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邀王芝祥进京就职。袁世凯表面上对王赞誉不绝,但直隶是他老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他背后指使直隶北洋军5路将领通电反对王芝祥。直隶各团体针对北洋军的反对,纷纷通电表示拥护王芝祥为都督。于是,袁世凯命令国务院以传达他的命令的形式,通令不准直隶各界随意欢迎王芝祥,同时以军队反对为借口,改任王芝祥为南方军队宣慰使。 唐绍仪表示反对,他当面对袁世凯道:“政府不能以军队反对为理由失信于民。前既答应,现在何能食言?” 袁世凯赖账道:“是你答应的,我并未予闻。王系革命党人,若使督直,不啻引狼入室,将来他和南方联合,我们尚有余地吗?” “这是责任内阁职权。国务院会议因不用王芝祥为直隶都督,将全体辞职。” “吾为总统,乃受全国委托。吾之用人,乃以国家为前提,且以不违背约法为标准。国务员中如有告病者,可以告病。倘以同盟会为要挟工具,则吾将开全国大会公布天下。” 唐绍仪拒绝在袁世凯给王芝祥的委任状上副署,袁不顾唐的反对,公开破坏《临时约法》规定的大总统必须由内阁副署的规定,不经唐副署,将委任令交给王芝祥,并给王一笔远远超过实际需用的宣慰使公费,示意王可以包办一切,省下的公费一律不必上缴,要王芝祥立即返回南方,给唐绍仪以难堪。 在内阁各部组建过程中,在人员安排上,唐绍仪又同袁世凯发生矛盾。内阁会议决定,各部组织实行原来南北各部人员同时兼顾的原则。唐绍仪为了表示南北合作,主张多用南方人。但袁世凯则明令各部总长:“官制虽改,断不能全换新手,仍当照前委任,或略更调而已。” 袁世凯的亲信赵秉钧、段祺瑞得到袁的尚方宝剑,在用人问题上便同唐绍仪大闹起来。赵对唐大加诘责,词极严厉,彼此遂大起冲突,几至用武。赵秉钧并以辞职相威胁。最后,唐不得不退让,即与赵约决不干涉内务部中用人之权。陆军总长段祺瑞,在陆军部用人问题上同唐绍仪争吵。段祺瑞先是推荐其心腹、日本士官学校第8期毕业生徐树铮任陆军次长,但群滋不悦,不得不接受唐绍仪的意见,改任原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次长蒋作宾任次长,并电其拣带司员北来。但又不等蒋作宾到京,抢先委任王赓等5人为司长,致使蒋由南带来80余人,无从一一位置,蒋大为愤懑,因之与段颇起龃龉。后经调停,于原订5司之外,添设3司安置南来诸员,并议定:“以后司长由段荐任,蒋不得预闻,科长以下则由蒋委任,段亦不干涉,并以段所推荐的徐树铮任秘书长。” 内务部和陆军部情况如此,其他外交、海军、财政各部,也大体相同。唐内阁虽然成立起来,但袁世凯不仅将内务、外交、陆军、海军、财政等要害部门夺去,而且在唐内阁成立后,千方百计地缩小内阁权限,企图把唐绍仪架空。 但是,革命党认为责任内阁制直接关系到民主共和制度的成败,绝不能听任袁世凯随意破坏。根据《国务院官制》规定,临时大总统公布法律、发布教令及其他有关国务的文书,须有国务总理或全体国务员或总理与有关国务员副署。如果不经国务院总理和国务员副署强行公布,那就是违法越权。这对袁世凯想推行专制独裁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限制,这是袁世凯难以容忍的。而唐绍仪加入同盟会后,在政治上明显的倾向同盟会,在内阁中,每有要事,必就商于农林总长宋教仁、教育总长蔡元培。他们决心推行责任内阁制,事事咸恪遵约法,袁世凯以每有设施,辄为国务总理依据约法拒绝副署,致不能为所欲为,深滋不悦。袁世凯决心等待时机,把唐绍仪赶下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黄兴在4月29日通电反对在苛刻条件下借外债、提倡开国民捐来解决财政问题以后,很快掀起反对在严酷条件下进行借款的声浪。这时,唐绍仪同4国银行团代表会晤,唐绍仪拒不接受银行团代表提出的对中国财政进行监督等条件,于是谈判陷于破裂。 谈判决裂的当天,唐绍仪同财政总长熊希龄一起去见袁世凯。唐绍仪同袁世凯、熊希龄在贷款问题上出现分歧。唐主张施行强迫公债及不换纸币等办法抵制外债。他说能出万元之资本家,中国尚不为少,得千人便是千万,且欲强行不换纸币。袁、熊均不以为然,并密电黎元洪、黄兴、孙中山征求意见。黄、孙赞成唐之政见,黎则极端反对。袁决定改派熊希龄负责同银行团谈判,同时指使拥袁报纸,就借款事对唐绍仪进行攻击。 在袁的策划下,参议院开秘密会议,内阁成员出席。