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书儒林传:‘贺痈铮治拿鳌I偻ㄈ瘢俺ぃ橹涡⒕⒙塾铩
毛诗、左传。’其子未见。”徐鲲曰:“南史贺革传:‘子徽,美风仪,能谈吐,
深为革爱。先革卒,革哭之,因遘疾而卒。’”〔九〕“并能一箭四十余骁”,
续家训作“并能一箭四十余憍三十余骄”,“憍”当是“骄”误。
〔一0〕赵曦明曰:“北齐文襄六王传:‘广宁王孝珩,文襄第二子。
爱赏人物,学涉经史,好缀文,有伎艺。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
四子。面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
将士共之。’”〔一一〕文选奏弹刘整:“整语采音,其道汝偷车校具,? 。车
栏、夹杖、龙牵,实非采音所偷。”此文校具,与文选义同,当指小障。校
谓校饰也。古钞本文选颜延年赭白马赋:“宝校星缠。”注:“校,装饰也。”
傅子有校工篇,言妇人首饰及其它车服舆马之饰。南齐书舆服志:“受福望
龙诸校饰。”又云:“凤皇衔花诸校饰。”又云:“金辂制度校饰。”又云:“皇
太子象辂校饰。”又云:“指南车皆铜校饰。”诸校字义并同。盖工艺谓之校
饰,其物品则谓之校具也。
〔一二〕续家训“骁”作“骄”。
〔一三〕赵曦明曰:“艺经:‘弹棋,二人对局,黑白棋各六枚,先列
棋相当,下呼上击之。’世说巧艺篇:‘弹棋始自魏宫内,用妆奁戏。文帝于
此戏特妙,用手巾角拂之,无不中者。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着葛巾角,
低头拂棋,妙踰于帝。’注‘傅玄弹棋赋叙曰:“汉成帝好蹴鞠。刘向谓劳人
体,竭人力,非至尊所宜御,乃因其体作弹棋。”则此戏其来久矣。’”器案:
御览七五五引弹棋经后序:“弹棋者,雅戏也,非同于五白枭橛之数,不游
乎纷竞诋欺之间,淡薄自如,故趋名近利之人,多不尚焉。盖道家所为,欲
习其偃亚导引之法,击博腾掷之妙自畅耳。”梦溪笔谈十八:“弹棋,今人罕
为之。有谱一卷,盖唐人所为。其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其巅为小壶,
四角隆起,今大名开元寺佛殿上有一石局,亦唐时物也。李商隐诗云:‘玉
作弹棋局,中心最不平。’谓其中高也。白乐天诗:‘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
斜。’谓抹角斜弹一发过半局,今谱中具有此法。柳子厚叙棋用二十四棋者,
即此戏也。”老学庵笔记十:“吕进伯作考古图云:‘古弹棋局,状如香炉。’
盖谓其中隆起也。李义山诗云:‘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今人多不能解,
以进伯之说观之,则粗可见。然恨其艺之不传也。魏文帝善弹棋,不复用指,
第以手巾拂之;有客自谓绝艺,及召见,自抵首以葛巾拂之,文帝不能及也。
此说今不可解矣。大明(当作“名”)龙兴寺佛殿有魏宫玉石弹棋局,上有
黄初中刻字。政和中取入禁中。”
终制〔一〕第二十
死者,人之常分,不可免也。吾年十九,值梁家丧乱,其间与白刃为
伍者,亦常数辈〔二〕;幸承余福,得至于今。古人云:“五十不为夭〔三〕。”
吾已六十余,故心坦然,不以残年为念。先有风气之疾〔四〕,常疑奄然〔五〕,
聊书素怀,以为汝诫。
〔一〕器案:终制,谓送终之制,犹今言遗嘱。后汉书宋均传:“送终
逾制。”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表首阳山东为寿陵,作终制云云。”又常林传
注引魏略:“沐并作终制。”晋书石苞传:“豫为终制。”金楼子有终制篇。黄
叔琳曰:“古多厚葬,故杨王孙之论,班史传之,魏、晋间人效其义,多载
之于史,要非中道也。况近世物力日艰,人子之情日减,若复以薄葬为训,
将举而委之于壑矣。然此篇从遭乱不得厚葬其亲,说到己身不当有加于先,
犹恻然动仁人孝子之感也。”纪昀曰:“昆圃先生之说甚是。然厚葬可也,厚
歛不可也,二事大有分别,混而一之,则反生拗戾矣。先生亦未免草草也。”
〔二〕辈犹言人次。史记秦始皇本纪:“高使人请子婴数辈。”用法与此相同。
〔三〕赵曦明曰:“蜀志先主传注: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人
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四〕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以知齐王太后病者,臣意诊其脉,切其太阴之口,
湿然风气也。脉法曰:‘沈之而大坚,浮之而大紧者,病主在肾。’肾切之而
相反也,脉大而臊。大者,膀胱气也。臊者,中有热而溺赤。”〔五〕奄然,
