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砚霓小集-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地者是也。所以曹氏的真正老根是这山东鲁地。

由叔振铎封于曹地,于是子孙遂“以国(诸侯称国,即‘战国’的国字
之义)为氏”。古时女有姓,男有氏,绝不相混——姓氏混称,是汉代的事
了;所以曹氏本亦为姬姓后裔,故为周家的“同姓国”。

以后,曹氏由鲁境逐渐分支析派,散居各地,最初由鲁迁于今之安徽境
内;西晋之末国变,曹氏千余人口眷属大移居,南渡落户于京口。由是曹氏
始有南北之分。及至北宋告终,再次大南渡,于是曹氏散居各地者一十八处。

这个氏族的一大特点是世代诞生文武异才。如叔振铎之八世孙曹刿,见
于《左传》,在齐、鲁两国关系上,是一位重要的军事政治外交人物,刿之
后裔又传十世,即有曹■,乃是孔子门下七十二大贤中之弟子,名亚颜、曾,
唐、宋皆有封号崇祀。曹氏谱序中特别强调的“诗礼传家”这一文化方面的
脉络,即由■为始。■生于周敬王十八年(前5O2)。

曹■又六传,有薰莸兄弟二人。莸任秦之沛令,遂居沛。这乃是曹氏由
鲁外迁之始。

曹莸生沐,沐生参(字伯舆)与轸(字仲舆)。参生于秦王嬴政六年(前
241),这就是辅佐刘邦肇建汉朝的名相“萧曹”齐名的曹相国了。

清初的朴学大师阎若璩赠诗与雪芹之令祖曹寅,就曾题云:“汉代数元
功,平阳十八中。传来凡几叶,世职少司空。”饮水词人纳兰性德之题词也
说:“藉甚平阳,羡奕叶,流传芳誉。”两家早已指明,平阳侯曹丞相就是
曹寅一家的汉代上祖。

曹参以次的世系与文武名贤,也是载记分明的,但本文实难备述。只说
参之第四十世裔孙,出了一位曹彬,他又是辅佐赵匡胤开国的将相元勋,其


功业之伟,可说是超过了乃祖曹参。

曹彬生于五代后周,父名曹芸,那时早已世居河北灵寿,即古之中山真
定地区。他们何时何故而著藉于灵寿的?史谱俱未言及。今我所见皆南曹遗
谱,灵寿本有老谱,我曾往求,据云,“文革”后期藏主自己畏事焚烧了。

彬下江南灭唐,不妄杀一人,不私取一钱(馈赠皆献给公家),得民爱
戴,南京曾有民立的生祠。史称“仁恕清慎”,谱言“仁厚不代”,自古罕
有其比。生封鲁国公,身后追封济阳郡王——都是溯源于周叔振铎的历史文
化意义。卒谥武惠,故书册多称“武惠王”。他有七子(一谱载八子)。有
一孙名佾,即是民间传称的“八仙”之中的曹国舅(因其妹为皇后),其贵
盛可谓无以复加了。

武惠王次子琮,主持修谱作跋,已见上文所述;其第三子玮,官至彰武
军节度使,卒谥武穆。人们都知道宋朝抗金的有位岳武穆,而不知先有一位
御辽的曹武穆!

这曹武穆,就是我们为雪芹寻根的中古老祖宗了。

武穆子孙单传为主,一子名侁,侁生诂,诂生宝,宝生孝庆。孝庆于淳
熙年间任知隆兴府(今南昌),遂落了户,其后三迁于城南四十里之辟邪里、
武阳渡。从此人称“武阳曹”。

孝庆生善翁、美翁。美翁无后,善翁生子义、子华。子华一支迁外,只
剩子义在家,生子三人:端可、端明、端广。

这时已到元末明初了,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江西大水灾,又开始
大移民政策,因此端明携幼弟端广北上。“百艰备尝”之后,来到北京以东,
最后在丰润县咸宁里定居下来。由此,南曹北返,又回到了河北之地。

永乐四年(1406)为始,辽东开辟了历史上有名的“马市”,与女真族
(满洲)贸易修好;到后来开原南关一市最为兴盛发达,而此时长大成人的
曹端广便随众出关,到那儿去谋求发迹。因开原以南的铁岭卫地点最合宜,
就在铁岭住了下来。

由是,曹氏这一支遂由关内繁衍到了辽东。

万历四十七年(1619),女真首领努尔哈赤攻明朝东北边关,一连攻陷
了广宁、开原、铁岭(此为明之“北关”要地)。铁岭曹氏后代有一个名叫
世选的,被满洲兵俘获,未杀,留下充当了旗下的奴隶——满语叫做“包衣”。

包衣曹世选生子振彦,振彦在清朝建立后做了山西大同府要职。他生子
名玺,玺之妻孙氏,后来选为顺治帝第三皇子玄烨的保姆(教养嬷嬷)。玄
烨就是日后登基的康熙大帝,他对亲手抚养他长大的孙夫人极为感念,即位
后曹玺一门三代四人就到江南去做织造官了,历尽了富贵荣华。

