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伍子胥--从城父到吴市-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伍子胥——从城父到吴市
作者:冯至
 
第01章城父第02章林泽第03章洧滨
第04章宛丘第05章昭关第06章江上
第07章溧水第08章延陵第09章吴市

 


 
     
                             第一章  城父

    城父,这座在方城外新建筑的边城,三年来无人过问,自己也仿佛失却了重心,
无时不在空中飘浮着,不论走出哪一方向的城门,放眼望去,只是黄色的平原,无
边无际,从远方传不来一点消息。天天早晨醒来,横在人人心头的,总是那两件事:
太子建的出奔和伍奢的被囚。但这只从面貌上举动上彼此感到,却没有一个人有勇
气提出来谈讲。居民中,有的是从陈国蔡国归化来的,有的是从江边迁徙来的,最
初无非是梦想着新城的繁荣,而今,这个梦却逐渐疏淡了,都露出几分悔意。他们
有如一团渐渐干松了的泥土,只等着一阵狂风,把他们吹散。伍尚和子胥,兄弟二
人,天天坐在家里,只听着小小的一座城充满了切切的私语,其中的含意模糊得像
是雾里的花:在江边的方言里,人们怀想起金黄的橙桔,池沼里生长着宁静的花叶,
走到山谷里去到处都是兰蕙芳草;陈蔡的方言却含满流离转徙的愁苦,祖国虽然暂
时恢复了,也不肯回去,本想在这里生下根,得到安息,现在这个入地未深的根又
起始动摇了,安息从哪里能得到呢?总之,在这不实在的,恍恍忽忽的城里,人人
都在思念故乡,不想继续住下去,又没有什么打算。这兄弟二人,在愁苦对坐时,
也没有多少话可说,他们若是回想起他们的幼年,便觉得自己是从肥沃的原野里生
长出来的两棵树,如今被移植在一个窄小贫瘠的盆子里,他们若想继续生长,只有
希望这个盆子的破裂。所以在长昼,在深夜,二人静默了许久之后,弟弟有时从心
里迸出一句简短的话来:
    “这状况,怎样支持下去呢?”
    他一边说一边望着那只没有系上弦的弓,死蛇一般在壁上挂着,眼里几乎要淌
出泪来。这时,焦躁与忍耐在他的身内交战,仇恨在他的血里滋养着。
    父亲囚系在郢城,太子建流亡在郑宋,——兄弟二人和这座城完全被人忘却了。
他们想象中的郢城,现在一定还承袭着灵王的遗风,仰仗江南采伐不尽的森林,在
那里大兴土木。左一片宫殿,右一座台阁,新发迹的人们在那崭新的建筑里作孽。
既无人想到祖先在往日坐着柴木的车、穿着蓝缕不能蔽体的衣服,跋涉在荆山的草
莽里的那种艰苦的精神,也无人怀念起后来并吞汉川诸小邦,西御巴人,北伐陆浑,
问鼎中原的那种雄浑的气魄。两代的篡夺欺诈,造成一种风气,人只在眼前的娱乐
里安于狭小的生活。一个有山有水,美丽丰饶的故乡,除却那里还有过着黑暗的岁
月的父亲外,早已在他们的心里被放弃了。那么大的楚国,没有一个人把他们放在
眼里;那么大的楚国,他们也像是看不见一个人。时而感到侮辱,时而感到骄傲,
在侮辱与骄傲的中间,仇恨的果实一天一天地在成熟。
    郢城的一切,都听凭费无忌的摆布。这个在伍氏父子的眼里本来是一个零,一
只苍蝇似的人,不知不觉竟忽然站立起来,凌越了一切,如今他反倒把全楚国的人
都看成零,看成一群不关重要的飞蝇了。谁不知道他是一个楚国的谗人呢?
    但是谁对他也无可奈何,只把他当作一片凶恶的乌云,在乌云下得不到和暖的
日光是分所当然的事。有些人,在这块云的笼罩下,睡不能安,食不能饱,劳疲死
转,只好悄悄地离开郢城,回到西方山岳地带的老家里去。——这样一个人把父亲
放在脚下踩来踩去,或是死亡,或是在圜土里继续受罪,都掌握在他的手里,庄王
时代名臣的后人,竟受人这样的作弄,是多么大的耻辱!蒙受着这样大的耻辱,冤
屈不分昼夜地永久含在口里而不伸诉,只为培养着这个仇恨的果实,望它有成熟的
那一天。
    在一个初秋的上午,城父城内的市集都快要散了,伍尚坐在空空旷旷的太子府
里,听着外边起了一阵骚扰。骚扰是两年来常常发生的事,因为一切的禁令在这城
里都废弛了,像卫国的玉瑱象揥,齐国的丝履,鲁国精美的博具,以及其他奢侈的
用品,本来都是违禁品,不准输入的,现在却都经过郑宋,在这市上出现,向人索
不可想象的重价。司市不出来巡查则已,一出来就是一阵纷争。纷争后又没有效果,
司市也就任其自然,所以骚扰在最近反倒有渐渐少了的趋势。但今天骚扰的声音确
是来自远方,越听越近,不像是有什么争执。最后才有人报告:“郢城有人来。”
    最后伍尚把这郢城的使者迎接进去,骚扰也随着寂静了。
    

