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窗边的小姑娘-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肥温泉是个幽静而美丽的村庄,这里有海水和树林,还有一个面向大海的小山包。休息一会儿之后,老师们带领大家来到了海边,和学校的游泳池不同,入海的时候大家都穿上了游泳衣。
  海里的温泉别有风味,哪是温泉,哪是海水,根本没有线或围起来的标志,所以当别人告诉说:
  〃这儿是温泉呀!〃
  当时就要把那地方记住,然后蹲下身去,温泉的热水刚好没到脖子下,简直就和在浴室里洗澡一样,又暖和又舒服。而且,如果想从这〃浴池〃到海水里去时,只消往外爬五米左右,水就渐渐变凉,然后再往外去,就是彻底的凉水了,因此就可以断定:〃这里是海水啦!〃所以,当大家在海水里游冷了时,就赶紧退回到暖和的温泉水里去,只露出来一个小脑袋。泡在暖融融的温泉水里,就觉得好象回到了自己的家似的。奇怪的是,如果到海水里去游泳,孩子们就要紧紧地戴上游泳帽,而一旦进入温泉水里,尽管看上去和海水毫无差别,他们却围成一圈,以轻松的姿势在一起说个没完。如果局外人看到了,纵使是小学生在洗温泉,说不定也会把孩子们当成老爷爷老奶奶的。  这会儿的海水里几乎没有外人,好象海岸和温泉都成了巴学园学生们的专用场地。在这次稀奇的温泉海水浴里,大家尽情地玩了个痛快。所以,当傍晚返回别墅时,由于在水里泡的时间太长了,每个孩子手指头的皮都皱起来了。
  夜里又有夜里的乐趣,钻进被窝以后,大家又轮流讲起了鬼的故事。冬冬和她那些一年级的小同学们被吓得直哭。但还是边哭边问:
  〃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在土肥温泉的这三天里,和以往在学校时的野营或试胆量都不一样,过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比如:同学们都被轮班派到蔬菜店或鱼店去买做晚饭的菜。若是碰到素不相识的大人问:〃你们是哪个学校的学生呀?〃或是问:〃从哪里来的呀?〃这时,就必须有礼貌地给予回答。此外,还有的孩子在树林里迷了路,也有的孩子游泳游得很远,一时没能回来,让大家替他担心的。还有的孩子被掉在海滩上的玻璃划破了脚。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家首先考虑的都是自己怎样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当然,令人高兴的事也多得很。在一片大树林里,到处都是知了,还有一个冰棒店。在海边还碰到了一位正在独自造一条大木船的叔叔。那条船已经基本上成形了,所以早晨一起床,孩子们就都跑去看那条船是否比昨天造得更好了。冬冬还向那位叔叔要了一条又薄又长的刨花作礼物。
  离开温泉的那天,校长对大家说:
  〃怎么样?拍一张纪念照好不好呀?〃
  全校同学还从来没在一起拍过照,所以大家又兴奋地跳了起来。这时有位女老师说:
  〃好,我来拍吧!〃
  女老师刚说完,就有人要去厕所,她只好说:
  〃好,快去吧!〃
  还有的孩子把球鞋穿错脚了,要重新穿好。在这段时间里,有个孩子一直紧张地摆好姿势等候拍照。当正式开始拍照时,那位女老师说:
  〃注意,拍了!〃
  刚拍完,那孩子就叫了起来:
  〃哎呀,不行啦!累死啦!'
  说完,就躺到地上了。总之,拍这张照片花了好长时间。
  不过,这张以大海为背景,以孩子们各自喜欢的耸婆某来的照片,简直成了孩子们的宝贝。因为一看到这张照片,就能一下子想起轮船、温泉、鬼的故事,以及那位吆唤〃欧嘿,欧嘿〃的男孩子。
  就这样,冬冬的第一个暑假在各种有趣的记忆中过去了,而这些记忆是她永远也不会忘怀的。
  冬冬度过的这第一个暑假的当时,附近的水池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喇蛄,就连东京的垃圾车也还是由一头大牛拉着到处转呢!暑假已经过去,第二个学期开始了。通过暑假期间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冬冬不仅和本班同学,而且和上年级的每个同学也都熟悉起来了。并且对巴学园也更加喜爱了。
  巴学园除了在教学方法上和一般的小学不同之外,上音乐课的时间也特别多。音乐课的学习内容有多种多样,其中只有旋律课每天都上。所谓旋律课,本是一位名叫达尔库罗兹的澳大利亚音乐教育家首创的一种特殊的旋律教育法。这项研究成果一发表,虽说当时还是二十世纪初一九零五年,却很快受到了整个欧洲和美国等国的重视,各国甚至成立了训练所或研究所。达尔库罗兹先生的旋律学是怎么传到这所巴学园来的呢?其过程是这样的:







 
第七章 

