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粉色年华的困惑-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离婚会更好些。人是情思复杂的动物,时时逃避着伤害,千万别让这种伤害太暴露,变成长期的折磨。    
    非根本性冲突的家庭由于疏于调整而走向最终解体的过程中,大都有一段婚外恋,这些有了离婚企图的家庭,必须凭借这种外力以坚定信心去宣布崩溃的事实,其中感情纠葛的道理不是夫妻可以全部公开说清的,因此也就不是我们可以“调节”的了。    
    从促使一个必然崩溃的家庭抵达结局上讲,婚外恋阶段做为解体的过渡,是件必然的事情。实际生活中,常常是因为勇敢的外部力量,使一个很糟糕的家庭得以土崩瓦解。这里,引用马克思在《论离婚法草案》中的一段精彩的话:如果每一个外部的刺激,每一种伤害都足以摧毁自然界中的某一机体,那么你们是否会认为这种机体是健康、结实而组织健全的呢!    
    这一段话的弦外之音是:家庭破裂的根本原因不是外力,而是自身;通过外力摧毁自身有问题的家庭是合理的。可是问题却不在这里,因为现有的许多婚外恋家庭并不想走到离婚的地步。由于不愿在亲属、友人和单位造成影响,另外还考虑到孩子的成长,人们只是把婚外恋与家庭生活当做并行的生活内容,严重伤害了家庭感情和孩子的心。这类家庭大多有这样一些特点:婚外恋没有稳定的性关系,甚至根本就没有实质性的性关系,似乎走在精神恋爱的边缘上;由文化素养较高的人正名昭雪的婚外恋现象,已从少数有所追索的人的专利,扩展到全社会,发展到有心无肝的地步,人们认为这是一种时髦;大量别有用心的人打着新思潮的幌子,借以满足无限膨胀的情欲,而把精神扔在一边;由于榜样力量,许多未介入这种时尚的人也萌动了恍惚的加入欲望,企图逃避现有婚姻的烦恼,而不是努力消除它;这种风气已由秘密转为公开;婚外恋的组成形式一般是已婚男人和未婚女子构合而成。    
    从进步意义上说,这种横冲直撞的潮流是对过去长期忽视感情的婚姻现实和社会习俗的冲击,是对“低质量而高稳定”的家庭特点矫枉过正的批判。这种时髦是难以抵制的,它在伤害家庭情感的同时,又刺激人们在结婚时就必须矢志于为营建一个生机勃勃的健全家庭而不懈地奋斗,鼓励人们不再草率地组成更多的徒有其表的婚姻。    
    但是总的来说,婚外恋行为对于家庭生活还是一种威胁,婚外恋的女子尽管可以勉强应付丈夫的性要求,但是爱心却一去不复返;婚外恋的男人尽管依旧乐于持家、照顾妻与子,但却很难再有热情去与配偶缠绵。这种家庭在基本内容上已变得残缺不全。既不能继续投入全部的情爱给家庭,又不能完全满足婚外情人的如饥似渴的感情,与其说这种方式是高尚的补充,不如说它是在偷偷摸摸地体验犯罪心理的乐趣。长期下去,当事者心中就会有一种阴森的想法形成:泛性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情。触及婚外恋现象时,人们可以隐约感到,谈及这个问题时所溢出的世道不古的叹息中,隐含着一个“女人是祸水”的潜台词。实话说,我们不该把不忠诚的知识女性想像得那么可怕。卷入浪潮的女大学生多数生性敏感,她们从青春期时就已变成犀利的精灵,从内心世界上讲,比男人更容易感触到痛苦,更容易对异性的诱惑动心,只是她们掩饰的程度要比男人深得多,她们梦想的完美生活也要比男人逼真得多。当一切难予实施时,她们就很容易伤感和孤寂,很容易通过种种方式排遣自己做为知识女性的不幸。她们自信在几个朋友那里得到不同的感情安慰是安全无害的。那种生性纵欲和对物质利益贪得无厌的女性,尽管我们处处可见,但静下心来算一下百分点,还是微乎其微的。    
    中国自古以来是用束缚知识女性的方式保持她们的道德,人们似乎从不设法使她们获得内心的自制力,或者消除使她们不得不“不道德”的隐患。大家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把她们关在家里,裹上小脚,不让一切机会接近她们。所有这些观念性的错误,使女人置身于受其难而又必须负其罪的悲惨境地。人们把批评放在女人的不检点上,而让男人逃之夭夭。    
    实际上,婚外恋现象的起因还是在根本的婚姻制度上。但是,如果我们假设这种制度的暂时存在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应该着手对结婚的人们进行高质量的婚姻艺术的培训,让那些渴求家庭稳固而又心灵敏感的人们,每当遇到问题时都能尽量在家庭内部寻找答案,以维持这种婚配制度合理的假定性。目前,许多人分床而栖以保持新鲜感,经常去外省旅游以增添生活的丰富性,一部分知识女性利用这种方法达到了调节生活的目的。另一部分知识女性却仍旧不能,对于他们来说,婚外恋恐怕还是一种愚蠢而又离不开的办法。    
    2纠葛    
