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文学奖]第3届-徐兴业:金瓯缺(-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一概而论?再说也没人说过白沟难渡呀,大军不是一眨眼就渡过了界河白沟?”
  “就算小种经略相公渡得过白沟、芦沟,太师爷还留在京师哩,俺的一个姑表
兄弟,新近应募入军,鲜衣怒马,进进出出,好不威武。昨夜俺家为他饯行,他说
要等到出月才跟太师北上呢!”“瓒”确是难于感化的,“沟”的问题刚解决,又
提出这个新问题来辩难。“太师爷还留在京师,没动身去前线,小种经略相公怎可
僭了他的先,抢先进城?”
  这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缺乏常识的问题了。权威者怜悯地笑起来,显然笑他太幼
稚了。
  “童太师真的去了还不是摆摆样子!火热的出笼馒头,谁拿到手,谁就先吃了。
小种经略相公又不是傻瓜,难道拿着馒头,等人家来抢着吃不成?你老兄真是太老
实了。”他一番教育以后,马上意识到这最后的一个用词是要引起严厉的反应的—
—谁都明白,“老实”就是“傻瓜”的代名词,他连忙扯着他的袍袖,用亲密的口
吻来缓和那种严厉性说道,“小种经略相公昨夜进燕京城的消息,俺是从梁太监的
门下打听得来的,千真万确。俺只告诉你老兄一个人,千万不要向外传,一旦追根
查究起来,说俺泄露了军事机密,可吃不了兜着走呀!”
  权威者说得如此肯定,既有事实根据,又有理论分析,消息还是从很有来头的
处所得来,终于使得顽石点头了。事实上“瓒”只不过“瓒”了一点而已,他决非
白痴,也不是低能儿。一旦省悟过来,他立刻拔脚飞奔,把收复燕京城了讫,外加
活捉天祚帝、天祚皇后的火热消息告诉他碰到的任何人,不管生张熟魏。还说这个
消息是大有来头的,你们听了休得往外传,免得追根查究起来,叫俺吃不了兜着走。
他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为了使自己摆脱而让别人去坐上“瓒”的宝位。
  极大的荣誉和极大的耻辱一样,两者似乎都只有一个名额、一个席次。有人对
号入座了,别人就失去问津的机会。因此这位老兄自己摆脱了“瓒”的宝座,心里
还不够踏实,必须找一个替死鬼,把他揿上了这个荣誉席,才好让自己放心。凡是
使用过这条“金蝉脱壳”之计,把已经或者可能落在自己头上的灾祸转嫁给别人的
人,对此一定是深有体会的。
  东京人就是以这样一种神速的速度进军,一夜之问就打进燕京城,活捉天祚帝。
东京街道上不断流传着这种开胃沁脾的马路新闻,有时还震动了当局者。有一天,
开封尹盛章夤夜去访王太宰,要他证实已经流传了一天的辽帝降表已到的消息是否
属实。
  在那天中,王黼已从五、六处地方听到同样的消息,自己也疑惑不定起来,几
番派人去政事堂坐待捷报。
  一切谣言,凡是特别符合当局者的主观愿望的,或者恰巧是它的反面,都特别
容易流行。
  人人抱着同样的心理,把胜利看成为走到大门口去拾取一个被谁偶然遗落在地
上的钱包,如果此刻还没捡到手,停会儿可总要捡到的,反正它逃不了。精于打算
盘的商人已经采办、垄断了大批爆竹、焰火、绢花、灯彩等用以庆祝胜利的消耗物
资,准备发一笔大财。相信自己官运亨通的官儿们预料到捷报到来之日,皇恩普降,
雨露均霑,肯定要晋官三级。万事乐观的市民们想到那个快活日子里,大家又可以
狂欢一个月,可以看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鲜节目,也不禁为之心花怒放。
  人人都不愿做“瓒”,人人都要走到时间和事实的前面,把胜利的消息尽快地
抢到手。从某个角度来说,东京人是属于一种脆弱的民族,他们对于流言蜚语、造
谣惑众、细菌病毒以及任何武装的和非武装的攻击都缺少抵抗力,如果他们还没有
被真正的战争锻炼得更加沉着,更加刚毅的话。
  在胜利的瘟疫席卷全城的日子里,很少有人能够幸免感染,除非是受过战争锻
炼的刘锜、马扩这样的真正的军人才具有免疫力。刘锜、马扩都是主战派,既然主
战,就希望胜利并且相信它的可能性。但是胜利必须来源于切切实实地为它做好一
系列的准备工作,必须根据事实,而不是盲目地乐观,轻率地估计,或者虚矫侈言,
哗众取宠。
  刘锜、马扩凭着军人的直觉,加上近来不断获得的资料,推断这将要来的战争
是一场激烈、紧张的麈战。这场鏖战又因为当局者的种种荒谬措施,而增加其艰苦
性。它绝对不是什么轻松的军事游戏,华而不实的“勒兵巡边”。胜利要靠战士们
双手打出来的,虚声恫吓,或者空发一通议论,或者写两篇文章都不能代替它。他
们还像当年在西军时憎恶“从东京来的耗子们”一样憎恶经抚房的文官和宣抚司的
