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小说,写小说-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不结婚的光荣传统。孤独的天才克尔凯廓尔是在二十八岁时止步于婚姻的。他说,不仅婚姻,就是伦理也会对一个人具体的使命和抱负产生根本性的阻碍。
  弗洛伊德博士在弄清楚了“里比多”以后,也断然拒绝依赖女性肉体和人类作为物种所命定的角色,努力将其升华到人类的普遍的动物需求之上,把性要求和性活动降低到不同寻常的程度,至四十一岁时,他便断然中止了与妻子的性关系。
  还有一些人也对爱情有着很高的“觉悟”,以伤风败俗被判两年苦役的同性恋者王尔德这样对自己总结:刻意追求、万分考究的物质生活,刻薄讥诮的哲学,迷惑感官,毫无理智的安逸,都能缩小想象力,使更细腻的感受能力迟钝……
  天才是非意志认识的最高形式。其基本条件是理性和激动性对生殖力量不同一般的支配。所以,天才是敌视代表生殖、代表理智对生存和谋生意志的屈服的女人的。这是谁说的呢?
  记不住了,我只知道小说里要没了爱情,就没了女性读者。
  《我的儿子是凶手》马拉默德
  六旬的老父亲对患孤独症的儿子十分关心痛爱,可儿子却偏偏不领情。老人每天站在走廊里爱怜地看着儿子,并在儿子离家去街上或海滨散步时偷偷地、远远地跟着。儿子对生活一直没有建立起信心,他就一遍一遍地说,“从前不易,现在也不易,这就是生活。”老人两脚站在冰冷的海水里,帽子被海风不断地吹落,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追着儿子,不断地抽泣着。
  《简·爱》艾米莉·勃朗特
  19世纪,来自英国乡村的孤儿简·爱,从小就寄居在舅母家里,不幸福的舅母以虐待她为乐,需要灵魂拯救的简·爱随后又被送进了以实施体罚的残酷教育着称的洛伍德学校。在那里做过六年学生后,又成了那里的教师。看来她不想用同样的方式去折磨更多的简·爱,于是应聘到了一个庄园当家庭教师,在那里与庄园主罗切斯特相爱。当他们在教堂里举行婚礼时,有人揭发这位庄园主15年前已结过婚,并把他疯癫的妻子关在庄园的一间密室里。
  简·爱只好出走,收留她的里弗斯兄妹帮她找到了一个小学教师的职位。后来,简·爱继承了一笔遗产,并得知收留她的这对表兄妹是她的表亲。爱情又一次敲门,她的表兄约翰为了要寻找到印度传教的助手,想与她结婚。简·爱拒绝了。但她的心里深埋的爱情终于使她重返庄园去寻找昔日的恋人。庄园已成废墟,罗切斯特已双目失明,单手残废,但简·爱还是决定留在了他身边。
  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情感了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就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可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许多人都应该记得这段著名的表白,这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初高中晚会上被朗诵最多的台词。那时的我每每看到都是最漂亮的班花校花上台去朗诵这段,就恨不得要找一个校花把婚结了。
  后来的情况呢?
  后来呀,我就读到了苏曼殊,他说:小说增缘,助发淫事。我想这是很有道理的。
  《温暖的河流》欧斯金·考德威尔
  一个青年男子在试图结束和告别一个女子的脉脉温情时,发现了潜藏于自己内心深处的爱意。故事可以说没有故事,只是一个青年心理变化的过程。那朦胧的情感始终糅合着对一条温暖河流的感觉,通篇弥漫着浓郁的诗情。小说营造的幽暗而温暖的氛围,以及简洁而颇为传神的意识流叙述十分独到,结尾是这样的:“我要马上到江边去,用手去摸摸那流水”。
  《第三者》博尔赫斯
  哥哥克里斯蒂安和弟弟埃杜阿多因为爱上了同一个风尘女子胡利娅娜而产生了敌对情绪。为了维持亲情,兄弟俩把这个女子卖给了妓院。然而,他们依然无法摆脱这个折磨人的困境。当兄弟俩在妓院里不期而遇时,这个女人给他们带来的困惑已难以消解了。
  哥哥重新掏钱把这个女人买了回来。不幸的是,无辜的胡利娅娜最终成了兄弟亲情的祭品——哥哥又把她杀死了。
  兄弟俩的情感必须要有个出路,似乎只有杀死这个女人才是最好的结局。
  必须是这样。
  《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美国中西部城市卡罗威世家的后裔尼克厌倦了中西部的生活,去到纽约作了证券交易人,并在市郊长岛西卵区租了一套小屋。他的邻居便是豪华的盖茨比公馆。小海湾对面的东卵区宫殿式的大厦住着从芝加哥搬来的汤姆和黛茜夫妇。汤姆是他大学里的同学,家里很有钱。黛茜是尼克的远房表妹,是盖茨比以前的恋人。