会上,不少共和党籍参议员就借款问题对唐绍仪进行诘责,有人说唐总理失信于国民,外见嫌于邻国。现在时势统一南北之责任全在总理,而总理之责任几乎全在借债以济焦眉之急。唐总理于借债事件已误大事,若留以当国,于将来外交财政上,必大受其苦,定不日提出弹劾案。共和党参议员张伯烈攻击唐为“亡国总理”。另一共和党议员李国珍登台演说,指责唐在借款问题上的失败:“非彼唐总理一身之辱,实致吾民国将为埃及之恶因。” 唐绍仪在参议院受种种逼迫后,异常愤恨,到国务院时一言不发,裂眦咬牙,自谓非立时辞职不可。当晚,唐向袁世凯提出辞职。6月15日,出现了轰动一时的唐绍仪被袁世凯逼走的事件。 唐绍仪离职去天津,正中袁世凯下怀,但他表面上还派人赴天津对唐慰留。6月17日,袁世凯任命其亲信外交总长陆征祥暂行代理国务总理。 唐绍仪是为了民主共和制度、维护约法尊严才离职的,同盟会理应给唐以有力的支持,站出来公开揭露袁世凯的违法行为。但同盟会本部没有这样做,它于6月20日派代表张耀曾、李肇甫、熊成章、刘彦4人去见袁世凯,说:“唐内阁成立以来,一切政务不能着手进行,实因党派意见不一致之故;因为唐内阁不是纯粹的政党内阁,当然有此弊病。鉴于混合内阁的失败,今后应组织政党内阁或无党派的超然内阁,如果再组织混合内阁,同盟会决定不再参加。” 袁世凯明确地表示,他做总统期间,是不允许政党内阁出现的。他说:“诸君须知,吾国今日政党方在萌芽,纯粹政党内阁尚难完全成立。若再越数年,民国基础巩固,政党亦皆发达,人材辈出,届时余已退老山林,听诸君组织政党内阁可也。” 袁世凯表示将组织超然总理混合内阁:“非联合数党及无党派之人共同组织,则断不能成一完美之内阁。” 同盟会想通过袁世凯来实现在其议会中占绝对多数席位,并成立以同盟会为主体的政党内阁,这是与虎谋皮。袁世凯希望的是利用共和党去攻击同盟会,削弱同盟会在政府里的力量。 共和党视唐绍仪被迫离职为攻击同盟会千载一时之机会。它开秘密会议,决定对同盟会采取5项办法: (1)为同盟会多布谣言,令机关报尽力攻击,使同盟会中人个个体无完肤。 (2)所有津、汉、沪报告均由党内寄稿,使一致进行。 (3)请某政治顾问谒袁,谓同盟会中人无健全分子,无学识无经验,更率引外人为后盾,谓外人不信用同盟会,要求袁世凯此后万万不可用会中人。 (4)今日再开全体职员会,广征意见,期藉此事将同盟会一网打尽。 (5)推举后补国务员,探闻拟定总理熊希龄、内务赵尔巽、外交刘成禺、陆军张勋、海军程璧光、(司法未详,有谓汤化龙或薛大可)农林那彦图、工商赵凤昌、财政叶景葵、教育梁启超、交通孙武。 共和党在上述5项方针下,开动宣传机器,大肆造谣,攻击谩骂同盟会和唐绍仪、宋教仁等。共和党本部发出通电说:“同盟会员实不宜再为总理。”共和党控制的报纸《神州日报》,以戏弄怒骂交加的方式攻击同盟会说: 民国更始,同盟会必自夸首功,骄甚,惜黄克强失弃汉阳,不争气。 政府初建,同盟会先得总统,荣甚,惜孙中山私取公款,不争气。 内阁告成,同盟会竟位至总理,阔甚,惜唐绍仪潜逃出京,不争气。 熊氏借款,同盟会正可利用其机,猛事攻击,奈国人不输国民捐,可恨。 各地光复,同盟会本已假种种名义攫获多金,奈人民必须查账,可恨。 愚民无知,同盟会尚可肆其簧鼓再倡革命,奈各报馆必为揭破,可恨。 攻击同盟会的恶浪,甚嚣尘上,统一党继共和党之后,也发表公函,攻击唐绍仪“擅离职守,乘间潜逃”,攻击宋教仁、蔡元培“惟务党争,不为国计,非以同时辞职要挟,则以政党内阁饰词”,说“唐绍仪罪有应得,不可挽留。其他同盟会阁员,亦可听其逃罢。” 同盟会领导人中,陈其美和黄兴对袁世凯逼走唐绍仪一度表示不满。陈其美发电质问袁世凯说:“唐总理固受逼而退矣,试问逼之者何心,继之者何人?果于大局无害有益,即更举总统可也。” 黄兴在一次讲演中说:“今后内阁若不速为解决,我知非驴非马将继续出现,民国之危甚于垒卵。” 袁世凯使出又打又拉之招术,他复电陈其美,指责陈:“误听浮言,殊出意外。”对于同盟会激进派揭露他“帝制自为”,他发出通电反咬一口说:“近日以来,各省无识之徒,捏造讹言,谣惑视听,或以法兰西拿破仑第一之故事,妄相猜惧,其用心如何,姑置不问,大抵出于误解者半,出于故意者亦半。万不宜听悠悠之口,徒为扰乱之阶。”袁世凯又致电孙中山、黄兴,请他们“即日来京协同组织内阁”,用这种拉拢的办法,缓和同同盟会的敌对情绪。 陈其美、黄兴一时颇为激烈的态度,却很快缓和下来。他们在同盟会上海第10次夏季常会上发表演说,号召同盟会员正当对待共和党的造谣诬蔑,不必相对骂。又表示支持陆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