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思想概论-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群众路线是建立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的,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讲的是如何正确对待人民群众这个根本性的最大的政治问题。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从来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就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智慧;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也就是接受最广大群众的检验。衡量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得失成败,衡量中国共产党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的最终标准,就是看是否通过经济文化的发展给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赞成。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离开了群众路线,也就失去了根本,就会一事无成。

第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制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纲领和路线,不屈服于任何来自外部的压力;坚持群众路线,就要求作为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独立自主地进行革命和建设,相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能够自己解放自己。另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一切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的客观实际,制定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路线、方针、政策。离开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就失去了依靠,失去了根基,就不能正确处理独立自主同争取外援的关系,就会导致保守和封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还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原则,立足于自己的力量。充分信任和依靠千百万人民群众,确信只要依靠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就能够夺取最后的胜利,离开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独立自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为前提的,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总而言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缺一不可;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殊品质;是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必须掌握的、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须臾不可离开的精髓和法宝。

 

 

第2节  世世代代的伟大旗帜
一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945年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从此,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一面旗帜,指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航船,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在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这样的重大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也是有教训的。1959年林彪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后,说什么学习毛主席著作要“活学活用”、“立竿见影”;说什么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把毛泽东晚年的一些错误言论系统化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说成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他们还无限量地出版《毛主席语录》,搞什么“语录操”、“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把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宣传搞得更加庸俗化。

粉碎“四人帮”后,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如何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遇到的一个全局性的、紧迫的、至关重要的大问题。它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的团结和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当时,党内外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当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坚持的“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在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名义下,坚持毛泽东晚年的某些错误,坚持“文化大革命”的某些做法,把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纠正视为“砍旗”;一种是借口毛泽东晚年错误,企图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功勋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乃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举手表决通过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刚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密切注视着党内外乃至国内外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各种思想倾向,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思想”,“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邓小平强调:“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3页。)  一方面,邓小平坚决抵制和严厉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领导全党冲破“左”的思想禁锢;另一方面,邓小平强调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是第一位的,他晚年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强调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丢不得,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观点,成为他主持起草并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根本性指导思想。《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正确评价,奠定了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一个重要思想政治基础。《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两个方面来考察。

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旗帜和光辉典范。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条件下,后来传入俄国形成了列宁主义。不论是西欧还是俄国,生产力水平都高于中国,其历史传统、基本国情和思想文化背景也迥异于中国。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照搬外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国党内,曾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倾向,一度几乎断送中国革命。毛泽东顶着来自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的巨大压力,鲜明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冲破了教条主义及一系列“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和桎梏,成功开辟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一系列艰难而可贵的探索。我们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自己行动的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因为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永远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观点和方法,永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实基础、科学轨道和前进方向。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产生和

发展的,是不断夺取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中国革命经验的百科全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实现的。毛泽东思想作为这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在分析中国基本国情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基础上,科学地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领导、对象、动力、纲领、道路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找到了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总结了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形成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样关系着全部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点,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达到高度成熟的境界。

第三,它是创立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政治基础。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以后,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既没有马上消灭资产阶级搞社会主义,也没有照抄“先建设、后改造”和“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模式,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按照“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方针,成功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实现了20世纪中国划时代的历史巨变。尽管社会主义改造在1955年以后发生了一些偏差,并被以后的“左”倾错误发展得更为严重,但是,毛泽东领导创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毛泽东思想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完全正确的,毛泽东亲自领导创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和多党合作、民族区域自治等社会主义中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制度是有生命力的。

第四,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