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全被山上炽烈的火舌吞噬了。

14 
日以后,战况逆转,山崎部队渐渐转入守势。新30 
师一部和新38 

增援部队从公路两侧山地迂回,即将合拢包围圈。15 
日,八莫易手的消息传
来,新30 
师等部攻击精神更加旺盛。山崎大佐不敢耍蛮了,慌忙在新38 

主力赶抵南于战场之前,率部钻隙南逃。战场上日军遗尸1263 
具,内有少佐
以下军官41 
人。新30 
师等部缴获轻重机枪76 
挺、火炮
6 
门、步枪650 
枝、
卡车46 
辆、掷弹筒46 
具。

南于遭遇战,重创了南坎日军主力,预先决定了南坎的命运。日军渍逃
后,新
1 
军的指挥官们登上5338 
高地,用望远镜高屋建瓴地任意俯瞰南坎方


面的动静。大家一致认为,虽不敢说南坎已成为囊中之物,可在低洼的南坎
各地内,预料不会有大的战事了。
谈笑之间,东方传来隐隐约约的炮声,那是畹町方面远征军大口径远程
火炮的轰鸣。


第九章摧枯拉朽大会师

1945年的新年在枪炮声中,悄悄地溜了过去。打通中印陆上交通的作战
已进入最后阶段。

重庆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向远征军长官部和驻印军总指挥部分别
发出督励电报,要求两支大军携手合作,迅速击破畹町至南坎一带的日军,
最后贯通中印公路。驻印军副总指挥郑洞国中将也向卫立煌上将发电报,提
出在南坎附近与远征军全面会师。

除新6军2个师(第14、新22师)已于上年12月先期空运回国之外,
远征军和驻印军集中了16个师,约20万步兵、炮兵、装甲兵的庞大兵力,
准备东西夹击一举拿下畹町和南坎,聚歼日军第33军主力于中缅边境地区。

当面的日军第33军虽然知道败局已定,但仍企图苟延残喘,拖延迟滞中
国军队打通中印公路。为了对抗中国军队最后的攻势。第33 军七拼八凑,将
能够集中的部队全部投入东起畹町、西迄南坎、南至南帕卡的三角地带。其
中包括:位于畹町正面的第56师团3个联队;位于南坎的第18师团的山崎
联队;位于畹町背后、中印与滇缅公路交汇点芒友地区的第49师团的吉田联
队;以及位于南帕卡地区、负责拱卫上述部队后路的第2师团的一刈联队;
此外,还有第33军的直属部队。以上步、炮、坦克、工兵等等,合起来共约
3万余人。

日军防御的重点在畹町方向。畹町在傣语里是“太阳当顶”的意思,是
中国滇西边关要隘,陆路通往缅甸的正门。由畹町向西可达密支那,向南经
芒友、南帕卡等地可通腊戍。日军第56师团经过再次补充,在畹町地区正面
10公里的环形防线上布署了3个步兵联队及师团炮兵、工兵、辎重兵联队等
重兵,企图以畹町为重心,北依龙川江(在缅甸境内称瑞丽江),东凭回龙
山等坚固的山地阵地,与中国远征军作最后的抗争。

自12月上旬至月底,远征军从遮放尾追溃败的日军,抵达畹町外围,连
日与日军发生局部的小规模攻防战。月底之前,远征军第11集团军完成了对
畹町之敌的进攻部署:第53 军沿龙川江迂回畹町日军后方;第2 军、第6
军负责畹町正面攻击;第71军为预备队,准备在第2军和第6军之间加入战
斗。

12月27日,第11集团军开始行动。负责迂回、切断畹町日军退路的第
53军相继进抵龙川江北岸,扫清北岸日军拱卫部队后,第116师一部率先强
行渡江。1月5日以后,第53军全军渡江,与日军第56师团第148联队、
第49师团吉田联队在江岸沿线激烈鏖战。

畹町正面各部队发起攻击以后,各有进展,但在回龙山日军主阵地前却
连续攻击受挫。回龙山海拔1675米,是畹町附近的最高峰,与邻近的大黑山
一起,形成畹町东北面的天然屏障,拿下回龙山等高峰,远征军就可居高而
下,直入畹町平坝。因此,日军在回龙山死打硬拼,拒不退让。远征军第200
师攻击旬日,伤亡惨重,回龙山依然控制在日军手中。

卫立煌恼了,限期攻下回龙山。第11 集团军总司令黄杰找来素以善打硬
仗著称的第71军副军长陈明仁中将,打算借陈明仁这个硬榔头,砸碎回龙山
硬核桃。黄杰与陈明仁同为黄埔一期学友,对陈明仁的凶悍自然极为了解。
北伐前夕第二次东征,黄埔学生军在惠州城下屡战屡挫,就在部队尸横城下,
督战的蒋介石无计可施之际,身为连长的陈明仁一手擎一面青天白日旗帜,


一手提着驳壳枪,浑身缠满手榴弹,踏着颤颤抖抖的竹梯,攀垣而上。登城
后,陈明仁左右开弓,猛杀猛打,吼声如雷,一直将旗帜插上城楼最高处。
战后,蒋介石集合全体官兵,亲自发口令吹三番号,向陈明仁致敬。这段历
史成为国民革命军战史中的一段广为人知的佳话。

1 

8 
日晚,陈明仁来到黄杰的前线指挥所,在场的除黄杰等中国将领
外,还有远征军长官部的美军联络官多人,以及美国记者。室内空气紧张,
众人面色极为凝重。只听美军司徒德上校硬梆梆地对黄杰表示:

“美方魏德迈将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对畹町战况颇有烦言,如战事再
无进展,美国空军的支援恐无必要。”

听着翻译,陈明仁气不打一处来,中国人在战场上前赴后继,美国人却
大吹凉风,百般要挟,简直是视我中华无人!在座的美国记者得知陈明仁将
率部接替对回龙山的进攻后,满脸狐疑地询问,“陈军长有多大把握占领回
龙山?”

