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民国春秋+刘凤舞-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校合同战术序文》拍案叫绝。刘伯承指挥作战,时而大马金刀,纵横驰骋,似海立云横,如闪电雷鸣;时而细流涓涓,鱼石可数,云敛风轻,像雨过天晴。此次对黄维兵团作战,刘伯承指挥部队犹如疾风暴雨般地把敌军包围起来。
第三十章 徐州大逃亡
黄维兵团被围困在双堆集地区,黄维组织兵力突围,没有得逞。11月26日晚上,黄维在军事会议上拍着85军110师师长廖运周的肩膀说:“老弟,你看怎么办?” 廖运周自告奋勇地说:“我同意明天用4个师突围的计划,我师打头阵。” 黄维听了很高兴,连声称赞说:“好!好!”顺手拿出一瓶酒,说道:“老同学,这瓶白兰地藏之久矣,一直没舍得喝,现在我特地敬你一杯,预祝你取得胜利。” 廖运周暗自高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黄维你失算了。 原来廖运周师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第2师,是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主力之一,共产党在该师内发展了中共地下组织,廖运周便是地下党员。抗日同盟军失败后,该师被国民党收编。解放军把黄维兵团包围在双堆集后,廖运周决定率领全师起义。他召集全师营连干部发表讲话说: “现在,我们已被解放军全部包围了!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的援兵打不过来,徐州被围,黄伯韬兵团已被歼灭,蒙城、宿县被解放军占领。我们既无援兵,又无退路,粮弹即尽,坐以待毙。蒋介石对人民犯下滔天大罪,我们为什么还为他卖命!共产党解放军是人民的救星。现在很多人要求我利用朋友关系,给解放军写封信,为我们提供方便,使我们脱离战场。我们已经同解放军联系上了,见了他们南线司令员,解放军非常欢迎我们,你们赞成不赞成这样做?” 众人异口同声:“赞成!赞成!我们愿跟师长走!” 11月27日清晨,廖运周率110师,在8架飞机掩护下,排成四路纵队按照解放军指定的地点,来到解放军中野阵地,举行火线起义。 黄维蒙在鼓里,见110师进入解放军阵地,命18军11师、118师和10军的18师在坦克、大炮、飞机的掩护下紧跟110师前进。不料,110师刚过,解放军的大炮机枪一齐射向尾随110退,后队人马继续向前涌去,自相践踏。许久,黄维才醒悟过来,马上命令部队,调整部署,向东南方向解放军阵地小李庄冲击。坚守阵地的解放军击退敌人10余次冲击,毙伤1000余人,敌军大败而退。 毛泽东写了敦促黄维兵团投诚的广播讲话稿,于11月27日以人民解放军总部名义广播: 你们从南阳赶路到宿县附近的南平集走得太辛苦了,你们还能打下去吗?不如早些缴枪,少死些人,留着活命,替中国人民做点工作。人民解放军的宽大政策你们是知道的,无论是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只要放下武装,就给以宽大待遇,不论官兵,一律不杀不辱。你们的王耀武、范汉杰、郑洞国及其他一些被俘将领,都在我们这里住得好好的。其中许多人已放回去了。还有许多人我们准备放他们回家。你们都是中国人,何必替美国人打仗呢?中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卖国,你们何必替蒋介石等少数反动派卖命呢?时机紧急,牺牲无益,你们应当立刻放下武器,南京政府已经摇摇欲坠。 黄维兵团11个师的将军们,军官们,士兵们,赶快掉转枪口,和我们一道打到南京去! 毛泽东又以中野司令员刘伯承、华野司令员陈毅的名义,写了广播讲话稿: 国民党12兵团司令黄维将军及黄将军所属全兵团官长士兵们: 你们和我们都是中国人。你我两军现在在打仗,我们包围了你们。你们如此大军,仅仅占住纵横十几华里内的六七个小村庄,没有粮食,没有宿营地,怎么能够持久呢?不错,你们有许多飞机、坦克,我们在这里连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也没有,南平集的天空是你们的,你们想借这些东西作掩护向东南方面突出去。但是你们突了两天,突破了我们的阵地没有呢?不行的,突不出去的。什么原因呢?打仗的胜利,不决定于武器,而决定于人心。我们的士兵都想打,你们的士兵都不想打,你们将军们知道吗?还是放下武器罢。放下武器的都是生路,一个不杀。愿留的当解放军,不愿留的回家去。不但对士兵,对下级军官,对中级军官是这样,对高级将领也是这样。对黄维也是这样。替国民党贪官污吏打仗有什么意思呢?你们流血流汗,他们升官发财。你们送命,他们享福。快快觉悟过来罢。放下武器,我们都是一家人。打内战,打共产党,杀人民,这个主意是蒋介石和国民党定下的,不是你们多数人愿意的,你们多数人是被迫打仗的。既然如此,还打什么呢?快快放下武器罢!