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上行持另一种善法。此颂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我们学完一部法以后,另一部要马上开始。上师如意宝也讲过:“世间法方面,未来最好不要有很多盘算,但是在行持善法方面,对未来应该有一种安排。”现在的大老板和大企业家,今年赚了一千万,明年想赚二千万,再过十年希望拥有两亿多资产。对修行人来讲,这不是很合理的,但我们圆满一部法以后,接下来要讲哪一部、要学哪一部,这个应该有所打算。
    讲完《入行论》后,如果没有什么违缘,我想给大家传授《大圆满前行》,这对很多人会有非常大的利益。之后如果有因缘,再传其他的法,没有因缘就没办法了,无常时刻都会到来,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样,但无论如何,这方面事先应该有所准备。
    学法是永无止境的,布施之后应当持戒,持戒之后应当安忍……六波罗蜜多需要次第修持。若永远停留在一个善法上,而不向更高更多的善法行进,这是不太合理的。为了增长其他的善法功德,自己对以前听过的法,首先要再三地串习,在此基础上,还要继续行持另外的法。
    我认识一些佛教徒,他们虽然人不在学院,没有每天闻思修行的机会,但是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一直在精进地听受佛法。一部法听完后,又下载一部法,凡是我们这里讲过的,他们基本上都有圆满的传承。每本书出来了以后,大概的内容他们也都通达。据我了解,这种人是非常多的。当然,我们这里除闻思修行以外,每天没有其他事情,做到这一点很正常,但外面有些特别精进的人,能将我翻译的法本一个一个学完,所讲过的经论一部一部听完,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有时候看来,人的精进有很大差别。
    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前面说修持善法若中途放弃,会有异熟果、等流果等五种过失,而这里又说暂时可以放舍,二者岂不是矛盾吗?”这个过失不会有。此处所说的暂时放舍,是为了保证圆满完成善法,在自己身心疲乏时,根据个人的修行状况,暂时作一些调整。其发心不是舍弃善法,而是为保质保量地完成善法。这一点,诸佛菩萨在大乘论典中也是开许的。
    所以,在修学大乘佛法时,大家应该具足善巧方便,这样做善事才会事半功倍。其实,做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是如此,首先要观察理论是怎么讲的,然后决定在行动中怎么去做。人需要智慧,要掌握分寸,有一种灵活性,否则一直死搬教条,事情的成功率可能会很低。所以我们要看佛陀是怎么规定的,哪些情况下可以放松,哪些情况下要抓紧时间,这些精进的方式、精进的运用,还是应该搞明白。
    《入行论》不仅仅是讲一个大乘菩提心的修法,做人、生活、精进的方法、修证的验相等方方面面都包含其中,若能圆满通达本论,很多人的学佛境界会得以提升。许多人经常说:“我以前没有学《入行论》时,尽管学佛多年,但完全是一种盲目。现在通过这样的学习,才对佛教有了完整的了解、全面的认识。”其原因何在呢?主要是因为作者的智慧超越世间,他所描述的方法容易让人接受,如果依之行持,行为一定会越来越如法。所以,诸位道友务必要掌握这些窍诀,并在实际修行中用得上,若能如此,对今生来世都有非常大的利益。
    辛二(依助缘精进修持)分三:一、精进修持对治之方法;二、断除罪过之方法;三、成办同品之事。
    在其他论师的科判中,这以下是讲实行力、控制力。实行力指在实际行动中以正知正念来摄持;控制力是令身心趋入正道的修法窍诀。但这里,我们按照无著论师《善说海》的科判讲解。
    壬一(精进修持对治之方法)分二:一、勤持不放逸;二、勤持正念。
    癸一、勤持不放逸:
    不放逸前面虽然已宣讲过,但每个颂词所表达的内容和对境不同,此处是这样讲的:
    沙场老兵将,遇敌避锋向,
    如是回惑刃,巧缚烦恼敌。
    在沙场上,身经百战的老将与敌人作战时有两种特点:一是能巧避锋芒,不与敌人针锋相对,二是能反过来降伏对方。同样,经验丰富的老修行人,与烦恼交战的过程中,也有两种特点:一是能回避烦恼利刃,保护自己,二是能巧妙地对治消灭烦恼,使其无法再度加害。
