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用力呼吸-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多的伏笔。听朋友们真情诉说,爱莫能助,只觉得隐隐地心痛,我们的后半生仿佛都在为曾经的“单纯”付代价了。    
    来杭州的前一夜,还接到一位知青朋友的电话,他希望我到杭州能够去看一下×××,说他的婚姻出了问题,要我做做工作。我知道,×××事业的成功在我们这些北大荒知青里首屈一指,每年都有上百万收入,问题是,钱多了,家庭没了,妻子移情,已分居多时。×××倒是一向恋家,不仅没有那些大款们的腐败作风,而且,多少年的习惯了,他在外面再忙,也要赶回家为妻子、女儿烧晚饭,在别人看来,这样的丈夫,模范得不能再模范了,当然,妻子的移情,对×××无疑是晴天霹雳。那位朋友在电话里同样愤愤不平。我却平静,对×××的家庭变故,我不觉得意外,甚至认为这在意料之中,因为,我了解这对夫妻,他们完全是两类人,家庭背景、文化背景都截然不同,只是,在北大荒的结缘,大家都单纯,不懂得男女之爱永远是交换,灵魂和肉体的交换,一旦交换材料枯竭,爱便泯灭,共同生活的男女,或者变得陌生逐渐排斥,或者变得相似乃至雷同。而×××和他的妻子是难以磨合成“相似”与“雷同”的,因为有些“差异”在共同的生活中属于不溶解物质,必然会沉淀下来,成为一种隔阂,使男女双方在根本点上无法真正走近,谁来做工作都无济于事的,只能顺其自然,由他们自己慢慢地面对“差异”、消化“差异”,最终,还得看消化的程度。    
    当然,这“消化”的过程,是痛苦的过程,甚至极其痛苦,像有一块石头梗在胃里。中午,在梅家坞吃饭时,那位一直让大家羡慕不已的×××,突然说出丈夫已经不肯回家的坏消息,使举座震惊。还在北大荒时,×××的聪明能干、机智伶俐就是出了名的,返城回杭州,她最早进入省政府机关,并在重要部门一级级地得到晋升,在一大帮知青中,她显然是佼佼者,有职有权,于是,求她办事的人也多,据说,她为人处事一如既往地“聪明伶俐”,该办的不该办的能一律妥善处理,笑容可掬。而里里外外,她都是个胜利者,在家,丈夫对她的宠爱与照料,更是有口皆碑。我有二十多年没见她了,传说,她的形象依然可爱,并与时俱进地增加了时髦与潇洒。但这次见到她,虽然她还是笑口常开,可笑容里没有了让我们一直欣赏、钦佩的从容和自信。说到在生意场上发迹起来的丈夫如何背弃感情时,她眼泪汪汪,一再表示,她愿意接受任何条件:“只要他回家!”她神情中没有了丝毫的傲气,完全像个不能自立的家庭妇女,接受不了“天塌下来”的打击。我理解×××为什么用一反常态的迁就,放下了自尊,不管不顾地争取、挽救婚姻。让一个年过五十的女性,放弃习惯的生活再从头开始,确实相当困难了。同样,我也理解一个男人“从奴隶到将军”的心理变化,在工作单位他有了被前呼后拥的地位,回到家当然希望有同样的感觉,于是,他便“揭竿而起”地“造反”了。×××像挨了一闷棍,猛地惊醒过来,家庭却已岌岌可危,她开始自觉地、迅速地“消化”差异。而这种“消化”,几乎消化掉了那个在北大荒时就聪明出众的×××。我心里充满矛盾,我喜欢那个曾经是那样出众的×××,对她如今的改变,深感惋惜。当然,我也不愿意看到他们的家庭就此破裂,只要有一分弥补的可能,总要尽十分的努力。只是,一个年近半百的女人,要和一茬茬年轻貌美的女子来争夺丈夫,她“努力”的艰巨性、残酷性,是可想而知的。    
    从梅家坞再转移到香格里拉,已是万家灯火。我们这一群年近半百、或年过半百的“女知青”,促膝地吃着、说着,忘了时间,忘了一切,就像从四面八方难得回家一聚的老姐妹,唠唠家常,说说各自的酸甜苦辣,虽然,谁也帮不了谁,大家在意的,就是能坐在一起,有听的、有说的,这就够了。    
    分手时,我们又约好,要去×××的家看看,不管他们的分居如何尴尬。分手时,我心疼地搂着×××,在她瘦削的肩上拍了拍,她咬着我的耳朵轻轻地叹口气:“星儿,你一定要保重,你真的不容易,我挺佩服你的。”我很想对她说:其实,生活是公平的,每个人早早晚晚都要经历“不容易”的事,而我的“不容易”大概就在于总比别人早到一步,不到四十就体验了婚姻的种种为难,刚过五十,又面临“生死”考验。不过,有这样的“提前量”,是值得庆幸的,让我有足够的力量对抗,以保持生活和生命的尊严,这是生活给我的真正的厚爱。悠悠岁月,如泣如歌啊!    