  校长小林宗作先生在创办巴学园之前,为了了解外国对孩子们的教育方法,便出发到欧洲去了。在那里参观了各种小学,访问了许多被誉为教育家的人。就在这期间,小林先生在巴黎遇见了一位名叫达尔库罗兹的人,他既是位了不起的作曲家,又是位教育家。小林先生了解到,达尔库罗兹先生长期以来一直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教育儿童不用耳朵,而'用心灵去听、去感知音乐'呢?这不是死板板的教育,而是要使儿童感受到生动而又活泼的音乐,……究竟怎样才能唤起儿童的这种感知能力呢?〃
  最后,他终于在观察孩子们自由自在的蹦蹦跳跳中来了灵感,并创作了旋律体操,即〃旋律教育法〃。于是,小林先生便在巴黎这所达尔库罗兹的学校里逗留了一年多,并掌握了旋律教育法。说起来话就远了,在日本有很多人接受了达尔库罗兹的影响,首先是山耕笮,其次还有现代舞蹈的创始人石井漠,歌舞伎的第二代师祖市川左团次,新剧运动的先驱者小山内薰,舞蹈家伊藤道郎……等等。这些人都是把旋律教育作为一切艺术的基础来向达尔库罗兹学习的。不过,最初尝试把旋律教育法引进小学教育的,还是小林校长。
  〃旋律教育是怎么回事呀?〃
  当有人提出这个疑问时,小林校长总是这样回答:
  〃旋律教育法是一种游戏,它的目的在于使人体的固有组织更为精巧。它同时又是一种培养心灵运动节奏的娱乐活动。这种娱乐活动能使身心同时领会旋律。实行旋律教育法,将会使性格变得和谐而优美。这种性格既高尚又坚强,正直而又能顺从自然的规律。〃
  小林校长列举的优点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去多谈了。总之,冬冬这个班首先从使身体接受旋律开始训练了。校长在礼堂的小舞台上弹钢琴。和着钢琴的节奏,学生们从各自喜欢的地点开始走动。随便怎么走都可以,但若与人流相逆的话,就会与别人相撞,那就不愉快了,因此便自然地沿着同一个方向走动,并形成了一个圆圈。不过,也不需要排成一行,只是毫无拘束的向前走着。但耳朵要注意音乐的节奏,如果认为是二拍的,迈动步伐时就要象乐队指挥似的用力上下挥舞双臂打二拍。脚步不要踩得〃吧嗒,吧嗒〃响,但也不要象跳芭蕾舞那样竖起脚尖。那么该怎样走呢?校长说:〃身体要放松,全身自然摆动,脚尖拖地,就象拉大拇指似的,这样往前走就可以了。〃总之,不管那种姿势,最根本的要求是轻松自在,所以每个学生的走法都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如果音乐的拍节是三拍子,两手就立刻改为打三拍的动作。步法也要合拍,不能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并且两只手指挥的动作最多要到六拍子,这就要求不断地变换动作。比如打四拍时,那动作是:
  〃先向下,绕上来,然后平行挥动,再向上。〃
  这还比较容易,待到五拍时,动作是:
  〃先向下,绕上来,再向前,向一侧移动,然后再向上。〃
  到六拍时,动作就更复杂了:
  〃先向下,绕上来,再向前,然后从前绕到胸前,再向一侧移动,然后再向上。〃
  所以随着拍节的不断变化,动作也就越来越难。而更难的是,校长常常一边弹钢琴一边大声地说:
  〃即使钢琴的曲子变了,你们的动作也不要马上变!〃举个例子来说吧,开始大家都按着两拍的节奏在走动,这时钢琴改为三拍了。但即使听到了三拍的音乐,还得按两拍的样子动作。校长似乎是这样考虑的:这虽然非常艰难,但正是在这种时候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思想集中能力和坚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过了一会儿,校长喊了声:
  〃可以换三拍了!〃
  学生们都感到很高兴,立刻做起三拍的动作,但在这个时候是不容许犹豫的,要在一眨眼的工夫把刚才两拍的节奏忘掉,立即把大脑的命令传到全身,即指挥筋肉开始按三拍动作。然而正当脑子里想着赶快跟上三拍的节奏时,钢琴马上又变为五拍了。旋律教育法就是这样进行的。刚开始时,孩子们的手脚都乱了套,一个个直嚷:
  〃老师,等一等!等等嘛!〃就这样,一边嚷一边哼哼唧唧地作着。而一旦习惯了之后,心理就特别舒服,有时自己还能想出各种花样来,人人都是兴高采烈的。一般都是在人流里各自做着动作,但在高兴时也可以和别人并肩行动。两拍的时候,还可以拉起一只手或闭起眼睛,只是不允许随便说话。
  妈妈们也偶尔在开家长会时悄悄从外面向里看看。那情景动人极了:孩子们都以各自独特的表情,轻松自在地挥舞手臂迈动双腿,看上去个个都很欢快,而且那蹦蹦跳跳的动作和音乐的拍节十分谐调。
  旋律教育法的第一课就是使儿童的身心都能理解节奏,而它的整个出发点是:帮助精神和肉体的谐调平衡,只要能唤起想象力,提高创造力,便算达到了目的。所以冬冬第一天在校门口问妈妈的那句话:
  〃巴学园,这'巴'是什么呀?〃
  当时弄不清这〃巴〃字的含义,现在就能理解校长先生的用心了。所谓〃巴〃,就是由黑、白两个巴字形组成的圆形图案,画在纸上就是这样的:
  (哎,画不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