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互相拜访、集会结盟等重大政治活动,必须用丝绸和美玉等物作为礼品。比
如,当时作为礼品的六种美玉当中,璧玉③必须配上帛,琮玉④必须配上锦。
《战国策》记载说:楚庄王有爱马,用锦给它做衣服。

诸侯们死后,丝织品是很重要的殉葬物,甚至棺材的内壁都要用丝绸装
裱。在长沙战国时代楚墓中发现的殉葬品中,就有织花丝带(皮包上的带子),
彩画加绣的丝绵被,两色提花的织锦,各色花绮、绢、纱罗、刺绣等丝织品。
棺木四面内壁上裱糊着绣有精美的龙凤花纹的丝绸。棺木上面覆盖着帛画。
1958 年在长沙左家塘第44 号战国楚墓出土的丝绸,品种更为突出,光说经
锦就有六种不同的花色,花纹多数是几何纹,其中有一件褐地色小方格花纹
的锦,经丝密度达每厘米140 根,纬丝密度每厘米60 根,每个小方格宽不过

0。2 厘米,小方格中心还嵌织着凸出的中心花。那是专门用一组特殊的“挂
经”织成的,这组“挂经”只是在织中心花时同纬丝交织,在其余的地方它
是浮挂在织锦的背面的,所以称为“特殊挂经”。这种“挂经”同纬丝交织
的次数比普通的经丝少得多,它所承受的张力比普
{ewl MVIMAGE;MVIMAGE; !50000460_0087_1。bmp}


通的经丝也就少得多,如果不把“挂经”和普通经丝分别卷在两个送经
速度不同的经轴上,织物表面就不能保持平整。由此可见,我国早在战国时
期,就已经使用多经轴的织机了。此外还有一件在深棕色地上织对龙对凤,
并且加朱红地几何纹条子的经锦。这件经锦的花纹采用了自然形的形象,这
在织造技术上也是重大的发展(因为过去只织制形象规则的几何纹),而且
朱红色的彩条是专门采用牵“彩条经线”的办法织出来的,这就为后来汉代
的“多色彩条经锦”技术,奠定了基础。

①。。 兖州,今山东西北,河北东南,及河南内黄延津以东;青州,今山东北部,辽宁南部;徐州,今江
苏、安徽北部,山东南部;扬州,今浙江、江西、福建全境,江苏、安徽、河南南部,湖北东部,广
东北部;荆州,今湖南全境,湖北东南境,四川南境,贵州东部,广西北部;豫州,今河南省和山东
西部,湖北北部;冀州,今辽宁西境,河北西北境,河南北境,山西全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梁
州,今四川省和湖北西部,陕西、甘肃南部;雍州,今陕西北部,新疆、青海、西藏东部,内蒙古自
治区、甘肃南部。
②。。 《战国策》是我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
③。。 美玉制成的玉环。
④。。 八寸大,周围有八个角,中间有一个圆孔。

1982 年1 月,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北江陵城西北21 公里处发掘了一座公元前
三世纪左右的战国楚墓马山一号墓,这座墓是一棺一椁的小型土坑墓,但棺
内放满了丝织品,有六条宽46、长179—190 厘米的锦绣丝衾(被子),和
尸体上包裹的十余件用各种丝织品制作的衣著,品种有绢、纱、罗、锦、绣、
绦等。锦的花纹多是自然形的风格,其中有一件是由龙、凤、神兽及舞蹈人
等七种题材组成的。刺绣的针法仍为辫子股绣法,但针工规整。有一件绣罗
单衣,用红、黑、金黄等色丝线绣出两面对称的龙、凤、虎纹。虎身用红黑
两色绣出交错的斑条,正反两面花纹都非常清晰,龙凤和虎的形象威武雄壮,
有蟠跃奔腾的气势。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织品,已经开始向国外交流,因此在国外也有所
发现,例如在苏联南西伯利亚的巴泽雷克古代游牧民族的贵族墓葬中,也发
现了来自我国春秋时期的丝绸鞍褥面,上面绣着精美的凤鸟穿花纹样。

此外,丝绸还是一种很重要的商品。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资力十分雄厚的
大商人中,有不少是做丝绸买卖的。例如战国时候的大商人白圭〔guī规〕,
就是靠做丝绸、粮食等生意发家致富的。

在丝绸贸易的刺激下,生产技术先进、土地肥沃的齐、鲁地区,迅速发
展成为当时我国丝绸生产的中心地区。这一带桑麻遍地,妇女们不仅会刺绣
美丽的花纹,还能够织出很精致的丝绸。因此,人们誉称齐国“冠带衣履天
下”。“齐纨鲁缟”是当时极负盛名的丝绸品种。

(5)丝绸品种花样繁多
随着丝绸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春秋战国时期的丝绸品种也进一步多样
化了。当时一些文献材料上提到的丝织品的名称就有帛、缦、绨、素、缟、
纨、纱、縠、绉、纂、组、绮、绣、罗等十余种。这里还没有把前面已经说
过的高级传统品种贝锦、织贝、织文。。计算在内。可见我国古代丝织品种
是多么丰富多彩。

