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厨子-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逐渐增加了海蟹壳和萝卜雕刻的布局,不过此菜基本是局限在外滩的几个饭馆。不过几年,上海就换了天下,所以,大多数的中国厨子,对它一无所知。    
    大家钦佩之余,第二天这道菜果然成为宴席上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不过这次的确够险的。以后,贵宾楼就要求服务员:听到顾客要求,不能随意答应了,必须和厨师先作交流。    
    饶是如此,依然会出意外。猴子已经够折腾人,来了个属兔子的印度外宾,又差点儿把党委书记搞中风……


第二部分 全素宴第3节  全素宴(1)

    实际上,印度人“惹事”是比“孙悟空大闹天宫”早些的事情。那时候,中印关系还是“巴伊巴伊”(兄弟之意)好朋友,尼赫鲁经常派代表团来,来了,当然要管饭。    
    要说印度朋友,饮食上应该是最省事的,为什么呢?人家有米饭和咖喱好像就行了,有的连勺都不用。饮料?五十年代的自来水,拧开就喝,吃嘛嘛香,这就是体质。人家恒河里死猫死狗漂着,打了水就喝都没事,何怕你中国这点子不成器的痢疾菌呢?这样不挑剔的客人,会在饮食上惹出麻烦,简直不可思议。    
    麻烦的起因是领导说不行,接待外国朋友怎么能这样简单呢?要让他们见识我们中国璀璨的烹饪文化。    
    这算“沙文主义”么?恐怕不能算。五十年代,中国的上上下下对外国朋友特别热情,是出自真心的。    
    这是级别比较低的领导的指示,级别低,可也比贵宾楼高啊。当时中国接待方面有两个矛盾的看法:一个是主随客便,一个是入乡随俗。相对来说,感情上第二个看法比较占上风,因为当时的中国人单纯热情,爱国主义情绪高涨,觉得外国人吃得半生不熟的实在可怜,好容易来个外宾,用自家最好的东西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但贵宾楼的党委书记原来是跟周总理的,有外事经验,他很清楚“内外有别”的问题,更支持第一个看法,也就是客人怎样习惯怎样来。    
    现在中国人出国的也多了,看来,显然“主随客便”对于来访者是更为尊重与方便的做法。可当时接待外宾的领导不这样想啊,于是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印度朋友的特点是虽然对口味不算讲究,可宗教问题特别复杂,忌口的特别多。一个代表团里,有不能吃牛肉的,有不能吃猪肉的,还有不能吃羊肉的,而在中国人眼里,印度人长的都是一个样,你根本就区分不明白。中国方面在外交上有一条原则,就是绝对尊重客人的宗教信仰,这是不能出错的。    
    所以呢,新中国只能让周恩来做外交——他不会强人所难啊。要是换毛泽东可就热闹了:他不是不明白这个原则,但是这位湖南人喜欢迎接挑战,或者说有点儿爱“抬杠”,假如对方说不吃牛肉,他很可能要想方设法给对方尝一尝,比如把牛肉做成羊肉味道,看看你吃了会不会出问题。    
    这要放在外交上,可就要出大事了,这种事情不是没出过。对一般的外宾,毛公还是很注意的,要是对方也很强大,就难免勾起他的兴味来。比如东欧某国领导人,来访的时候说明白了吃上要简单,毛公对中国菜是十分自豪的,觉得该领导人有如此偏见,无非是因为不了解我中华料理啊,于是偏偏给他天天安排极盛大的国宴——就不信你看了好吃的不馋嘴!这位领导人说吃得要简单,倒不是故意斗气,而是胃不好。完全被毛公料到的是,中国菜味道太好,这位领导人果然没管住嘴,但是肚子不争气啊……这位领导人后来访问柬埔寨的时候,和西哈努克亲王还无可奈何地谈到这件事。这算是两个巨人的一个小插曲。    
    还好斯大林没来得及访问中国,不然还不定会闹出什么事儿来呢。    
    贵宾楼在如何招待外宾上,是不能像这样硬碰的。    
    看看招待印度客人的复杂性,真没办法。厨子们一琢磨,咱就天天吃鸡好了。    
    好在中国菜博大精深,一只鸡翻来覆去,几百个菜式不成问题,您慢慢啃吧。    
    这也不行。就有一位什么什么沙先生来找厨师了,说他不吃鸡。    
    还有不吃鸡的宗教?那么,要不给他弄条鱼来?    
    不行,沙先生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通过翻译说明,才搞明白这位沙先生的习惯十分特殊:他是完全的吃素,无论鸡鸭鱼肉,一概不沾。    
    沙先生说,凡是能够变成生命的东西,他一概不吃。    
    怎么办?上边不是说了么,要让客人充分享受中国的菜肴。总不能跟喂兔子一样光让他吃菠菜吧。    
    那该用怎样的口味呢?书记正琢磨如何招待沙先生,有位厨师在旁笑道:这不是来个印度和尚咧?    
    书记一听,着啊!就照着招待和尚的法儿对付不就行了?北京有名的素菜馆,全素斋、功德林,也不用灶上下手,一个电话就把菜送来了。    
    这时候,沙先生正盯着陆师傅呢。陆师傅当时是小徒弟,上不了案子,也就是给拌个沙拉什么的。沙先生就看着他拌沙拉,一边通过翻译反复强调:不要放火腿,也不要放沙拉酱,加一点盐和醋就可以。    
    嘿,真是喂兔子呢!    
    陆师傅好奇,就问翻译:咦,沙拉酱也不吃吗?    
    沙先生认真地回答:不吃,那沙拉酱里面有鸡蛋黄的。鸡蛋,也可以变成鸡。    
    这时候,全素斋的菜就送到了。    
    要说中国菜,那的确是独步天下、笑傲江湖的。一盘素什锦就把印度人沙先生吃的语无伦次,大为倾倒——那是,全素斋何许人也,老掌柜的刘海泉先生那是御厨!慈禧太后什么没吃过?就专好这一口。放倒一个鬼子算什么大不了?    
    别的印度兄弟也被惊动了,忍不住过来看:啊,这个菜真是新鲜,有黑的(木耳),有白的(银耳),有黄的(栗子),有褐的(豆制品),色彩斑斓。尤其是豆制品的美味,尝过之后,那种形容就只有“连舌头一起吞下去”才能比喻了。    
    于是印度代表团集体要求,全都要吃素!