  盖茨比在他的别墅与黛茜第一次见了面,激动而惶惑。她的表情告诉他可以挽回昔日的恋情。不久,汤姆带黛茜到盖茨比家赴宴。盖茨比把他的来宾、纽约的女大明星和名导演介绍给他俩。黛茜自此总是在下午悄悄来盖茨比家。他把所有的仆人都辞退了。不久,尼克陪盖茨比去黛茜家作客,汤姆开始反感。盖茨比也发现黛茜的声音里充满了金钱。后来他们一起上纽约去。汤姆责怪盖茨比给他制造了家庭纠纷,并大骂盖茨比私自卖酒精赚大钱。盖茨比强忍着跟黛茜上了一辆车。尼克也跟他们一起回长岛。
  黛茜因情绪激动,开着盖茨比的车子在归途中将汤姆的情妇玛特尔撞死了。出事后她匆忙驾车逃走。
  玛特尔的丈夫威尔逊发现肇事的汽车在盖茨比家,以为是他撞死了妻子,便悄悄地潜入盖茨比的别墅,把正在游泳的盖茨比打死了,然后在草丛里开枪自杀。
  凶杀案发生后,尼克打电话给黛茜,但她和汤姆带了行李,很早就出门去欧洲旅行了。黛茜既没打来电报,也没送花圈。往日一起花天酒地的朋友没有一个来参加盖茨比的葬礼,唯有他年老的父亲和尼克。
  尼克发觉是汤姆暗中挑拨威尔逊去杀死盖茨比,不想在东部再呆下去,决定回中西部老家去。
  《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
  这是一部爱情的盛宴。
  小说主线是阿里萨和费尔米纳之间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爱情。但是,你还可以读到很多不同种类的爱情:
  “不止一次体验到了刹那间爆发的幸福”的阿莫乌尔那隐蔽的爱情;
  “我对死亡感到的惟一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的阿里萨父亲的爱情宣言;
  阿里萨没完没了的朝露之情;
  乌尔比诺和林奇小姐之间羞涩而大胆的爱情……
  没有两种爱情是相同的,但其真挚火热的情感内核却是一样的。
  以情种叶芝的一首诗作为结束吧:
  那位姑娘站在那儿,我怎能
  把我的注意力集中在
  罗马或俄罗斯
  或西班牙的政治上


纯小说


  《伪币制造者》纪德
  这部小说没有中心人物,只大致可以看出是跟一代青年精神上的迷惆和苦闷有关。几条线索并进,往返穿插,夹叙夹议,互不相干,各人的故事又都无头无尾,其中又嵌入一个人物的一段日记,记叙他如何构思一部叫做《伪币制造者》的小说,并大谈对小说创作的看法。
  当然,如果你努力地去把握,也能找到一点情节进展或是人物的形象之类的东西,但这些东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小说营造的扑朔迷离、万象纷呈的感觉。
  这部作品素来被称为“纯小说”或“法国第一部反小说”,是学习现代主义风格小说的必读范本。
  《到灯塔去》弗吉尼亚·伍尔芙
  这部小说的人物也不多:拉姆齐夫人、拉姆齐先生、小儿子詹姆斯、画家莉莉等。故事为夏天时拉姆齐一家及朋友到海边度假,小儿子詹姆斯缠着爸爸乘船出海,去看岛上的灯塔。父亲严厉而又刻板,生硬地告诉詹姆斯明天天气不好,去不了,一下子打破了詹姆斯多少天来一直膨胀的期盼,詹姆斯无比失落。
  这就是现代主义小说,要从故事上说,几乎就没什么可说。要讲只有语言、结构和技巧可讲。
  《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芙
  这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之作。全篇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有场面,没有冲突,没有时间、地点、场面等的介绍,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驰骋的“我”,甚至“我”最多也只起到线索的作用,目的是为了串联起绵绵不绝的思绪,以及跳跃性很大的联想。
  弗吉尼亚·伍尔芙本人说:“小说的适当素材是不存在的;一切事物、一切感情、一切思想都是小说的适当素材;头脑和心灵的一切特点都值得吸取;一切知觉印象都有用处。”所以,她只需要一个“斑点”。
  《喧哗与骚动》福克纳
  美国南方杰弗生镇上的康普生家。曾经的望族,如今可以说很是破旧了。
  这位康普生先生在世时算是一个律师,那时就已开始破落了,整天醉醺醺的,还把悲观失望的情绪传染给大儿子昆丁。他的太太自私冷酷,无病呻吟,总感到自己受气吃亏,实际上是她在拖累、折磨全家人。她念念不忘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女儿凯蒂可以说是全书的中心,她从南方淑女的规约下冲出来,过头成了一个轻挑放荡的女子。她与男子幽会,有了身孕,不得不与另一男子结婚。婚后丈夫发现隐情,抛弃了她。她只得把私生女(也叫昆丁)寄养在母亲家,自己到大城市去闯荡。 哥哥昆丁和凯蒂儿时感情很好。但他极其敏感,把妹妹的贞操与门第的荣誉甚至自己生与死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凯蒂的遭遇一下子使他失去了精神平衡。就在妹妹结婚一个多月后,他投河自尽了。
  杰生是凯蒂的大弟。他和昆丁相反,顺应潮流成为一个实利主义者,他对凯蒂的感情只有恨,也连带着恨她的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