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门有一条石油河,在石油河上游的东岸边,有一座老君庙。在石油河两岸地层的断裂处,有很大的一片石油露头。这是远古时代由于地壳运动,地下蕴藏的石油沿着裂隙上涌溢出地面所致。千百年来的风吹日晒,使轻质油挥发,仅剩下沥青渣滓,厚厚地凝固在地面上。
一九三八年,地质学家孙健初带着几个工程技术人员骑着骆驼在甘肃的干油泉发现了油苗,从而断定当地是个构造,他们打井发现了老君庙的浅层油矿。新中国成立以来,石油人就下决心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他们发现玉门油田是一个面积15。5平方公里的中型油田,以王铁人为代表的一代石油人在这里顽强开采。玉门油田是中国近代石油史上产量最高的油田,也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五十年代初期,石油人在新疆发现了独山子油矿,这是中国开发较早的油矿,虽然只有0。7平方公里,却使石油人为之一振。一九五五年石油人又在新疆的克拉玛依发现了油田。
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六日,黑龙江省发现了大型油田,这是石油人给国庆十周年最好的献礼。正因为这个油田的发现和共和国十年大庆赶在了一起,大庆的名字便应运而生。
从玉门油田会战、独山子油田会战、克拉玛依油田会战到柴达木油田会战;从川中油田会战、大庆油田会战、大港油田会战到胜利油田会战;从吉林油田会战、辽河油田会战、江汉油田会战到河南油田会战;从中原油田会战、长庆油田会战、华北油田会战到江苏油田会战;从塔里木油田会战到吐哈油田会战……油田会战四面开花,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第一部分第4节:石油天然气是一条经济生命线(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石油加大了西部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在四川、陕甘宁、塔里木、柴达木盆地获得了重大发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十几万亿立方米,为西气东输工程平稳供气三十年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证。
当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煤炭占67%,石油占23%,天然气占2%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的能源结构煤炭占25%,石油占38。5%,天然气占24%,水电占百分之十几。煤炭虽然价格便宜,但最大的弊病是给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还会造成大气污染。在能源结构中,石油比煤炭先进,天然气比石油先进,最大的优势就是减少大气污染。换句话说,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优质能源。石油天然气是一条经济生命线,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在这种大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改变中国在能源安全方面的隐患,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石油天然气战略储备体系。
中国的气田有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中国气田扮演的角色是寻找落实建设气源地,远期中国气田扮演的角色是中国大储气库;近期中国气田的职能是培育市场、供气,远期中国气田的职能是调峰、保安、辅助供气。中国目前供气气源有两处,一是中国的气田,二是国外的气田,包括管道和液化天然气的输送。
我国陆上有四大天然气气区,即塔里木气区、柴达木气区、四川气区和长庆气区。在长庆气区中,有四个探明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的气田,分别为苏里格气田、靖边气田、榆林气田和乌审旗气田。探明储量超过一千亿立方米的便称为世界级大气田,苏里格大气田的地质储量规模达五千亿立方米。尽管塔里木的天然气可以保证稳定供气三十年,可石油人却在内蒙古苏里格这个世界最大的整装气田上顽强地开采。好像上了双保险,长庆气区作为西气东输工程的补充气源,大大提高了西气东输工程的抗风险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油气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二○○四年,我国的原油进口量达到一亿一千万吨,占国内需求总量近50%。坚持油气并举,大力开发和利用天然气,以气补油,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我国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天然气比例是2。8%,而世界平均水平高达23%。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贯通后,按照年输天然气一百二十亿立方米计算,苏浙豫皖沪四省一市每年可减少二千七百万吨标准煤,这二千七百万吨标准煤每年产生的烟尘是九十万吨。这九十万吨烟尘散发在四省一市中,相当一部分被生活在这里的三亿人的肺吸收了。换句话说,西气东输项目建成后,这三亿人的肺可以少吸进不计其数的粉尘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目前我国石油总资源量约一千零六十九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四十七万亿立方米。