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李敖:李敖对话录-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和环境,可是却被国民党耽误掉了…… 

  做出来才算数 

  问:不少人认为国民党有实行民主的诚意? 

  答:这一点牵涉到我谈过的“动机观点”。我认为动机、诚意是一回事,而事实及实际上的表现又是另一回事。事实及实际上的表现才是最重要的,“想”、“准备”、“计划”都是没用的,做出来才算数。 

  主张全盘西化 

  问:关于“西化”,最近好像你谈得比较少,在这里能不能详细的谈一下? 

  答:今天台湾的公民,他们平均所涉猎的古书不会超过四书、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对古典的东西花下很大的工夫的人,简直是太少了。对固有文化了解的这么少,却天天在高喊复兴中华文化,这是十分可笑的。 

  我李敖在深入探讨中国浩瀚的古书,拿来和西方的事物经过一番观察和比较后,我觉得中国古代的东西实在不行了,因此我主张“全盘西化”。中国固有的东西只是个烂包袱,背着烂包袱想要来个“超越前进”,这无异是痴人说梦话。 

  最具体的例子是现在一些国家的国富民强、兵坚炮利,和中国的古书根本没有丝毫的关系。不用中国古时候的那一套,照样是一等强国。例如里根、基辛格,他们都没看过半本中国古书,可是在国家大计的运筹帷幄上,他们毫不逊色。又如瑞典,他们社会福利制做得那么好,和中国固有的文化又有什么关系? 

  文化是没有选择性的,因此所谓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根本是不成立的。我们一方面想学别人的东西,另一方面对固有的东西又舍不得丢掉,硬要挤进去,结果很多东西都搞得不伦不类的,与其说是复兴固有文化,不如说是贩卖固有文化。 

  所谓的“国情不同”也只是抽象名词,进步就是进步,现代化就是现代化,没什么国情同不同的。中国古代的东西如果管用的话,在清朝以前早就国富民强了。 

  不错,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现在是在提倡儒家那一套,但是他们是在别的地方已经先成功了。等于是一栋房子先盖好了,然后才找块牌子来当装饰品,儒家的东西对李光耀来说就等于是那块牌子。 

  以色列他们也宣传传统的那一部分,也花了点时间在这方面,这样无非是增加人民的向心力,这也是不错的。但是如果花上很大的精力,例如要全国的学生写毛笔字、读文化基本教材等则大可不必。中国古代的东西大可由专家来做,例如考古学家发掘到秦始皇的陵,可以增加研究的趣味、可以增加思古的幽情、可以增加对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向心力等。有一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大师张之洞发现一位幕僚的签呈上有“经济”两个字,于是他批了评语说,“经济”两个字是“日本名词”,不要用‘旧本名词”。这位幕僚反驳说,“日本名词”其中的“名词”两个字也是日本文。由这个小故事可以知道文化的感染是不知不觉的。今天我们社会有很多反对西化的人,其实他们西化的程度绝对是我李敖甘拜下风的,可是他们却嘴硬,死不承认。因此,将来我谈全盘西化的时候,我会列出清单逐条讨论,说明大家西化的程度,让那些嘴巴上不肯西化可是实际上已十足的西化的人赖都赖不掉。 

  写文章,资料扣得紧. 

  问:能不能剖析一下你的文章? 

  答:短文章虽然短,实际上并不好写,通常我都需要一段时间的 酝酿及准备,然后才长话短说。 

  很多人写不了长文章,因为他们的文章一长就显得松懈,让人看不下去。我写长文章的独到之处是资料扣得紧,主题不会因为文章长而被淹没,要做到这些相当不容易。每篇文章我在动笔前都有过冷静的思考以及广泛的搜集资料,动笔时我可能用很情绪化、很粗俗、很惹眼的字句,这就好像炒东西的时候,把肉、菜、葱等东西准备好了以后,我把它炒得很火爆。任何人只要把我的文章中的一些sensa…tional的字句过滤后,都会发现其中理智思考以及有资料处理的层面。 

  谈自己,不是在吹牛 

  问:在你一些谈传奇人物、一流人才、大人格等的文章中,你是不是有意无意的都谈到了自己? 

  答:让我自己在文章中进场、现身说法,这点好重要喔!因为我找不到更好的例子。大文豪萧伯纳曾说:“别人夸奖我的时候,我总觉得很不安,因为他们夸奖得不够。”因此,萧伯纳常常夸奖自己。在文章中我谈到自己,其实都只是描述事实而已,别人或许会觉得我在吹牛,其实我不是在吹牛。我说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别人大概都会觉得我是在吹牛,其实我并不觉得我是在吹牛,我真的觉得如此。 

  面对群众,绝不讨好他们 

  问:你在文章中曾提到“多少年来,赞美的眼睛、挖苦的眼睛、嫉妒的眼睛、仇恨的眼睛、看好戏的眼睛……多少种眼睛在看着我……”不知道你对群众的了解是怎么样的? 

