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有了推动和领导北伐战争胜利的经验,也有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葬送第一次大革命的教训;有了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取得胜利的经验,也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使革命几乎陷入绝境的教训。正是这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反复对比,为党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党对这些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也必然会推动毛泽东思想日趋成熟。

第三,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和丰富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提供了深厚的现实土壤。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围绕这场战争所展开的形势相当复杂、矛盾纵横交错。这就为中国共产党驾驭各种复杂矛盾,把反帝与反封建斗争有机结合起来,处理好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凭借这个大舞台,导演了一幕幕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话剧,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毛泽东思想正是在科学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达到了成熟。

第四,延安整风运动对于推进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成熟,并成为全党的共识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1942~1945年的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在整风运动中,广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改变了学风、克服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倾向,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学习和讨论党的历史,明辨党的若干历史问题上的基本是非,从而加深了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四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大决战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局部胜利走向全国胜利的时期。毛泽东思想随着中国革命决定性胜利的实践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得到丰富和发展。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关于重庆谈判》《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针对蒋介石顽固坚持独裁、内战、卖国三位一体的反动方针,揭露其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作出必要的让步等一系列关于和平谈判的理论和策略。

第二,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强调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第三,总结一百多年来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依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具体条件,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完整表述。

第四,提出要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规定了夺取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上的基本政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由此进入新的纪元。革命不易,建设更难。毛泽东认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页。)他以勇于实践、不断开拓的精神,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建设新社会的新长征。在建国以后,毛泽东思想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要针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重性,实行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二要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三要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员的改造相结合,把原来的剥削者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三,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要针对土地改革后农民群众的两个积极性,不失时机地把小农经济引上社会主义道路;二要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实现农业合作化;三要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一系列逐步过渡的形式;四要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中农,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阶级政策。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写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晚年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也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艰辛的探索; 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使毛泽东思想在建国后得到继续发展和全面展开。

 

 

第4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特征
一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博大精深,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等诸多方面。毛泽东思想又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点在于:

第一,提出了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既相区别又有联系。

第二,将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即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指出前者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是革命的动力。其中: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即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买办资产阶级的各个集团以不同的帝国主义为靠山。据此确立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资产阶级的政策和策略。

第三,科学分析了中国农民阶级中的各个阶层,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确立了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的思想。

第四,正确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内容,农村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基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

第五,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加上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就成为中国革命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上述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著作中。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从中国实际出发,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点是:

第一,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

第二,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制定了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

    第三,提出了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第四,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

    第五,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着重阐明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的思想,并提出了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

    第六,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以及一整套经济建设方针。此外,毛泽东还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设想,等等。

上述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的《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中。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建革命军队、领导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并把它们上升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

第一,在革命军队建设上,毛泽东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规定了党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