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7年冬天,我听完上师如意宝传授的《释量论》后,对佛教生起了一种理性的信心。过去自己只是一种恭敬心,后来凭智慧再三观察,发现佛教的教理找不到任何瑕疵,于是对法称论师、陈那论师、月称论师等的中观和因明的教理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从那时起,我对佛教才真正产生一种正信。
    因此,希望大家也通过因明和中观的推理来推翻外道。现在有些外道理念是存在的,有些理念已经消失,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通过如理的闻思,信心自然会坚固起来,到那个时候,有多少人站在你面前要求你舍弃佛教,加入他们团体,你也不会有丝毫动摇。若能做到这一点,就会生生世世在阿赖耶上播下解脱的种子。
    寅三(以相互不缘之推理而破)分二:一、安立推理;二、遣除不成立。
    卯一、安立推理:
    彼无闻声性,不见彼性故。
    昨天通过比喻驳斥了对方的观点,说一个人既是父又是子的现象,在真实义中不存在。因为父亲先于儿子来到人间,假如说儿子先来、父亲后到,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外道承认一个本体既是父亲又是儿子,那父亲在本性不变的情况下,也可以后于儿子而来,但这谁也不会承认,因此外道的说法不合理。这是从“比喻”上讲的。
    此处从“意义”上讲:取色法的眼识不具有闻声的自性,在同一时间中,一个识既执著白红蓝的色法,又执著动听美妙的声音,这种现象是没有的。如果有,则可用“可见真因”来证明,比如说我眼根没有损害时,前面有一个人,就可以看得见。但因为我没有见到之故,所以这个人绝对不存在。
    一个识同时见色法也听声音是不成立的,不仅推理不成,现量也无法照见。除了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境界以外,凡夫人的识无法同时缘两个对境。因此,所谓的神我不可能是常有,否则,执著色法的同时也应该执著声音,如果先执著色法、再执著声音,前后的状态并非一体,怎么安立为常法呢?
    这里的推理是“不见彼性故”,见不到的缘故,不可能存在。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释量论》云:“不见非无有。”没有见到,并不一定不存在。否则会像顺世外道一样,认为前世后世、三宝的功德无法见到就不存在,这完全是一种邪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并不是根识的对境。前世后世有一种隐蔽分,眼睛肯定看不见,耳朵肯定听不见,但没有看见、听见,并不能证明不存在。有些人用肉眼看不见鬼神,就声称世上没有鬼神,这种推理不成立,但眼识正在执著色法时无法缘取声音,可用“可见真因”或“可见不可得因”来推理。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数论外道表面上言之有理,但一经观察,他们的观点很容易推翻。
    卯二(遣除不成立)分二:一、真实遣除;二、遣除不定之理。
    辰一、真实遣除: 
    如见伎异状。是识即非常。
    数论外道说:“一个恒常不变的意识,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显现不同的形态,这是完全可以的。比如前一刹那执著色法产生眼识,后一刹那执著声音产生耳识,然后接触物体产生身识,而识是同一自性之常法,就像一个演员,上午穿白衣表演天人,下午穿黑衣扮演罗刹、凶魔,虽然形象不同,但本体是一个人。”
    对方这样一说,很多人就开始鼓掌附和,觉得外道观点很有道理,“我要皈依你!”最怕没有智慧的人这样说,尤其是有些居士,头脑特别简单,任何一个外道都能改变他。看到这些人,我就觉得没闻思佛法的人真的很可怜,尽管看起来很虔诚,不管是拿钱也好、放生也好,“好好好”、“是是是”、“对对对”,但他们一定要有人督促,否则,一离开“火”,马上就结成冰了。没有经过长期闻思、没有坚定见解的人,听外道说得有一点道理,自己就没有立场了:“他们说得没错呀!你看,一个演员在这个电视中是还珠格格,另一个电视中是依萍,变来变去都是一个人,这个比喻是对的,我明天就皈依这个教派!”假如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中观宗驳斥:比喻不成立。未经观察时,上午的演员和下午的演员是一个相续,然而严格去分析,二者绝不是一个人。这一点,现代的物理学就可以证明。过去经典物理学家认为,物质是静止的,但后来的物理学家发现,在原子核的周围,电子像旋火轮一样,以720—2200公里/秒的速度高速运行,物质应该是运动的。不要说一个演员从上午到下午的身体变化,哪怕是一瞬间、一秒钟,发生在他身上的无常也无法描述,所以前后的演员不是一体。同理,前面产生的眼识与后面产生的耳识也绝非无别,否则产生耳识的时候,也应该产生眼识了,有许许多多的过失。
