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小城-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愉悦之后,将会是一种长长的拖沓。
  我选择的第一个去处就是丽江的束河古镇。这座经历了千年洗礼和锤炼的城市充满了怀旧和感悟的古镇确实给那来自天南海北的数千万旅客带来了无数的感触,在那座看起来充满了沧桑和沉淀的城市里面,仰望天空,四周皆是苍邃无比的参天古木和缥缈虚幻的白云。如是这些,将会给所有的来访者带来极大的舒心达意。
  当初夏的阳光被木雕窗台切割成数条照射到那原本古旧的窗台上时,远处的雪山仿佛在云雾的缭绕当中久久不肯散去。透过原本有些沧桑的窗台和视线的交汇之处,看到了那已然迷失许久的祥和风景。
  当格瓦拉和越战真正的在整个社会上烙上时代痕迹的时候,似乎该进步的一切都嘎然而止,所取代的是热带雨林的爱好和眷恋。所有的PUNK和愤青除了布拉格和大海之外,还对所有神秘的一切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亚马逊河和湄公河成了真正意义上命运与信仰的两个归宿。而我,却在西双版纳那茂密而又浓郁的树林里,站在已经被腐蚀的古木之上,望着天空中被层层枝叶遮盖的蓝色天空。
  当南诏和大理在金庸大侠的笔下游龙去凤之时,也许在那些原本枯黄清淡的历史中原有的一切都应该被蒙蔽。白塔蓝湖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背影,当一个时代迅速崛起或是衰落之时,所有本该剩下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则是那一系列淡淡的背影和转瞬即逝的言语。
  或许所有的文字和断章都不能够诉说那历史的渊源和时代的印记,然而所有该被怀念的都将会一一记起。在湖泊或是雪山的边缘,永恒的是文化,即时的是文字。而当文字成为了文化的载体,所有的形式一切都成了不可相信的概念。
  关于光影和文字的关系大概只能在所谓的游记中能够看的出来,那些文字和影像始终是一种看起来很暧昧或是很浮华的文字。那种游记变成了和游览区无异的商业宣传和华丽词藻的反复堆砌,在那些堆砌的足迹上,似乎可以看明白那些原本空无一物的文字。
  也许在千年的叹息之后,再也没有如同马克波罗或是徐霞客那样沧桑的书卷能够贯穿一个文化的背影。那些一望无际的地域和深邃苍茫的历史在那些神来的笔下构成了一个个沉重的字眼,所有传承千年的文字于是就成了整个文明社会人类的灵魂教科书。
  在商业化、电气化、垄断资本主义的今天,人类思想的荒原似乎成了意识的一种空白。徒步穿行撒哈拉和亚马逊已然成为了不现实的一种冲动。然而当一个行者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面自如的穿越时间的障碍。那么这个行者必然是一个成功的作者。
  当历史和地域完美结合的时候,这片原本苍茫的地域就已经被赋予了人文的生命。而这些历史书里沉闷或是无奈的一切都被那神奇的地域赐给了鲜活的脉动。纵观当代中国文坛所有的游记,惟一我所推崇的就是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而他和雷抒雁、舒婷等诸前辈的云南之行中关于普者黑的笔记,则更是他对于那种古朴文化的另一种独到见解。
  “这里的山水非常迷人,也非常独特,很少能看到有这么一个既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山,又有清纯、秀美的湖水的地方,而更吸引人的是它把山水和人物风情和谐地揉和在一起。来到这里,人们不仅仅是走马观花的风景观赏者,而且还能深入到人物观赏和生态观赏,这样的旅游才是高层次的旅游。普者黑的特别之处就是它没有受到太多过去的人为拥挤和现代文明的污染,这里的生态是真实的、自然的,所以,一定要保持它的自然性和本土性,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普者黑这个美丽的名字就将会出现在更多旅游者的视野当中。”


滇缅纪行(3)


