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矣;外貌斯须不庄不钦,而漫易之心入之
矣。且君子不可斯须而去礼,是以居处必慎独而常恭,君子不可斯须而去乐,
是以琴瑟无故则不彻。’”卢文弨曰:“礼记曲礼下:‘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
故不彻琴瑟。’”器案:乐府诗集琴曲歌辞:“琴者,先王所以修身理性,禁
邪防淫者也。是故君子无故不去其身。”〔二〕赵曦明曰:“文选嵇叔夜琴赋:
‘愔愔琴德,不可测兮。’李善注:‘韩诗曰:“愔愔,和悦貌。”’”器案:杜
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分门集注引“愔愔”作一“音”字,类说作“愦
愦”,俱误。周舍上云乐:“歌管愔愔,铿鼓锵锵。”〔三〕曲,琴曲歌辞;解,
歌辞段数。琴一曲曰曲,一段曰解。
〔四〕风俗通义声音篇:“琴,其道行和乐而作者,命其曲曰畅。畅者,
言其道之美畅,犹不敢自安,不骄不溢,好礼不以畅其意也。”〔五〕元刊集
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卷十九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王洙注、宋刊本草堂诗笺
三注引“坐”作“座”。
〔六〕御览七五八引郭澄之郭子:“王光禄曰:‘正得残盘冷炙。’”此
颜氏所本。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又本
颜氏此文;师民瞻注曰:“残杯,谓瓮之余者,香已埋歇;柔肉曰炙,冷炙,
谓宿炙也。”〔七〕赵曦明曰:“晋书隐逸传:‘戴逵,字安道,谯国人。少博
学,善属文,能鼓琴。武陵王晞使人召之,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
为王门伶人。”’”家语曰:“君子不博,为其兼行恶道故也〔一〕。”论语云:
“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二〕。”然则圣人不用博弈为教;但以学
者不可常精,有时疲倦,则傥为之,犹胜饱食昏睡,兀然〔三〕端坐〔四〕
耳。至如吴太子以为无益,命韦昭论之〔五〕;王肃、〔六〕葛洪〔七〕、陶
侃〔八〕之徒,不许目观手执,此并勤笃之志也。能尔为佳。古为大博则六
箸,小博则二茕〔九〕,今无晓者。比世所行,一茕十二棋,数术浅短,不
足可翫。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一0〕,颇为雅戏〔一一〕;但令人耽愦〔一
二〕,废丧实多,不可常也。
〔一〕卢文弨曰:“家语五仪解:‘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
有之乎?”孔子曰:“有之。”公曰:“何为?”对曰:“为其有二乘。”公曰:
“有二乘则何为不博?”子曰:“为其兼行恶道也。”’”〔二〕此论语阳货篇
文。赵曦明曰:“说文:‘博,局戏,六箸十二棋也。古者,乌曹作博。’方
言五:‘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皆谓之弈。’”器案:艺文类聚
七四引李秀四维赋序:“四维戏者,卫尉挚侯之所造也,画纸为局,截木为
棋。”则博弈又有四维之名。
〔三〕刘伶酒德颂:“兀然而醉,怳然而醒。”文选游天台山赋注:“兀,
无知之貌也。”〔四〕北史高昂传:“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五〕赵
曦明曰:“吴志韦曜传:‘曜字弘嗣,吴郡云阳人。为太子中庶子。时蔡颖亦
在东宫,性好博弈;太子和以为无益,命曜论之。’注:‘曜本名昭,史为晋
讳改之。’”案:韦昭博弈论见本传及文选卷五十二,略云:“今世之人,多
不务经术,好翫博弈,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当其临
局交争,雌雄未决,专精锐意,心劳体倦,人事旷而不修,宾旅阙而不接。
至或赌及衣服,徙棋易行,廉耻之意弛,而忿戾之色发。然其所志,不出一
枰之上,所务不过方罫之间,技非六艺,用非经国,求之于战阵,则非孙、
吴之伦也,考之于道艺,则非孔氏之门也。”〔六〕王肃事未详。
〔七〕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见人博戏,了不目眄,或强牵引观之,
殊不入神,有若昼睡,是以至今不知棋局上有几道,樗蒲齿名。亦念此辈末
技,乱意思而妨日月,在位有损政事,儒者则废讲诵,凡民则忘稼穑,商人
则失货财。至于胜负未分,交争都市,心热于中,颜愁于外,名之为乐,而
实煎悴。丧廉耻之操,兴争竞之端,相取重货,密结怨隙。昔宋闵公、吴太
子致碎首之祸,生叛乱之变,覆灭七国,几倾天朝,作戒百代,其鉴明矣。”
〔八〕赵曦明曰:“晋中兴书:‘陶侃为荆州,见佐吏博弈戏具,投之于江,