“百分之百的把握!”在场的美国人听后笑了,其中隐喻着几许嘲讽。
实际上,他们并不愿听这种回答,连日本最终都会战败,何况一个回龙山?
问题在于时间。

一个美军联络官以美国人的直率将了陈明仁一军:“陈将军,我毫不怀
疑最后的结果,可是迟到的胜利是没有意义的。”

陈明仁骤然血气上升,不顾黄杰的暗示,两眼盯着美军联络官的眼睛:
“我的部队明天到达,后天接防,第
3 
天拿下回龙山!”

“军中无戏言呀。”美国人阴阳怪气地加上一句。

“不能一举成功,我与攻击部队官兵,即全部在回龙山成仁!”陈明仁
一诺千金。在场的中国将领为这个军令状捏了一把汗。可事到如此,也别无
它法了。黄杰为助陈明仁一臂之力,当场下令,协同作战的直属炮兵由陈明
仁统一指挥。美军联络官也表示,空中支援随呼随到。

陈军长在美国人面前押下脑袋的消息马上传遍了接防回龙山的第88 

上下,官兵们上至师长,下至士兵全都憋足了一股劲,不蒸馒头蒸口气,打
出个样子给美国佬瞧瞧。


3 
天一大早,远征军副司令长官黄琪翔中将、长官部炮兵指挥官邵百
昌中将、第11 
集团军总司令黄杰中将,以及美军联络官和记者,纷纷前来陈
明仁的前线指挥所观战。

设在第88 
师师部的前线指挥所内,陈明仁连同第88 
师师长、各团长一
色钢盔、冲锋枪,腿上全都打着绑腿,全然是冲锋陷阵的架式。

“大家看到了,背后这么多眼睛在盯着你们。该说的都说了,只想提醒
一句,密切步炮协同,当兵的也是爹生娘养的。现在跟我对表,12 
时30 

准时攻击。”陈明仁说罢一挥手,师、团长们各自分头离去。

中午12 
时30 
分,美军的24 
架飞机飞临上空,地面炮兵的100 
多门大炮
也准时炮击。30 
分钟后,飞机离去,炮火从半山腰逐渐向山顶推移,攻击部
队跟着弹幕向山顶冲锋。由于紧靠炮弹的杀伤半径,偶而有官兵被自己的炮
弹碎片击中倒下。

当步兵临近敌堡垒时,炮兵一连几个急速射,然后嘎然而止。山上杀声
顿起,官兵们挺起腰来直冲而上。日军投出的手榴弹在冲击部队中间密集爆
炸。中国官兵不顾伤亡,冲入日军堑壕,逐点拼杀肉博。上去了,又被日军
反击下来。山头四周灰色的尸体与日军黄色的尸体层层叠叠。


反复攻击了几个小时,回龙山仍在日军手中。

指挥所内的中国将领们谁也不敢看陈明仁,不知趣的美国联络官提醒
说:“陈将军,离天黑只有两个小时了。”俯身在炮兵观察镜上的陈明仁不
动声色,沉静异常。他心里成竹在胸,当面的鬼子够顽强的,可再顽强也架
不住多日来的连续猛攻,第200 
师和第88 
师的进攻虽然未能如愿,但一定把
鬼子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加一把力,就会把鬼子彻底压垮。

陈明仁对指挥所内的众多中美将领视若无睹,抓起电话,同时要通了前
边几个团的电话,抛下一句简短,但却沉甸甸的话语:

“看来该轮到我陈明仁赤膊上阵了!”

其实,前面的部队根本无需激励,攻击从来就没有间断过。正如陈明仁
所预料的,回龙山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再也架不住第88 
师的猛攻。下午17
时,部队由回龙山反斜面攻上山头。最后的肉搏战惨烈异常,一名日军军官
发疯似地冲入中国官兵之中,手中的战刀左劈右砍,连续砍死几名中国士兵
以后,才被数把刺刀挑起在空中。一名手持冲锋枪,冲到最前面的中国士兵
被几名日军围在中间。日军发一声喊,几枝枪同时突刺。这名中国兵不躲不
闪,在近在咫尺的距离内,抡起冲锋枪扫了个扇面,口中大吼一声:“老子
够本了!”四五把刺刀捅碎了中国兵的胸腹,而整整一梭子弹也全部钉进了
几个日军的胸膛。

十多分钟后,山头上竖起了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帜。指挥所内的几
名美国军官和记者发狂似地把陈明仁围了起来。美国人崇拜英雄,他们亲眼
目睹了回龙山上的壮烈。

拿下回龙山,整个畹町战局为之一变,远征军部队由此实施中间突破,
各支部队钻隙向畹町平坝猛突。

1 
月2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