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意,善继志而述事者,莫过我地藏慈尊矣’,地藏菩萨真的懂得佛的意思,继续佛的愿望,我们常讲续佛慧命,地藏菩萨懂得这个意思。佛不在了,他接著来干,用什么法门?称名的法门,所以世尊对他赞叹,催他赶快说。下面地藏菩萨所说,说的意思很深,地藏菩萨在此地说了十尊佛的名号,这十尊佛他的次第是由近而远,在时间上来讲,靠近我们现代的先说,愈说愈远。请看经文:

    【地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过去无量阿僧祇劫。】

    虽然是近也不近,这最近的也不近。

    【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

    这是把佛的名号说出来。

    【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暂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况塑画形像,供养赞叹,其人获福,无量无边。】

    我们读这一段经文,听这一段说法,能信得过吗?亦有众生依教奉行,他是不是真的得福如是?很令人怀疑。我们照地藏菩萨教我们这个方法去做,果报不如是,生死重罪自己还是要承受,该堕地狱还是要堕落地狱,那这话怎么讲?是不是地藏菩萨说错?地藏菩萨没说错,我们看经文看错,我们听话听错,地藏菩萨在此地说,“闻是佛名,暂生恭敬”,这两句话的意思,我们没搞清楚。闻菩萨三慧,说一个字必定就包括另外两个,闻、思、修,何以知道?如果没有思、修,怎么能暂生恭敬?恭敬就是思、修。‘思’就是你的心上真有佛,一念相应一念佛,他相应了。恭敬不是把佛像塑在那里,对他礼拜供养,那个恭敬,那是形式那是假的,那不管用。一念相应,念相应了行当然相应,心行相应了口当然相应,你身口意三业都相应,时间再短,只要相应,功德就不可思议,这就是一念觉,所以才得这样殊胜的利益,“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

    佛号“无边身如来”,青莲大师注解里面注得很清楚,你对于佛号要清楚、要理解,你不清楚、不理解怎么相应?什么叫‘无边身’,小注里面讲‘三身皆有此意’,三身是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就是自性,法身没有形相,法身是理不是事相,理遍一切处,这是无边身。《华严经》上我们念到毗卢遮那,毗卢遮那是梵语,意思是‘遍一切处’,这是本体、理体。在《华严》里面也称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法身,在净土里面称之为常寂光净土,常寂光没有形相。西方极乐世界的四土,常寂光没有相,实报土就是报身,方便土、同居土是应化身,应化身随类化身,众生有感立刻就现相,也是无量无边。你明白这个意思,我们要问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入般涅槃?没有,不但理上没有,事上也没有,这是真的。何以说事上也没有?释迦牟尼佛入灭,换一个身分出现,不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用这个身相。为什么不用这个身相?众生福薄,所以佛就现另外的身相。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间,可以现无量无边的身相,示现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每一尊佛都能现无边身相,特别是在众生有大灾难的时候,受大苦、造大罪业的时候,佛菩萨慈悲心愈重。我们要认识、要明了。

    你怎样才认识?怎样才能接触到?你试试看,把一切众生当作自己的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你就接触到了,你就感受到诸佛菩萨在我们这个世界,没有离开罪苦众生,这个时候我们一念相应就得救、就得度。然后你才晓得经上讲的果报,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真正的恭敬心才能够生得起来。恭敬不是形式,恭敬是理解、明白、觉悟,依教奉行,决不在形式。形式上是表演给那些善根薄弱人给他们看,我们塑造佛菩萨形像,每一天恭敬礼拜供养是唱戏,给那些还没有学佛,没有接触过佛教的人给他们看。他们会看得很奇怪,你为什么会对这个像这些动作、这些表现?他有疑惑他来问你,你给他说法、给他解释,功德在这个地方,这就是现在所谓‘机会教育’。现在做机会教育,应当说效果比古时候更要殊胜,古时候到道场决定是求法而来的,所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尤其是佛家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里面,人迹罕到之处,你去的时候交通不方便,非常困难,他没有事,他为什会到那里去?到道场去一定是求法的,所以机会教育比现在少。

    现在交通便捷,观光旅游,这些观光客就想到这些地方去看看、去游览,我们道场里面出家人,就每一天做机会教育的工作。有人在大殿里面烧香、礼拜,做出样子给这些观光客看,他们没见过,没有接触过,有人在旁边为他解释。他在观光旅游不知不觉就接触佛法,不知不觉佛法的种子就种下去,他就学佛了,你说这个功德多大。所以这些道场是机会教育,接引广大的众生,真正是在做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在做这个事业。必须要有佛的这种胸怀,有佛的这一份感情,念念是念一切罪苦众生,决不是为自己;观光客给我们带来收入,如果我们目标只定在这个位子上,错了,完全错了。我们的目的要定在救度一切罪苦众生,让他认识佛法、理解佛法,改变他的人生宇宙观,这对他救度,他对道场这一分供养,才是真实的功德。这是说暂生恭敬,就是暂时所谓是一念相应,这一念真的相应了,就能够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

