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待着某种场面等得不耐烦,还是轻轻叫她名字。

    “王寅大!”叶如棠惊叫一声,跌落下水床。

    这种背景上相见实在太意外了,人生就是如此尴尬。他是她的初恋情人,他
们的相识始于大学时代的话剧队。那白晃晃灯光照耀着千人瞩目的舞台。叶如棠
总是站在舞台中央的角儿,而他则是默默无闻的幕后服务人员,属于拉大幕,搬
景片,提词儿,卖说明书的剧务闲杂一类。原本他是哲学系的,平日发言声音洪
亮,长得周正飘逸,走到哪里,都会成为女生关注的对象。话剧队老师看中他生
就了一副当家小生的坯子,指名道姓选中他参加排练,满以为能够造就个名角,
谁曾想他就是个棒槌硬是不开窍,一口山东腔普通话不说,上台就紧张地磕巴儿,
腿肚子哆嗦的幅度穿棉裤都挡不住。他要走,可上不了舞台剧团也不让他走,好
在他有价值,他的价值主要是对剧本的贡献,若让他创作不行,当导演更不懂。
可他善于“点睛”之笔,点睛是别人的剧本,他在关键处提炼一两句赋有哲学意
味的深刻的台词,或是大段大段的抒情咏叹,成了,有掌声了,有眼泪了,那是
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啊。叶如棠这样浪漫到骨髓的女孩,就被王寅大点睛点得丢了
魂儿。家境优越的她,根本不在乎他来自贫寒的农民子弟,迷他的豪情,迷他推
荐的书,拿来囫囵吞枣的读大部头哲学巨著。当然,他也会与她共同读俄苏小说,
谈论拜伦和贝多芬。叶如棠不仅漂亮纯情,而且是一盆火,火给他温暖,精神浪
漫立即能归于物质。上海妈妈寄来什么都第一个与他分享,她自己省吃俭用,夏
天给他买回力球鞋,冬天给他织毛衣。两人有情有义,打算毕业后谈婚论嫁了。
班里女同学好心劝说她,你还是要讲点门当户对,不劝也太平,谁劝她立即疏远
谁,觉得她们不是自大狂就是四眼狗,太势力。紧接着便是“文革”,北大是漩
涡中心,派别林立。王寅大一时成为漩涡中心的中流砥柱,政治舞台上他演说从
不打磕巴,不用打草稿句句神来之笔。学哲学的人深刻,一深刻容易张狂说过头
的话,结果,被造反派对手抓住了把柄,犯了现行错误关押起来,由派驻校园
“支左”的军宣队负责看管。

    事情的转折就在这个历史关头。临时看管王寅大的军人有个黑大个子排长,
姓吴。平时看他军容严整,办事一板一眼,每次她悄悄儿去看望王寅大,带去一
点生活用品里面加上情书,总能遇上吴排长接手盘查。他瞥着眼笑问一句,他是
你什么人?叶如棠就哑了,窘得涨头红脸。想到自己家庭也是走资派出身,背着
包袱,混上个红卫兵也不怎么硬气,不敢多说什么。再后来,运动越来越紧张,
大家和犯错误的人要划清界限,等待分配的叶如棠这一拨人也都奔了唐山农场劳
动。而痴情的叶如棠,插秧休息空当,满脸泥水便坐在田埂上写信,隔三差五请
假去乡镇邮局,将香皂、白糖、香烟、手套裹着情书绵绵不断地寄到他那里,哪
怕在抄录一段毛主席语录之后是寥寥几句问候,也会温暖一颗孤独无助的心。奇
怪的是,有去无回,她的信泥牛入海终无回应。叶如棠想去看他,但是不行。

    农场劳动完了,叶如棠被分配到了东北沈阳一家工厂。厂子来了个上海姑娘,
又是大学生,出来进去很引人注目,她衣着打扮也是女工们模仿的样板。她不甘,
不甘一辈子生死在那个愚昧无知的小圈子里,可年龄大了,面对身边求婚者虽是
潇洒的漠然,潇洒是用来招架的,内心还是有些恐慌。她还不死心,到处查三问
四,打探王寅大的消息,有人帮着她打听,告诉说王寅大被下放到了安徽,又说
到了湖北沙阳,具体不知到了何处,与同学他们都失去了联系。

    那个时期叶如棠的心情异常灰暗,好像沈阳那灰暗的城市天空,少有透亮。
她把厂子发的劳保用品白手套拆了一堆一堆的白线,织完了线衣,织线裤,织了
再拆,改织线袜子和桌布,纯粹像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儿练手艺玩。叶如棠就是
在那时练就了一手编织毛线的绝活儿,她手执竹针毛线窣窣快速移动,可以不用
眼盯着,不耽误看书、看电视、聊天甚至发愣。有一天,向她学习编织毛线的女
工会干部老向,通知叶如棠,你会唱歌,你去参加厂子和另外兄弟工厂的新春联
谊会。她孑然一身,不去也无处可去,联谊会其实就是被邀请去尽情吃喝,在那
时,这是难得的机会。因此叶如棠和同事们非常高兴,大家欢歌笑语,格外亢奋。
兄弟工厂是三条马路相隔的机床厂,男工较多,为了填饱平时缺乏油水的肚子不
顾一切地奋力拼搏。叶如棠本来也是处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境下,抱着大吃大
喝方针去的,但由于老向夫妻热情相劝,她没吃上什么实惠东西就很快喝多了,
喝多了之后大家就起哄,让她唱歌,略微迟疑了一下她还是起身,开嗓唱了段越
剧。食堂很大,饭桌十几张,她的声音荡漾,在冰冷空气里回旋。这时,她忽然
发现邻桌一个黑瘦的男人,坐在人群中,他手里端着一杯酒,正高声叫好,又啐
了一口痰,表情似笑非笑望着她。在他的叫好声中,大家连连和声叫好,叶如棠
愣怔了一下,打了个磕巴又继续唱。他的眼神很熟悉——是军宣队吴队长!这个
眼神寓意深刻,也就是多少年后姨妈在总结陈年往事的时候才渐渐明白,他就是
用这样眼神整整看了她30年。

