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奸海 作者:王松山等-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心情非常紧张,急得满头大汗,半天不敢答话。不久,李林甫死去。杨国忠代之为右相,兼支部尚书。

  杨国忠去了心头大患,夺取执政大权的目的达到了。可他对李林甫还是耿耿于怀,恨不得鞭尸解恨。仍然翻出旧帐,硬说李林甫与阿布思曾勾结谋反。杨国忠专找那些曾受过李林甫迫害的人出来作证。结果,李林甫罪名成立,人虽已死,仍被追夺官爵,废为庶人,诸子贬谪岭表,让李林甫死后也不得安宁。

  杨国忠、李林甫的交恶与争夺,人们说是狗咬狗的斗争。据传,杨国忠死后变成“洋狗”,李林甫死后变成“狸狗”,两下还在撕咬。最终,洋狗咬死了狸狗。



  






古今奸海杨国忠助纣为虐






杨国忠助纣为虐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从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受到玄宗宠爱后,不只是她家里的兄弟姐妹各有册封,就是她的远房亲戚也跟着沾光。她有个远房堂兄杨国忠,原名叫杨竽钊,因为图谶上有“卯金刀”三字,大不吉利,所以当他任御史中丞时,皇帝给他改了名,而其为人为国并不象皇帝希望的那样。他早年是无赖之徒,不治产业,三十好几还欠了一屁股债,糊不了口,所以邻居见他都躲得远远的。在家乡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西南)呆不住,便去四川混混,那里有个远房叔叔。

  到了蜀地,就象有些植物能易地而生一样,杨国忠有堂叔的帮助,加上他能说会道,善于交际,渐有名气。当地大财主鲜于仲通欣赏他的才能,不断在生活上接济他,使得他一改往日寒酸落魄样儿,竟也过得逍遥自在。却说当时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与当朝宰相李林甫有矛盾,怕受排挤,想借杨氏势力保护自己,他考虑一下,决定派他的好友鲜于仲通多备点货去长安疏通关系。鲜于仲通马上把杨国忠引荐给他。章仇兼琼一见其人便感满意,而且当时杨家势力正日炽一日,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便备了价值数万缗的宝货,送他去长安。

  到了京城,杨国忠给杨氏姐妹—一赠送钱财,让她们个个心满意足。这样,她们只要一有机会接近玄宗,就大讲特讲章仇杀琼很有政绩、忠于皇帝、造福一方的好话。玄宗当时耳软的很,听说章仇兼琼有此治国才干,便把他调入京城,擢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杨国忠本人也没少捞,玄宗当时正溺于声色娱乐之中,听说杨国忠精于摴蒱(一种赌博方式,以掷骰决胜负),正愁没人陪他玩,立即召见。为进出名正言顺,授以金吾兵曹参军之职。摴蒱每轮结束,杨国忠很快能口算出输赢结果,分铢不误,玄宗赞赏地说:“真有度支郎的才干呀,可令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拜为户部度支郎中。国忠还常让貌国夫人探听宫廷动静,揣摩帝意,投其所好,很快迁为监察御史。

  这样一个轻率之徒短期内骤然升至监察御史的位置,不仅使满朝惊讶,也引起了李林甫的浓厚兴趣。两人真是臭味相投,很快结为知己,狼狈为奸。在李林甫制造的一系列冤狱中,如果说李林南充当了幕后导演,那杨国忠则充当了前台总指挥的角色。当时,玄宗正考虑立太子一事,出于自身的利益,李林甫建议立寿王李瑁,而玄宗却立了忠王李亨,他深感不安,知道忠王一直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害怕将来受到打击,设法铲除李亨,叫杨国忠注意寻找“线索”。

  一日,李林甫正在密室中琢磨此事,忽有人报杨国忠来访。他见杨国忠面露得意之色,不禁心内大喜:“事情有望了。”杨国忠问:“李公,太子内弟中是否有个名叫韦坚的?”李林甫不解地回答说:“是有,怎么了?”杨国忠拊掌说:“晦,你不知道,我这几天也在琢磨这事。”正巧听说他家来了个叫皇甫惟明的,说是河西节度使,二人欢饮达旦,谁知他们搞什么名堂。

  杨国忠话里有话,却欲言又止。李林甫追问说:“这人我听说过,但皇甫惟明和太子没有交往的。”杨国忠说:“李公,他两人若犯了事,还怕追不到太子身上吗?”李林甫恍然大悟,说:“是的,顺藤摸瓜,不怕整不了他。”杨国忠进而献计:“依我看,就说他们唆使太子早日篡夺皇位,你看怎样?我不好直接出面,你找一个人告他们就行了。”李林甫说:“此计甚妙。侍御史杨慎矜比较可靠,如有差池,可先杀他以灭口,千万不能走漏风声。”杨国忠说:“此事保管万无一失,他两人下了狱,太子还能消停得了吗?太子身上吗?今儿个叫他不死也得脱层皮!”