    毛姆说:“说起恋爱,起初纵使出于逢场作戏,也会留下相当麻烦的纠葛;因为恋爱必须由两个人所构成,而男性的爱情经常危害女性。”由于男人的逢场作戏,世上不知有多少女性因此乱了命运,一失足成千古恨地陷入不幸的境遇里。有一位漂亮女大学毕业生,出身高知识家庭,在一家大公司任职。男友是同一公司的高层管理,已有未婚妻,她明知道这事还跟他来往,继而委身于他。    
    两人原先只是抱着逢场作戏的心理。尽管不和他结婚,但自己比他那位未婚妻更实际地为他所爱,使她感到欣喜和骄傲,于是她不顾一切地用热情燃烧自己。当她怀孕时,他表示歉意,同时支付足够的费用去施行人工流产;算是表现了应有的责任之后,她再次怀孕,作了第二次流产。她虽然感到难过,但他既没有移情别恋,也没有在酒吧间寻欢作乐,她便相信他的爱情。在公司,他俩的情谊已成为同事之间的话题,这反倒使她感到满足。由于他迟迟不跟家乡的未婚妻结婚,她也就谢绝了好几门亲事。    
    然而适婚期过去,当她开始对自己的青春不再感到不安的时侯,突然他请假回乡下去,等他上班后,公司的布告栏上竟然登出了他已经结婚的消息。她受到沉重打击,失去了生存的力量,于是企图卧轨自杀。她被火车弹开,拾回了一命,美丽的额头上却留下了爱之烙印似的一道疤痕。对于他,她已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但他还是温柔地向她致歉“对不起,不过,我实在毫无办法。今后,只要你能得到幸福,我可以作任何努力。”在这种情况下,他要是能冷冷地甩开她,女方反倒可以用不着迷惑不定。只因为他偏要伸出手来,使她的痛苦只有更深、更重。她无法面对这位新郎的暧昧,于是辞掉工作远居别处。他却仍然一个月里走访她的处所一两次,这简直是一种酷刑。


第六章 寻求婚外的补偿东风恶,欢情薄(1)

    一个相爱中的人,可以踏在随风飘荡的网上而感觉不到危险,幻想的幸福使他灵魂飘然轻举。    
    ——作者题记    
    1相见恨晚    
    自从她的生活领域被他偷偷地侵袭过后,她感到自己的天地有了大欢愉、大光明。她是个农村姑娘,大学毕业后,经人介绍跟上海某公司的一个科长结为伉丽。她对自己的婚姻是比较满意的,丈夫较为富有,在本地人缘又广,对她这样一个外地来的孤单的女子来说,她感到家庭的可靠、优越。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人世沧桑,欢悲无常,随着学识和学位的升级,她开始觉得自己的婚姻充满了铜臭味,那么简单直截,那么功利化。    
    每天同一个喝得醉醺醺的“钱呆子”同床共寝,使她感到滑稽又厌恶。丈夫不懂BASIC语言,更不知所谓存在主义,至于超越人性,丈夫根本以为只有尼姑才会干得出来。丈夫每天只关心谁高升,谁他妈的倒霉,谁真机灵一趟买卖净赚好几千,可比咱科长强多了。在今天,人们敢于正视爱情,追求真正爱情的时候,她幡然醒悟,自己当初的婚姻多么庸俗!实践证明,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才能维系爱情的长久。    
    而当初,她的选择是典型的物质需求,当年的美满无踪无影,只留下今日不尽的后悔和沮丧。她终究是中国伦理道德的女儿,想到丈夫当初为建立这个“美满”的家园东奔西跑,每月又给家在农村里的父母寄生活费,想到可爱的女儿,她渐渐又觉得丈夫不那么可恶。但是,每次同房,她都冷淡如冰,丈夫大为不满。她是性冷淡者吗?不,在和他的接触中,她总是热情积极,性的融合又是如火如荼。    
    他们是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认识的,几经接触,相见恨晚。他文质彬彬的仪表,坦诚待人的风度,超脱的傲骨,深深吸引了她,她同他在一起,精神振奋,思路活跃,谈吐自如,语言亲切。他们像六月里的湖水,暖暖的,柔柔的,推波助澜,直发展到合二为一,两心共振。为人师表,道德伦理的紧身衣他们比别人穿得更整齐合体。    
    他们的接触秘密而严谨,控制得当,把握适度,以身相许,共守同盟。她完全被爱意迷惑,幸福在偷偷中进行。他们的关系冠冕堂皇地保持了三年之久,如果不是因为不慎怀孕流产,这种地下情人的婚外补充,该使她多么幸福啊!性行为的直接责任,可能创造新的生活,新的生命,中国的一切非伦理行为都无力承担这一严峻的后果,圣贤弟子,又要道貌岸然,最后别无选择,惟有流产。她瞧不起丈夫的智商,但丈夫绝不是低能儿。    
    当她告诉他避孕失败,意外怀孕要做人流时,他立即从挂历上推算出妻子受孕的准确时间,而那时他正好出差半月多未归,根本谈不上性生活。时间无情地证明她是婚外孕,真是行行出状元,她恍然大悟到丈夫原来如此高明。夫妻几番舌战,她终于败下阵来,低头招供,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