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故可以无大过也。”朱熹集注:“学易,则明乎吉凶消
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六〕赵曦明曰:“魏志武帝纪注: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
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袁遗,字伯业,绍从兄,为长安令。河间张
超尝荐遗于太尉朱俊,称遗有冠世之懿,干时之量。太祖称:长大而能勤学,
惟吾与袁伯业耳。’”器案: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孙权语蒙曰:‘孟
德亦自谓老而好学。’”梁溪漫志五:“曹孟德尝言:‘老而好学,惟吾与袁伯
业耳。’东坡云:‘此事不独今人不能,即古人亦自少也。’”〔七〕勤读书抄
“笃”作“固”。
〔八〕类说“七十”作“十七”。黄叔琳曰:“曾子少孔子四十六岁,
非晚始学者,(郝懿行说同)当别有曾子。”孙志祖读书脞录四:“卢抱经据
高诱淮南子说林注:‘吕望年七十,始学读书,九十为文王作师。’疑‘曾子’
为‘吕望’之讹。盖曾子少孔子四十六岁,则其从游,必在少年也。志祖疑
‘七十’为‘十七’之讹,然于书传亦无确证。又宋书建平王宏子景素传内
载刘琎疏云:‘曾子孝亲,而沈乎水。’又‘曾子不逆薪而爨,知其不为暴也。’
然则后人所述曾子事之无考者多矣。”朱子栋群书札记十:“案:大戴礼曾子
立事篇:‘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即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不闻矣。
七十而无德,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其少不讽诵,其壮不议论,其老不教
诲,亦可谓无业之人矣。’之推正用此语,是文章活用之法,不必刻舟以求
也。宋景文笔记卷中:‘曾子年七十,文学始就,乃能著书。孔子曰:“参也
鲁。”盖少时止以孝显,未如晚节之该洽也。’则痴人说梦矣。”器案:孙说
是,类说正作“十七”,下文“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盖颜氏以十七、
二十之年,俱为晚学矣。许慎说文解字叙曰:“尉律:‘学僮十七已上,始试
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史。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不正,辄举劾之。’”
此盖承周、秦旧制而言。古者,“八岁入小学”,(见大戴礼记保傅篇、白虎
通辟雍篇、汉书食货志及艺文志、说文解字叙)年十七已上始试,中律者得
习为吏;而曾子年十七乃学,(此已是入仕之年)较之八岁,已迟九年,故
亦谓之晚学也。
〔九〕赵曦明曰:“史记孟荀列传:‘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
于齐。’索隐:‘荀卿,名况。卿者,时人相尊而号曰卿也。’”〔一0〕勤读
书抄引“春秋”下有“杂说”二字,与汉书本传合;又“丞相”作“卿相”。
赵曦明曰:“汉书公孙弘传:‘弘,甾川薛人。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六
十为博士,免归。武帝元光五年,复征贤良文学,策诏诸儒,弘对为第一,
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元朔中,代薛泽为丞相,封平津侯。’”器案:御览
六一四引应璩答韩文宪书:“昔公孙弘皓首入学。”〔一一〕勤读书抄无“语”
字。赵曦明曰:“汉书朱云传:‘云,字游,鲁人。少时通轻侠,年四十乃变
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当世高之。’”
〔一二〕“受”,各本俱作“授”,抱经堂本校定作“受”;案:勤读书抄、类
说正作“受”,今从之。赵曦明曰:“晋书皇甫谧传:‘谧,字士安,安定朝
那人。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所,后叔母任氏,对之流涕;乃感激,就
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
生。’”器案:齐民要术三引崔寔四民月令:“冬十一月,命幼童入小学,读
孝经、论语、篇、章。”汉书匡衡传:“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先究
其意。”是孝经、论语,汉时为初学必读之书;士安年二十始受孝经、论语,
盖魏、晋时犹仍沿袭汉制云。
〔一三〕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迟,晚
也。”〔一四〕卢文弨曰:“书周官:‘不学墙面。’”器案:论语阳货篇:“人
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通鉴五十汉安帝六年诏康等曰:
“面墙术学,不识臧否。”胡三省注曰:“尚书曰:‘弗学墙面。’言正墙面而
立,无所见。”〔一五〕卢文弨曰:“说苑建本篇:‘师旷曰:“少而好学,如
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
与昧行乎?”’”器案:艺文类聚八0引尚书大传:“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
七十,欲学,恐已暮。’师旷曰:‘臣闻老而学者,如执烛之明。执烛之明,
孰与昧行?’公曰:‘善。’”说苑即本尚书大传。文选古诗:“人生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一六〕抱朴子外篇勖学:“若乃
绝伦之器,盛年有故,虽失之于旸谷,而收之于虞渊;方知良田之晚播,愈