  答:群众是像小孩子一样的,他们是不可知的。他们会崇拜你。打击你、嫉妒你……你凯旋的时候,他们向你欢呼;你上断头台的时候,他们也都会去看热闹。 

  现在一般人尤其是政客,常常为了目的(选票)只知道一味的取悦群众,更谈不上教训群众了。就我所知,好像只有黄顺兴曾有一两次对群众表示了不满。 

  面对群众,我李敖绝对坚持真理,对是非绝对是不让步的。 

  早生五十年,注定悲剧 

  问:从你的文章中可以嗅出很浓厚的悲剧的味道,这种感觉对不对? 

  答:我早说过我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我早生了五十年,这件事实注定了要有悲剧的结局。 

  我觉我的运气还算不错,没有一开始就是绿岛十五年或者无期徒刑。我已经做到了一个很大的突破,那就是在台湾,纯粹一个个人,没有人比我无业游民李敖更有名了。 

  胡适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容忍与自由),劝雷震及殷海光身为知识分子要有容忍别人的气量。当时殷海光很不高兴,反问胡适为什么不劝那些有权有势的当权派容忍“我们”,为什么反而劝我们要容忍别人。胡适回答说,我们也是有势力的,只是我们的势力不建筑在世俗上、不建筑在刀枪上、不建筑在金钱上。我们可以代表社会的正义、我们可以留下历史的记录、我们写文章可以“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我们不是弱者,我们也是强者。我李敖觉得做与不做的确是不一样的,努力与不努力也的确是不一样的,虽然结果可能我们看不到,可能在眼前我们是受害者,可是也许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地方,我们的努力会生根、发叶、开花、结果的。 

  致力于“中国思想史” 

  问:最后能不能请你谈谈你将来的著作“中国思想史”? 

  答:“中国思想史”将会把中国人的思想做个总整理。这部思想史是真正以中国人的思想来作为中国的思想史,而不是以 中国所谓的思想家像老子、庄子、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作为中国的思想。例如孔子的思想在中国被接受的只是在上层的社会,局限于知识分子,下层的社会他们信的是关公、财神爷、土地公等。至于思想的分类,不以人为单位,也不以时代为单位,而是以项目为单位,并且是以整个中华民族摊开为本位的。 

  陈敏访问,一九八二年三月十六日

  返回上页  返回首页 


 
李敖研究网发布
蛋蛋 制作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在台大;在法庭

  知名度最高 

  问:有人统计过,台大历史系二十几年来出过的人物,就数你李敖的知名度最高,你认为呢?答:哈!哈!不止历史系吧!我的知名度不止于历史系吧! 

  问:台大的学院生活改变了你多少? 

  答:我对台大历史系很失望,因为那时候他们走的纯粹是“考据”的路子,我觉得应该还有更宽广的路可以走。所以,几乎可以这么说,台大的学院经验我完全是自修得来的,从来没有老师有能力给我影响,如果勉强算,段海光大概可以算半个。但是这样也不能说台大的生活对我半点好处都没有,也许他们也给了我很大的负面作用,比方说,他们那些人的榜样随时提醒我不要像他们那么笨、那么老化。哈!这也算是好处吧! 

  受到罗素的影响 

  问:如你所说的,除了胡适和半个殷海光给你影响之外,有没有哪些外国学者对你有影响? 

  答:有,罗素对我的影响不小。罗素让我对每个问题有深入思考的兴趣和能力,这思考的结果可能和别人思考的一样,可是在过程中可能经过“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最后又归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结论。我想我最可贵的一点就是,我对很多 

  问:题独立思考过,我独立思考的时间比别人多,因为我跟别人“隔离”的时间比较多除了坐牢以外,我不太跟别人来往,所以我用于思考的时间比别人多这样会慢慢训练出我个人独立的看法。我这个特点,徐复观也发现了。他说过一句话很好玩,那时候我们一起打着官司,对簿公堂,在法庭里吵得很凶,出了法院又高高兴兴一起去喝咖啡,所以法官就很生气,以为我们存心整他。那时候徐复观就说过:“李敖的古书比我们谁都读得多。”“如果让李敖来主持宣扬中华文化工作,一定做得最好!”我之所以常常开中国文化的玩笑,就是因为我太了解了,中国文化有多少斤两,我是亲自探过底的。 

  林小鱼访问,一九八二年三月十六日

  返回上页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