过去几天,我们还只是布置包围阵地,把你们压缩在一片豆腐块内,还没有举行总攻击。假如你们不投降,我们就要举行总攻击了。我们希望黄维将军仿照长春郑洞国将军的榜样,为了爱惜兵士和干部的生命起见,下令投降。如果黄维将军愿意这样做,及早派遣代表出来和我们的代表谈判投降办法。你们保证有秩序的缴枪,不破坏武器和装备,我们保证你们一切人的生命安全和随身财物不受侵犯。何去何从,立即抉择,切切此告。 广播讲话对黄维兵团官兵影响很大,军心摇动,但黄维不以为然,仍然命部队向双堆集南的马庄突围。惨败后又向西南、东北撞击,四面都是突不破的铜墙铁壁。连续5天突围不成,黄维这才安定下来,采取固守待援方针,向蒋介石求援。 毛泽东等5大书记在西柏坡见淮海战场上黄维兵团由突围转而固守,致电总前委:“对于战斗力顽强之敌,不是依靠急袭,而是依靠侦察和技术准备(近迫作业和步炮协同等),去取得成功。” 总前委即令前线部队进行了工程浩大的近迫作业,筑成千百条长龙似的战壕,从四面八方伸延到敌阵地前沿,最长的战壕长达20多里,最近的离黄维兵团司令部核心阵地只有50米,构成了完整的围攻黄维兵团的阵地。 蒋介石急令刘峙、杜聿明指挥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由徐州向南攻击;命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由蚌埠向北攻击,妄图“打通徐蚌,三路会师”,挽救败局。 蒋介石同毛泽东不一样。毛泽东在给淮海总前委或中野、华野将领的电文中,总是采用“请酌办”、“望酌复”、“望酌情机断行之”,甚至“临机处置,不要请示”等字眼,蒋介石既优柔寡断,又固执自信,他的电文充满了“务必”、“限于”、“特令”等严词厉句,甚至对国民党的“五虎上将”之一的刘峙也拉下脸来:“倘有延误,决按军律从严惩处,不稍宽待。” 蒋介石是国民党唯一的特级上将。国民党有一级上将10名,其中包括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何应钦、陈济棠、陈绍宽、陈诚;二级上将30名,如白崇禧、程潜、刘峙、顾祝同、龙云、傅作义、陈仪等等。刘峙早在1930年就晋升为二级上将,可见刘峙在国民党军界的显赫地位。刘峙见徐州垂危,来个金蝉脱壳,将徐州指挥大权交给杜聿明,自己以指挥南线各兵团作战为名,避居蚌埠。 尽管蒋介石的电令如此严厉,但他命令黄伯韬碾庄待命,黄伯韬碾庄被歼;命令邱清泉、李弥限时东援,邱、李徐东受阻;命令黄维赴援徐州,黄维途中被围困;命令南北对进,打通徐蚌,南北两军却寸步难行,屡战屡败,几乎没有一个命令生效。 11月27日,邱清泉、孙元良建议,如此强攻,伤亡重而战果少,要求南京速派援军并加强空军轰炸。 蒋介石无奈,电令杜聿明速去南京商讨对策。杜一到南京,便向顾祝同吵着要援军。顾说道:“你不了解,到处牵制,调不动啊!” 杜聿明反唇相讥:“既然知道不能抽调兵力决战,原来就不该决定要打,把黄维兵团陷入重围,无法挽救。目前挽救黄维的唯一办法,就是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兵力与敌人决战,否则黄维完了,徐州不保,南京亦危矣!” 顾祝同丧气地说:“老头子也有困难,一切办法都想了,连1个军也调不动。现在决定放弃徐州,出来再打,你看能不能安全撤出?” 杜聿明沉思良久,道:“从徐州撤出问题不大,可是要放弃徐州,就不能恋战,要恋战,就不能放弃徐州;‘放弃徐州,出来再打’,这就等于把徐州3个兵团马上送掉。只有让黄维守着,牵制敌人,将徐州的部队撤出、经永城到达蒙城、涡阳、阜阳地区,以淮河作依托,再向敌人攻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 顾祝同、何应钦都表示赞同,于是3人去见蒋介石,蒋立即同意。 毛泽东早已料定蒋介石要撤出徐州这一着,因此,在包围黄维兵团时,他就向总前委指出:“在黄维兵团被包围后,徐州之敌可能倾剿出逃,你们要做出妥善的部署。”在11月28日杜聿明飞南京磋商撤退计划,这晚,毛泽东又电示总前委:“须估计到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或向武汉逃跑可能。” 29日夜,粟裕潜心揣测徐州敌军集团可能逃跑的路线。他对参谋长张震说:“如果徐州敌人固守不走,对我无害,可以在解决黄维兵团后再打。但是,蒋介石后方已无机动兵力,因此徐州之敌放弃徐州的可能性比较大。其逃窜方向可能有三:一是沿陇海路向东,经连云港海运南逃,但海运受船只和码头限制,遭我尾追必陷入背水作战,更易全军覆灭;二是直奔东南走两淮,这样距离最近,但此地河川纵横,不便于大兵团行动;三是沿津浦路西侧线绕过山区南下,此区域地形开阔,道路平坦,又距黄维较近,还可与李、刘兵团相呼应,实行南北对进,既解黄维之围,又可退守淮河,达到所谓‘一箭双雕’之目的。” 粟裕的这种预测同毛泽东的估计不谋而合,而总前委的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