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是在考虑商城防御问题,尽管统帅部和战区长官部要他死守商城,他正
在思考更大的问题。

孙连仲力图使自己变成稔彦王,站在日军统帅的立场上去想、去判断。
日军攻商城是为了继续西进,这么想不无道理,可孙连仲总觉得其中隐喻着
别的味道。根据对日军将领的了解,这些家伙大多好大喜功,轻视中国,只
要有可能,他们就会履险犯难。台儿庄战役的矶谷廉介就是冒进吃的亏。那
么,日本人这次会有什么奇招?

孙连仲想着,踱着。墙上作战地图上双方态势,山川地势一目了然,众
多不规则的环形细线是山的等高线,其间弯弯曲曲的粗线标明了公路,公路
线上三三两两点缀着城镇。嗯,深入我国领土作战的日军,无论如何凶猛,
交通线都是须臾不可或离的。打潢川是由于公路经此西通信阳,打商城一定
是由于此地偏西南一点,有公路纵贯大别山,南达麻城、汉口,。。孙连仲
恍然顿悟:“好狂妄的小鬼子,竟想从我大别山抄近路!”

孙连仲一摸到稔彦王的脉搏,马上转回到中国兵团司令官的角度去思考
应对方策。既然日军取商城的目的是为了南下,我方防御也必须由坐西面东
改为坐南面北,商城将成为阻止日军南下的第一道防线。不过,态势这么一
变,死守商城似乎失去了必要。打仗都应因地制宜,灵活布阵。潢川保卫战
因无地障,张自忠只能将防线尽量向东拓展,以扩大防御空间,迟日军突进。
而阻击日军南下,最佳地形是商城南面的大别山脉;商城一带,地势低洼,
无险可守,与其在此不利地形上作战,不若在大别山中与敌周旋。

“奶奶的,想取巧,我让你偷鸡不成蚀把米!”孙连仲当即向长官部请
示,要求放弃商城,第2集团军退守城南大别山沙窝、新店附近一线,与宋
希濂的第71军左右相接,凭借各山口要隘,据险抗敌。获准后,于16日撤
出商城。

张自忠上前一步防御,争取了时间,迟滞了日军。孙连仲退后一步抗敌,
同样达到了目的,而且更加成功。这才真是为将之道,各有巧妙。

1+l>
2


9月16日,天气晴朗。日军第13师团绕过商城,向南行军。同一天,


第16 
师团的先头部队进入商城,旋又马不停蹄地守过颓倒的市街,出城南
下。

虽是
9 
月中旬,正午的日头仍放射出炙人的灼热。城外各条道路上拥满
了日军的步兵、骑兵和炮兵,几天来,这些平素并不拥挤的道路承受了太重
的负荷,先是中国军队,然后是日本军队,十几万大军的几十万只布鞋、皮
鞋和马蹄在简陋的道路上踩出了盈尽厚的浮土。道路四周黄尘弥漫,烟尘中
充斥着“噗噗”作响的沉重脚步声。

中泽金一郎少尉燥热难耐,恨不得撕开胸膛,吹进一丝凉风。离开合肥
附近已经一个月了,几乎天天都顶着杀人的酷暑行军作战。由于中国军队频
繁袭扰,后方补给时断时续,部队只好命令每个士兵尽量携带弹药和粮食,
再加上其他必备物品,每个人员负重达几十公斤。中泽身为小队长,负重稍
少一些,可仍然感到吃不消了。

几十天里,疲惫不堪的中泽少尉没有刮一次胡须,脸部快变成了刺猬。
胡须间长满了痱子,奇痒难耐,挠破后流出的黄水把胡须粘成一个个硬块。
夜晚稍微好点,白天一出汗,脸上身上溃烂的部分叫汗水浸杀得钻心疼痛。
中泽真羡慕那些负伤后送走的伤员,长痛不如短痛,这种难熬的日子何时是
尽头。

中泽环顾身后的小队士兵,其中大部分人连名字都叫不上来,全是最近
来的补充兵。那些被顶替的部下,要么战死了,要么负伤了,要么患上了恶
性疟疾,失去了战斗力。仅有的几名熟悉的士兵也已不成人样,脸上的颧骨
变得像刀削一样可怕,口唇开裂,布满血丝和干皮,身上的军装看一眼都让
人恶心,血痕污垢,还有大片大片的汗渍。

旁边新到的补充兵野口小坂发觉小队长正盯着他,忙扬起蒙满黄尘的脸
笑了笑:“队长,山那边就是汉口吧?我们一定能一口气突破大别山,第一
个开进汉口。”中泽少尉下意识地点点头,目光越过默默行军的大部队,投
向前面连绵不断的层层大山,心中一片茫然。

中泽少尉属于第13 
师团第26 
旅团,旅团长沼田重德少将奉命担任全师
团的先锋,首先攻占商城以南20 
公里处的新店。另一支日军第16 
帅团第30
旅团,在旅团长筱原次郎少将指挥下进攻商城西南25 
公里处的沙窝。

位于沙窝以南、新店以北一线的中国军队已经布署完毕,宋希濂的第71
军在左,孙连仲的第
2 
集团军在右,形成犄角之势。就等日军来攻。从
9 

17 
日起,天气骤变,绵绵细雨一直下了一个星期,守军阵地笼罩在濛濛雨雾
之中,几十米以外什么也看不见,散兵坑和交通壕里泥泞一片,官兵们趴在
泥水中,身上单薄的军装紧贴在身上。

