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赞、孔纂、朱左车、孔赞、胡毋翼、皇甫方回均是名动一时的大儒,更别说还有司空刘琨坐镇。进入州学学习,就可接受各位名师大家指导,大幅度提高自身能力,为下次科考做准备。

    阳裕、封裕、皇甫真、裴开、谢艾、韦謏、乙逸等人被分在不同的考试房间,正面色严肃地端坐在各自座位上,考卷刚一到手,众士子便纷纷打开考卷浏览起来。

    第一道题是填空题,主要考察士子们对儒家典籍的熟悉程度以及记忆能力。大多数士子看到填空题后眼前一亮,拿起笔迅速答了起来。

    填空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是潜心研读过儒家经典的人,基本上都能答得出来,差不多相当于是给众人送分来的。

    一时间考场上寂静无声,所有士子都在埋头奋笔疾书。

    这时,只见卫朔带着温峤、莫含悄悄走进一个考场。而监考官员看到他走了进来正要上前打招呼,却看到卫朔冲他摆摆手,忙止住了身形。

    大部分士子都在认真答题。基本上没人注意到卫朔进来,只有一个名叫谢艾的年轻士子抬起头悄悄打量了一下大名鼎鼎的镇北将军。

    谢艾拿到考卷之后并未像其他士子那样急着答题,反而先快速浏览起试题来,不一会儿其眉头就深深皱了起来。倒不是题目太难,让他束手无策,而是最后一道策论题。让他看出了镇北将军改革弊政的雄心。

    接下来谢艾答题十分顺利,无论是填空题、解释经义都没多少难度,很快就到了最后一题:《论九品中正制》,直指朝廷选人、用人之弊端。

    由于,谢艾本身是九品中正制的受害者,对其利弊知之甚深,只见其稍稍一思索,就下笔如有神。

    四下查看了一下,见没什么问题。卫朔就带着莫含、温峤二人悄悄离开谢艾所在的考场,向下一个考场走去。

    “主公开科举之道,为寒门子弟提供一个进身之阶,必定能赢得天下寒门士子之心!”

    刚一离开考场,莫含就忍不住向卫朔表达钦佩之情,他出身商贾是比寒门庶族还要低贱的阶层,若非遇到卫朔他一身才华说不定都得埋没。

    温峤出身世家,但也不得不为卫朔魄力所折服。科举制可以说直接挖了魏晋两朝的统治根基。就拿此次科考来说,虽然各地大部分世家纷纷抵制。但仍然有数百名寒门士子参加科考。

    “其实那些世家多虑了,真正有眼光人都能看出科举制对世家来说不过是利弊各半。世家真要是下定决心参与科举,以世家之底蕴,根本就不是寒门士子所能抗衡的。”

    卫朔颇感唏嘘,历史已经很清楚的告诉他白科举只能对世家有些限制,却无法完全压制世家。而且若是世家适应的好。重新做到门阀政治时的鼎盛不是没可能。就像唐朝时期,科举制得到极大发展,可最终得利的仍然是以京兆韦氏、太原王氏等为首的世家大族。

    历史上真正让世家走向覆亡的是五代十国时期频繁的战乱,战争摧毁了一切,包括绵延了数百年的世家大族。除此之外。一切政策只能削弱世家,而不能完全消灭世家。

    “其实看看辽东年轻一代就很能说明问题,今年从州学毕业的学子,其中表现最好的一批仍然是世家子弟。寒门士子虽然也会冒出一两个拔尖人才,可以整体而言,寒门士子差世家子弟远矣!”

    “没错,如裴家的裴开,皇甫家的皇甫真,封家的封奕、封裕,阳家阳裕、阳鹜等等世家子弟均是辽东不亚先辈的年轻俊彦。可寒门士子却没有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大才,就是不知此次科考能否招揽几个寒门人才。”

    “在下倒是听到几丝风声,前段时间里,有个姓谢的凉州寒门士子在蓟城内大出风头!”

    “姓谢?凉州人?”卫朔闻言精神一震,难道是谢艾?他强按捺住内心激动问:“可知此人叫什么名字?”

    “禀主公,具体叫什么在下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是蓟城新近冒出头的寒门士子。”

    听了莫含回答,卫朔不禁有几分失望,不过他也没怪对方。参与科考的士子有近千人,莫含每天里有不知多少事务要处理,怎么可能有精力去关注一个参考士子。

    “主公莫急,虽眼下还不知道谢姓士子具体是谁,但其既然已在蓟城现身,又因其出身寒门,十有**正在考场上答题。只要他足够优秀,相信用不了多久,主公就可见到其人。”

    卫朔闻言只能带着几分遗憾道:“嗯,言之有理!走吧,我们去其他考场看看。”

    看着前面卫朔的背影,温峤、莫含颇有默契得相互看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几分惊喜。据温、莫二人所知,上次让卫朔念念不忘的两个人才,正是他们二位。而卫朔今日之表现,不禁让他们心中直犯嘀咕:难道姓谢的士子又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才?