僚属们(不幸的是马扩本人不久也将成为他们的同僚)。文官和幕僚们凭着一时即
兴,对战局作出种种乐观的预言,大发议论,上万言书,到处制造舆论,这原是他
们的看家本领,这跟他们遭到一点挫折时,就惊慌失措,六神无主,表现为极度的
悲观失望一样。没有这些空论,不写几篇官样文章,他们又靠什么来糊口、发财、
升大官?空论多原来就是宋朝政治的一个特色。但是朝廷根据这些空论来制定国策,
并且在有意无意间造成许多人的轻敌心理,使我军处于骄兵,使敌军处于哀兵的地
位,没有作战以前,就酝酿不利于作战的消极因素,这就为害非浅了。
  瘟疫越流行,马扩、刘锜也越担心。使他们担心的除了上述种种理由外,还有
最近马政从前线寄来的一封家信。
  大军抵达前线以来,京师与雄州之间,信使往来频繁。马扩结婚前后,曾托人
转去几封家信,马政直到现在才抽得出功夫写一封详尽的回信。不消说,这封信既
是对儿子的管复,也为了要使赵隆、刘锜尽可能地了解前方的情况。
  马政的信一直追溯到当初他在渭州和秦州的活动,以及后来他奉种师中之命到
淮宁府把胜捷军带往前线的经过。凑巧的事情是:三月初一,儿媳妇结禧之夕,他
正好带着这支人马路过京师,在陈州门外驻营过夜。固然当时他不知道结婚就在此
夕,即使知道了,他也不能进城来。因为这支军队的官兵们这样强烈地希望进城来
逛一逛,要不是他以身作则,严守岗位,就很唯钤束住他们的自由活动。他慨叹地
说;他在西军中带了半辈子的兵,也不曾碰到这样难于约束的部队。这是个不好的
朕兆。由于主婚人在婚礼中的缺席,偏劳了赵隆和刘锜夫妇,为此他特表歉意和感
谢。
  他说到雄州前线,引人注目的事情是宣抚司和统帅部的“交锋”。宣抚司人员
层出不穷地跑来找岔子,但种师道也不是好惹的,每天打了不少笔墨官司,把人们
的精力都消耗在这些地方,真可为之浩叹。
  儿子转告他刘子羽转告的消息,说王麟、贾评要告他的状,对此,他只是一笑
置之。他说这两个目前又是宣抚司里的红角儿,雄州城被他们扰得人仰马翻。他们
见到他就瞪眼竖眉,恨不得把他置之死地。他心之所安,对他们也无所畏惧。
  然后他谈到主题,谈到当前的敌情。目前大军只在雄州前线布防,最前线的白
沟只有小部队驻屯巡哨,和隔河的辽军没有发生过正式的接触。但据探马报来,从
霸州到白沟一线,辽军云集,严阵以待,一阵大厮杀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
  他分析了辽方的政治、军事情况,说;冬季里,天祚帝进出中京后,就一直逃
到云州以西的阴夹山。金军陆续调击快速部队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封闭了他的出
路,设法兜捕他。向西一带都是寸草不生的沙碛地,如果他下不了决心往那里逃去,
最后总难逃脱被捕获的命运。
  三月上旬,在燕京的蕃汉大臣立了皇叔秦晋国王耶律淳为天锡帝(耶律淳通常
被称为燕王)。目前燕王染疾在身,军国大事全由皇后萧氏摄行。前枢密使李俨之
侄李处温因拥戴之功,晋为首相,辅弼政务。燕京的物力、人力都相当丰沛,可说
是集中了残辽的精华,决不能小觑它。特别在军事上,有萧后之兄号称四军大王的
萧干直接统率的四、五万奚军和翰林承旨耶律大石(辽人称翰林为林牙,一般称他
为大石林牙)统率的六、七万契丹军,合起来尚不下十余万之众。奚、契丹过去也
有矛盾,但目前在宋、金的夹攻中,颇能团结一致,准备借城背一,决一死战。
  困兽犹斗,何况十多万实力尚称完整的大军,对他们的力量,决不能低估。耶
律大石现在白沟前线负责部署军事,威望极高,据说很有些文武才略,将来决战之
际,此人倒是个劲敌。
  除了上述奚、契丹军以外,还有渤海军、汉军,统称四军。前几年渤海人高永
昌起兵反辽,后为金人所平,现在渤海人已归附金朝。汉军中值得注意的是一支号
称为“常胜军”的硬军,兵力约有七千人,历次和金军奋战中都显得十分强劲,但
是萧干和耶律大石都不放心把这支汉军放在前线与我军对垒,已把他们分散作为后
备之用,因而引起他们的不满。传说他们很想和朝廷通款曲,不知和诜怎样跟他们
打交道。
  他最后说:形势时刻都在变化,天祚帝逃出中京之际,辽廷群龙无首,一时确
有土崩瓦解之势。可惜我应之太缓,总怪事前没有预作准备,边境无可调之军,以
致坐失良机。目前他们的政权已重新建立起来,并以全力对付我的进攻,势必要经
过一场激战才能见出分晓。
  他认为朝廷既已任种师道为都统制,在军事上自应畀以全权,充分放手,让他
统筹全局。六辔在手,操纵自如,才有战胜的把握。宣抚司千万不得在旁掣肘。唐
朝宦官监军,郭、李①不得成大功,殷鉴不远。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