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无沉掉令不平等,其心便能平等运转,若功用行是修定过,于
此对治应修等舍。修次中编云:「若时见心俱无沉掉,于所缘境
心正直住,尔时应当放缓功用,修习等舍如欲而住。」何故作行
或有功用为过失耶,此由于心掉则摄录,沉则策举,防护修习。
有时沉掉俱不现起,若仍如前防沉防掉策励而修,反令散乱。如
修次后二编云:「心平等转,若仍功用,尔时其心便当散动。」
故于尔时须知放缓,此是放缓防慎作用,非是放舍持境之力。故
修等舍,非是一切无沉掉时,乃是摧伏沉掉力时,若未摧伏沈
(沉)掉势力无等舍故。
  云何为舍,答,舍总有三,一受舍二无量舍三行舍,此是行
舍。此舍自性,如声闻地云:「云何为舍,谓于所缘心无染污,
心平等性,于止观品调柔正直任运转性,及调柔心有堪能性,令
心随与任运作用。」谓得此舍时修三摩地,于无沉掉舍现前时,
当住不发太过功用。此所缘相,如前论云:「云何舍相,谓由所
缘令心上舍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精进。」修舍之时,亦如彼云:
「云何舍时,谓止观品所有沈(沉)掉心已解脱。」如是引发无
过三摩地法,是依慈尊辨中边论,如云:「依住堪能性,能成一
切义,由灭五过失,勤修八断行。懈怠忘圣言,及沉没掉举,不
作行作
~P 374
行,是为五过失。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不忘其所缘,觉了
沈(沉)与掉,为断而作行,灭时正直转。」其依住者,谓为除
障品发勤精进,依此而住,于此能生心堪能性胜三摩地。此能成
办胜神通等一切义利,是神变之足或是所依,故说「能成一切义。」
  云何能生此三摩地,谓为断除五过失故,勤修八行从此因生。
五过失者,谓加行时懈怠为过,于三摩地不加行故。勤修定时忘
失教授是其过失,若忘所缘心于所缘不能定故,已住定时沉掉为
过,彼二令心无堪能故。沉掉生时不作功用是其过失,以此不能
灭二过故。离沉掉时行思是过,修次等说沉掉二过合一为五,若
各分别是六过失。对治此等为八断行,对治懈怠有四,谓信欲勤
安,对治忘念沉掉不作行作行,如其次第谓念,觉了沉掉之正知,
作行之思,正住之舍,广说如前。此即修定第一教授,故莲花戒
论师于三编修次及余印度诸大论师,于修定时皆数宣说。道炬论
释于修止时亦引宣说,道次先觉亦皆说其粗概次第,然见乐修定
者,犹未了知应如何修,故广决择。此乃一切以念正知远离沉掉
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共同教授,不应执此是相乘别法,非咒所须,
无上瑜伽续中亦说是所共故。如三补止初章第二品
~P 375
云:「断行俱行欲三摩地神足,谓住远离,住于离欲住于灭尽,
由正断成,由彼欲故而正修习,非极下劣及太高举。」于勤观心
三三摩地亦如是说,前说正定妙堪能性,是神变等功德所依,犹
如足故名为神足。辨中边论释等说成此定略有四门,谓由猛利欲
乐所得及由恒常精进所得。由观择境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进
三摩地,观三摩地。若心宿有三摩地种,依彼而得心一境性,名
心三摩地。极下劣者谓太缓慢,太高举者谓太策励,义为离彼二
边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五终
~P 376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六
 第二依彼引生住心次第分三,一 正明引生住心次第,二 由
六力成办,三 具四种作意。  今初
  初中九心。一内住者,谓从一切外所缘境摄录其心,令其攀
缘内所缘境,庄严经论云:「心住内所缘。」二续住者,谓初所
系心令不散乱,即于所缘相续而住,如云:「其流令不散。」三
安住者,谓由忘念向外散时,速知散已,还复安置前所缘境,如
云:「散乱速觉了,还安住所缘。」四近住者,修次初编说,前
安住心是知散断除,此近住心是散乱断已,励力令心住前所缘。
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说,从广大境数摄其心,令性渐细上上而住,
如云:「具慧上上转,于内摄其心。」声闻地说,「先应念住,
不令其心于外散动。」谓起念力,令不忘念于外散动。五调伏者,
谓由思惟正定功德,令于正定心生欣悦,如云:「次见功德故,
于定心调伏。」声闻地说,由色等五境及三毒男女随一之相,令
心散动,先应于彼取其过患,莫由十相令心流散。六寂静者,谓
于散乱观其过失,于三摩地止息不喜,如云:「观散乱过故,止
息不欣喜。」声闻地说,由欲寻思等诸恶寻思,及贪欲盖等诸随