突然,一发发炮弹划破雨幕,在阵地前后轰然炸响。位于战线稍后的宋
希濂和田镇南两位军长相视一笑,战斗打响了。他们两人胸有成竹,在这种
天气中作战,日本人的重火器至少会减少一半的威力,下吧!雨下得越大越
好。不用看也能想象到,日军在泥泞中一步一滑,翻滚攀山的狼狈样。

宋、田二人,一个是中央军的军长,一个是杂牌军西北军的军长,但是,
他们之间没有芥蒂,相互敬重,相互信任。田镇南佩服第71 
军的骁勇善战,
宋希濂认定“第30 
军是一个能打硬仗的部队”,死守台儿庄不退的第31 

就是田镇南的手下。两支不同背景的军队互相依靠,互相支援,这只有在对
日抗战中才能出现。

第71 
军和第30 
军自始至终配合默契,为了协调动作,两个军的指挥部


同设在小界岭南面约3公里的白果树。一旦发现敌军动静,不必通电话,两
军指挥人员一商量,立即就可定下作战方案。日军攻击第30军阵地,第71
军绝下坐壁上观,反之亦然。两支部队或者一攻一守,或者两面夹击,打得
灵活主动,俨然一副兄弟军的模样。

“两个优秀的总司令,不苦:一个蹩脚的总司令”,拿破仑关于指挥统
一的至理名言,对宋、田两位并不适用。两位军长以往的战绩堪称优秀,而
他们在大别山中的合作,证明了1+1是可以大于2的。

这样一来,日本怎能不吃苦头?

“9月18日,第13师团的侣田支队进抵新店北面,企图占领新店。由
于据守在新店北面山地的敌人顽强抵抗,支队前进受阻。前方坚固的山岳阵
地都必须一个个地攻占,可仅仅开始绪战,进攻新店就已非常棘手。由于恶
劣天气,炮击很不如意,第一线的步兵只好凭着‘肉弹’精神,沿着陡峭的
山坡向上仰攻。一步一滑好容易接近敌方阵地,铁丝网又横贯在面前,。。
以逸待劳的敌军非常沉着,直等到我军气喘吁吁,失去冲劲时,才在近距离
猛烈开火。一路攀登,在泥泞中耗尽体力的官兵,在险峻奇滑的山坡上无法
规避,只能挺起枪刺,拼命向前,。。”

第26旅团的《阵中日志》如是记载。

沼田旅团长的副官有幸活到了战后,他回忆道,“。。首先是天气变坏,
连日降雨断绝了交通,待机在各处的数百辆汽车失去了作用。奋战在第一线
的官兵们忍受着饥寒交迫,每天清晨,值班士兵把稀稀拉拉的米饭严格分配,
装入面前一排排的军用饭盘里,这就是一天的定量。能吃的都吃了,连野菜、
薯叶都用来充饥,附近水池中的小鱼成了贵重的蛋白质的唯一来源。‘天上
掉下点食物吧’,官兵们苦苦相盼。前些天密切配合地面作战的航空兵,完
全失去了踪影,该死的天气!‘战争就是忍耐力的较量’,体验了大别山作
战艰苦的我,对其中的深意有了切肤的实际感受。”

“战争就是忍耐力的较量”,此话一点不假。同样的山地,同样恶劣的
气候,而物质条件方面,中国守军远逊于其对手。中国的士兵装备极其简陋,
一身单薄的军装,一支步枪,一条干粮袋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然而,无论
是正式的战史著作,还是参战官兵的回忆录中,完全找不到类似日本人那种
对恶劣条件的描述,以至于到了今天,我们仍然搞不清大别山中鏖战月余的
中国官兵,几十天里都吃的是什么。

中国人不知道抱怨,那是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拥有,也就谈不上失去;中
国人没有记述,那是因为他们早就习已为常,见多不怪了。不过有一点毫无
疑问,贫弱的中国为自己将士提供的东西压根儿就无法与强大的对手相比,
否则,就不会有这场中日战争了。

穷归穷,弱归弱,鬼子还是要打的,谁让他们踏进了我们的国土,而且
还要打的积极主动。宋希濂和田镇南不断催促各级指挥官,要利用夜晚,利
用雨天,利用山区复杂的地形,主动出击,打鬼子的步兵,打鬼子的炮兵,
打鬼子的辎重兵。总之一句话,孙连仲总司令说了:“不管你怎么打,一天
24个小时都给我用足,日本人前方后方的所有空间,都给我打遍!”

此路不通

山里的夜色比平原来得要早,池峰城的第31师再次组织数支夜袭队,队


员们身背西北军传统的大刀片,腰上一圈全是手榴弹,打得紧紧的绑腿被雨
一淋,简直就箍在了腿上,为了在泥泞中跋涉方便,士兵们把鞋带系了又系,
不少人还用绳子把鞋捆在脚上“出发!”尽管仍在自己一方,可声音已经下
意识地压到了最低。

为了御寒,更为了防止中国军队偷袭,激战一昼的沼田旅团的官兵在山
脚下燃起一堆堆篝火,连续的夜袭已经把第一线的日本兵折腾得不敢睡觉
了。“穿过去,这次去收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