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懿行曰:“案:今易文云:‘良马逐。’此衍一字者,盖从郑易,陆氏释文
引之云:‘良马逐逐,两马走也。’”〔一0〕赵曦明曰:“见宣公十二年。”〔一
一〕续家训“骏”作“骆”。
〔一二〕续家训“牧騲”作“驒骏”。
〔一三〕毛生,谓汉河间太守毛苌,撰诗传十卷,今传。史记儒林传:
“言礼,自鲁高唐生。”索隐:“自汉以来,儒者皆号生。”称毛苌为毛生,
义亦犹此。
〔一四〕赵曦明曰:“周礼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邦国
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凡马特居四之一。’注:‘郑司农云:“四
之一者,三牝一牡。”’”段玉裁曰:“以周官考之,则有牡无牝之说全非。”
卢文弨曰:“案:校人职又云:‘驽马三良马之数。’康成注:‘良,善也。’
则毛传所云良马,亦只言善马耳。凡执驹攻特之政,皆因其牝牡相杂处耳。
垧野放牧之地,亦非驾辂朝聘祭祀可比,自当不限騲骘。墉风干旄,亦言良
马,何必定指为牡?况毛传以良马、戎马、田马、驽马四种为言者,意在分
配駉之四章,统言之,则皆得良马之名;析言之,则良马乃四种之一。左传
云:‘赵旃以其良马二济其兄与叔父,以他马反,遇敌不能去。’此正善与驽
之别也,作传者岂屑屑致辨于牝牡之闲乎?颜君引证,亦殊未确。”臧琳经
义杂记十八曰:“鲁颂:‘駉駉牡马。’正义曰:‘駉駉然腹干肥张者,所牧养
之良马也。定本牧马字作牡马。’释文:‘牡马,茂后反,草木疏云:“骘马
也。”说文同,本或作牧。’颜氏家训书证云云。据此,则六朝时本已有‘牡
马’、‘牧马’两文矣,故正义作‘牧’,云:‘定本作“牡”’,(今正文皆作
“牡”,非。)释文作‘牡马’,云:‘本或作“牧”。’唐石经作‘牡马’,验
其改刻之痕,本是‘牧’字。文选李少卿答苏武书:‘牧马悲鸣。’李善引毛
诗曰:‘駉駉牧马。’艺文类聚九十三、太平御览五十五引‘駉駉牧马’,初
学记二十九、白氏六帖九十六引‘駉駉牡马’,则唐人亦兼具两本矣。宋吕
东莱读诗记首章犹作‘牧马’。今考之‘駉駉牡马’,传云:‘駉駉,良马腹
干肥张也。’‘在垧之野’,笺云:‘牧于垧野者,避民居与良田也。’‘薄言垧
者’,传云:‘牧之垧野则駉駉然。’笺云:‘垧之牧地,水草既美,牧人又良。’
则知‘在垧之野’、‘薄言垧者’二句,方及牧事,首句止言马之良骏,而未
及于牧也。释文于‘牡马’下引草木疏云:‘骘马也。’案:尔雅释畜:‘牡
曰骘。’则陆氏草木虫鱼疏亦作‘牡马’矣。释文序录:‘陆机(案当作“玑”),
字符恪,吴太子中庶子。’乃三国时人,非晋之陆机,远在颜氏之前,其本
更为可据,是当作‘牡马’为定也。
(牡、牧二字,形声皆相近。)”器案: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仍从颜说,
两存之可也。魏书刘芳传:“芳撰毛诗笺音义证十卷,周官、仪礼义证各五
卷。”月令云〔一〕:“荔挺出。”郑玄注云:“荔挺,马薤也〔二〕。”说文云:
“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广雅〔三〕云:“马薤,荔也。”通俗文〔四〕
亦云马蔺〔五〕。易统通卦验玄图〔六〕云:“荔挺不出,则国多火灾。”蔡
邕月令章句〔七〕云:“荔似挺。
〔八〕”高诱注吕氏春秋云:“荔草挺出也〔九〕。”然则月令注荔挺为
草名,误矣〔一0〕。河北平泽率生之。江东颇有此物,人或种于阶庭,但
呼为旱蒲〔一一〕,故不识马薤。讲礼者乃以为马苋;马苋〔一二〕堪食,
亦名豚耳,俗名马齿。江陵尝有一僧,面形上广下狭;刘缓幼子民誉,年始
数岁,俊晤善体物〔一三〕,见此僧云:“面似马苋。”其伯父绦因呼为荔挺
法师〔一四〕。绦亲讲礼名儒〔一五〕,尚误如此。
〔一〕抱经堂校定本脱“云”字,宋本及各本俱有,今据补。
〔二〕卢文弨曰:“薤,本作■,户戒切。”〔三〕赵曦明曰:“隋书经
籍志:‘广雅三卷,魏博士张揖撰。’”〔四〕赵曦明曰:“隋书经籍志:‘通俗
文一卷,服虔撰。’”〔五〕类说“蔺”作“兰”。器案:说文艹部:“蔺,莞
属。”玉篇艹部:“蔺,似莞而细,可为席,一名马蔺。”〔六〕御览一000
引作“易统验玄图”。
〔七〕赵曦明曰:“隋书经籍志:‘月令章句十二卷,汉左中郎将蔡邕
撰。’”〔八〕御览引作“荔以挺出”,以、似古通。卢文弨曰:“荔似挺,语
不明,据本草图经引作‘荔以挺出’,当是也。”〔九〕见吕氏春秋十一月纪。
〔一0〕郝懿行曰:“谓之马■者,此草叶似■而长厚,有似于蒲,故
