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日军攻占潢川西北的息县城,并继续向罗山方
向进犯,企图切断第59 
军的退路。潢川东、西、北三面均发生激战。

张自忠改变部署,命第38 
师出击西北方向,命独立第26 
旅配置于潢川
西部,掩护城防部队后方,军指挥部由城西移至城南。

15 
日中午,日军骑兵向城南迂回,夹袭第59 
军军部。保卫军部的只有
一个手枪营,情况万分危急,有人建议军部南移,张自忠不为所动。此时军
部移动不仅影响士气,而且会使守城部队失去唯一的退路。“只要我在此不
动,全军就不会动摇!”张自忠把手枪营全部放出去,抵抗突袭之敌,同时
又调第678 
团来增援,经半日激战,终将敌人击退。

张自忠坚守,全军也在坚守,从14 
日起,潢川正面日军凭借飞机大炮的
火力,发动猛烈攻击。张自忠把预备队投入作战,依托城东七里岗坚固阵地
抗击日军。激战两天两夜,正面再次胶着。日军屡攻屡挫,恼羞成怒,竟大
量施放毒瓦斯弹,导致第59 
军官兵大量伤亡。16 
日晨,七里岗失守,日军
开始攻城,战况趋于恶化。

就在此时,张自忠坚拒幕僚力劝,率军部毅然进入城内,守城官兵士气
为之大振。

16 
日正午,继飞机反复轰炸之后,第10 
师团集中所有野炮、山炮和第2


军配属的野战重炮,向潢川城实施几天来最猛烈的轰击,同时,只要风向有
利,就滥施毒气弹。全城硝烟、毒气弥漫,连第180师师长刘振三也两次中
毒昏迷。缺乏防毒面具的第59军只好给守城官兵每人配发日光皂两块、白毛
巾一条,以毛巾浸肥皂水遮掩口鼻,坚持战斗。城外的第38师师长黄维纲也
派出部队频繁袭击攻城日军后方,以减轻守城部队的压力。

攻上来,打下去,如此反复至17日中午,城北、城西角均被敌炮火摧毁,
日军步兵蜂拥入城。守城官兵拔出大刀,挺起刺刀,与日军逐屋逐巷,厮杀
肉搏。震耳欲聋的炮声消失了,城区内只剩下手榴弹爆炸声,机枪和步枪的
短促射击声,以及撕心裂肺的喊杀声。

“一名粗壮的日本兵和一名十七八岁的中国兵在一家院内挺枪对峙,两
枝步枪的刺刀闪烁着寒光,在空中左晃一下,右划一下,寻找刺入对方胸腹
的时机。既不喊,也不叫,只有粗重的喘息和兜圈子的脚步声。突然间,双
方同时迸出一声长长的“呀”,向对方的胸膛突刺。日军三八式步枪枪身硕
长,当刺刀尖划破中国兵胸膛的时候,中国兵手中汉阳造的刀尖还距对方有
寸把距离。“支那兵完了”,日军士兵未及收枪,就感到来自对方的强大冲
力。濒死的中国兵竟然拼着最后一息,全力向日本兵扑去,任由对方的刺刀
贯通自己的胸膛。借着这股冲劲,中国兵把刺刀送进了对方的前胸。虽然仅
仅刺入了十几公分,但这就足够了。日本兵仰面朝天倒下了,临死的眼神中
带着一种迷茫。年轻的中国兵没有倒下,被三八步枪支撑着俯在半空。

有好汉就有懦夫,白热化的残酷搏杀摧垮了个别人的意志。一个营长企
图逃脱,被其部下士兵扭送军部。张自忠勃然大怒:“我还在这里,你竟敢
逃跑!你他妈的还不如手下的士兵!”军法官奉命处决这个营长后,张自忠
仍余怒未消,狠狠地说:“我的队伍里出了这种东西,太丢脸!枪毙太便宜
他了!”

日军不断涌入。守城部队组织敢死队拼命向突破口反击,一批倒下,一
批又冲上去,犹如钱塘潮涌,突破口堵住了,是守城官兵用血肉和尸体堵住
的。城内的日军顿时变成瓮中之鳖,一个个、一伙伙地被守军吃掉。

18日,潢川西北的日军,从息县分兵攻击罗山县城,切断了第59军向
西的退路。此时第59军已在潢川周围坚守了12个昼夜,完成了第5战区长
官部预定的阻击任务。再打下去还可以坚守几天,但那意味着全军被围。

乘南面还未被日军封住,及时跳出去。张自忠命令各部乘夜色脱离接触,
向南面转移。次日于刚亮,日军经过一夜的重新部署,再次向潢川城猛烈炮
击,随后,步兵以战斗队形小心翼翼地接近昨日反复争夺的阵地。此时,第
59军主力已在向大别山疾进途中。

10月12日,第5战区长官部电告张自忠,他已被统帅部任命为第33集
团军总司令,指挥第55、第59,第77三个军。张自忠晋升职务,理在应当。

孙连仲摸到了日本人的脉搏

潢川以南偏东方向的商城地区,还有一支西北军部队,这就是陆军上将
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的两个军。孙连仲同时还担任第3兵团总司令,是第5
战区左翼兵团的最高指挥官。张自忠、宋希濂、于学忠等人都是他的下属。
能够指挥这些将领的孙连仲当然不是等闲之辈。

