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行论释-善说海 讲记-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非常同情有些人退失菩提道,但有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以前根本不信佛的人逐渐相信佛教,以前信得非常表面的人对佛教真理逐渐深入,尽管这一年不是特别长的时间,但在如此短暂的时日中,给别人相续种下不可退转的菩提种子,这一点确实有无上的功德。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尽量地帮助别人,不要让他们退失信心。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好心地批评他、指责他的过失:“你原来不是说要圆满这部论典吗?现在怎么了,你着魔啦!”虽然说点不太好听的语言,但按照正理来讲,这是相似的烦恼,不是真正的烦恼。因为这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现在很多人口头上说帮助你利益你,但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宣传自己,这样不太好),完全是想诚心诚意地帮助别人,只要能够帮助他,语言上再怎么难听、行为上再怎么过分也都是可以的。既然大家已经发了这样的大乘菩提心,在多生累劫中是非常不容易的,为了给将来的生生世世打好稳固基础,最好在短暂的人生中不要退失道心,这就是我的希望!
     
思考题
    365、和世间人相比,作为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为什么需要忍耐和精进呢?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366、自己若未断除烦恼,是否能真正帮助别人?请以教证、理证具体分析。
    367、有些人说:“当初我不知道守持菩提心这么难,戒条又有这么多,前段时间我错了,我现在不发心了。”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从两方面分析。
    368、经论中云:嗔恨心一刹那能毁坏百千劫的福德资粮。那对烦恼生嗔恨心不也是一样吗?为什么对这种烦恼就可以网开一面,不会使我们堕入地狱?

第四十六节课
    前面已经讲了烦恼的危害,观察自己的承诺不应该生起厌倦之心,同时要发愿坚持不懈地对治自相续中的所有烦恼。现在学习这一段的时候,颂词中是这样说的:
    吾宁被烧杀,或遭断头苦,
    然心终不屈,顺就烦恼敌。
    我宁愿遭受熊熊烈火焚身的痛苦,让身体在火焰中烧尽无余,或者自己的头颅被别人砍掉,身体被切成一块一块的,但今生中遇到这样的正法非常难得,我一定要与烦恼相斗,不能在它面前倒下去,决不屈从任其摆布。
    我们作为修行人,一定要发这种誓愿。平时看一个人的修行好不好,关键就是看他的决心大不大。如果决心非常大,纵然自己以前做过很多坏事,在人生道路上经历过很多坎坷,但现在遇到善知识和正法之后,完全可以重新做人,只要与烦恼魔军奋战到底,必定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所谓英雄,他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有了这样的信念以后,心的力量是相当大的,无论跟任何人作战都能取得胜利。作为修行人也同样如此,比如两个人一起出家,或一起到印度取经,或一起去藏地学法,或一起在家乡依靠善知识的教言修行,一个人的决心相当大、一个人决心不大,那么决心大的人在修行过程中甘愿承受一切苦行,不屈服于各种违缘障碍,最后定有成就的机会。
    希望大家以后尽量将短暂的人生用于修行方面,用佛法来调整自己的相续。也许我们下半生非常顺利、一帆风顺,也许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困难违缘,但不管怎么样,在烦恼面前一定不能投降屈服,有了这样的想法,修行才能获得利益。
    真正的修行人在遇到违缘时,跟我们是完全不同的。藏地以前有一位老出家人,在文革期间被批斗得很凶,红卫兵逼他还俗,他说:“老僧我这条命可以给你们,但身上的僧衣决不会脱掉,我宁死也不可能还俗。”后来虽然被棍棒打死,这位老出家人也未屈服,这就是对烦恼、对违缘的一种战胜。这样的战胜,对他的修行和境界有多大利益,这一点自然不言而喻,有了这样的心力,成就境界一定是增上的,这通过释迦牟尼佛的很多公案也可以说明。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每当遇到敌人的攻击或者一些违缘和烦恼,他宁可舍弃生命、身体、财产等一切的一切,也不愿意自相续被烦恼所染污,这就是佛陀对治烦恼的一种方法。
    我们这里有些人以前脾气不太好,经常喜欢生气,动不动就跟别人吵架、打架、竞争,后来学佛以后才知道这一切都是不应该的,于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所以作为修行人,我们在心里一定要发愿:舍弃一切都可以,但在烦恼面前千万不能失败!这是大乘修行人始终都要护持的一种心念。
    辛三、能断除烦恼而生欢喜:
    有些人可能想:“烦恼真能断除倒是可以,但不会这么简单吧,即使现在断除了,以后会不会又反反复复地产生呢?如果没完没了的,永远也没有脱离烦恼的机会了。”不会这样的!烦恼跟世间的怨敌不相同,它断完了以后,就一去不复返了。下面说明这个道理:
    常敌受驱逐,仍可据他乡,
    力足旋复返,惑贼不如是。
    普通的怨敌被驱逐出境后,仍然可以盘踞他乡养精蓄锐,待到自己实力雄厚、力量恢复之际卷土再来,再向你挑战报复。可是烦恼敌人不会这样,如果用智慧宝剑从根本上断除了它的种子,就像是烧焦的种子再不会产生毒果一样,它不可能再度复返的。
    从历史上也可以看出,世间敌人确实如此,今天开始互相争斗,一旦对方的势力减弱,在战场上就会攻其不备。原来有个老乡经常爱说大话,有一次他跟别人打架,大家明明看到他已经败了,事后故意揶揄他:“你平常说自己如何了不起,今天怎么被别人压在下面?”他说:“我们两个经常这样,有时候我赢,有时候他赢,今天是我故意让他的。”有时候可能是故意相让,但有时候实在没办法战胜的情况也有。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作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变成俘虏,在吴王面前受百般羞辱。为了报仇复国,勾践于十年中睡在薪柴上,每天尝一点苦胆,以提醒自己丧国为奴之辱,念念不忘复仇大业。后来通过西施的引诱,终于战胜了吴王而重建国家。
    晋国的太子重耳也是这样。他在外面流浪多年,到过齐国、郑国等很多地方,经常得不到什么吃的,偶尔得一点稀饭,就在里面掺上水跟手下的很多人分。在外流浪了19年后,他重整旗鼓、恢复力量后回国,重新占有他的国家。不过,他们回来过黄河的时候,重耳准备将旧的衣服鞋子等全部扔进河里,狐偃就说:“既然你要把以前的东西都扔掉,那回国后可能也会把我们扔掉的,所以我们不想回去了。”后来重耳有点不好意思,把准备扔掉的东西又捡起来了。
    现在经常有一些流亡政府、流亡王子,前段时间泰国的他信总理跑到英国去了,这件事当时在曼谷也闹得特别厉害。所以,世间上的敌人在自己力量雄厚之后,就开始回来对你作战,最后自己也可能没办法保住权力。
    然而,烦恼与此截然不同,我们通过智慧的观察,了知烦恼的根本是非理作意,一旦从根本上断除了烦恼,它就不可能有重新产生的机会了。以前我也讲过,有些法师在传法时说:“佛法的有些事情不好说,比如到了八地才算是真正的不动地,七地菩萨都有退失的危险,他们都保不住啊……”这些大德们的金刚语可能有一些密意吧,不然的话,学过《十地经》、《楞伽经》、月称论师的《入中论》、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和《经庄严论》等大乘经论的人都知道,获得一地以后就不再退转了。《入中论》云:“生于如来家族中,永断一切三种结。”意即获得一地菩萨以后,我见、疑见、禁取见三种结 就全部断除了。《现观庄严论》也讲过:“得忍不会堕恶趣。”获得加行的忍位后,再也不会堕入恶趣了。既然如此,七地菩萨的危险性恐怕是没有的,你看到哪部大乘经论中说,七地菩萨堕入恶趣了,一地菩萨转到地狱里面了?
    当然,若是为了度化众生而示现前往恶趣,这种情况是有的。在《地藏经》中,阎罗卒说能到地狱的唯有两种众生,一是业力深重来此受苦的凡夫,另一种就是诸菩萨专门来度化众生的。其实地狱就像监狱一样,监狱里一般也是有两种人,或者是犯人,或者是监狱长和看守员,除此以外,基本上找不到其他人,别人想去也没办法。有些道友很想去监狱看一看,但恐怕是不现实的,这里面不准去。地狱也是这样的,要么是诸佛菩萨专门到那里去度化众生,要么是业力深重的凡夫众生堕在那里受苦。
    总之,烦恼的种子从根本上断除以后,有没有再生的机会呢?根本不可能有的。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说:“犹如植物的种子在火里烧焦后不会发芽一样,自相续中的烦恼种子断完以后,就再也不会产生了。”以前也有许多高僧大德通过对治的智慧断除了所知障和烦恼障,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流转轮回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佛教的真理,否则虽然表面上说一些佛理,但实际上可能离题千里,跟佛经的原意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烦恼跟世间的敌人不相同,世间上的敌人,我今天消灭了他,他的子子孙孙或亲朋好友等强大势力时又会向我进攻。而烦恼断完之后就再也不会出现了,历史上很多高僧大德的事迹都足以证明这一点。
    惑为慧眼断,逐已何所住?
    云何返害我,然我乏精进。
    那么,如何断掉烦恼呢?应当用智慧的慧眼来断。通过慧眼来观察烦恼,它没有去的地方,也没有住的地方,本体、形状、颜色等一切都不存在,怎么会是对我加害呢?关键是我内心怯懦缺乏精进,如果具足精进,所有人都可以对付烦恼的。
    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讲过:“如果不懂窍诀,对治烦恼非常困难;如果懂了窍诀,对治烦恼易如反掌。”我们也可以看到,无论是佛陀也好,阿难、舍利子等小乘阿罗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