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解读顺驰-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市场环境中都能够脱颖而出。   
  做成好企业:鸡比蛋重要(2)   
  当昔日的短缺经济变成了过剩经济,市场空白点就越来越少,产品也越来越同质化,超额利润被平均化,捞鱼赚钱越来越难,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历史性机遇已经失不再来。在这个划时代的转折点来研究顺驰的经营理念,意义就尤为深远,无论对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扩大到中国企业界,都可以作为一件大事来对待。 
  说到底,无论“机会经营者”还是“产品经营者”,都是过于看重外界的因素,包括种 
  种的机会、机遇、创意、运气等;而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经营者”相对不是那么灵活,不那么见风使舵,但是主动权永远握在自己手里,以不变应万变。面对滔滔商海,有人是机会的撒网者,鱼群一走就撤人,有人是埋头种树者,当企业的大树参天屹立时,能够抗击任何强度的市场风险,这就是最大的收获,最好的回报。如同著名管理学书籍《基业长青》的论述——井深大最伟大的“产品”不是随身听或者袖珍电视机,而是索尼以及它代表的一切;沃尔特迪斯尼最伟大的创作不是白雪公主,也不是迪斯尼乐园,而是迪斯尼公司和让大家快乐的神秘能力;沃尔顿最大的成就不是沃尔玛超市,而是一个能够大规模执行零售业理念的大型组织。当我们在解释企业为何成功的时候,必须改变看法,不是把公司视为产品的桥梁,而是把产品看成是公司的桥梁。 
  持续关注基本问题 
  美国企业界对伟大的企业文化总结了一些典型特征,包括:一种使命般的激情,一种自豪、真诚、合作的感觉、氛围,一种建设性的不满足的态度,一种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思路及管理方式,对创造力和创新的强调,致力于建立榜样而不仅仅是领导,对高期望值和高专业水准的认知,一种公平合理的工资和奖励方案,一种庆祝成功的习惯…… 
  在顺驰的理解里,一个好的企业需要关注最基本的问题,包括企业文化、战略、战略执行和期望的结果。对于优秀企业,首先是应该有好的“企业文化”,好的风气和好的氛围,一定要让大家知道企业提倡什么。顺驰用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文化进行高度凝炼,保证了企业上下拥有良好的氛围、行为方式和做事习惯。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共同认可的标准,共同的信念。“核心价值观使我们与众不同。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性格,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和根本,是我们共同的信念,共同认可的深信不疑的原则。” 
  其次,在“战略”的层面,一个优秀的企业要有自己的远景和战略,并坚定地执行战略,最后达到股东、客户和员工都满意。做一个好的企业就是彻底解决企业的基本问题,包括企业文化、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和满意的结果。一个优秀的企业要长期发展,必须思考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孙宏斌说,想明白这一点,很难,做到这一点,更难。 
  在国内房地产企业里,还鲜有像顺驰这样的重视战略思考。它始终敏锐地关注宏观环境、行业政策的变化,并提前准备、坚决执行。比如在土地政策刚刚放开,更多的企业处于观望犹豫阶段的时候,顺驰已经做出了明确判断并快速地强势推行。在宏观调控初现苗头的时候,顺驰又及时应对,拿出了思考、判断和行动,坚决地停止了拿地。张桂宗说,这些年来我们始终重视战略思考,让我们做出了在土地储备、资金、队伍方面的准备,正是这种准备让我们领先了一大步,所以当很多企业面临困难的时候,我们比别人更有优势。 
  顺驰对“结果”的重视,在宏观调控时期也做出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当时,对于顺驰来讲,想得更多的不是怎么样舒服,怎么样日子好过点,而是如何克服困难,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让日子好过,砍掉几个项目就行了,我们的日子就可以很舒服,但是结果呢?是没有了优势,没有了发展。于是我们迎难而上,负重赛跑,最后就比别人有了优势,有了更快地发展。”张桂宗说。 
  其实企业要发展,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不承担风险,关键是如何把握机遇并平衡风险。顺驰认为,最大的风险是对基本问题不够偏执带来的风险。按照张桂宗的解释,对基本问题的偏移会使企业丧失优势,而失去竞争优势就是最大的风险; 
  失去竞争优势的结果就是:方向错误、判断和决策失误,失去执行力。在宏观调控的非常时期,董事会主席张桂宗说:“我们每天都在关注氛围,关注团队,我们持续偏执于核心价值观。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行业、形势、市场的变化,关注项目、土地的变化,对行业对自己保持清醒地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可以说,顺驰的成功,既来自于战略的成功,商业模式的成功,也是企业文化的成功,是行动纲领的成功;说到底,是“持续关注基本问题,让顺驰从成功走向成功”。就像张桂宗在天鹅湖会议上所指出的,顺驰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对基本问题的关注和偏执。   
  大公司体制:跨越做大悖论(1)   
  而今,企业操持了很多年的经营良方成了历史,它们在苦苦挣扎适应着变局,在试图跨越企业不能做大的悖论。因为中国企业必须接受的现实是,中国的市场已经迅速成熟,在大多数行业过去那种爆炸性的增长再也不会重现。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有充分的责任让公司获得长大的空间、长大的激情、长大的资源、长大的能量。而且,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的分支机构越来越多,跨地域性也越来越突出,研究大企业的经营之道已经是一个泛世界的话题。今天,来分析顺驰这个活生生的案例,这种模式已经被市场证明为是成功的,那么顺驰 
  式体制会不会成为今后整个行业的一种广为借鉴的主流模式呢? 