烦恼能扰乱心,先应于彼取其过患,于诸寻思及随烦恼不令流散。
七最极寂静者,谓
~P 377
若生贪心忧戚昏沉睡眠等时,能极寂静,如云:「贪心忧等起,
应如是寂静。」声闻地说,由失念故,若起如前所说寻思及随烦
恼,随生寻断,能不忍受。八专注一境者,为令任运转故而正策
励,如云:「次勤律仪者,由心有作行,能得任运转。」又如声
闻地云:「由有作行令无缺间,于三摩地相续而住,如是名为专
注一趣。」第八心名专注一趣,即由此名易了其义。九平等住者,
修次中说,心平等时当修等舍。般若波罗蜜多教授论说,由修专
注一趣,能得自在任运而转。如论云:「从修习不行,」声闻地
说名等持。如云:「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功用任
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
散乱转故名等持。」此中九心之名,是如修次初编所引,如云:
「此奢摩他道,是从般若波罗蜜多等所说。」
  第二由六力成办。力有六种,一听闻力,二思惟力,三忆念
力,四正知力,五精进力,六串习力。此等能成何心者,一由听
闻力成内住心,谓唯随顺从他所闻,于所缘境住心教授,最初令
心安住内境,非自数思数修习故。由思惟力成续住心,谓于所缘
先所住心,由数思惟将护修习,初得少分相续住故。由忆念力成
办安住近住二心,谓从所缘向外散时,忆先所缘于内摄录,又从
最初生忆念力,从所缘境不
~P 378
令散故。由正知力成办调伏寂静二心,谓由正知了知诸相诸恶寻
思及随烦恼流散过患,令于彼等不流散故。由精进力成办最极寂
静专注一趣,虽生微细诸恶寻思及随烦恼,亦起功用断灭不忍,
由此因缘,其沉掉等不能障碍妙三摩地,定相续生。由串习力成
等住心,谓于前心极串习力,生无功用任运而转三摩地故。此等
是如声闻地意,虽见余处亦作余说,然难凭信。
  若得第九住心,譬如读书至极串熟,最初发起欲诵之心,虽
于中间心往余散,然所读诵任运不断,如是初念于所缘境,令心
住已,次虽未能一类相续依念正知,然三摩地能无间缺长时流转,
由其不须功用相续恒依念知,故名无加行或名无功用。能生此者,
先须一类功用依念正知,令沉掉等诸障品法不能障碍,生三摩地
经极长时,此即第八住心,此与第九虽沉掉等三摩地障,不能为
障,二心相同。然于此心必须无间依念正知,故名有行或有功用。
能生此者,须于微细沉掉等法,随生随除而不忍受,故须第七心。
生第七心,须先了知诸恶寻思及随烦恼散乱过患,由有力正知于
彼等上观察令不流散,故须第五及第六心,此二即是有力正知所
成办故。能生此者,须于散失所缘境时,速忆所缘及须最初从所
缘境念不令散,故须第三及
~P 379
第四心,以此二心即彼二念所成办故。又生此者,须先令心安住
所缘及令住已相续不散,故应先生初二种心。
  如是总谓,先应随逐所闻教授,善令心住。次如所住数数思
惟,令略相续将护流转。次若失念心散乱时速应摄录,忘所缘境
速应忆念,次更生起有力正念,于所缘境初不令散。若已成办有
力忆念,又当生起猛利正知,观沉掉等能从所缘散乱过失。次当
起功用力,虽由微细失念而散,亦能无间了知断截。既断除已,
令诸障品不能为障,定渐延长。若生此心策励修习得修自在,即
能成办第九住心,无诸功用胜三摩地。是故未得第九心前,修瑜
伽师须施功用,于三摩地安住其心,得九心已虽不特于住心功用,
然心亦能任运入定。虽得如是第九住心,若未得轻安,如下所说
尚不立为得奢摩他,何况能得毗钵舍那。然得此定,有无分别安
乐光明而严饰者,误为已生根本后得共相合糅无分别智。尤有众
多于声闻地所说第九住心,误为已生无上瑜伽之圆满次第者,下
当广说。
  第三具四种作意。如声闻地云:「即于如是九种心住,当知
复有四种作意,一力励运转,二有间缺运转,三无间缺运转,四
无功用运转,于内住等住中,有力励运转作意,于安住近住调伏
寂静最极寂静中,有有间缺运转作意,于专注一趣中有
~P 380
无间缺运转作意,于等持中,有无功用运转作意。」此说初二心
时,须勤策励,故有力励运转作意。次五心时,由昏沉掉举故,
中有间缺不能久修,故有有间缺运转作意。第八心时,昏沉掉举
不能为障,能长时修,故有无间缺运转作意。第九心时即无间缺,
又不恒常勤依功用,故有无功用运转作意。
  若尔初二心时,亦有有间缺运转,中五心时亦须力励,云何
初二不说有间缺运转作意,于中五心不说力励运转作意。答,初
二心中心入不入定,后者极长,中间五心住定时长,故于后者就
三摩地障碍立名,前者不尔。故虽俱有力励运转,然间缺运转有
无不同,故于力励运转作意,未说中间五心。如是住前所说资粮,
恒依精进修三摩地,乃能成办正奢摩他。若略修习一次二次,还
复弃舍所修加行,必不能成,如摄波罗蜜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