第二部分 全素宴第4节  全素宴(2)

    客人高兴,党委书记当然更高兴了,就叫全素斋索性送来全套的素菜。可是等全套的素菜上来,外宾又差点儿拒吃了。    
    看看全素斋的菜谱:大香肠,糖醋黄雀,香绍火腿,浇汁小排骨,炒鳝鱼丝,烧鱼翅,素八宝全鸡,鲫鱼冬笋,炒蟹粉,挂卤肥鹅,焦溜肥肠,糖醋松鼠鱼……    
    这哪儿是素菜啊?!    
    其实,没一样荤的。就拿浇汁小排骨来说吧,兄弟也曾自己做过,当然没有人家那样精致,但大体可以看出中国素菜的格局来:土豆蒸熟拍成土豆泥,豆干切碎加入拌匀,加上盐、糖等调料,码成长方条,上下各覆盖一张豆皮,用做雪糕用的扁棒穿上炸好,这土豆泥就如同排骨肉,雪糕棒是排骨,豆腐皮则是排骨上的筋膜。炸的时候,在棒与棒之间的豆皮上用刀压一压,露出的土豆泥沾上粉面,那视觉效果就不是一般的像排骨了。    
    外宾弄明白了这都是素的,那还有什么说的?俩字儿:吃吧!那真是风卷残云。要知道印度也不富裕,可平时极受欢迎的自助餐那天愣是没人动——都变和尚了。直到半夜,印度客人还不断地叫客房服务呢——没吃够。    
    陆师傅和另外两个大厨在一边儿聊天,说起那位沙先生因为不吃鸡蛋,连沙拉酱都不让放的趣事,两位厨师开始抬杠了,一位说,这印度人半点荤腥不沾,全吃菜和豆子,身体肯定不能好;另一位说未必,这沙先生出访带着俩孩子,据说家里还有六个,那是身体不好的主儿么?第一位说那他肯定得偷着吃些动物性的食品,否则没法有这精力;另一位说未必,少林寺和尚不也壮实得很?第一位说你不知道,少林寺和尚也吃荤,唐太宗特批的;第二位说不会吧,咱可以打赌,那沙先生是真自觉,断不会偷吃。    
    就有人从后边走过来了,一拍第二位厨师的肩膀,笑道:那你肯定输了。三个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党委书记一直在后边听着——他还不知道自己晚上要急中风呢,这会儿挺得意——笑眯眯地说:光吃豆子青菜,谁也不能这么结实,这印度人,他也不是不吃动物性的食物,这个,我可以证明。    
    奇了,他吃了什么东西让书记看见了?陆师傅好奇地想。    
    于是,两位厨师好奇地问书记:不会是咱们故意给他偷着吃荤,他自己不知道吧?    
    这种事儿,中国的宴席上常可见到。比如给你夹红烧肉吃,也不说是什么肉,吃到酒酣耳热再问你:知道刚吃的是什么肉么?    
    这个时候往往情况就不大妙了,你就准备听到骆驼肉、狗肉等等匪夷所思的答案吧!    
    书记正色道:那怎么能行?外交上这样要出大事的,我们可不能这样做。    
    那他自己吃?!吃什么呢?    
    书记一笑,指指桌上的大瓶子:牛奶啊!    
    众人恍然大悟。的确,牛奶属于动物性食品嘛。    
    沙先生不忌讳喝牛奶,那也对,因为牛奶反正只能放坏,是变不成小牛的。    
    资产阶级的伪善,就不想想他把牛奶都喝了,小牛也会饿死的啊!书记晃着脑袋,摇摇摆摆地走了。    
    这事情本来可以告一段落,谁知道第二天晚上陆师傅正要吃饭呢,就听见书记嫂子歇斯底里地大叫,他以为进了贼,抄起菜刀直奔书记宿舍而去。他们的宿舍就是一个大院,三进房子,第一进是陆师傅他们的单身宿舍,第二进基本是大厨们的宿舍,第三进基本是干部宿舍。    
    不少贵宾楼的干部也都有两手活,走这院儿外头,闻见的菜香如何,可想而知。书记自己有房子,让了给儿子结婚,也住这儿。他这个人挺朴素,不住干部宿舍,在单身宿舍里边挤了一间,老两口和小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