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施革命也。”  黄兴以公开信的方式严厉地批评了庄蕴宽。  又有驻汉口的湘桂联军以8000人名义向孙中山、黄兴通电说:“公等和平解决之苦心又为国人所欺,然以建都问题既经参议院第一次议决而不克实行,则袁公之心路人皆知。公等何必因循从事,希图苟安,坐令北氛逼人,胥我貔貅行见拚命流血换来之民国政府几奄奄无声息,可为痛哭。袁果赞成共和则请速推诚布公毅然南来,若犹眷恋于专制窠穴,负隅思逞,某等誓必提兵北上拚死一战,不血洗二百余年之秽污地不为黄汉子孙。”  南方军队虽然普遍地存在着主张定都南京的强烈情绪,但在高级将领中的意见反而不一。那南京联军参谋团的浙军司令朱瑞、粤军司令姚雨平、第一军团长柏文蔚、光复军司令李燮和、第7师师长洪承点、江北都督蒋雁行、鄂军代表傅人杰、李正溶等、竟发出通电,主张统一后的临时政府宜设在北京。这通电引起了南京军界内部的争论,陆军部便下令解散联军参谋团。而参谋团各统将群起不服,拒不执行陆军部的解散命令。  在定都问题上,临时政府内部、军队内部和参议院,都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这使孙中山、黄兴等,陷于被动地位。他们不得不表示:国都问题当由国会解决。  孙中山派教育总长蔡元培为欢迎专使,外交次长魏宸组、海军顾问刘冠雄、参谋次长钮永建、法制局长宋教仁、陆军部军需局长曾照文、步兵第31团团长黄恺元、湖北外交司长王正廷、前议和参赞汪精卫为欢迎员,偕同唐绍仪前往北京,专程迎袁世凯南下就职。袁世凯看到舆论多主张定都北京,形势对他极为有利,对如何对待欢迎团,已胸有成竹。


第二十九章 “老猿”称王
  2月26日,欢迎团的汪精卫、唐绍仪先一天到达北京,袁世凯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所经之路均有军队夹道而立,火车站且有军乐队一班,人民观者如堵。  当晚,唐、汪晤袁,唐道:“国都建设北京,孙逸仙断无反对之理,惟虽定都北京,总统必先赴南京一行庶可化南北畛域,使南京布置略定,再回北京方可。”  袁世凯答道:“若赴南,以后北方军队,恐有猜疑而有破坏秩序之举动。可派大公子袁克定先行南下。”  次日,欢迎团全部抵京。那袁世凯便在迎宾馆与欢迎专使蔡元培等开会,他拿出京外人民各团体条陈不可迁都之电呈一百余件,评述宜在北京奠都。  孙中山已在定都问题上退让,他密授专使:都城地点,决之于袁,但必先请袁赴宁一行,以与旧总统面议各事。蔡元培便道:“袁公当莅南京就临时大总统职,为法理上不可破之条件。故袁公之就职于南京,准之理论,按之时局,实为神圣不可侵犯之条件。而培等欢迎之目的,专属于是,与其他建都问题及临时政府地点问题,均了无关系者也。”  老谋深算的袁世凯不但反对迁都南京,而且也不肯南下就职。但他在与蔡元培等会谈时表示:“此两日间与各统制及民政首领商留守之人,行期不能骤定。”他表现出打算南下的姿态,给欢迎团造成很大的幻想。  正当欢迎团准备陪同袁世凯一起南下时,袁世凯却导演着一场闹剧,他授意心腹在北京、天津等地发动兵变,并与外国特使通气,让他们调兵入京以“保护”使馆为名,与所谓的兵变相配合,故意制造北方的混乱局势,造成袁世凯不能离开北京的假像。  那天晚上,蔡元培又去外交大楼催请袁世凯早日动身南下。袁世凯对蔡元培道:“正准备着,准备就绪就一同南下!”  并执意留下蔡元培共进晚餐。  7时30分,突然枪声四起,火光冲天,人声喧噪,袁世凯当着蔡元培的面,立即假装打电话询问情况,“才知道”袁世凯最亲信的士兵和卫队、曹锟所部第3镇整队兵变,在东安门及前门一带放火行劫。不到半小时,电话再也打不出去。  顿时,外交大楼里大乱,人心惶惶,仿佛大难临头一般。江朝宗、姜桂题请示袁世凯,要带所部去弹压兵变,但是,袁世凯对他们命令道:  “你们要调度好自己的军队,必须守卫好自己的防卫地带,切不可擅离防地去打兵变,只要你们守好自己的驻防地区,不叫变兵进来,北京城就乱不了。对付变兵,我自有办法。”  袁世凯命令江朝宗要随时报告外面的情况。江朝宗于是马不停蹄,东奔西走,不断进出外交大楼,向袁世凯报告外面闹到什么地方去了,死了多少人,什么地方又放火了。  袁世凯虽然遇事不慌,对于外面的曹锟兵变心中暗自有数,但他为了防备万一,也忙着做些应变准备。他换上短装,穿上马裤,登上一双青布便鞋,并收拾好了几箱细软,打点了随身穿用之杂物,让蔡元培留在他身边,选好了几个护从,不离左右。