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文化教育史-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咒禁祓除为厉者。很显然,这时的管理方法已比较严密、合理,使有才能
的医学人才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从分工上看,这时已比隋代又进了一步,五
官、小儿等科已初步分离出来。
宋代对医疗体制作了较大调整,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医疗卫生事业的专门

机构翰林医官院,设医官使及副使各2 人,“掌供奉医药及承诏视疗众疾之
事”(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考》)。又在太常寺之下设太医局,局内
设太医丞、教授、医生等职位。医(学)生定额为300 人,分9 科学习,其
中,大方脉120 人,风科80 人,小方脉20 人,眼科20 人,疮肿兼疡折20 
人,妇产科10 人,口齿兼咽喉科10 人,针炙科10 人,金镞兼书禁科10 人。
此时的太医局已经演变为纯粹的医学教育机构。有宋一代对太医局的名称和
隶属关系曾作过数次变动,但作为医学教育机构这一点却始终未变。
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 年),南宋政府对医疗卫生体制做了较大改
革,重点转向基层:设医助教,京府及上中州职医助教各1 名,京府节镇10 
人,余37 人,万户县3 人,每万户增1 人,至5 人为限,其余不足万户的县
每县2 人;各州职医缺额,则以助教充之,助教缺额,由本州县医学生中补
充,医学生中无适当人选,则公开比试,从民间择优补充;医生有缺额,则
许地方官员及职医、助教从民间粗通医术又无犯罪记录的人员中保举;医生
艺业不精,治疗多失误者,主管官吏负责查实,另行选人代替之;各地医药
方书分别由州职医和县医生掌管,允许民间医生借阅传抄;遇有疾疫流行, 
药品不够,州职医、助教、县医生等可申请政府额外拨款以应急。经过“乾
道”改革,南宋的基层医疗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既提高了基层普通官吏和
民众的医疗保健水平,也为后代医疗卫生体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至元代,医疗卫生受到高度重视。元政府在中央设太医院,总领天下医
政,分口设官,形成十分严密的医官制度。与前代相比,元代太医院有很大
不同,表现为:品秩极高。经几次提升,至大德五年(1302 年)已高至正二
品,比六部尚书高出一品,如此高位,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在中世纪世界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无所统属。至元二十五年(1289 年), 
元政府令太医院从其原来的上级单位宣徽院中分离出来,成为“无所于统” 
直接对皇帝负责的独立机构。
元代的太医院大致可分为4 个系统:御药院系统、医学系统、官医系统、
惠民药局系统。御药院秩为从五品,“掌受各路乡贡,诸藩进献珍贵药品, 
修造汤煎”,以供奉皇帝本人。医学系统是官办医学教育机构,设提举司, 
官秩为从五品,其职掌为“考较诸路医生课义,试验太医教官,校勘名医选
述文学,辨验药材,训诲太医子弟”(《元史·百官志》)。这时,医学研
究已经分为13 科: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 
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炙科,祝由科,禁科。各科每三年一试,考
试时间为八月,中选者于第二年二月赴大都(北京)参加省试。考试内容有
医经、辨验药味。经书主要考《素问》、《难经》、《圣济总录》、《本草》、
《千金方》等书。官医系统设提举司,官秩为从六品,主要“掌医户差役词
讼”,河南、江浙、江西、湖广、陕西五省各设一司,其余省份设太医散官, 
负责各地医政。惠民药局系统有大都惠民局、上都惠民区、广济提举司等机
构,主要职责是“掌收官钱,经营出息,市药修剂,以惠贫民”,是官办的
医疗卫生慈善机构。
综观这一时期的历史,不难看出,隋唐宋元时期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
管理已逐渐摆脱了以往那种主要为皇室服务的局面,从而实现了医学走出皇
宫、走向社会、服务于普通官吏和民众的大转变。在这一转变中产生的国家
医学教育机构广泛招纳英才,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为医疗卫生事
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对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发生了极大影响。这
些国家不仅大力吸纳唐《本草》等医学经典,而且还从体制上仿效中国的做
法,建立起了自己的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如日本在奈良时代(公元701—794 
年)仿照唐朝的做法,在中央设立了典药寮,下设医博士、针博士、按摩博
士、咒禁博士各1 人,分别招收学生40 人、20 人、10 人、6 人不等,教授
《针炙甲乙经》、《脉经》、《素问》等课程,修业期限为2—7 年不等;又