曰:“围棋,尧、舜以教愚子;博,殷纣所造:诸君并国器,何以此为。”’”
〔九〕赵曦明曰:“鲍宏博经:‘博局之戏,各设六箸,行六棋,故云六博。
用十二棋,六白六黑。所掷骰谓之琼。琼有五采,刻为一画者谓之塞,两画
者谓之白,三画者谓之黑,一边不刻者,在五塞之间,谓之五塞。’”卢文弨
曰:“广雅:‘博箸谓之箭。’楚辞招魂:‘菎蔽象棋有六簙。’王逸注:‘蔽,
簙箸也。’案:茕,渠营切,即琼也。温庭筠诗用双琼,即二茕也。”器案:
史记蔡泽传:“君独不观夫博者乎?或欲大投,或欲分功。”集解:“投,投
琼也。”索隐:“言夫博弈,或欲大投其琼以致胜;或欲分功者,谓观其势弱,
则投地而分功,以救远也。”西京杂记四:“许博昌,安陵人也。善陆博,? 。
法用六箸,或谓之究,以竹为之,长六分。或用二箸。博昌又作大博经一篇,
今世传。”案:究即茕之误。字又作●,唐写本王仁昫刊缪补缺切韵卌一清:
“●,博●子,一曰投,渠营反。”宋本御览七五四引繁钦威仪箴:“操碁弄
碁。”原注:“瞿营切,●,博子。”隋书经籍志:“梁有大小博法一卷。”唐
志又有大博经行棋戏法二卷,鲍宏小博经一卷。刘梦得文集观博云:“客有
以博戏自任者,迟余观焉。初,主人执握塑之器,置于庑下,曰:‘主进者
要约之。’既揖让,即次有博齿二,异乎齿负之齿,其制用骨,觚棱四均,
镂以朱墨,耦而合数,取应期月,视其转止,依以争道。是制也,通行之久
矣,莫详所祖,以其用必投掷,故以博投诏之。”〔一0〕赵曦明曰:“世说
新语巧艺篇:‘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器案:艺文类
聚七四引沈约棋品序:“支公以为手谈,王生谓之坐隐。”能改斋漫录七引语
林:“王以围棋为手谈,在哀制中祥后,客来,方幅为会戏。”则又以手谈为
王。
高承事物纪原九:“王积新碁势谱图曰:‘王郎号为坐隐,祖约称为手
谈。’由是言之,虽说有小同异,然疑晋以来语也。”案:唐志有王积薪金谷
园九局图一卷,云:“开元待诏。”一作“新”,一作“薪”,未知谁是。
〔一一〕南史朱异传:“沈约戏异曰:‘卿年少,何不廉?天下唯文义
棋书,卿一时将去,可谓不廉也。’”沈戏朱之言,与颜氏此文所论列者合观
之,足觇当时风尚。
〔一二〕卢文弨曰:“愦,胡对切,心乱也。”投壶之礼〔一〕,近世愈
精。古者,实以小豆,为其矢之跃也。〔二〕今则唯欲其骁,益多益喜〔三〕,
乃有倚竿、带剑、狼壶、豹尾、龙首之名〔四〕。其尤妙者〔五〕,有莲花骁
〔六〕。汝南周? 。,弘正之子〔七〕,会稽贺徽,贺革之子〔八〕,并能一箭
四十余骁〔九〕。贺又尝为小障,置壶其外,隔障投之,无所失也。至邺以
来,亦见广宁、兰陵诸王〔一0〕,有此校具〔一一〕,举国遂无投得一骁者
〔一二〕。弹棋亦近世雅戏〔一三〕,消愁释愦,时可为之。
〔一〕此句上,胡本有“欲”字,未可从。
〔二〕卢文弨曰:“礼记投壶:‘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
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壶去席二矢半。矢以柘若棘,
毋去其皮。’”〔三〕续家训“骁”作“骄”,类说、绀珠集四引此句作“今以
跃为贵谓之骄”,类说又云:“‘骄’一作‘骁’。”何焯曰:“骁者,似投入而
复跃出,挂于壶之口耳而名。”赵曦明曰:“西京杂记下:‘武帝时,郭舍人
善投壶,以竹为矢,不用棘也。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郭舍人则激矢令
还,一矢百余反,谓之为骁,言如博之腕枭于掌中为骁杰也。
每为武帝投壶,辄赐金帛。’”〔四〕御览七五三引投壶变(隋志:“梁
有投壶变一卷,晋光禄大夫虞潭撰。”):“谓之投壶者,取名●(他由切)籔,
渐而转易,铸金代焉。逮之于后,人事生矣。壶底去一尺,其下笋以龙玄,
(玄,月中虾蟆,随其生死也。横曰笋,龙蛇之形。)运之以皫(平表切)
虾、(谓龙下皫螭也。)燕尾,(燕识候而归,人来去有恒,投而归人,自数
之极也。)矢十二,(数之极也。)长二尺八寸。(法于恒矢,古用柘棘。)古
者投壶,击鼓为节,带剑十二,(入检类二带,谓之带剑。)倚十八,(倚并
左右如狼尾状。)狼壶二十,(令矢圆转,面于壶口。)剑骄七十八,(带剑还
如后也。)三百六十筹得一马,(言三百六十,岁功成也。马谓之近党,同得
胜也)三马成都。”虞氏彼文之燕尾、龙笋,当即颜氏此文之豹尾、龙首。
司马光投壶格:“倚竿,箭斜倚壶口中。带剑,贯耳不至地者。狼壶,转旋
口上而成倚竿者。龙尾,倚竿而箭羽正向己者。龙首,倚竿而箭首正向己者。”
则颜氏之豹尾,司马氏又作龙尾也。
〔五〕续家训“尤”作“以”。
〔六〕续家训、绀珠集“骁”作“骄”。绀珠集又云:“‘骄’一作‘骁’。”
〔七〕卢文弨曰:“陈书周弘正传:‘子? 。,官至吏部郎。’”〔八〕卢文弨曰:
“梁书儒林传:‘贺痈铮治拿鳌I偻ㄈ瘢俺ぃ橹涡⒕⒙塾铩
毛诗、左传。’其子未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