    三年内,从郢城除却司马奋扬来过一次,就没有人理会过他们。这次郢城的使
者,高车驷马,光临城父,真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使者捧着两个盒子走进太子府
里,府墙外围满了城父的居民,他们一动也不动,一点声音也没有,都你看我,我
看你,屏住呼吸,静候着什么新奇的消息。直到下午太阳西斜了,才各自散开,满
足里感到不能补填的失望。他们虽然没有得到些许具体的消息,但人人的面上都显
露出几分快乐,因为他们许久不曾这样得到郢城的眷顾了。这和司马奋扬那回是怎
样一个对比!
    那次,那忠实的奋扬,匆匆忙忙地跑来,放走了太子建,又令城父的居民把自
己捆绑起来,送回郢城。这座城也紧张过几天,事后就陷在一个极大的寂寞里,使
人觉得事事都苍凉,人人的命运都捉摸不定。谁知道以后还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会
发生呢?这次,果然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使者的姓名也不知道,从他的衣履看
来,一定是个新近发迹的楚王的亲信吧。正在街谈巷议,交头接耳的时刻,太子府
里传出消息来了——
    有的说,楚王后悔了,不该把先王的名臣的后人无缘无故地囚系三年多,如今
遣派使者来,函封印绶,封伍氏兄弟为侯,表示楚王的歉意。
    有的说,伍奢已经恢复了自由,急待二子来看望。
    有的说,伍氏兄弟明天说不定就要随着使者往郢城,晋谒楚王,就了新职仍旧
回到城父来。
    有的说,伍氏父子既然重见天日,太子建也不必在外边流亡了。
    城父这座城忽然又牢固了,大家又可以安安静静地住下去。有如没有希望的久
病的人感到生命的转机,久阴的天气望见了一线阳光。人人都举手称庆,有的谈讲
一直到了夜半。
    在夜半,满城的兴奋还没有完全消谢的时候,伍氏兄弟正在守着一支残烛,面
前对着一个严肃的问题,要他们决断。
    子胥的锐利的眼望着烛光,冷笑着说:“好一出可怜的把戏!
    这样的把戏也正好是现在的郢城所能演出来的。没有正直,只有欺诈。三年的
耻辱,我已经忍受够了。”他对着烛光,全身都在战栗,那仇恨的果实在树枝上成
熟了,颤巍巍地,只期待轻轻的一触。他继续说:
    “壁上的弓,再不弯,就不能再弯了;囊里的箭,再不用,就锈得不能再用了”。
他觉得三年的日出日落都聚集在这决定的一瞬间,他不能把这瞬间放过,他要把它
化为永恒。
    “三年来,我们一声不响,在这城里埋没着,全楚国已经不把我们当作有血有
肉的人。若是再坐着郢城驶来的高车,被一个满面含着伪笑的费无忌的使者陪伴着,
走进郢城,早晨下了车,晚间入了圜土,第二天父子三人被戮在郢市,这不是被天
下人耻笑吗?”
    说到这里,子胥决定了。
    祖先的坟墓,他不想再见,父亲的面貌,他不想再见。他要走出去,远远地走
去,为了将来有回来的那一天;而且走得越远,才能回来得越快。
    至于忠厚的伍尚,三年没有见到父亲的面,日夜都在为父亲担心;不去郢城,
父亲必死,去郢城,父亲也死。若能一见父亲死前的面,虽死亦何辞呢。子胥笨直
地立在他的面前,使他沉吟了许久,最后他也择定了他的道路:
    “父亲召我,我不能不去;看一看死前的父亲,我不能不去;从此你的道路那
样辽远,责任那样重大,我为了引长你的道路,加重你的责任,我也不能不去。我
的面前是一个死,但是穿过这个死以后,我也有一个辽远的路程,重大的责任:
    将来你走入荒山,走入大泽,走入人烟稠密的城市,一旦感到空虚,感到生命
是烟一般缥缈,羽毛一般轻的时刻,我的死就是一个大的重量。一个沉的负担,在
你身上,使你感到真实,感到生命的分量,——你还要一步步地前进”。
    这时,兄弟二人,不知是二人并成一人呢,还是一人分成两个:一个要回到生
他的地方去,一个要走到远方;一个去寻找死,一个去求生。二人的眼前忽然明朗,
他们已经从这沉闷的城里解放出来了。谁的身内都有死,谁的身内也有生;好像弟
弟将要把哥哥的一部分带走,哥哥也要把弟弟的一部分带回。三年来患难共守愁苦
相对的生活,今夜得到升华,谁也不能区分出谁是谁了。——在他们眼前,一幕一
幕飘过家乡的景色:九百里的云梦泽,昼夜不息的江水,水上凌波漫步有含睇宜笑
的水神;云雾从西方的山岳里飘来,从云师雨师的拥戴中显露出披荷衣,系蕙带,
张孔雀盖,翡翠旍的司命。如今,在一天比一天愁苦的人民的面前,好像水神也在
水上敛了步容,司命也久已不在云中显示。他们怀念着故乡的景色,故乡的神祇,
伍尚要回到那里去,随着他们一起收敛起来,子胥却要走到远方,为了再回来,好
把那幅已经卷起来的美丽的画图又重新展开。
    不约而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