江东名为旱蒲,三月开紫碧华,五月结实作角子,根可为刷。今时织布帛者,
以火熨其根,去皮,东作餬刷,名曰炊帚是矣。俗人呼为马兰,非也,盖马
蔺之讹尔。周书时训篇云:‘荔挺不生,卿士专权。’合之通卦验,则知康成
之读,未可谓非也。”〔一一〕续家训及各本“旱”作“早”,御览亦作“早”,
今从宋本。
〔一二〕抱经堂校定本及余本不重“马苋”二字,今据宋本校补。
〔一三〕罗本、傅本、颜本、程本、胡本、何本、朱本、文津本“晤”
作“悟”,今从宋本。又御览引“俊”作“隽”。体物,犹言体貌事物。文选
文赋:“赋体物而浏亮。”李善注:“赋以陈事,故曰体物。”李周翰注:“赋
象事,故体物。”〔一四〕续家训、罗本、傅本、颜本、程本、胡本、何本、
文津本、朱本及御览引“绦”上有“刘”字,今从宋本。器案:酉阳杂俎前
十六广动植之一序:“刘绦误呼荔挺,至今可笑,学者岂容略乎?”即本此
文。
〔一五〕器案,亲犹言本人或本身,即谓刘绦本人是讲礼名儒也。与
风操篇“是我亲第七叔”,“思鲁等第四舅母,亲吴郡张建女也”,用法相似
而微有不同。
诗云:“将其来施施〔一〕。”毛传云:“施施,难进之意。”郑笺云:“施
施,舒行貌也〔二〕。”韩诗亦重为施施。河北毛诗皆云施施。江南旧本,悉
单为施,俗遂是之,恐为少误〔三〕。
〔一〕诗王风丘中有麻文。
〔二〕案:今本郑笺作“施施,舒行伺间独来见己之貌”。
〔三〕抱经堂校定本“为”作“有”,宋本、续家训、罗本、傅本、颜
本、何本、朱本作“为”,今从之。臧琳经义杂记二八曰:“考诗丘中有麻,
三章,章四句,句四字,独‘将其来施施’五字,据颜氏说,知江南旧本皆
作‘将其来施’,颜以传、笺重文而疑其有误。然颜氏述江南、河北书本,
河北者往往为人所改,江南者多善本,则此文之悉单为施,不得据河北本以
疑之矣。若以毛、郑皆云施施,而以作施施为是,则更误。经传每正文一字,
释者重文,所谓长言之也。礼记乐记曰:‘诗云:“肃雝和鸣,先祖是听。”
夫肃肃,敬也;雝雝,和也。’又诗邶谷风:‘有洸有溃。’传:‘洸洸,武也;
溃溃,怒也。’笺云:‘君子洸洸然,溃溃然,无温润之色。’释文引韩诗亦
云:‘溃溃,不然之貌。’桧匪风:‘匪风发兮,匪车偈兮。’汉书王吉传引此
诗并引说曰:‘是非古之风也,发发者;是非古之车也,揭揭者。’是可知毛、
郑皆云施施,与正文悉单作施,为各成其是矣。”徐鼒读书杂释三曰:“孟子:
‘施施从外来。’施施连文,似本此诗。且赵岐注云:‘施施,犹扁扁,喜说
之貌。’与郑笺‘舒行伺间’意略同。张揖广雅释训亦云:‘施施,行也。’
此皆在颜之推所见江南旧本以前,则毛诗之连文,无可疑矣。又孟子音义曰:
‘施,丁依字,诗曰:“将其来施施。”张音怡。’”诗云:“有湥螺拢嗽
祁祁〔一〕。”毛传云:“湥踉泼病]螺拢菩忻病F钇睿烀惨病捕场!
笺云:“古者,阴阳和,风雨时,其来祁祁然,不暴疾也。”案:湥咽且踉疲
何劳复云“兴云祁祁”耶?“云”当为“雨”,俗写误耳。班固灵台诗〔三〕
云:“三光宣精〔四〕,五行布序〔五〕,习习祥风〔六〕,祁祁甘雨。〔七〕”
此其证也〔八〕。
〔一〕续家训“云”作“雨”,未可从。宋本原注:“诗:‘兴雨祁祁。’
注云:‘兴雨如字,本作兴云,非。’”赵曦明曰:“案:此乃陆德明释文中语,
非颜氏所注。”器案:此诗经小雅大田文。
〔二〕金石录引“徐”下无“? 。”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按:有
湥嗥啵胶谠迫玺B,凄风怒生,此山雨欲来风满楼之象也;既而白云瀰漫,
风定雨甚,则兴云祁祁,雨我公田也:诗之体物浏亮如是。”〔三〕案:班固
灵台诗,见文选班孟坚东都赋后。
〔四〕东都赋李善注:“淮南子曰:‘夫道纮宇宙而章三光。’高诱曰:
‘三光,日月星也。’”〔五〕东都赋李善注:“尚书曰:‘五行:一曰水,二
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也。’”〔六〕东都赋李善注:“毛诗曰:‘习
习谷风。’礼斗威仪:‘君乘火而王,其政颂平,则祥风至。’宋均曰:‘即景
风也,其来长养万物。’”〔七〕东都赋李善注:“尚书考灵耀曰:‘荧惑顺行
甘雨时也。’”〔八〕段玉裁曰:“云自下而上,雨自上而下,故素问曰:‘地
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诸书皆言兴云、作云,无有言兴雨者。韩诗外传、
吕氏春秋、汉书皆作‘兴云祁祁’,‘兴云祁祁,雨我公田’,如言‘英英白
云,露彼菅茅’也。”卢文弨曰:“案:盐铁论水旱篇、后汉书左雄传皆作‘兴
雨祁祁’,观笺‘其来不暴疾’之语,自指雨言,金石录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