  几天后,杨慎矜将此事上奏玄宗,李林甫从旁添油加醋,玄宗下诏将韦坚、皇甫惟明二人下狱。杨国忠纠集杨慎矜、御史中丞王铁、京兆府法曹吉温等人,在京城另设置推院,对二人严刑拷打。结果,韦坚被贬外地,皇甫惟明降级使用后被杀,财产籍没。在李林甫的唆使下,杨国忠大兴冤狱,将与自己敌对的人来个一锅端。最后,连办案人员也跟着遭殃,杨慎矜在审理案件中,发现玄宗无意废黜太子,所以持观望态度。李林甫与他本相友善,此时反目成仇,指使杨国忠、王鉷诬告他,致使杨氏三兄弟被下狱处死。

  至于太子李亨,自知情事危急,忙上表父皇,声明自己与韦妃感情不和要求离婚。在危急时刻,李字为保全自己,竟抛弃了自己枕席相伴的妻子。结果韦妃被逐,削发为尼。太子好在平时言行谨慎,加上大宦官高力士有意保护,才幸免于难。李林甫没有达到打倒太子的目的,老羞成怒,大造冤狱,被诛杀者竟达数百家之多。杨国忠也乘机大树淫威,并受玄宗赏识,不久,擢升度支员外郎,兼领十余使,权倾朝野,杨氏一门更加不可一世。每天,四方贿赂的人,络绎不绝。



  






古今奸海陷害忠良的施文庆






陷害忠良的施文庆

  公元589年正月的一天,陈后主午睡正酣的时候,隋将贺若弼、韩擒虎分别率军在广陵和采石渡江。统领陈朝军务的是大监军施文庆。正月二十二日,杨广进驻建康,以“施文庆受委不忠,曲为谄佞以蔽耳目,……斩于石阔下,以谢王吴”。

  施文庆何许人也?

  施大庆,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家人世代为小吏。他本人好学多识,通书晓史,口占心算,自有一番能耐。他日后能成为陈国一佞幸小人,这与当时衰败的社会状况有关。

  梁末侯景之乱,建康陷落,梁武帝被囚。陈霸先身为西江都护、高要太守,自岭南迅速回兵讨伐,取得胜利。他平叛有功,大权在握,逐步消灭国内政敌,于南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十月,在建康正式称帝,国号陈。这是南朝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581年,北周相国杨坚废周帝建立了隋政权。582年,陈后主叔宝即位,此时南朝陈的繁盛时代已过,国力衰微,由陈后主独木支撑。

  陈叔宝生长在深宫之中,不体恤民间疾苦,只知饮酒赋诗,亲近一帮舞文弄笔之人,纵情声色之中。肆意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在光昭殿前修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每阁高数十丈,连延数十间,所有窗户、门槛等,都以檀香木制作,雕饰金玉珠宝,外垂竹帘,内设宝床宝帐,微风吹来,香间数里。阁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种植各种奇花异草。后主和宠爱的妃嫔们分居各阁,交相往来,纵情女色,荒淫无耻。常将宠妃张丽华放在膝上共决政事,为博一笑,言听计从。

  当时佛教方兴未艾,陈后主也是笃信不疑。为东宫太子时,已让徐陵讲大品经;即位后,几次设无碍大会,学习梁武帝,“自卖于佛寺为奴”,耗资甚大。并在建康新造大皇等寺,敕慧暅为京邑大僧正;至德中,邀引恭禅师建立摄山栖霞寺,陈主诸王并受其戒,奉之如佛。君臣上下佞佛,大批僧尼合法免除赋役,从而给国家财政带来很大的困难。

  面对困境,朝廷不得不下令奖励督课,“使强荫兼出”,“望订租调”,其中自然包括了不少逃避赋役的僧尼。据说“于时检括僧尼,无贯者万计。”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上表反对检括,“陈主大悦,即停搜简,是则万人出家,由顗一谏矣”。这位天台山和尚是十几年前来到建康的。那时,南方生产尚不发达,国家税收有限。都官尚书徐孝克佞佛,“后主敕以石头吴津税给之,孝克悉用设斋写经,随得随尽”。一个县与一个关津的全部税收轻易地交割了出去,这类佞佛措施,自然进一步加剧了国民贫困。

  在君主骄奢淫佚,人民困顿不堪的情况下,阿谀奉承、文过饰非的施文庆之流,却由此屡受重用,以致国事日非,朝政更加败坏。陈叔宝在东宫时,施文庆已受宠信;即位后,升任中书舍人。中书是掌握国家政务的要害部门,《隋书》卷二六记陈制,“国之政事,并由中书省。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尚书诸曹并为上司,总国内机要,而尚书唯听受而已,被委此官多擅威势”。尚书“唯听受”,可见中书权势之大。

  自然,奸佞当道,便无正直人土的出头之日。职掌诏诰的秘书监兼中书通事合人博诰縡性格倔强鲠直,便被日益疏远,不得重用。可施文庆还不放过他。说他接受了高丽使金,被捕下狱。在狱中他仍不忘国家社稷,上书直陈:“陛下顷来酒色过度,……专媚淫昏之鬼,小人在侧,官竖弄权,恶忠直若仇信息雠,视生民如草芥;后宫曳罗绮,厩马余寂栗,百姓流离,僵尸散野,货赂公行;带藏损耗,神怒民怨,众叛亲离。恐东南王气,自斯而尽”。这里“淫昏之鬼”的小人,就是指施文庆之流。施文庆得知后,更是怀恨在心,加紧攻击诽谤傅縡。而陈后主对好佞之言早听得耳顺,于是,不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