  游记和小说无一不是走入了返朴归真的桃源胜景。当我看到我所崇敬的世界文学大师高行建先生的《灵山》付梓之时,我为文章中那层林尽染的绿色而激动不已。高先生的文章中已然出现了那种绘画的味道,而我是无法到达那种至灵至性的境界。于是我只有把影像和文字尽可能的联系到了一起,在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是一个完整的文本。
  当我看到丽江古城上布满各种脚印的时候,木府透过数百年的一种文化张力笼罩在所有生命个体的四周。在一展无际的广场之上,充满血色的夕阳和木府的雕角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四方街地面上的流水是如此的透明,游鱼穿梭于摇弋的水草和虚幻的浮云之间,微波闪烁,鱼翔浅底,山水和人物风情在絮絮碎碎的阳光之下变成了一幅本土性的风情影像。
  云南有着她独特的民族风情,这种风情将会伴随着碧水蓝天一同在高原上回应着庄跤那来自远古洪荒的喊声。滇,这个名字这方水土将会永远的在祖先的血脉里流淌着,颤抖着,并为之永生。
  关于所有滇缅之行的概述我想在这里必须做一个总结。一条漫长的路线将会是一个完整文本的内容,而这个概念必须需要文本的精致性和整条路线的华丽风景和人文沉淀作为铺陈。无论是版纳的风光绮丽还是大理的风花雪月,抑或是丽江的小桥流水甚至于昆明的四季如春,这些华丽而神醉风景正在承受着几个千年深邃的历史神话。
  当这些历史神话成为一张张书页的时候,整个高原为之屏息凝气。或许一切的付出都是为着整个人类文明和一切原始文化或是现代科学的传承。我想,在成文之前,一切只能归于一个未知。
  我站在丽江古城的最高点俯视整个古城,那视野能及的所有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力量所在。皴黑而又充满力量的屋瓦上的植被,历经千年的城墙上那含苞欲放的野花,以及在整个产业时代之下的原始民族。这一切都显示了生命的力量。对经过穿越千年时空的人文文化和历史环境之后仍然能够行走自如的生命个体,我们只能顶礼膜拜。
  至于文化散文的力度和张力,无论是世纪之前马可波罗还是备受推崇的余秋雨。都必须面对这个慎重但又纯粹的问题。写作一如在一条漫长的道路上行走,而人生就是一部让人捉摸不透的游记。所有的起承转合在人生的历炼和思索之中变得无比神秘,冥冥之中的呼唤和命数成为了一切不可捉摸的因子。
  真正热爱文化的一切是拒绝概念性的文本和思考方式,而我这次却是试着将一些零零碎碎的文化进行整理。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包容的,只有极富有包容性才能具有别人没有的生命力。而我现在所看到的,却是这样一个在蓝色苍穹之中聆听祖先们召唤并传承血脉的生命群体。正如瑞克瓦斯所说,甘愿付出的生命群体,他们的收获最大。


高楼下的影子(1)


  当一个人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生活久了之后,就会对这个环境产生一种厌恶。当我选择桂林成为我的第一站的时候,实际上我已经选择了逃避。
  处于思想荒原的人们常常会陷入一种悖论,那就是对于特定事物的一种无意识浪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往往会向往乡村里的宁静,而当这个人真得到了乡村则又会感到有一种怀念的心理。从农耕时代逃离到小手工业时代的人们,常常会眷恋乡村时代的浪漫和博大,喧嚣的城市只能带给人更多程度的逃离和厌恶。而对于商业化的社会来说,山水风景在商业价值的意义上和城市里的高楼没有丝毫差异。
  闻名世界的桂林山水并没有给我留下至深的印象,当我一个人在山水间行走的时候,我总是在思考高楼在何处的问题。只有我漫步在商业街的时候,似乎才找得到回归的感觉。于是我这才发现,我们的思想被那些城市化的东西彻底奴化了。当我们期待转身或是逃避的时候,一切都变得不可能。
  桂林是一个没有什么高楼的城市。
  当我们的车出了高速的时候,对于初来乍到的人来说很难找得到城乡的差异。所有的房子都是如景区般的矮小,周围的绿化也不尽人意。如果说靠近机场不能修建高楼是有原因的话,那么在城区里面不能修建高楼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
  由于旅途的劳顿,我们谁也没有猜疑。只是在汽车里面等了好久之后才进入主城区。那里还有一些比较高大的楼房,但是有些看起来极为老旧。数小时之后主办方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酒店里面,仔细看看,那个七层楼的酒店是周围最高的建筑之一,而周围的建筑却是矮小的让人觉得诧异。
  护城河周围的树群一片葱郁。天空在四周一片极为祥和的气氛之间显露出一种湛蓝的明快,视野之外的苍山变得蓊郁而又模糊。热辣的阳光在苍白的地面上烙下金黄的颜色。周围的汽车声显得少许嘈杂,河边上汽笛声和船靠岸的吆喝声不绝于耳,榕树的树阴在地上和河里显露出了晦涩的色泽。骑自行车的人们眼神木然,动作古板,而我却在回宾馆的路上徘徊徜徉。
  匆匆的冲了一个冷水澡之后我立刻就在酒店的房间里面睡觉。在那个极为滚烫的时刻谁都不想在外面去闲逛。整条的马路在城市里面都显得病态的苍白,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极不和谐的闷热,每个人的脸上都显现出那种很切实的无奈和失落。微风吹来,尖利的热浪划过我的皮肤使我不寒而栗。
  等到太阳西下,整个城市的上空显现出了一层漫无边际的黑暗,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水显得是那么的亲近而又清高。河水犹如多瑙河一般显露出了异样的颜色,浓若染墨,静若玉盘。周围喝酒划拳的异乡人散发出浓浓的劣质啤酒和方言的味道,大概如成都或是武汉一般的喧嚣,我们徜徉良久,最后在百无聊赖的时候终于决定,等到天色再晚一些就到下面去逛一逛。
  我们所在的高楼下面是一条看起来很有个性的护城河,大家都猜测晚上那条河流或许会像莱茵河或是塞纳河一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