    “何况塑画形像,供养赞叹”。这是已经入门、已经入境界,他才肯这样做。造佛像,现在造佛像容易,比过去方便太多。过去佛像,现在人讲都是手工艺,现在做佛像可以雕一个模子,很快的就可以做几千尊、几万尊,利用机械来做。从前是每一尊佛像都是人工雕出来的,诸位在中国大陆,你看看云岗、看看敦煌这些石窟,都是几十年、几百年才完成的,现在要做就太方便了。换句话说,现在人修福比过去便利,可是难在哪里?后面这四个字,‘供养赞叹’。什么叫供养?依教修行,《普贤行愿品》里面告诉我们,‘广修供养’里面特别教导我们法供养为最,法供养菩萨说了七种,第一种是‘如教修行供养’,佛教给我们怎么做,我们一定要照做,这才是供养。浅而言之,佛教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我们都能照做,这叫供养。赞叹就是为人演说,把佛法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这是赞叹。所以赞叹是弘法利生,供养是自己依教奉行,人能这样做那他的福报当然大,“其人获福无量无边”。所以你明了之后,这个经文读到我们就相信,就没有怀疑了。一般人读经叫粗心大意,只做形式没有实际的内容,心境都不相应,他怎么能得福?不得福他就糟蹋经、毁谤经,说佛经上讲的是假的,我照这样做没有感应,谤佛、谤法罪过极重,不但没得好处反而堕落。实在说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你自己把意思看错,用你自己的意思去解佛经,曲解了佛经,误解了佛的话,过失在自己不在佛经,所以《金刚经》上教导我们‘深解义趣’,这四个字多重要,要正确的理解、要深解,你才能得真实受用。再看第二尊:

    【又于过去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性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弹指顷,发心皈依。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前面无边身如来距离我们是无量阿僧祇劫,宝性如来距离我们是恒河沙劫,远了,所以他注子一开端说,‘恒河沙劫,较前更多矣’,跟前面比较,时间就更多更长。“宝性如来”在此地也有简单的解释,《莲华面经》说,‘诸佛如来,是众生宝’,下面宝有七种,这是佛经里面常讲的七宝。‘性’是比喻法身,小注里都有,诸位看看就晓得。比喻法身的常、乐、我、净这四德,常乐我净叫四净德,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迷失了自性这四个都没有,这迷失了。如果你觉悟了,你见性了,见性就是我们的思想、见解、行为与自性相应,这四德就现前。确实有常,‘常’是不生不灭,在佛法里面常讲无量寿,无量寿就是常的意思;那个无量是真的无量,不是假的,不是所谓是有量的无量,它是真的无量。‘净’是清净无染,染净两边都不立。‘我’是自在、是主宰,什么主宰?宇宙的主宰,法界的主宰,真实的主宰。‘乐’是真乐,苦乐两边都没有才是真乐,所谓是绝对的,它不是相对的。宝性如来是谁?是自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前面无边身如来是自己的三身,与佛相应就是与自性三身相应。宝性如来,念这一尊佛的名号,一念相应与自性的性德相应。

    下面说“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弹指顷”,这是讲时间之短,显示功德不可思议。“发心皈依”,‘皈依’两个字的意思要懂得,皈是回头,真的回头;依是依靠,依什么?依宝性如来,就是依自性的性德,这个一念相应。下面是讲他获得的利益,“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无上道’是成佛之道,我们凡夫学佛,为什么要经历无量劫,经上讲‘无央数劫’,原因就是退转,实在讲进得少、退得多,诸位要细细想一想,你就能够体会得到。我们在六道流转,得人身的机会少,闻佛法的机缘更少,你不得人身、不闻佛法就退转,不只,一日曝之十日寒之,不只。譬如我们这一生得人身、闻佛法,如果不能成就一定随业流转,随业流转决定堕三恶道,为什么?我们自己很冷静,老老实实想一想,不要想过去世,就想这一生当中,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贪嗔痴慢相应就是三恶道,与五戒十善相应则人天,我们一天有几个念头与五戒十善相应?有几多念头与贪嗔痴十恶业相应?这不就清楚了。一落到恶道,这个经上讲地狱里面都是无数劫,在人间短短几十年闻佛法,这一下闻不到佛法是无数劫,你才知道退转幅度太大了。无数劫苦报报完之后再得人身,得人身又未必能闻到佛法,所以佛经上讲‘人身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