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在革命军队建设上,毛泽东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规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提出和总结了一整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从而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第二,在军事战略上,毛泽东提出了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论述了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的地位,并随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正确实行军事转变的思想;提出了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并总结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

    第三,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力量,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和发展现代化国防科学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以上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主要军事著作及有关重要讲话中。

4.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政策和策略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活动的准则,关系到革命事业的兴衰成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政策和策略的一系列正确的指导思想,主要有:

    第一,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政策和策略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毛泽东在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他指出: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对敌人要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实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反动统治地区,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在组织上采取隐蔽精干的方针;对被打倒的反动阶级成员中的反动分子,只要他们不造反、不捣乱,都给以生活出路,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有效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毛泽东的这些政策和策略思想,体现在他的许多著作中,特别是集中体现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论政策》《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不要四面出击》等著作中。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充分发挥它们对于整个革命和建设工作的巨大作用,是毛泽东思想一个重要特点。

第一,论述了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毛泽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精辟论述了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指出“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页。)

第二,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党的各项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思想政治工作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

第三,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关于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主要有:要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他们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向社会学习,并在工作实践中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思想,等等。

第四,强调了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立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革命工作要认真负责,要艰苦奋斗和不怕牺牲。毛泽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有许多名著,例如《青年运动的方向》《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等,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6.党的建设的学说

毛泽东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难题。在这一学说中,毛泽东郑重强调了从思想上建设党,注重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概括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并把这三大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创造了整风这种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形式。

新中国成立前后,鉴于党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毛泽东多次提出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思想。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学说的主要著作有:《反对自由主义》《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学习和时局》《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

 

二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特征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列主义思想体系中的科学理论,毫无疑问,它的根本理论内容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成熟、丰富和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备了自己鲜明的理论风格和历史特点。

1.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这是指毛泽东思想具有结合性的特征,亦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最显著和最本质的特征。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了改变中国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的落后状况,曾经前仆后继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

实践证明,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中国革命就不可能胜利,中国的建设就不可能成功。同样,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没有毛泽东思想。然而,对于共产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各国不可能雷同。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体系和各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来指导各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就是与中国现实社会和历史文化两个方面的结合。一部毛泽东思想史,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全过程,是和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相统一的。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根据本国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特点,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正确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战略和策略等实际问题。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倡导和实行这种“结合”,并取得成功的主要代表。他最早举起反对教条主义的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的口号。1930年,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1939年10月,他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4页。)的科学原理。1941年5月,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提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将这种结合称为“有的放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2.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

这是指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性特征,亦即毛泽东思想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它的理论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毛泽东思想正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一样,是应时代的呼唤而产生的,是适应不同历史时期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需要的产物,具有自己的时代特征。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在这个时期,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矛盾逐渐发展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