于卒岁之荒芜也。日烛之喻,斯言当矣。”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
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一〕,上明天时,下该人事〔二〕,用此致卿相者多矣
〔三〕。末俗〔四〕已来不复尔〔五〕,空守章句〔六〕,但诵师言,施之世
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七〕为贵,不肯专儒〔八〕。梁
朝皇孙以下,总丱〔九〕之年,必先入学〔一0〕,观其志尚,出身〔一一〕
已后,便从文史〔一二〕,略无卒业者〔一三〕。冠冕〔一四〕为此者,则有
何胤〔一五〕、刘瓛〔一六〕、明山宾〔一七〕、周舍〔一八〕、朱异〔一九〕、
周弘正〔二0〕、贺琛〔二一〕、贺革、〔二二〕萧子政〔二三〕、刘绦〔二四〕
等,兼通文史,不徒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二五〕、张伟〔二六〕、刘芳〔二
七〕,邺下又见邢子才〔二八〕:此四儒者〔二九〕,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
名。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闲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三0〕,
相与专固〔三一〕,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三二〕,或无要
会〔三三〕。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四〕三纸,未有驴字。”使汝
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三五〕。”今勤无益之事,
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三六〕,常使
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三七〕;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三八〕,燕寝
讲堂〔三九〕,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四0〕,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
水〔四一〕。当博览机要〔四二〕,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闲焉〔四三〕。
〔一〕赵曦明曰:“弘,大之也。”器案:汉有通经致用之说,谓治一
经必得一经之用也。如平当以禹贡治河(见汉书本传),夏侯胜以洪范察变
(见汉书本传),董仲舒以春秋决狱,(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有公羊董仲舒治狱
十六篇,后汉书应劭传:“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王式以三百
五篇当谏书(见汉书儒林传),皆其例证。论语卫灵公篇:“子曰:‘人能弘
道,非道弘人。’”集解:“王肃曰:‘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随小,故不能弘
人。’”〔二〕黄叔琳曰:“兼此八字,方不媿为穷经之儒。”〔三〕卢文弨曰:
“事皆具汉书儒林传。”〔四〕汉书朱博传:“今末俗之弊,政事烦多,宰相
之材不及古,而丞相独兼三公之事。”末俗谓末世之风俗也。
〔五〕卢文弨曰:“‘尔’字疑当重。”刘盼遂曰:“按:六朝人率以尔
作如此用,如世说新语品藻篇:‘外人论殊不尔。’又云:‘身意正尔。’任诞
篇云:‘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又云:‘温往卫许亦尔。’宋书孔兴宗传云:
‘卿不得尔。’水经注三十三:‘今则不能尔。’此皆以尔作如此用之成例矣。
卢氏不悉当时文法,故有此失。”〔六〕黄叔琳曰:“俗儒之学,古人所訾;
若今人中有此,吾当低头拜之矣。”纪昀曰:“先生固词宗也,奈何轻量天下
士!”〔七〕器案:本书有涉务篇,涉字义同。汉书贾山传:“涉猎书记。”师
古曰:“言若涉水猎兽,不专精也。”桂馥札朴三曰:“汉时书少,学者皆能
专精。晋、宋以后,四部之书,卷袟千万,遂有涉猎之学。南齐书柳世隆传:
‘世隆性爱涉猎,启太祖借秘阁书,上给二千卷。’”〔八〕宋本此句作“不
肯专于经业”,原注:“一本作‘专儒’。”赵曦明曰:“儒者,专治经也,宋
本作‘不肯专于经业’,疑是后人所改。”刘盼遂引吴承仕曰:“魏、晋以来,
清谈始兴,故多以玄儒相对,齐、梁闲又分文史玄儒四科,是专目治经者为
儒也。”器案:论衡超奇篇:“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
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着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颜氏所
谓专儒,即仲任之所谓儒生,以其仅能说一经,非鸿儒之比,故谓之专儒。
文心雕龙才略篇:“仲舒专儒,子长纯史。”〔九〕卢文弨曰:“诗齐风甫田: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传:‘总角,聚两髦也;丱,幼稚也。’”〔一0〕
钱大昕曰:“梁书武帝纪:‘天监九年三月乙未诏曰:王子从学,着自礼经,
贵游咸在,实惟前诰,所以式广义方,克隆教道。今成均大启,元良齿让,
自兹以降,并宜肄业。皇太子及王侯之子,年在从师者,可令入学。’”〔一
一〕汉书酷吏郅都传:“常称日己背亲而出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文选
祢正平鹦鹉赋:“臣出身而事主。”出身,谓出仕则致身于君。
〔一二〕“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