    2002年8月20日    
    


收获的喜悦浪漫时刻

    来风景如画的西子湖作客,心里便隐隐约约、躲躲闪闪地总怀有一种期待的心情。期待什么呢?    
    前天下午,坐胡庆余堂上海办事处李总的车来杭州时,车过嘉兴,天上的云层便骤然积聚,黑鸦鸦的像怪石嶙峋、如重峦叠嶂,更有“山雨欲来”、“硝烟弥漫”的气氛。坐在前排驾驶座旁,我一无遮拦地感觉桑塔纳在越来越暗的天色下一路狂奔,一车的人都沉默着,仿佛正在上演一部被炮火连天或天崩地裂的险情包围时在高速公路上飞车夺命的好莱坞大片,我的心不由地提到嗓子眼,已分不清是在戏里还是在戏外了。活跃的想象和身历其境的真实感,交织在一起,感觉很奇特。而这种情景交融的奇特感,又生出了恍惚的预想:这次带病去杭州,好像并不寻常,大概会有奇遇发生?    
    呃,原来我在期待让人惊喜的奇遇,各种各样的。    
    桑塔纳一到“创作之家”,出来开门的小厨师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陆老师,昨天晚上来的教授,说认得你。”    
    “教授,还认识我?”我不由地猜想:教授是男是女呢?事先,我光知道,这大热天的,“创作之家”基本上不安排作家来度假的,我就是图清静来的,怎么突然冒出一个“教授”。很惭愧,在我来往密切的朋友中,做学问是教授的屈指可数。到房间,刚放下行李,有人敲门了,我断定,肯定是那个“教授”来了。一边去开门,我一边还在揣测:到底是哪个“教授”呢?    
    “啊呀,盛医生,原来是你啊,他们一口一个教授,我根本没想到是你。你怎么来杭州了?作协的人都知道我来‘创作之家’,没人说起你也来杭州么。”拉开门,我顿时喜出望外,大呼小叫的,并立刻想到在车上那种恍惚的预感,“奇遇”真的发生了。    
    对我来说,盛医生是恩人,她救了我的命。我的胃,多年看病吃药,没有引起自己和任何一个医生的重视和警觉。但就在病情发展的危急关头,那天,我抱病去作协开会,胃痛难忍,去二楼办公室找药吃,才听说我们作协有一位从华山医院请来的保健医生,每周二坐堂看病,而且,这位姓盛的医生,就是消化道专家,而且,这天正巧是星期二。巧上加巧,天助我也。盛医生听我一说病情,断然地要我做胃镜、动手术,我也断然地言听计从。虽然,有朋友劝我多跑几家医院,多请专家会诊,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没必要乱投医,应该争取时间,应该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托付给这位盛医生。最好的治疗就是时间。    
    其实,我和盛医生仅一面之交,我对她一无所知,在我进医院之前,我们有过的交谈,都是关于我的病,没有涉及过其他。但出于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直觉,我相信,我的托付没错。手术以后,有关我的治疗由外科病房的医生负责,不过,在遇到需要化疗的重大问题时,我还是很信任地首先给盛医生打电话,她叮嘱我:“不要出院,就在病房里把第一次化疗做了。”    
    听盛医生的话,我不折不扣。如期出院后,我面临的又一件大事,便是出访俄罗斯。当时,一片反对声。作协领导却开明,他们的态度简单明确:“听医生的!”盛医生既然是我们作协聘请来的保健医生,毋庸置疑,决定我能否出访的第一道关口,就是盛医生。盛医生很负责地来家里看我,然后,她对作协领导的表态是:“陆星儿是个聪明的、有头脑的人,遇到这样特殊的情况,她希望自己能按期出访,一定有她的道理,要相信她!”    
    从开明的领导,到开明的医生,我大有“贵人相助”之好运啊。能否去俄罗斯出访的疑团,因为有医生的支持而烟消云散了。    
    能遇到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医生,这是病人的莫大幸运。古希腊最著名的医生希波克拉底曾精辟地指出:“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医生是帮助本能的。”这半年,成为“病人”后的我,一直把希波克拉底这句话当做座右铭,并不断鼓励自己:“要坚信本能,要依靠自己身体内部强大的再创力,与疾病抗衡!”而依据“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的理论,就可以把去俄罗斯出访的活动,解释为:“帮助我建立好的心态、好的状态的一次调动本能的精神治疗。”    
    我承认,我的确是个有想法的病人。只要思想不病、情绪不病,那么,作为一个病人,还是要清醒地把“人”放在“病”的前面,还是要发挥思想和情绪的作用,来制约疾病,因为,没有谁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更能体会自己。尤其在得病以后,我对自己变得尤为敏感了。而“敏感”的加剧、加强,便意味着“本能”对治病的参与。所以,结合医生的指点和治疗,我更得用心地、时时地感受自己、感受本能。    
    作为医生,盛医生做到了“帮助本能”这一点,她很尊重病人的自我意识,这是不少医生没做到或做不到的。我不得不再一次为自己有缘结识盛医生而感到庆幸了。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