这三代四人,就是玺,玺之子寅,寅之子颙,寅之过继子。。。这三代四
人相继为江宁织造的大致情况是:自康熙二年(1663)曹玺被简命为此江南
重任,直至二十三年(1684)因劳卒于官,赠工部尚书一品之崇階。由此全
家回京。五年后,其长子曹寅又被命出任此职(先是苏州织选,旋兼苏、宁
两处,最后专任江宁织选,又兼两淮巡盐御史)。康熙五十一年(1712)秋,
寅病殁于扬州。康熙帝即命寅之独生子颙继父原职。时颙亦不过弱冠少年。
不料两年后颙又病卒。此时寅家只馀一位李氏夫人,十分可怜。康熙帝为了
维持这一家的门户不致散亡,遂又特命将寅之弟曹宣之子。。出嗣于寅为继
子,并再度接续其父兄仍为江宁织造。时。。年纪更小,故康熙帝呼之为“无
知小孩”。


至。。,不幸被政治变故牵连,遭到了雍正帝(他阴谋篡夺了帝位,残酷

杀害了一切政敌,株连极广)抄家逮问的奇祸。
而我们的伟大的雪芹先生,就是曹。。所生之子。
回顾本文的粗略叙述,已然可见曹氏的整部历史事实,扣实了“诗礼簪

缨之族”这句话的隐词与确指。康熙时有一位袁煌,作词题《楝亭图》赠曹
寅,明言“惠、穆流徽,朝野重,芳名循誉”,已经点破:这门曹氏正是武
惠(彬)与武穆(玮)之后裔,一丝不错。

从读所见曹氏宗谱,参互了史书及有关的史料记载,竟然弄清了曹家几
千年以来的世系源流,兴衰荣落,清清楚楚地寻得了曹雪芹的真根!心中无
限地欣幸喜慰!

乙亥大雪节前写于燕京东皋
古金台之北侧曝芹轩


士林正气学苑奇功
——读王畅《曹雪芹祖籍考论》

1922 年胡适始著《红楼梦考证》,所考以作者与版本为两大主题。版本

一题另论,作者一题则迟至1931 年方有李玄伯《曹雪芹家世新考》发表,是

为雪芹祖籍河北丰润说之源头。

胡氏《考证》之后历二十五年,拙著《红楼梦新证》创稿,至1953 年出

版,其中有专章论述雪芹上世籍贯出身旗籍等问题,有分节标为《丰润县人》、

《辽阳俘虏》。自是,人或讥《新证》为“曹学”(以为非“红学”所应致

力,故以“曹学”贬哂之),然而“曹学”却由此确立,而且成为日后“研

红”者之重要关注点之一。

拙著《新证》内容所包层面相当繁赜,考论籍贯出身,只系其中一小部
分。至1980 年,冯其庸所著《曹雪芹家世新考》印行,是为专题专著体例的
开端。此专题专著,不但有其专门研究目标,而且也有其专门的驳论的对象
——此对象即拙著《红楼梦新证》。

冯氏《新考》自称有七大“证实”,为其重大贡献,但主要的归着于四

点:(一)雪芹上世祖籍是“辽阳”,与丰润“无关”;(二)曹家“入辽

之始祖”是“辽阳”曹俊,此人即载于辽阳旧时出土的孙磐《圹记》的曹俊,

亦即“五庆堂曹氏宗谱”二世的泰、义、俊的曹俊;(三)此曹俊由何地入

辽的?“尚不可考”——但绝对与河北丰润无涉;(四)雪芹高祖曹振彦本

是先隶“汉军旗”而后才改调为满洲正白旗包衣的。冯氏以此论点,建构了

至今沿称的“辽阳说”,即以之否定“丰润说”。

但冯氏立说的根据理由何在?曰:主要有两宗文物文献:(一)《五庆

堂曹氏宗谱》;(二)辽阳“二碑”。前者收载了雪芹上世的六代十一人(自

锡远、振彦至天佑),后者镌有曹振彦的名字与职衔①。

于是,冯氏遂谓曹家祖籍是“辽阳”,“百世不可移也”(又有人帮忙
说是“石证如山”,云云),从而竭力否定与河北丰润的任何关系。

从1980 年《新考》出世,颇有影响,其后有研者撰文驳正了冯氏自以为

重要发现的曹振彦“先隶汉军旗”的谬误说法(因不懂满清历史制度而妄称);

既有驳正,今不复辩,故问题焦点仍聚于“祖籍”一端。

自1980 年起,一直无有对此加以重视而予以评议分证的专著出现。
如今——即一十五载之后,忽有王畅氏新著《曹雪芹祖籍考论》一书问

世,令人真有“空谷足音”之感②。

王著《考论》不但也是专题专著,而且规模宏伟,竟系一部四十几万字

的巨制!如此巨著,内容丰富可不待言,但难于一一介绍,如今只能就其精

义所在,略述大端梗概。

《考论》全书共分六章,前四章层层递进叙清了“红学”、“曹学”的

起源与祖籍研究和争论的形形态态,都是很精彩的历史回顾,尤其反映了学

风的歪正问题。但其更为重要的精华部分,则端推第五、第六两章——此二

① 冯氏《新考》尚有第三证,即康熙六十年《上元县志》曹玺传说中“著籍襄平”。但“著籍”本义即“寄
籍”、“附籍”而非“祖籍”;且“襄平”乃汉代辽东郡县名,旧治原在辽北,故清初人用以代指辽北之
铁岭、抚顺地区。故此语本即有意回避之语,实不足以证“祖籍辽阳”。
②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年6 月初版。

章也就是四十万言巨著的“结穴”。

上文述明,冯《考》主“辽阳”反“丰润”的主据乃是一部《五庆堂曹
氏宗谱》。这一宗大主据的斤两价值与可据性毕竟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