孙连仲比张自忠小两岁,从军却要早一年,1913年到冯玉祥的第6混成


旅当兵。冯玉祥喜欢勇敢的士兵,更着重文武双全的战士。孙连仲从军前就
读过保定中学,有相当文化水平,作战中又表现勇敢,因此被冯玉祥看重。
冯玉祥有意栽培他,先士兵,后军官,1925 
年升为冯玉祥卫队旅旅长,以后
逐步提升,成为冯玉祥西北军的主要将领。1930 
年中原大战失败后,孙连仲
部队被南京国民政府收编,改编为第26 
路军,孙出任总指挥,参加对江西红
军的“围剿”。“九一八”事变后,第26 
路军许多官兵不满蒋介石“先安内
后攘外”的误国政策,在季振同、董振堂、赵博生率领下发动“宁都起义”,
投向红军。这部分部队组建为红一方面军第
5 
军团后,保持了西北军能征善
战的作风,成为红军的主力部队之一。从此,第26 
路军在国民党营垒中一蹶
不振,抬不起头来。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孙连仲与第26 
路军才重振雄风,使
国人刮目相看。

孙连仲最辉煌的一页是在台儿庄奠定的。为台儿庄大捷作出贡献的部队
很多,但没有一个比得上孙连仲及其第
2 
集团军的艰苦卓绝。当时,第
2 

团军在台儿庄内外拼死抗拒日军,从
3 
月下旬一直打到
4 
月上旬,几乎伤亡
殆尽。台儿庄城几乎全被日军占领,守军池峰城的第31 
师残部仅困守在西北
一隅,一切可用兵员,包括炊事兵、担架兵、卫生兵等等统统组成敢死队投
入战斗。在任何人看来都是绝望的时候,孙连仲向池峰城喊出了气壮山河的
名言:

“部队打光了,你给我填上去!你填过了,我就填进去!”

古今中外的战争中,每每到了危急关头,指挥官都会声色俱厉地下达形
形色色的“死命令”,可没有哪个能比孙连仲的更悲壮、更惨烈。任何“死
命令”,无论加上多少惊叹号,都比不上孙连仲的那份震撼力,因为它已经
不是语言,不是文字,而是不折不扣的、果敢决绝的胆气。

西方的将军在最后时刻,会用精巧的手枪自杀,日本的将军敢于用指挥
刀切入腹腔,以翻肠绞肚的痛苦表示自己不畏死。文明也罢,野蛮也罢,可
他们毕竟都忘不了自己的将军身份,连死法和武器都想与众不同。唯独孙连
仲敢于像一个士兵那样“填”进去,像士兵那样去死,一个将军在危急时刻,
能舍弃自己的身份,把自己视为“敢死之卒”,这才是真正的无畏!凭着这
股气势,台儿庄守往了,胜利了。

孙连仲从士兵开始,血肉中进,死尸堆出,摸爬滚杀到高级将领,固然
不乏胆气,可他绝非蛮勇之徒,他是保定中学的学生,旧中国的将领中能有
这种正规学历的人并不很多,尤其是在杂牌军。不敢说他满腹经纶,但韬略
还是有一些的。

宋希濂部队主动撤出富金山阵地后,商城就成为日军第13、第16 
两个
师团的新目标。孙连仲第
3 
兵团总部就设在商城。

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烟俊六大将曾对大别山北麓的作战有过一番设计:第
2 
军各部开始行动后,第一期先由东向西,齐头并进,攻占潢川、商城一线;
尔后实行第二期作战,兵分两路,一路由潢川继续向西,直下信阳,切断京
汉铁路,另一路从商城折转南下,突破大别山,取捷径直下武汉北面。
9 
月6
日,华中派遣军依此向第
2 
军下达预先命令:

华中派遣军作命甲第79 
号(摘要)


2 
军在适当时机可由潢川、商城一线继续前进,以一部突破大别山,
与第11 
军的长江北岸部队相策应,向汉口北面地区前进,以主力进入信阳方
面,寻找敌人予以攻击,又,应迅速切断京汉线。


依据这个命令,第2军司令官稔彦王中将曾计划只由第13师团担任突破
大别山的任务,但是,由于富金山一战,第13师团战斗力急剧衰减,稔彦王
中将只好把第16 师团也使用于大别山方面。这样一来,第2 军的兵力使用就
很难分出主次,2个师团西进,2个师团南下。

把突破大别山的兵力由1个师团增为2个师团,除了上述原因外,稔彦
王中将还有自己的小算盘。在他看来,攻占信阳,切断京汉路,而后南下武
汉固然重要,但毕竟是绕远迂回。相形之下,突破大别山,直接南下武汉要
诱人的多。搞得好,这一路将最先进入汉口。虽说大别山险峻,第13师团战
斗力下降,但中国军队已受的损失一走更大,何况还有第16 师团的新锐之
师。

就这么干,取捷径,争取先入武汉。稔彦王中将决心一下,9月15日命
令第16师团、第13师团准备迅速突破大别山,进入武汉平地。

稔彦王中将太急切了,此时,商城还在孙连仲手中。商城之战已在外围
进行,第2 集团军各个部队打得果敢顽强。坐镇城中的孙连仲大脑飞速运转,
但不是在考虑商城防御问题,尽管统帅部和战区长官部要他死守商城,他正
在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