,宣布谁能驯服“狮子骢”,赏白银
一千两。在重赏之下,前后有七八位征战沙场多年的武将上场,但全都制服
不了“狮子骢”,摔下马背,令旁观者咋舌不已。
太宗见满场官员再也无人敢出来驯服烈马,心内十分着急。这时,他身
后走出了身材娇小的武才人。她向前施礼道:“请陛下让小女子一试。”太
宗大吃一惊:“你小小年纪,又是文弱女子,怎能降服烈马?不行,不行。”
武才人不慌不忙的说:“陛下过虑了。只要小女子手里有三件东西,就不怕
‘狮子骢’不老老实实地就范。”太宗问:“哪三件东西?”武才人说:“钢
鞭、铁锤和匕首。”太宗不解地问:“手握钢鞭还不够吗?”武才人说:“不
管宝马、烈马还是平常的马,它们全是给人骑用的。它不听话,我先用钢鞭
抽它;它再不听,我用铁锤击打它的头部;它再不老实,我干脆用匕首宰了
它,这样的顽劣不驯之马,要它何用?”
众文武在一旁全听呆了。他们都为小姑娘夸下海口而担心。哪知唐太宗
听了却万分欣喜。他说:“你真是个聪明勇敢的女孩子,我就依你,祝你成
功。”
武才人从容走进驯马场。只见她腰里插着一只小巧精致的铁锤,别着一
把明晃晃的匕首,手中紧握一条钢鞭,出现在“狮子骢”面前。在场之人全
为她捏着一把汗,太宗皇帝紧张得在龙椅上站了起来。这时,只见武才人在
烈马前虚晃身子,猛地窜到“狮子骢”背后。她不等烈马回转身子,便手执
钢鞭用力打下,一下,两下……“狮子骢”觉得浑身疼痛,急忙返身,那武
才人矫捷非凡,轻移脚步,说时迟那时快,早已纵身跨到了烈马背上。“狮
子骢”不甘驯服,照例高抬前腿,把身子直立了起来。武才人双手紧紧抓住
马颈上的长鬃,双脚用力夹着马身,手中的铁锤雨点般地落在烈马头上。那
烈马“嗷、嗷”地连声直叫,猛地抖起四蹄,沿着庭院跑了起来。它只管风
驰电掣似地跑,武才人却稳如泰山般地坐在上面。“狮子骢”直到跑累了,
才缓缓地走到唐太宗面前,驯服地喘着粗气。
这时,唐太宗兴奋极了,他双手扶住跳下烈马的武才人,全场文武官员
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唐太宗从此更加宠信武则天,这为她日后的青云直上
铺下了一块坚实的奠基石。

女神童——张兰

张兰,唐代河北宣化人,是武则天当女皇帝时代的一位女神童。她 13
岁时,能和大人一起写诗对联,意境深邃,名声传得很远。地方官为了讨好
女皇帝,便把这件事禀奏了上去。武则天最不相信女人生来就比男人低一等,
她只要听说哪里有才智超群的女子,总会想方设法召进长安城。只要她亲自
面试后,觉得有本事,便会重重地奖赏她们。小张兰自然也不例外了。
一路餐风宿露,小张兰在父亲陪伴下来到京都。那满城的繁华喧闹,使
女孩兴致勃发,目不暇接。她哪里知道父亲忧心忡忡,为她担心受怕呢?
在金碧辉煌的皇宫金殿上,武则天召见了女神童。女皇问:“几岁了?”
张兰答:“民女 13 岁。”女皇问:“谁陪你来的?”张兰答:“我爹。”女
皇问:“你乐意进京吗?”张兰:“谢万岁,民女乐意。”当着文武百官的