    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告诉我们修行人在与烦恼敌军搏斗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克敌制胜。大家都知道,对战斗经验丰富的人来说,在与敌方短兵相接时,既能避开敌人的攻击,又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将对方彻底摧毁、降伏。以前有两位法师去石渠求学,一个叫土登,一个叫达热,他们在家时都当过兵。当时土登有一尊非常精美的佛像,一路上只要有机会,就拿出来擦拭一番,供在自己的营地。有一天,他们正在生火烧茶时,林中忽然出来两个强盗,一看到那尊佛像,二话没说拿起就走。两位修行人不甘心,与他们搏斗的过程中,本来自己赤手空拳,却干净利落地缴械了对方的火枪,并故意显示自己高超的枪法,两个强盗吓得直求饶,只有乖乖地在前面带路,两位行者持着火枪走在后面。到了一个寺院门口后,才把枪还给他们,并教训了一番,劝其不要再为非作歹,如果这次遇到的不是出家人,一定会被杀掉的。现在这两位法师一位圆寂了,一位还在美国,所以也是个真实的故事。
    久经沙场的老战士,在遇到敌人攻击时,一方面知道如何避开挥砍过来的兵刃,另一方面清楚用什么方法彻底消灭对方。同样,我们修行人好比是战士,烦恼好比是敌人,在与烦恼敌军奋战时,没有经验的人会被彻底打败,甚至没有恢复的机会,而身经百战的老修行人,有足够的正知正念,能及时发现烦恼,避开它的锋芒。比如生起嗔恨心时,他能马上披上《安忍品》的盔甲;生起贪心的时候,能迅速提起《禅定品》的利剑。作为欲界众生,有烦恼是难免的,但任何一个烦恼萌芽时,他都知道用什么窍诀来摧毁。这样之后,即使出现一些违缘,也有显宗、密宗的智慧宝剑防身,在烦恼面前永远也不会失败。
    我们周围的道友,有些人一辈子修行非常圆满,临死时也了无遗憾;有些人在烦恼的交战中,可以说是面目全非;有些人完好无损,今生来世非常快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懂不懂与烦恼作战的窍诀。修行人没有烦恼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每个人烦恼的轻重不同、相续中的正知正念不同而已,任何修行人都遇过一些违缘,为什么有些人能勇敢面对,有些人却一败涂地呢?原因就是跟自己学的知识有关,再加上平时能不能实际行持、观想。如果经常祈祷上师三宝,并多串习这方面的教言,消灭烦恼怨敌也不是特别困难。
    癸二、勤持正念:
    战阵失利剑,惧杀疾拾取,
    如是若失念,畏狱速提起。
    如果在战场上失落了手中利剑,由于害怕被杀,自己会立刻拾起来;同样,如果忘失了对治烦恼的正知正念,一想起堕入地狱的恐怖,也应该迅速将之提起。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场上武器不可缺少,一旦在血战过程中,一个人的武器掉了,这种手无寸铁的局面,可想而知会有什么下场。在万分紧急的关头,若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武器捡起来。同样,我们在漫长的修学旅途中,如果失去了正知正念,身心很可能被烦恼敌军全部占领,此时不但不会有行持善法的机会,反而可能造下滔天恶业,将来必定堕入地狱。因此,大家首先要相信因果,如果知道了堕入地狱的痛苦,在修行过程中一定会注意的。
    我们这里有些道友真的非常好,对业因果的信心、对守持戒律的精进心,我都非常随喜;有些法师的行为和正见,我也非常感动。当然,这并不是自赞毁他,说其他的地方不好,只是我比较了解这里而已。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寂静的地方,除了修行以外,对乱七八糟的世间琐事毫无兴趣。有些人也曾在社会上有地位、有名声、有钱财,世人特别希求的东西样样齐全,但他们将这些全部抛之脑后,在此一味地希求解脱,这是相当难得的。
    所以,作为修行人,知见首先应该摆正,知见不正的话,行为也不会特别正。然后在此基础上,反复思维这些教言的内容。要知道,心和身体的许多功德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世间上的运动员,包括动物,都可以通过训练开发其内在潜力,我们若为调伏烦恼也作一番长期努力,以后必定会有很好的成效。否则,遭到违缘时自己就像死蛇一样,失去对善法的正念,即便是乌鸦一般的微小烦恼也会有机可乘,一直对你加害。有些软弱无力的修行人,在感情上、生活上、工作上,处处都是遇到违缘,关键是他内在的控制力、修行力极为薄弱,遇到一些外境时,心没办法转为道用,一直随着外境而转,这样,修行肯定会遇到挫折,不可能非常顺畅。
    我们平时遇到烦恼时,理当像司机踩刹车一样,有一种控制能力。毕竟路不可能都是直线,如果刹车不灵,转弯的时候就滑下去了。有些司机的技术比较不错,刹车能力也很好,不管在路上遇到什么状况,自己都非常有把握:“没事,不用怕!我开车多少年了,绝对没有问题!”
    而有些人在与烦恼的作战时,由于来不及捡起正念的武器,已经彻底失败了。昨前天我去我那个学校时,顺路去探望了一个人。他曾经也是个出家人,但是现在,我去了他家以后,很多感觉不太舒服。在烦恼前彻底失败的人,即生中也是非常苦,眼前的很多事情不顺利,因为一生中变来变去,人人都会歧视他。现在人到了中年,对很多欲妙也没有多大兴趣,但以前所犯下的错误,会导致来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