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乃应命。梁元帝后着怀旧志及诗,并称赞其美。’恐即本家训之说。”案:
金楼子著书篇怀旧序曰:“吾自北守琅台,东探禹穴,观涛广陵,面金汤之
设险,方舟宛委,眺玉笥之干霄,临水登山,命俦啸侣。中年承乏,摄牧神
州,戚里英贤,南冠髦俊,荫真长之弱柳,观茂宏之舞鹤,清酒继进,甘果
徐行,长安郡公,为延誉,扶风长者,刷其羽毛。于是驻伏熊,回驷□,命
邹湛,召王祥,余顾而言曰:‘斯乐难常,诚有之矣!日月不居,零露相半,
素车白马,往矣不追,春华秋实,怀哉何已!独轸魂交,情深宿草,故备书
爵里,陈怀旧焉。’”沈隐侯曰〔一〕:“文章当从三易〔二〕:易见事,一也;
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三〕。”邢子才〔四〕常曰:“沈侯文章,用
事不使人觉,若胸忆语也〔五〕。”深以此服之。祖孝征〔六〕亦尝谓吾曰:
“沈诗云:‘崖倾护石髓〔七〕。’此岂似用事邪〔八〕?”〔一〕赵曦明曰:
“梁书沈约传:‘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高祖受禅,封建昌县侯,卒谥隐。’”
〔二〕清波杂志十用此文,“文章当从三易”作“古儒士为文,当从三易”,
盖以臆自为添设。
〔三〕黄叔琳曰:“古今文章,不出难易两途,终以易者为得,与‘辞
达而已矣’之旨差近也。”徐时栋曰:“吾生平最服此语,以为此自是文章家
正法眼藏。故每作文,偶以比事,须用僻典,亦必使之明白畅晓,令读者虽
不知本事,亦可会意,至于难字拗句,则一切禁绝之。世之专以怪涩自矜奥
博者,真不知其何心也。”〔四〕卢文弨曰:“子才,邢邵字。”〔五〕文选文
赋:“思风发于胸臆。”〔六〕卢文弨曰:“孝征,祖珽字。”〔七〕赵曦明曰:
“晋书嵇康传:‘康遇王烈共入山,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余半与康,
皆凝而为石。’”器案:此诗今不见沈集,沈游沈道士馆诗有云:“朋来握石
髓。”见文选,李善注云:“袁彦伯竹林名士传曰:‘王烈服食养性,嵇康甚
敬之,随入山。烈尝得石髓,柔滑如饴,即自服半,余半取以与康,皆凝而
为石。’”不知为此诗异文,抑别是一诗。
〔八〕傅本不分段。
邢子才、魏收俱有重名〔一〕,时俗准的〔二〕,以为师匠〔三〕。邢赏
服〔四〕沈约而轻任昉〔五〕,魏〔六〕爱慕任昉而毁沈约,每于谈燕,辞
色以之〔七〕。邺下纷纭,各有朋党〔八〕。祖孝征尝谓吾曰:“任、沈之是
非,乃邢、魏之优劣也〔九〕。”〔一〕重名,犹言盛名、大名,与前文言“重
誉”义同。后汉书孔融传:“孔文举有重名。”魏书文苑传:“杨遵彦作文德
论,以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浇薄险忌;惟邢子才、王元美、温子升彬
彬有德素。”〔二〕后汉书灵帝纪:“其僚辈皆瞻望于宪,以为准的。”淮南原
道篇高诱注:“质的,射者之准蓺也。”案:准的,犹今言标准目的。
〔三〕师匠,即宗师大匠。范宁春秋谷梁序:“肤浅末学,不经师匠。”
广弘明集二八上王筠与云僧正书:“一代师匠,四海推崇。”〔四〕赏服,颜
本、朱本作“常服”。
〔五〕赵曦明曰:“梁书任昉传:‘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人。雅善属文,
尤长载笔,才思无穷,起草不加点窜。沈约一代词宗,深所推挹。’”〔六〕
抱经堂校定本“魏”下有“收”字,各本及类说俱无,今据删。
〔七〕辞色以之,犹今言争得面红耳热。晋书祖逖传:“辞色壮烈,众
皆慨欢。”〔八〕宋本及余师录“有”作“为”。
〔九〕北齐书魏收传:“始收与温子升、邢邵称为后进。邢既被疏出,
子升以罪死,收遂大被任用,独步一时,议论更相訾毁,各有朋党。收每议
鄙邢文。邢又云:‘江南任昉,文体本疏,魏收非直仿真,亦大偷窃。’收闻,
乃曰:‘伊常于沈约集中作贼,何意道我偷任!’任、沈俱有重名,邢、魏各
有所好。武平中,黄门颜之推以二公意问仆射祖珽。珽答曰:‘见邢、魏之
臧否,即是任、沈之优劣。’”又见北史魏收传及御览五九九引三国典略。器
案:六朝时品题人物或文章,往往以所批评之对象的优劣,来定批评者之优
劣,曹魏时亦有与此类似之事。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注引荀绰冀州记:“刘准
子:峤字国彦,髦字士彦,并为后出之俊。准与裴頠、乐广善,遣往见之。
頠性弘方,爱峤之有高韵,谓准曰:‘峤当及卿,然髦少减也。’广性清淳,
爱髦之有神检,谓准曰:‘峤自及卿,然髦尤精出。’准叹曰:‘我二儿之优
劣,乃裴、乐之优劣也。’”(又见御览四0九、四四四引郭子。)吴均集〔一〕
有破镜赋〔二〕。昔者,邑号朝歌,颜渊不舍〔三〕;里名胜母,曾子敛襟〔四〕:
盖忌夫恶名之伤实也。破镜乃凶逆之兽,事见汉书〔五〕,为文幸避此名也。
比世往往见有和人诗者,题云敬同〔六〕,孝经云〔七〕:“资于事父以事君
而敬同〔八〕。”不可轻言也。梁世费旭诗云:“不知是耶非〔九〕。”殷澐诗
云:“飖扬云母舟〔一0〕。”简文曰:“旭既不识其父〔一一〕,澐又飖扬其
母。”此虽悉古事,不可用也。世人或有文章引诗“伐鼓渊渊”者〔一二〕,
宋书已有屡游之诮〔一三〕;如此流比〔一四〕,幸须避之。北面事亲,别舅
摛渭阳之咏〔一五〕;堂上养老,送兄赋桓山之悲〔一六〕,皆大失也。举此
一隅〔一七〕,触涂〔一八〕宜慎。
〔一〕赵曦明曰:“梁书文学传:‘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文体
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隋书经籍志:‘梁奉朝请吴均
集二十卷。’本传同。”〔二〕破镜赋,赵曦明曰:“今不传。”〔三〕赵曦明曰:
“汉书邹阳传:‘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案:此文不
同,盖有所本。”郝懿行曰:“诸书多称‘邑号朝歌,墨子不入’。”洪亮吉晓
读书斋二录曰:“颜渊事,不知所出,或系曾参之误。”陈汉章曰:“案下句
即称曾子,何得上句更是曾子?淮南说山训曰:‘曾子立孝,不过胜母之闾;
墨子非乐,不入朝歌之邑。’崔骃达旨又云:‘颜回明仁于度毂。’”龚道耕先
生曰:“水经淇水注引论语撰考谶云:‘邑名朝歌,颜渊不舍,七十弟子掩目,
宰予独顾,由蹶堕车。’”器案:刘昼新论鄙名章:“水名盗泉,尼父不漱;
邑名朝歌,颜渊不舍;里名胜母,曾子还轫;亭名柏人,汉君夜遁。何者?
以其名害义也。”亦以回车朝歌为颜渊事,与本书同。
〔四〕郑珍曰:“水经淇水注引论语撰考谶云:‘邑名朝歌,颜渊不舍。’
淮南子、盐铁论(案见晁错篇)并云:‘里名胜母,曾子不入。’”器案:御
览一五七引论语撰考谶:“里名胜母,曾子敛襟。”说苑谈丛篇、论衡问孔篇、
新论鄙名章亦以不入胜母为曾子,与本书同;史记邹阳传索隐引尸子,则又
以为孔子。
〔五〕赵曦明曰:“汉书郊祀志:‘有言古天子尝以春解祠,祠黄帝用
一枭破镜。’注:‘孟康曰: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黄帝欲绝
其类,故使百吏祠皆用之。’”〔六〕卢文弨曰:“以同为和,初唐人如骆宾王、
陈子昂诸人集中犹然,别有作奉和同云云者,和字乃后人所增入。”器案:
叶梦得玉涧新书云:“类文有梁武帝同王筠和太子忏悔诗云:‘仍取筠韵。’”
此当时和诗言同之证。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序云:“其间所见,同者固不能自
异,异者亦不能强同,同者谓之和,异者谓之答。”〔七〕见士章。
〔八〕唐明皇注云:“资,取也,言敬父与敬君同。”〔九〕赵曦明曰:
“汉武帝李夫人歌:‘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卢文弨曰:“费旭,江夏人。”
刘盼遂曰:“案‘旭’皆‘А笞忠玻迨榫荆骸惺橐迨瑁汗
助教费ё鳌!绞暇涫臀男鹇纪H⒘咽贤鼋泥懴亍!逼
案:“费旭”当作“费昶”,南史何思澄传:“王子云,太原人,及江夏费昶,
并为闾里才子。昶善为乐府,又作鼓吹曲,武帝重之。”隋书经籍志集部有
梁新田令费昶集三卷。乐府诗集卷十七载梁费昶巫山高云:“彼美岩之曲,
宁知心是非。”下句当即颜氏所引异文,抑或因颜氏弹射而改之也。刘盼遂
以为当作“费А保鞘恰
〔一0〕抱经堂本“飖”作“飘”,下同。赵曦明曰:“晋宫阁记:‘舍
利池有云母舟。’见初学记。”卢文弨曰:“‘殷澐’疑是‘殷芸’,梁书有传:
‘芸字灌蔬,陈郡长平人。励精勤学,博洽群书,为昭明太子侍读。’宜与
简文相接也。又有湘东王记室参军褚澐,河南阳泽人,有诗。二者姓名,必
有一讹。”〔一一〕卢文弨曰:“以耶为父,盖俗称也。古木兰诗:‘卷卷有耶
名。’”刘盼遂曰:“按南朝通俗称父为耶。南史王彧传:‘长子绚,年五六岁,
读论语至“周监于二代”,外祖何尚之戏之曰:“可改‘耶耶乎文哉’。”绚即
答曰:“尊者之名安可戏?宁可道‘草翁之风必舅’?”’缘论语此句为‘彧
彧乎文哉’,彧是绚之父之名,故何戏改为耶,知南朝通称父为耶矣。”器案:
文心雕龙指瑕篇:“至于比语求蚩,反音取瑕,虽不屑于古,而有择于今焉。”
“是耶”之耶为父,“云母”之母为母,即比语求蚩之证;下文“伐鼓”,又
反音取瑕之证也,此皆所谓“讳避精详”者也。
〔一二〕宋本及余师录无“文章”二字。伐鼓渊渊,诗小雅采芑文。
〔一三〕李慈铭曰:“案金楼子(杂记上)云:‘宋玉戏太宰屡游之谈,
流连反语,遂有鲍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