    在卫朔忙着各个考场视察的时候,参考士子已完成了前面大部分试题作答,正紧张的做着最后一道策论题。

    对于这道题,世家子弟、寒门士子的看法显然是不同的,大部分寒门士子对九品中正制缺乏好感,故而寒门士子一般从批判的角度答题;而世家子弟身为九品中正制的受益者,自然会从赞扬的角度来答题。

    “主公,从现场初步调查来看,最后一题明显出现了两极分化,臣等担心这样下去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呵呵,其实大家多虑了!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利弊两面,众位士子对九品中正制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不过,卫某需要提醒诸位,士子们可以站在自己角度发表不同见解。但是尔等在判题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中立的角度!”

    “记住!我们设置考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士子的能力,只要对方答得有理有据,不管是持赞同还是反对的,均可得分。”

    没错卫朔又开金手指引入了考分制,不再启用历史上那种粗略的分等阅卷,减少了阅卷者对答题者的主观影响,尽量给予答题者一个客观的评价。

    “诺!”高瞻、温峤、莫含、裴嶷、鲁昌、刘翰等纷纷起身。

    “嗯,科举选士事关辽东兴亡,半点都马虎不得,此事交由诸位先生去做,朔就放心了!”

    各方势力虽然因辽东收敛了扩张势头而松了一口气,可为了弥补与辽东之间的差距,各方无不想法设法向四周扩张。其中凉州瞄准了西域,江左准备打成汉,而石勒则还在陷入青州不可自拔。(未完待续。)

第351章 《互不侵犯条约》

    扶南地处东西方海上要冲,繁荣的海上贸易是其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自范氏王朝第一代君王范蔓篡位立国,中间又几度乱国,距今已传八代。

    当今扶南王名叫范瑶,其继位时正好遇到张方带着辽东舰队南下,出于扶南国一直重商、重邦交的传统,范瑶非常热情的接待了张方。得知张方有意在扶南行商,范瑶是大力支持,甚至在海边划出一块地专门供辽东商贾使用。

    刚开始两年,扶南国凭借辽东带来的大宗货物,通过东西海上贸易大赚特赚,最终赚了个盆满钵满。

    然而时间一长,扶南与辽东均开始不满各自所得。扶南嫌辽东过度插手南洋事务,有染指东西贸易权之意图;而辽东则不满扶南仰仗地利之便,垄断整个东西方海上贸易权获取暴利,而辽东却只能赚个辛苦费。

    扶南和辽东之间因为海外贸易而建立了友好关系,最终也因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双方关系出现裂痕,发展到今天已不可调和。双方因贸易权问题大起争执,如今扶南已打算撕毁签订的条约,甚至几度派出水师假扮海盗袭击辽东商船。

    范瑶敢朝辽东下手,不过是知晓华夏大地正爆发内乱,认为即便扶南将辽东完全排挤出南洋,辽东也拿他毫无办法。

    退一万步讲,即便辽东派出大军前来征讨扶南,范瑶也不惧!

    扶南毕竟是南洋第一大国,国内造船技术发达,又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较高的冶炼技术,使得扶南水师相当强大,武器装备又不差,故而其自认为应付远道而来的辽东军不在话下。

    扶南王范瑶野心勃勃想要建立先扶南王范蔓那样的霸业,范氏王朝开国太祖范蔓勇健有权略,雄才大略。其建大船,渡海,攻屈都昆、九稚、典孙等十余国,开地五、六千里,在位二十多年,以兵威攻伐邻国,各邻国都服属扶南国,自号为“扶南大王”。

    然而自范蔓传位至今,扶南国势日衰,范瑶就算再有雄心壮志也是有心无力。幸好辽东人下南洋使得东西贸易再度兴起,扶南国势稍振,其又怎么可能任由辽东夺走关系到扶南霸业的东西方贸易权?

    扶南王抬头扫了一眼四周大臣问:“诸位,前些时日拦截辽东商船的计划再度失败,尔等可有其他办法阻止辽东插手南洋?”

    “大王,不如直接派兵……”扶南水师大将范力一拍胸脯嚷嚷道。

    “胡说?哪有视战争如此儿戏者?辽东乃上邦藩镇大国,岂能轻易起冲突?再者扶南还需辽东输入丝绸、瓷器等货物,若能与之和平共处自是最好不过。”

    扶南王不满地横了一眼心腹大将范力,他虽不惧怕与辽东开战,却也不会轻易开战。毕竟扶南国衰弱了太久,国内经济才稍有起色,他还不想太快卷入战争。

    扶南国主要经营的便是从华夏倒卖丝绸、瓷器到西方的生意,而今辽东却想抛开扶南直接与西方国家交易,此举不但打破了扶南对贸易权的垄断,更不啻于断了扶南国财路,更会进一步影响到范瑶试图开创霸业的雄心。

    “故而我意派使者到辽东一趟,只要镇北将军愿意放弃介入南洋,我扶南愿意摒弃前嫌,双方共享海上贸易之繁荣!”

    ……

    “什么?扶南人?”卫朔面带惊色问:“他们来干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