  用无形资产创造价值 
  形势的确不同了,有些东西悄然起了变化。在发生剧变的市场环境中,需要基因优越、生机勃勃的新物种。当一个行业、一个时代出现战略转折点的时候,各种因素发生新的平衡配置,企业在结构上、经营方式上、竞争方式上都在出现新旧更替。而这种更替的核心,是从控制式管理到支持式管理,从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从过程管理到目标管理。管理学家将无数的新变化归纳为一个新的概念:知识经济时代,这是相对于旧的工业经济时代而言的。 
  人们认识到,无论交通如何发达,公司总部对各分支机构也无法实施即时的监控。那些分布在各地的成员企业会包括分公司、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加盟公司、联盟公司等,一个集团公司要把这些形形色色、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的关系凝聚在一起,无论是强大的资本纽带还是完善的管理制度都难以实现。在传统管理模式无力到达的边界,企业家开始求助于软性控制和文化管理。办法就是导入文化管理模式,用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共同的行为模式、共同的视觉识别系统等,使整个企业融为一体。 
  在过去的以有形资产为主导的经济时代里,是利用有形资产创造价值,把原材料变为产品,并用财务手段来管理一系列的收入、利润、成本和费用。企业关心的指标是:库存、不动产、工厂、设备、投资利润等。企业通过职能部门进行中心控制,战略由高层制定和命令,并通过“控制文化”来执行。企业环境的变化也很缓慢,经理们可以通过缓慢反应的管理控制系统如预算来管理。而在瞬息万变的新经济时代,创造价值的方法转向了无形资产。企业处在一个动态的、快速变化的环境,必须用高度分权的管理来贴近顾客,无形资产成为最主要的优势来源。企业战略表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战略,战略执行需要所有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密切合作,必须是一个连续和全员参与的过程。企业还需要一种语言交流战略及执行战略和获得反馈的过程和系统。当“战略成为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的时候,企业就会迎来最终的成功。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成功在于把这些有形资产结合和转化为产品,只要产品价值超过其获得成本,公司就创造了利润。而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就要用无形资产创造价值,包括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支持员工、联系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技术,还包括鼓励创新、解决问题、持续改进的风气。无形资产的价值取决于组织背景和战略,不能单独拿出来评估。无形资产很少单独有价值,大多数无形资产的价值是潜在的,必须和其他资产捆绑在一起。而今天在国内一些大型公司已经相当热衷的新型管理工具——战略地图,就是描述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价值的产品、服务、客户和财务结果的过程,战略地图提供了一个管理框架。 
  颠覆性的管理学概念 
  二战之后,管理学理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领域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异军突起。在一个著名的X理论和Y理论中,前者认为工人是懒惰的,只有被督促才工作,而后者认为工人是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诸如此类的管理学概念,如果应用于经营实践,势必创造性地缔造一个企业组织的基本性格。早在2001年,顺驰就注重对先进概念的借鉴,基于这些最具颠覆性的概念,造就了今天作风“另类”的顺驰。我们从当时的培训资料里发现了下面一些基础理论,应该就是搭建顺驰企业文化的基石,是它们直接衍生了最具顺驰特色的价值观。 
  在优秀企业那里,“商场是战场”的观念被打破了,市场被理解为一个共生互补的生态系统。企业作为一个多样化的组织,它拥有多种多样的意见、思想、产品和销售渠道。而在传统的认识里,企业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