帛、缦、绨都是没有花纹的普通丝织品,绨的质地较厚。缟、纨、纱、
罗、都是细薄的丝织品。其中纱、罗的组织比一般的丝绸复杂,它的经丝是
互相缠绕纠织的,表面有透明的纱眼。明清时期纱眼布满织物表明的叫做纱,
纱眼每隔一段距离成行分布的,叫做罗。我国古代所谓的纱,指方孔纱而言,
它的经丝并不缠绕,但间隔疏朗、留出孔眼,就是现代织物学上所讲的假纱
罗组织,在我国古代则称作C 或方孔纱。绮是斜纹起花平纹织地的丝织品。
绫是以斜纹组织变化起花的丝织品。縠是表面起皱点的丝织品,因为表面的
皱纹象粟粒状,所以叫做縠,其实就是绉。绉是利用两种撚〔hián 年〕度不
同的强撚丝交织而成,因它们发生不同的抽缩而起皱纹。机织纱、罗、縠、
绉的出现,是我国丝织技术的巨大进步。纂、组是丝带子一类的织物。长沙
出土战国时的丝带子,有的虽然只一厘米左右宽,但上面还织着精美的彩色
几何花纹,也可说明那时丝织技术的进步。

三、“丝绸之路”

汉朝除了普遍发展的民间丝绸手工业外,官府也拥有规模巨大的丝织手


工业,例如设在长安的“东织室”和“西织室”,设在陈留郡襄邑(今河南
雅县)和齐郡临淄(今山东临淄)的“三服官”,都拥有织工各数千人,专
门织制各种王室专用的精美丝绸。高级的品种除“织锦”以外,还有“冰纨”、
“方孔纱”、“雾縠”。。等等。东汉(25—220 年)时,四川的“蜀锦”
驰名全国。西汉(前206—8 年)以来,丝绸除供上层社会大量消费外,还有
一部分通过西域①运到波斯、罗马等地。

公元前138 年,汉朝杰出的外交家张骞〔piān 千〕曾经出使西域。这以
后,从内地去西域的陆路就更加畅通了。当时通往西域的大路有南北两条:
南面的一条出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经鄯善(即古楼兰,在今新疆若羌)、
于阗(今新疆和田)、莎车(今新疆莎车),再向北到达疏勒(今新疆喀什)。
由疏勒向西,就可以到大宛(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费尔干纳盆地)。
北面的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今新疆吐鲁番)、龟兹(今新疆库车东)、到
达大宛。南北两路在大宛会合,然后经布哈拉可到安息(即波斯,今伊朗)。
从安息再往西可通往条支(今伊拉克)、大秦(即罗马帝国)。

当时,汉朝的丝绸多由南路运往西域,再由西域经波斯运到欧洲。十九
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这条道路称为“丝绸之路”。以后“丝绸之路”
的名称,就为全世界学术界所公认。

轻软光亮、华丽无比的中国丝绸,受到欧洲人的热烈赞美和欢迎,被当
作至宝。他们把中国丝绸称为“大也勃儿”(意思是和真的一样),把中国
称做“丝国”,对中国充满了美好的憧〔chōng 充〕憬。

据西方的史书记载,罗马的恺撒大帝(前100—前44 年)有一次穿着中
国绸袍去看戏,大臣们认为那是破天荒的豪华。此后,男人们穿绸的就慢慢
多起来了。

随着丝绸的西传,中国的养蚕育丝和织绸技术,也慢慢地传到西方,而
西方的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也慢慢流传到中国来,在公元十二世纪中西陆路
交通衰退以前,丝绸之路一直是中西文比科学技术交流、经济往来的友好之
路。

四、考古工作中发现的汉代丝绸

汉代的丝绸实物,在国内外的考古工作中多有发现,分布的地区也很广。
国内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内蒙古自治区、湖南、湖北、山西、河北
等地;国外如蒙古人民共和国诺因乌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乐浪遗
址、苏联南西伯利亚叶尼塞河左岸奥格纳哈特地区,以及黑海北岸克里米亚
半岛的克赤地区,叙利亚沙漠中的帕米拉、幼发拉底河上游的杜拉、欧罗巴
斯。。等地,都有出土。

1972 年,在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葬里,曾发掘出大批西汉初期的丝织
品,计衣著、鞋袜、手套等服饰四十余件,杂用织物二十种,还有整幅和不
整幅的丝织物五十余件。丝织品种有:

①。。 西域这一名称,开始于西汉,这个地区包括的范围很广泛,我国新疆以西,中亚细亚一带都称为西
域。从狭义说,主要是指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南北路,即葱岭(今帕米尔)以东、甘肃敦煌以
西的地方。

(一)绢:经丝密度粗的每厘米55 根,中等的每厘米75 根,细的每厘
米达120 根。纬丝密度一般比经丝略松一些。细的绢一般作绵袍、几巾、枕
巾、夹袱等的边缘,或作手套、香囊等用。

(二)方孔纱:这是一种质地轻薄、有方形纱孔的丝织品。其中有一件
素纱。。衣,衣长128 厘米,袖通长190 厘米,重仅49 克,还不到一市两。还
有一块幅宽49 厘米,长450 厘米的纱料,重仅2。8 克。汉代有一种“蝉翼纱”,
同它很相近。这种薄纱在织制过程中从缫丝、牵经、络纬、穿综、插筘①到投
梭织纬,都需精工细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