即下文奄忽之意。文选马季长长笛赋:“奄忽灭没。”李善注:“方言:‘奄,
遽也。’”先君先夫人皆未还建邺旧山〔一〕,旅葬江陵东郭。承圣末,已启
求扬都〔二〕,欲营迁厝〔三〕。蒙诏赐银百两,已于扬州小郊北地烧砖〔四〕,
便值本朝〔五〕沦没,流离如此,数十年间,绝于还望。今虽混一〔六〕,
家道〔七〕罄穷,何由办此奉营〔八〕资费?且扬都污毁,无复孑遗〔九〕,
还被下湿〔一0〕,未为得计。自咎自责,贯心刻髓〔一一〕。计吾兄弟,不
当仕进;但以门衰,骨肉单弱,五服之内,傍无一人,播越〔一二〕他乡,
无复资荫〔一三〕;使汝等沈沦厮役〔一四〕,以为先世之耻;故腼冒〔一五〕
人间,不敢坠失〔一六〕。兼以北方政教严切,全无隐退者故也。
〔一〕卢文弨曰:“之推九世祖含随晋元帝东渡,故建邺乃其故土也。
本传观我生赋:‘经长干以掩抑,展白下以流连。’自注:‘靖侯以下七世坟
茔皆在白下。’”器案:旧山,犹今言故乡。文选谢灵运过始宁墅诗:“剖竹
守沧海,枉帆过旧山。”吕延济注:“谓枉曲船帆,来过旧居。”又初发石首
城诗:“故山日已远,风波岂还时。”张铣注:“故山,谓所居旧山也。”全唐
诗周贺卷秋思:“旧山余业在,杳隔洞庭波。”原注:“‘旧山’一作‘故乡’。”
〔二〕宋本有“已”字,续家训及各本俱无,今从宋本。
〔三〕器案:厝又作措,柩暂置也。迁厝,即迁葬。文选寡妇赋:“又
将迁神而安措。”李周翰注:“迁神安措,谓迁柩归葬也。”〔四〕抱经堂本“砖”
作“砖”,宋本、续家训及各本都作“砖”,今从之,下同。
〔五〕徐鲲曰:“顾炎武云:‘古人谓所事之国为本朝,魏文钦降吴表,
言“世受魏恩,不能扶翼本朝,抱媿俛仰,靡所自厝。”又如吴亡之后,而
蔡洪与刺史周俊书言吴朝举贤良是也。之推仕历齐、周及隋,而犹称梁为本
朝;盖臣子之辞,无可移易,而当时上下亦不以为嫌者矣。’见日知录十三
卷。”〔六〕赵曦明曰:“通鉴:‘隋文帝开皇七年灭梁,废其主萧琮为莒公。
八年冬十月,以晋王广为淮南行省尚书令行军元帅,帅师伐陈,九年正月,
获其主叔宝,陈国平。’”器案:晋书恭纪:“混一六合。”隋书炀纪:“车书
混一。”混一,谓混同一统也。
〔七〕胡式钰窦存四:“家资曰家道。陆士衡百年歌:‘子孙昌盛家道
丰。’颜氏家训云云,与易‘夫夫妇妇而家道正’不同。”〔八〕奉营,谓奉
祀营葬。
〔九〕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传:“孑然遗失也。”
正义:“释训云:‘孑然,孤独之貌。’言靡有孑遗,谓无有孑然得遗漏。”案:
隋书地理志下:“丹阳郡,自东晋已后,置郡曰扬州,平陈,诏并平荡耕垦,
更于石头城置蒋州。”〔一0〕古人多言江南卑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两言“长
沙卑湿”,又淮南衡山列传:“南方卑湿。”又货殖列传:“江南卑湿。”陈书
萧? 。传:“愍时赋:‘南方卑而叹屈,长沙湿而悲贾。’”下湿,犹卑湿也。
〔一一〕续家训“髓”作“体”。潜夫论交际篇:“精诚相射,贯心达
髓。”此用其文。
〔一二〕后汉书袁术传:“天子播越。”李贤注:“播,迁也;越,逸也;
言失所居。”〔一三〕周书苏绰传:“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
通鉴一一一胡三省注:“资谓门地成资。”〔一四〕卢文弨曰:“何休注公羊宣
十二年传:‘艾草为防者曰厮,汲水浆者曰役。’”〔一五〕卢文弨曰:“腼,
土典切,面丑也。”器案:徐陵与王吴郡书:“孤子无心腼冒,苟■光阴,风
疾弥留,示有余息。”杜甫去矣行:“野人旷荡无腼颜。”〔一六〕本书止足篇:
“吾近为黄门郎,已可收退,当时羁旅,惧罹谤讟,思为此计,仅未暇尔。”
与此所言,皆为腼冒人间自解耳。
今年老疾侵〔一〕,傥然奄忽,岂求备礼乎?一日放臂,沐浴而已,不
劳复魄〔二〕,殓以常衣〔三〕。先夫人弃背〔四〕之时,属世荒馑,家涂空
迫〔五〕,兄弟幼弱,棺器率薄,藏内无砖〔六〕。吾当松棺二寸,衣帽已外,
一不得自随,床上唯施七星板〔七〕;至如蜡弩牙、玉豚、锡人之属〔八〕,
并须停省,粮罂明器〔九〕,故不得营,碑志旒旐〔一0〕,弥在言外。载以
鳖甲车〔一一〕,衬土而下〔一二〕,平地无坟〔一三〕;若惧拜扫不知兆域
〔一四〕,当筑一堵低墙于左右前后,随为私记耳〔一五〕。灵筵勿设枕几〔一
六〕,朔望祥禫〔一七〕,唯下白粥清水干枣,不得有酒肉饼果之祭。亲友来
餟酹者,一皆拒之。汝曹若违吾心,有加先妣,则陷父不孝,在汝安乎?其
内典功德〔一八〕,随力所至,勿刳竭生资〔一九〕,使冻馁也。四时祭祀,
周、孔所教,欲人勿死其亲〔二0〕,不忘孝道也。求诸内典,则无益焉。
杀生为之,翻增罪累〔二一〕。若报罔极之德〔二二〕,霜露之悲〔二三〕,
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二四〕。
〔一〕续家训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