看来,袁世凯对外面的兵变是真是假,他自己也没有多大把握了,如果真的闹大了,他也有动身逃避的准备。  曹锟的假兵变,一夜未停,商民有数千家被烧被劫,假兵变成了“北京正月十二兵变”。  这一夜,外交大楼里的人一夜未睡,种种猜测、谣言四起,越说使人越感惊恐不安。  一会谣传说:“听说亲贵中有人主张杀尽北京城内的汉人。民政部早就把巡警里的汉人,一律换由旗人充当了。”  一会谣传说:“禁卫军要进城了!”  一会又谣传说:“宗社党早就买通了曹锟!”  欢迎团的其他几个人正在下榻的馆所里准备吃晚饭。饭菜刚刚摆好,就听到外面枪声大作,人声嘈杂,继尔,又看到四处火光冲天。不久,枪声越来越近。有人慌忙进来报告说:“北京驻军因为反对袁宫保离开北京,闹兵变了。”  欢迎员们看看那人,并不认识,但听到枪声逼近,就都坐不住了。接着,那人又说:“隔壁是个礼拜堂,那里有洋兵保护,乱兵不敢进去,墙根有个梯子,不如过去躲躲。”  众欢迎员听了,觉得有理,就忙把饭菜端了出来,爬上梯子,往那边教堂里递过去。是时,馆所外面像是已被乱兵困住,吵闹声乱哄哄地传来。众人端着饭菜刚刚翻过墙去,乱兵们便持枪一哄而进,把馆所抄了个底朝天。  欢迎团在礼拜堂内躲了一夜,第二天天未亮,就逃到东交民巷六国饭店里去了。  各国公使,暗中配合兵变,借口保护在北京城内的使馆,纷纷调兵进京。大街上,处处可见外国军队,尤其日本军队最多,使北京人心惶惶。  袁世凯又派梁士诒来到六国饭店,看望困留在那里的欢迎团,他说道:“现在全国倡行革命,人心动荡,北方秩序很难维持,像目前这种情形,如果不能及时地调部队弹压,确保地方安谧,就很容易引起外国对我国用兵的祸事,这一点是应该切实注意的。”  欢迎团受到兵变的惊吓,又目睹了外国出兵的猖狂,再听梁士诒这么一说,不但心里发慌,而且也没有了主意。经过与梁士诒反复磋商,蔡元培于3月2日,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和临时参议院,报告北京的局势,陈述袁世凯不能南下就职的原因,并提出建议。电文称:  “北京兵变,外人极为激昂,日本已派兵入京。设使再有此事发生,外人自由行动,恐不可免。培等睹此情形,集议认为速建统一政府,为今日最重要问题,馀尽可迁就,以定大局。”  袁世凯唆使兵变玩弄骗局,不但没有被揭露,反而得到旧官僚、军阀、原立宪派人和一部分革命党人的拥护。支持袁世凯在北京就职的呼声高了。有的甚至将兵变归罪于南京临时政府。  袁世凯的大将段祺瑞、冯国璋,姜桂题等在3月4日发布通电说:“宣布共和已逾两旬,专使到京,亦已7日,而临时政府设置何处,袁大总统受任何时,统一政府如何组织,迄无定议,北京秩序似难维持,满蠢将再牵动,使馆卫队昨已调集、六国发兵既见电报,若徒事无理之争执,功亏一篑,更召灭亡,谁尸其咎?各方面观之,临时政府必应设于北京,大总统受任必暂难离京一步。”  国民协会致电孙中山,声称:“京兵构乱,外患日迫,全由争持临时政府地点致统一政府不能成立,倘在迁延,必至内乱环生,外人藉口,大局何堪设想,请速电袁暂缓南下,就近组织统一政府,以维人心而杜外患,存亡之机间不容发,幸早定大计。”  立宪派报纸《时报》发表的一篇社论,实在恶毒,它说:“如当道不满意于项城,可以不举项城,既举项城矣,则凡事对于项城,宜尽力让步,岂能因争持临时政府地点之故,两相龃龉。……当道诸公,如以国家为前提也,为今之计,第一宜地点让步,第二宜阁员让步,第三宜临时宪法让步,百事皆弃捐,务须于此旬日内建成一统一之临时政府。统一之临时政府既设立,南京之政府,即宜取销,使全国之统治权出于一,全国之内不论如何军队,如何地方行政长官,皆当服从新政府之巩固,新政府既巩固,然后可以望秩序之回复。”  江苏省议会通电指责临时政府,强行要袁南下,致统一政府乞未成立,奸人乘机煽惑,遂肇京、保之变。今全国大多数皆主临时政府设在北京,所见既同,自应协力以达公共之主张,岂可挟私见争意气者败坏大局,惟有请孙总统速电袁总统在北京受任组织政府。  黎元洪也乘机说风凉话。他发布万万火急通电说:“顷闻京、津乱党操戈,首难虽平,余孳未靖,祸变之来,将未有艾,外人对此,极为激昂,某国并潜谋运兵入规京辅,瓜分之祸,即在目前。时机万分危迫,舍南京不至乱,舍北京必至亡,纵金陵形势为胜燕京,犹当度时审势,量为迁就,况利便之势,相判天渊乎?”  在反对南京临时政府、拥袁定都北京的大合唱中,一些省份的都督和民军将领阎锡山、谭延辏А⒙碡贡Α⑺锏廊省⒔痼⒉田伞⒗短煳怠⒅烊稹⒔阈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