面,小张兰从容自如,一点也不害怕,真是有问必答,对答如流。女皇一下
子就喜欢上这个从宣化府来的小女孩了。女皇问:“听说你吟诗作对很不错,
是真的吗?”张兰说:“民女作的不好。”女皇说:“我出上联,你答下联,
能行吗?”张兰说:“万岁,你别见笑就行了。”武则天为了考女孩,特意
出一个奇妙的对联,想难为难为她。女皇想了老半天,说出一句上联:“河
里荷花,和尚掐去何人戴?”这一联里面共包含着 4 个同音字——河、荷、
和、何,难度可不小。连在场的当朝很有学问的文官都觉得不好对答,他们
实在为张兰担心。只见小女孩略皱眉头,沉思了片刻后,张口便念出了一句
下联:“情凝琴弦,清音弹给青娥听。”这句下联里也包含着 4 个同音(或
近音)字——情、琴、清、青。这句话刚出口,金殿上立刻一片沉寂。女皇
似乎在琢磨下联的含义。文武众官员个个脸上流露出惊惧:小张兰,你怎么
可以斗胆把女皇比作青娥?又将万乘之尊跟秃和尚相提并论呢?他们暗中为
小张兰捏着一把汗。哪知片刻之后,女皇由沉思一下子变为兴奋,继而她竟
欢喜得笑逐颜开了。善于察颜观色的众文武官员先是一怔,紧接着便一齐鼓
掌叫绝起来,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女皇乍听小小民女不知高低尊卑地将自己比作青娥,也是大出意
料之外,一时不知如何发作。那文武百官沉默自有道理。接着武则天想:我
虽然高居万民之上,但毕竟已是年逾花甲的老太婆了,人家用青娥——这样
一个年轻美貌女子的形貌来赞扬自己,也是一片忠心。想到这里才高兴起来。
那些文武官员谁不知道女皇最喜欢听恭维话?最喜欢戴高帽?她一高兴,小
女孩无疑要受到奖赏了。他们何不顺水推舟,跟着叫好,也让老太婆高兴高
兴呢?
小张兰可不知道人家想的那么多。她并非完全是乍出奇想,而是熟谙诗
词、心中有数才应对自如的。当朝大诗人杜审言,也就是杜甫的祖父就有一
首脍炙人口的好诗《戏赠赵使君夫人》,诗里便有“红粉青娥映楚云”的佳
句,用来赞颂使君夫人的年轻美貌。这首诗在民间很有影响,青娥也成了对
女子的常用赞美称谓。
女皇武则天说:“小张兰果真是女神童,对联的功夫实在不同凡响。联
赐你黄金一百两,绸缎二十匹。”
小张兰急忙叩头谢恩。金殿之上的紧张气氛顿时转为欢乐喜庆。众文武
官员纷纷向小神童表示祝贺。张兰的父亲也高兴得连眼泪都流了出来,不再
为女儿担惊受怕了。

女皇秘书——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公元 664—公元 710),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代女诗
人,曾为女皇帝武则天贴身秘书。
上官婉儿出生在官宦之家。她的祖父上官仪是初唐著名诗人,贞观进士,
曾任弘文馆学士、西台侍郎等职。他的诗婉媚工整,适合宫延需要,被称为
“上官体”。但上官婉儿出生不久,上官仪即因得罪武则天,下狱处死。上
官婉儿的父亲也被处死。
由于婉儿是个年幼无知的婴儿,经过当朝显贵裴炎的说情,武则天终于
动了恻隐之心,赦免了她和母亲的死罪,罚入后宫,做了奴婢。
婉儿的母亲本是大家闺秀,又生活在书香门第,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婉

儿自幼就在母亲的教育和熏陶之下,刻苦读书,钻研学问。由于她天资聪敏,
14 岁便能写出很出色的诗来。这些诗在宫中广为流传,有一天竟传到了武则
天那里。上官婉儿是罪犯的后代,按封建社会的法律是不能做官的,保住性
命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但武则天识才爱才,大胆任用上官婉儿做了掌诏
命,即贴身秘书,负责起草文件,批阅一般的奏章,权力很大。
武则天因任用武姓亲信大臣,与李姓皇室和一些大臣矛盾尖锐。上官婉
儿的恩人、已做了丞相的裴炎密谋兵变,私下授意婉儿伺机行刺武则天。然
而,婉儿看到则天皇帝日理万机,经常为天下黎民百姓忧心而废寝忘食,十
分感动,觉得不应因个人私仇危害天下大事,坚决拒绝了裴炎的要求。武则
天本来就十分喜欢婉儿的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