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约为一百三十五至一百六十亿吨,天然气可采资源量约为十至十五万亿立方米。现在全国板上钉钉的天然气地质储量有2。56万亿立方米。铁的事实证明:中国是一个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石油产量的增长不能满足石油消费的增长,现在我国每年生产一亿七千万吨石油,消耗两亿吨石油,入不敷出,预计十年之后每年要消耗四亿吨石油。这么大的需求如果全部依赖进口,国家则不堪重负,因此以气代油就成为一条金光大道。天然气是一种比石油还要好的清洁能源,到二○一五年需要年产一千五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才能满足国人的需求。而我国现在年产天然气只有三百二十亿立方米。我国的天然气有资源基础,我们的邻居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又是油气大国,天然气要靠管道输送,因此中国发展天然气管网前景看好。
第一部分第5节:中国人不愿意头顶着锅盖生活
天然气是埋藏在地下的古生物经过亿万年的高温和高压作用而形成的可燃气体。天然气的重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无色无毒、热值高、燃烧稳定、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
西气东输气源地塔里木的天然气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温室效应较低,因而能从根本上改变大气环境质量。
天然气除了能用于炊事外,还可以广泛应用为发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玻璃陶瓷、汽车等领域的燃料或原料。天然气无毒,比重小于空气,容易散发,不易积聚成爆炸性气体,是较为安全的燃气。
天然气近年来备受重视发展迅速,目前国外油气产量比已达1∶0。7。而我国的天然气工业比较落后,油气产量比仅为1∶0。1。天然气的利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重要尺度。欧洲和北美早在二十世纪初叶就开始建设天然气管网,目前世界天然气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的23。8%。根据国际能源组织最新测算,世界天然气消费量在二○一○年将达到三万五千亿到四万亿立方米,成为一次能源中的首席能源。
我国的能源结构很不合理,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占72%,是当之无愧的大哥大。而天然气和石油、煤炭相比只是个小弟弟,利用率只占一次能源的2。1%。大量燃煤使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一些地区酸雨严重,大气环境不断恶化,过去司空见惯的蓝天已很少光临,人们头顶着一个乌蒙蒙的锅盖在生活,肺癌成为中国人癌症中的元凶。据世界卫生组织评定,中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成为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世界第二。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今后中国减排二氧化碳的压力将逐步增大,并要求我国在调整能源结构和环境治理方面加大力度。
中国人应该到奥运会上去夺金牌,为什么却在大气污染的行列里独占鳌头?迅速改变能源结构,对于开放的中国势在必行。
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能源结构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计划为中国发展天然气工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也为西气东输工程的立项铺平了道路。
一九九八年七月六日,江泽民总书记到新疆塔里木油田考察。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的马富才向他汇报了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开发天然气的设想。他详细介绍了新疆、四川、长庆、青海四大天然气区的情况,江泽民总书记饶有兴味地听着。马富才总经理说:“塔里木油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没有条件利用,一些天然气不得不点天灯烧掉,一年就要烧掉七亿立方米。”
听到这里,江总书记心疼地说:“石油和天然气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资源,塔里木一年放空烧掉七亿立方米天然气,烧得人心疼啊!”
在这次塔里木之行中,江总书记和陪同考察的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中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详细地探讨了天然气的利用问题。
迅速调整能源结构的梦想在很多石油人心中萦绕着,一九九八年七月十六日,时任国土资源部部长的周永康给朱基总理、温家宝、吴邦国副总理写了一封信,建议把西气东输列入重要基础建设项目之中。
周永康曾经担任过石油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领导,这位石油学院毕业的领导干部爱石油、懂石油,对石油天然气工业充满着感情。他在信中写道:根据我国这几年天然气勘探形势的发展,建议把横跨我国西东的天然气干线和局部地区管网也列入重要的基础建设项中。理由如下:其一,资源条件已经具备。我国已基本形成四川、陕甘宁、新疆(可包括柴达木盆地)三大气区,已探明或基本探明的资源均已达到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