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驱役,谓奔走役使。文选潘岳在怀县作诗:“驱役宰两邑,政绩竟无施。”〔七〕
南史刘敬宣诸人传论:“或能振拔尘滓,自致封侯。”〔八〕续家训、罗本、
傅本、颜本、程本、胡本、何本、朱本、黄本、文津本“不遇”作“不过”,
今从宋本。
〔九〕赵曦明曰:“抱朴子金丹篇:‘昔左元放神人授之金丹僊经,余
师郑君以授余。
受之已二十余年矣,资无儋石,无以为之,但有长叹耳。’又云:‘朱
草喜生岩石之下,刻之,汁流如血。以玉及八石金银投其中,便可丸如泥,
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一0〕续家训
“益”作“盖”。
〔一一〕宋本“如”作“若”,今从续家训及余本。
〔一二〕赵曦明曰:“蒋子万机论:‘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案:
见御览四九六、困学纪闻十三引)郝懿行说同。刘盼遂曰:“按:二语出抱
朴子极言篇云:‘若夫睹财色而心不战,闻俗言而志不沮者,万夫之中有一
人为多矣。故为者如牛毛,获者如麟角也。’赵注虽引蒋子万机论语,然黄
门意自用葛氏书也。”器案:抱朴子自叙篇:“然亦是不急之末学,知之譬如
麟角凤距,何必用之。”亦以麟角喻学成。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
者如麟角。”亦本万机论。本书勉学篇云:“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
如芝草。”取譬亦同。
〔一三〕黄叔琳曰:“可以破愚。”赵曦明曰:“华山,仙人多居焉。初
学记引华山记云:‘山顶有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山下有集灵宫,汉武帝欲
怀集仙者,故名。’今云‘白骨如莽’,言其不可信也。左氏哀元年传:‘吴
日敝于兵,暴骨如莽。’杜注:‘草之生于广野,莽莽然,故曰草莽。’”卢文
弨曰:“孔丛子陈士义篇:‘魏王曰:“吾闻道士登华山,则长生不死,意亦
愿之。”对曰:“古无是道,非所愿也。”’”刘盼遂曰:“按:抱朴子登涉篇云:
‘凡为道合药及避乱隐居者,莫不入山。然不知入山法者,多遇祸害。故谚
有之曰:“太华之下,白骨狼借。”’”〔一四〕续家训“世”作“此”,“愿”
作“劝”。广弘明集十三释法琳辨正论引此文作“神仙之事,有金玉之费,
颇为虚放。华山之下,白骨如莽,何有得仙之理?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
能出世,不劝汝曹学之。”颇有纂改也。
〔一五〕胡三省通鉴一一五注:“气一出一入谓之息。”〔一六〕宋本、
鲍本“寒暄”作“暄寒”。
〔一七〕案: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有神农黄帝食禁七卷,日本康赖
医心方二九引本草食忌,即言禁忌食饮之事。
〔一八〕器案:诗小雅四牡:“不遑将父。”毛传:“将,养也。”〔一九〕
论语泰伯篇:“禹,吾无闲然。”卢文弨曰:“抱朴子极言篇:‘养生之方:唾
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先寒而衣,
先热而解。
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不欲甚劳甚逸。
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五味入
口,不欲偏多。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忍怒以全阴气,抑
喜以养阳气。然后先服草木以救亏缺,后服金丹以定无穷。’”文廷式纯常子
枝语三九:“二程遗书云:‘问:“神仙之说有诸?”曰:“不知若何。若曰白
日飞升之类则无。若言居山谷间、保形炼气、以延年益寿则有之。譬如一垆
火,置之风中则易过,置之密室则难过,有此理也。”’颜氏家训云云,此意
与程子略近,六朝人所以好言服饵也。然参同契云:‘广求名药,与道乖殊。’
野葛巴豆,学者所宜慎耳。”器案:颜、程言养生而不信神仙轻举之说,此
合于医家调养之学,非服食求神仙者比也。
〔二0〕赵曦明曰:“梁书文苑传:‘庾于陵弟肩吾,字子慎。太宗在
藩,雅好文章士;与东海徐摛、吴郡陆杲、彭城刘遵、刘孝仪、孝威,同被
赏接。太清中,侯景陷京师,逃赴江陵,未几卒。’名医别录:‘槐实味酸咸,
久服,明目益气,头不白,延年。’”〔二一〕事类赋二五“七”作“九”。
〔二二〕事类赋“字”作“书”。
〔二三〕事类赋“犹”作“皆”。
〔二四〕卢文弨曰:“晋书地理志:‘魏郡邺,魏武受封居此。’”〔二五〕
宋本“车前”作“煎者”,原注:“一本有‘车前’字。”续家训、类说同今
本。又续家训“枸”作“狗”。案:枸、狗古音近通用,左传释文:“‘枸’
又作‘狗’。”是其证。卢文弨曰:“古有服杏金丹法,云出左慈,除瘖、盲、
挛、跛、疝、痔、瘿、■、疮、肿,万病皆愈;久服,通灵不死云云。其说
妄诞,杏仁性热,降气,非可久服之药。本草经:‘枸杞,一名杞根,一名
地骨,一名地辅,服之,坚筋骨,轻身,耐老。’博物志:‘黄帝问天老曰:
“天地所生,岂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老曰:“太阳之草,名曰黄精,
饵而食之,可以长生。”’列仙传:‘涓子好饵朮节,食其精,三百年。’神仙
服食经:‘车前实,雷之精也,服之行化。八月采地衣,地衣者,车前实也。’”
刘盼遂引吴承仕曰:“别录陶隐居曰:‘赤朮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
煎用。’此朮煎之说也。车前虽冷利,仙经亦服饵之。疑朮煎、车前二物,
或宜并列。”〔二六〕宋本注云:“一本无此六字。”案:类说无此六字。
〔二七〕医心方二七引“摇动”作“动摇”。
〔二八〕医心方作“饮热食冷”。
〔二九〕医心方“子”下有“云”字。按:抱朴子应难篇:“或问坚齿
之道,抱朴子曰:‘能养以华池,浸以醴液,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
〔三0〕宋本“叩”作“建”,案:医心方亦作“建”,与抱朴子同,类说与
今本同。
又医心方“早”作“旦”。
〔三一〕续家训、类说及各本均无“便”字,宋本及医心方有,今从
之。
〔三二〕医心方“今”上有“至”字,“持”作“将”。
〔三三〕医心方“也”作“之”。
〔三四〕宋本“欲”作“诸”。
〔三五〕赵曦明曰:“梁书陶宏景传:‘字通明,丹阳秣陵人。止于句
容之句曲山,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天,名金坛华阳之天。”乃中山立馆,自
号华阳隐居。天监四年,移居积金东涧。善辟谷导引之法,年逾八十,而有
壮容。大同二年卒,年八十五。’隋书经籍志:‘太清草木集要二卷,陶隐居
撰。’”器案:道藏洞真部记传类“龙”下茅山志九,记陶隐居在山所著书,
有太清玉石丹药集要三卷,太清诸草木方集要三卷。
〔三六〕晋书裴秀传:“作禹贡地域图考? 。皆不精审,不可依据。”〔三
七〕续家训及诸本都作“轻服”,今从宋本作“轻脱”,注已见风操篇。
〔三八〕卢文弨曰:“隋书地理志:‘九真郡,梁置爱州。’”〔三九〕赵
曦明曰:“本草:‘松脂,一名松膏,久服,轻身,不老延年。’”〔四0〕赵
曦明曰:“文选古诗(十九首):‘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夫养生者先
须虑祸〔一〕,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勿徒养其无生也〔二〕。单豹养
于内而丧外,张毅养于外而丧内〔三〕,前贤所戒也。嵇康着养生之论,而
以傲物受刑〔四〕;石崇冀服饵之征〔五〕,而以贪溺取祸〔六〕,往世之所
迷也。
〔一〕续家训及各本无“者”字,宋本及医心方二七引有,今从之。
又医心方“虑祸”下有“求福”二字。
〔二〕黄叔琳曰:“见道语。”〔三〕赵曦明曰:“庄子达生篇:‘善养者
如牧羊,视其后者而鞭之。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
十,而犹有婴儿之色。不幸遇饿虎,饿虎杀而食之。有张毅者,高门县簿,
无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
而病攻其内: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卢文弨曰:“又见吕氏春秋必
己篇。丧,息浪切。”〔四〕续家训及各本“? 。”作“傲”,今从宋本。
〔五〕宋本原注:“‘征’一作‘延年’。”按:医心方引此句作“石崇
冀服饵之延”。
〔六〕卢文弨曰:“文选石季伦思归引序:‘又好服食咽气,志在不朽,
傲然有陵云之操。’晋书石苞传:‘苞少子崇,字季伦。生于齐州,故小名齐
奴。少敏惠有谋。财产丰积,后房百亩,皆衣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
选,庖膳穷水陆之珍。尝与王敦入太学,见颜回、原宪象,叹曰:“若与之
同升孔堂,去人何必有闲。”敦曰:“不知余人云何?子夏去卿差近。”崇正
色曰:“士当身名俱泰,何至瓮牖闲哉!”崇有妓曰绿珠,孙秀使人求之,崇
尽出数十人以示之,曰:“任所择。”使者曰:“本受命索绿珠。”崇曰:“吾
所爱,不可得也。”秀怒,乃矫诏收崇。绿珠自投楼下而死。崇母兄妻子,
无少长,皆被杀害。’”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
〔一〕,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二〕而见贼,
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自乱离已来,吾见
名臣贤士,临难求生,终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愤懑〔三〕。侯景之乱,
王公将相,多被戮辱,妃主姬妾,略无全者〔四〕。唯吴郡太守张嵊〔五〕,
建义不捷,为贼所害,辞色不挠;及鄱阳王世子谢夫人〔六〕,登屋诟怒,
见射而毙。夫人,谢遵女也。何贤智操行〔七〕若此之难?婢妾引决〔八〕
若此之易?悲夫!
〔一〕续家训、朱本“干”作“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