设立了药园师2 人,招收学生讲授《本草》,另有女医学生30 人,专门学习
“产婆学”。这些都为各该国迅速提高自己的医疗卫生水平、促进文化和社
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六、东方中世纪教育
东方各国在文化上深受中国的影响,在教育上,也极力模仿中国,儒学
教育是各国教育的主体。
1。中国中世纪教育
(公元581—1368 年) 
从公元581 年隋王朝的建立到1368 年元王朝的灭亡,儒学教育始终占据
了主导地位,但同时也兼顾了佛教和道教的教育。这一时期,历代的统治者
都实行以儒为主干,佛道为两翼的文教政策。隋唐时期更是出现“三教合一” 
的思潮。例如,公元624 年,唐高祖召集儒生、僧徒和道士同堂辩论,他认
为“三教虽异,善归一揆”(《册府元龟》卷50),后来的历代统治者大都
遵循了这一做法。由于统治者大都兼重儒、佛、道,不独尊一家,这使这一
时期的文化教育出现了较为繁荣的局面。
(1)学校制度
中国封建时期的学校,主要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级。但在学校的
具体设置上,历朝都有因革损益。
从公元581 年隋王朝的建立到公元618 年隋王朝灭亡,前后不过37 年的
时间。但它创设的学校制度却对后世的影响极 大。公元581 年,隋文
帝即位,即下诏“劝学行礼”,“自是天下州县皆置博士习礼焉”(《隋书》
卷47)。为了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领导,隋文帝特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 
不隶属于太常。内设 祭酒1 人,总管教育事业,下有属官主簿、录事各1 
人。公元593 年,国子寺改称为国子学,公元607 年再改名为国子监。以后
历 代均沿此制。这是中国教育行政专门化的开始,它标志着中国封 建教
育已经发展到能独立于其它部门的时代。
隋朝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在地方设
置州学、郡学、县学。并且规定“中央官学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
先师,年别一行乡饮酒礼;州郡学则以春秋仲月释奠,州郡县亦每年于学一
行乡饮酒礼。学生皆乙日试书,景日给假焉”。(《隋书》卷9)在隋文帝
的扶持下,教育事业日渐兴盛起来了。但到仁寿元年(公元601 年),隋文
帝有感于学校“多而未精”,学生“徒有名录,空度岁时。未有德为代范, 
才任国用”(《隋书》卷2)。竟然废除国子学四门学及州县学,唯设太学
博士2 人,学生72 人。殿内将军刘炫上表切陈学校不宜废,亦不听。隋炀帝
即位后,复开庠序,学校再次得到发展,而且中央和地方的官学的规模都超
过了隋文帝时期。不过不久,隋王朝就灭亡了。
唐朝的教育是在隋朝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隋朝的学校制
度并有所创新。其学校种类之齐全、管理之严密、生徒之众多,较诸中世纪
时期的任何一代都强。唐朝的学校教育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制度的典
型。
唐代总管学校的机关叫国子监,下设祭酒1 人、司业2 人、丞1 人,录
事1 人。国子监下辖六学一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
学和律学。一馆是指公元750 年设立的广文馆。六学一馆是唐朝中央官学的

主体部分。政府对六学一馆的教师和学生的人数、招收学生的标准以及教学
内容,都做了具体规定。
国子学设博士2 人、助教2 人,招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子孙,从二品以
上曾孙及勋官二品、公京官四品、常三品勋封的儿子,学生人数300 人。主
要学习儒家经典。分《周礼》、《仪礼》、《礼记》、《毛诗》和《春秋左
氏传》五个专业,兼习《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
传》。《孝经》和《论语》皆须兼通,暇习隶书,读《国语》、《说文》、
《字林》、《三苍》、《尔雅》,间习时务策。
太学设博士3 人、助教3 人,招收文武五品以上子孙,职事官五品期亲
属,三品曾孙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的儿子。学生人数500 人。学习内容与国
子学同。
四门学也设博士3 人、助教3 人、学生1300 人,其中500 人为勋官三品
无封、四品以上有封、及文武七品以上的儿子。学习内容与太学同。
书学设博士2 人、学生30 人。除研究书法外,兼及文字学。凡学《石经》, 
限3 年;《说文》2 年;《字林》,1 年。每日习书一幅、间习时务策,兼读
《国语》、《三苍》、《尔雅》等书。算学设博士2 人,学生30 人。凡习《孙
子》、《五曹》、《周髀》、《五经算》者,共限1 年;习《九章》及《海
岛》者,共限3 年;习《张丘建》或《夏侯阳》者,各限1 年;习《缀术》
者,限4 年;习《缉古》者,限3 年。又各兼习《记遗三算数》。律学设博
士1 人,助教1 人,学生50 人。以律令为专业,兼习格式法例。以上三学, 
因为是技术专科学校,贵胄子弟、皆不屑就,因此入学资格较宽松,八品以
下子弟及庶民通其学者,皆可入学。
广文馆设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