    叶如棠和吴汉就这样重逢了。毕竟算是熟人说重逢也是没错。重逢了,他就
天天来找她,他告诉她自部队转业后回沈阳老家,在机床厂当保卫干事。那个时
代是游手好闲时代,他整天就是下棋、喝酒、打篮球,业余时间才偶尔从事一下
看书活动。然后,拽着她去白吃白喝。肚子不装假,改善伙食是愉快的,本来讨
厌喝酒的她,也能喝上两杯了。叶如棠很快发现了他在喝酒上有天赋,不管什么
酒,劣质的白干,啤酒,红酒,黄酒,豪气万丈,咣咣咣倒进绿缸子,滴酒不剩
灌下肚,哼着小曲走回办公室继续下棋。起先,叶如棠接触他是出自对于王寅大
的关心,甚至有了怀旧的对象。渐渐的,他用烧酒的热度与热情温暖了她。吴汉
世代工人家庭,初中没毕业去当兵,当过兵自然豪爽。共同语言是谈不上的,可
对他的豪爽十分好感。他喝酒以后很会宽慰叶如棠,说不到点子上没关系,他执
著,说说说,塌塌实实只对她一个人说话。他给她分析这分析那,回首往事,对
她从内到外赞美不绝。她发现他特别细,大学里风吹草动都在眼里,什么小事都
想得起来,也都可以让她在兴奋与忧郁中满足,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魂牵梦萦的
校园。他们的关系也是在喝酒中有了实质的进展,他突然一下子抱住她,紧紧的。
让她透不过气来眩晕,她俯在他怀里,百感交集地哭了。好一会儿,他酒气哄哄
的嘴蹭她的嘴,又没头没脑道:“我见你第一眼,就想过,一定要娶她!”

    叶如棠在黑暗中感动地颤抖,她异常迅速地决定嫁给他。紧接着很快怀了孕,
生下了女儿。不过,很快她知道吴汉这句话背后的寓意——他干了一件后来看来
是十分缺德的事,那就是他把王寅大与叶如棠之间的情书扣住了。

    实际上,当年叶如棠和王寅大之间的恋人关系是列入校园风流史的。吴汉在
看守王寅大的同时,独自一人私下享受了叶如棠每封情书倾注的深情。他太尽职,
进出的信件,他都一一过目。晚上躺在床上欣赏她娟秀的字迹,信中提到的很多
细节,自然牢记在心。他用眼睛无数次抚摸过梦中情人的脸颊。而王寅大,盼来
盼去不见女孩的音信,渐渐灰心了,真的也就以为,刻骨铭心的感情终究敌不过
惊心的革命,她即使不是薄情寡义,也是软弱女子。当初哪怕有私奔的勇气,铁
窗阻隔,化作了青烟一缕。

    叶如棠哪里知道,他吴汉亲自跑过叶如棠那批大学生劳动的唐山农场游说,
那里也是军队系统,托个战友好办事。吴汉请管事的队长喝酒,说叶如棠是自己
的对象,希望照顾照顾,而后队长大笔一挥,分配名单上她就从南方飞到了北方
沈阳。公平地说,在关押者最后分配去向上,他没有将王寅大往火坑里推,他只
是横刀夺爱。当兵没打过仗,男人将喜欢的东西不顾一切弄到手,也是一场颇费
心机的战争。

    成了家的吴汉倒是不像原来那么爱玩儿,天天想着找人拱猪。可他另外的缺
点却暴露无遗,那就是嗜酒和粗俗地打老婆。只要有机会,甭管熟悉不熟悉,晃
晃地坐下就喝。要是没人喝,吴汉就自己喝。叶如棠的谈恋爱过程中迅速学会了
喝酒,婚后陪着丈夫喝酒的同时,又将一切家务活儿承担。白天在厂子人家老批
判说她只专不红,下班来男人骂她只愁不笑,日子过得琐碎粗鄙,没有人给她遮
风挡雨。吴汉娶回了娴雅漂亮的老婆,豪爽变了味,内心总有一股说不出的自卑,
变本加厉的逞能,显示东北男人的豪气。打完老婆他事后也后悔,可就是恶习不
改,害得她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满腹伤痛没有人可以述说。最后伤心绝望的叶如
棠终于愤而和吴汉离婚。吴汉拖着死也不肯离,又动员七姑八叔一哄而上,杀手
锏是扣下小女儿,死逼当母亲的回心转意,她狠下心不让步,她不能葬送了自己。
正巧天赐良机,业务需要有个机会让她逃离了沈阳,调回上海。

    那是九十九道油锅九十九道碱水的心灵煎熬。

    事实上,推动叶如棠痛下决心割断家庭锁链的还是爱情。爱情就像一棵大树
始终生长在她的心里。原因在于90年代初的一次出差,那个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