    大家一定要了解万法无常。麦彭仁波切在一个修法中讲过,对诸法无常、痛苦、无我、空性这四法印,哪怕在一瞬间当中修持,功德也远远超过无量时日供养三宝的功德。如果你不能长期修,那在短暂的时间中修一下也很好。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坐禅,但到底是不是旱獭的境界也不好说,你还不如好好观察:“我是不是存在的?万法是不是无常的?整个世界中有没有一个法是常有的?……”这样闭着眼观修5分钟,其功德远远超胜表面上的供养。
    这个道理一定要明白,这不是口头上说说或是理论上大概了解,而应从内心中对无常之理生起信心,对外道邪说不要去信任,即生中唯一修持佛法的精华义。
    辰二、(遣除不定之理)分二:一、辩诤;二、破彼等之理。
    巳一、辩诤:
    谓异样一体。
    外道解释说:“虽然演员上午和下午的行相不相同,前面的眼识和后面的耳识也不相同,但这只是表现不同而已,实际上自性是一体的。”
    很多人可能也赞同:“是啊,比如说眼识和耳识,从外境角度讲是不同的,但从内观的心识而言,应该是一体的。”讲因明的时候,我们也通过在玻璃球四方放四种布片的比喻,来说明外观和内观的关系,因此外道的说法好像是对的,不同的行相只不过是显现而已,心识的本体应该是一个。
    其实这种说法对他们而言不成立,但对我们佛教而言可以成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承认意识是常有的,佛教不承认这一点。意识不是常有,才可以观待六种外境产生六种识,可是若安立在一个常有本体上,这些是不成立的。(寂天菩萨还没破,我就开始提前破了。看到后面有靠山,没胆子的人就拿石头在前面打架。我有寂天菩萨的理证做靠山,所以提前就破了,这是不合理的啊!)
    巳二、(破彼等之理)分二:一、形象相违故自性一体不应理;二、别相虚妄故总相真实不应理。
    午一、形象相违故自性一体不应理:
    彼一未曾有,异样若非真,
    自性复为何?若谓即是识,
    众生将成一。
    此颂的辩论有几个回合,大家边看颂词,边想如果是你该怎么破。
    刚才外道声称,所谓的意识,本体为一、行相不同。中观师以讥笑的语气说:这样的“一”真是稀有难得,从来未曾听说过。眼耳鼻这六种识明明不同,你却偏偏说它们是一体且常有。不是常有,我们还可以承认,但若许常有的眼识、常有的耳识、常有的鼻识这六种识,变成一个常有的“一”,这实在是前所未有的笑话。相当于你明明看见六个人,却硬要说他们是一个人,这样的论调,田地里的农民也会哈哈大笑的。
    对方分辩道:“耳识、眼识、鼻识等不同的行相是虚妄的,并非真实,我们只承认意识(神我)一者,它犹如无垢的水晶球,虽然暂时有眼识、耳识、鼻识等显现,但其本体并无变化。”
    中观师问:既然意识并不是虚假的六识,那唯一、实有的意识到底在哪里?除了这些识以外,难道能找到一个“我”吗?
    麦彭仁波切在有些论典中也分析过,他们没有分清自性是阿赖耶、神我是阿赖耶识之间的差别,还把相续相同的法执为常有。很多人都有这种常执:昨天的河流就是今天的河流,这个房子永远都是我……幸好我们依靠上师的加持,今生学到了无常法,并在实际修行中经常串习。
    对方又不知羞耻地说:“刚才一而再、再而三说了很多次了,这样的‘我’就是意识,反正说来说去,它的本体就是常有。眼识上、耳识上、鼻识上……都有一种意识的部分,它能周遍所有的识,因此,神我是常有的。”
    破曰:若真如此,那众生都变成一体了。因为按照汝宗所许,有相同的所依就是一体,那所有的众生,不管是汉族人、藏族人、蒙古族人,每个众生都具有心识,他们也应该成一体了。或者说,男人、女人、石女因为都是人类的缘故,也应该是一体了。这种推理,数论外道当然是不承认的,但不承认也没办法,依靠因明的剖析,很多过失自然会落到它头上,让它不得不承认。
    数论外道的观点在古印度比较盛行,藏传佛教的中观典籍多有涉猎,但汉地也并非从来没有提及。三论宗的大德吉藏论师在《百论疏》第九卷中,专门有个《破神品第二》,对圣天论师与数论外道之间的辩论阐述得很详细,我在讲《中观四百论》时也提到过。
    驳斥数论外道时,一定要知道对方承认一种常我,但这种常我是不成立的。《中观四百论》云:“故有我无思,其理不成就。” 
    心无心亦一,同为实有故。
    此外,按数论外道的观点,神我有心,其他二十四谛皆无心(无情法),但二十五谛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实有 ,因此它们也应成为一体,没有必要安立二十五种所知了。
    而且,你们说神我和自性是常有,其他谛均是无常,但现在看来,二十五谛法同为一体,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