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戎-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适也道:“不错,若是打下了大宋我们没足够的兵力占据,到头来还不是便宜了女真!所以这件事情还得慎重。”

    萧铁奴冷笑道:“慎重!慎重!现在会宁还没正式知会我们,你们自然可以在这里轻轻松松地说什么慎重!如今我只问你们一句:等会宁的新主缓过气来正式下命,那时你们要如何应付?举兵抗命么?哼!上次国主‘南巡’名义不正,准备不足,所以只能动三四万女真的嫡系人马。但我们要是在这件事情上抗命,那女真人便有借口来打我们了!到时候来的只怕就不是三万人,四万人,而是纠集了渤海、契丹、奚族、室韦的十几二十万大军!到时候你们打算怎么抵挡?就凭现在这点家底,还是马上扩军?”

    听到扩军两字,杨应麒的眼神便,淡下来。汉部的扩军一直都在进行,但却是有序地、渐进的一步步进行,军力随着总体经济实力和人口的增长而增长,因此军队虽然一日多似一日,但汉部的社会经济却没有因此而被拖疲。但萧铁奴所说的十万二十万大军的威胁,那是一两年内就会生的事情,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征集到能与之相抗的人马,以汉部现在的力量来说未必做不到,但如此疯狂征敛却势必会对汉部的经济和民生产生极大的破坏!那也是杨应麒所不愿意看到的。

    萧铁奴道:“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无论怎么选择都是利害参半!但我们就得做一个选择!要么就伐宋!把大宋卷进来大家轰轰烈烈闹它一场!要么就是替大宋扛着!把辽南给打烂了!甚至是打丢了了事!”转向折彦冲道:“大哥!该怎么着,你拿主意吧!铁奴听你的!”

    刚才弟弟们争论的时候,折彦冲却一直沉默。他不是没有主意,而是因为他的地位决定了他不当轻易开口一一一旦他开了口,那几乎便是定论了。

    欧阳适见折彦冲久久沉默,说道:“老大,你也没主意么?”

    杨应麒道:“这件事情,本来就难以抉择!我看我们还是再商量商量吧,看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萧铁奴冷笑道:“办法?若有第三条路,我们早就选了!哼!按现在的形势看,不如这样算了:老二你领着愿意帮大宋的人去帮大宋,我领着愿意保辽南的人去帮大金!这样子各打二十大板,便两边都不得罪了!”

    曹广弼和欧阳适三人面面相觑,都知他在说气话。杨应麒却忽然道:“六哥,或许真能这么办也未可知。”

    萧铁奴等一听都怔了,折彦冲目光闪烁,欧阳适道:“应麒,你疯了没?怎么可能一边去帮大宋,一边去帮大金!除非……除非我们汉部分裂了。但那样的话,还不如直接舍弃辽南!”

    杨应麒叹道:“我也只是忽然间异想天开而己。毕竟我们是大金的部属,而大宋对我们又不信任。若汉部的兵马上了侵宋的战场,那我们即使真的有意暗中帮助大宋,对方也不会信任我们。唉,这件事情,真的是好难好难。要不,我们请狄叔叔过来问问?”

    折彦冲摇头道:“这件事我早问过他了,他也没主意。”

    杨应麒道:“狄叔叔没主意,那只怕三哥、五哥来了也辩不出个所以然来!要不这样吧,我们就以表决来决定去向!”

    萧铁奴皱眉问:“怎么表决?”

    杨应麒道:“赞成伐宋者站左边,赞成抗金者站右边,听从人多的一方。”

    萧铁奴不悦道:“那还表决什么!你们自然赢了!”

    杨应麒道:“若六哥觉得不公平,便请三哥五哥都来再表决,如何?”

    萧铁奴心道:“老三和老二性近,和老七有亲,多半会偏向他们那边。就算老五在这种情况下不愿和女真开打,但只有他一个人支持我也难以济事一一再说他还未必会支持我呢!叫了他们俩来,万一闹成五个对我一个,事情只怕更糟!”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那个东西!或许能利用利用!不错!人大多贪生怕死,若交给那个东西来决定,多半能赢1”便说:“便是叫了老三老五来,也未必妥当!这可是汉部的大事,只我们几个随随便便就定下了,只怕将来战火烧到,辽口、津门的部众都不服旦”

    杨应麒愕道:“那六哥的意思是?”

    萧铁奴道:“今年年中不是要召开元部民会议吗?便将此事由元部民会议来表决!怎么样?”

    杨应麒没想到萧铁奴竟会提出这样的主张,一时呆在当场。曹广弼沉默不语,欧阳适喃喃道:“大事不谋于众,只怕不妥。”

    萧铁奴道:“反正我们几个怎么也吵不完,不如便把这难题扔给大家!这样无论他们如何选择,也不管结局如何,将来底下的人都没有埋怨我们的理由!”对折彦冲道:“老大!这个难题要么你来选择,要么就交给元部民会议来选择!请你一言而决!”

    折彦冲沉思半晌,说道:“老六说要交给大家来表决,这话也有道理,应麒,你没意见吧?”

    杨应麒听出折彦冲也有赞同的意思,他此刻也没主意,便道:“如果大哥赞成,那我也没意见。”

    折彦冲又问曹广弼,曹广弼道:“这也未始不是一个办法。”

    欧阳适叹道:“既然你们都这么说了,那就这样吧。不过这事情在元部民会议上一讨论,只怕就瞒不过天下人的耳目了。”

    “瞒不过最好。”曹广弼道:“希望大宋能够因此而警觉,若他们防范严密,也许这仗便不用打了。”

    萧铁奴冷笑道:“老二!你就想着大宋!”

    曹广弼道:“我希望大宋能够维持住,其实仍然是在为汉部打算一一这我早就说过了,难道你还没听清楚?”

    “我听得很清楚。”萧铁奴冷笑道:“不过我不认为有那个必要!”( )

第一六一章 民议

    元部民这个组织与所谓的民主形式无关,只是汉部脑用来控制汉部的工具。事实证明,这个组织的控制力不但有效,甚至出了折彦冲杨应麒的期望。由于这个组织凝聚的是部内著华人物(或因忠诚而被吸纳,或因为能力而被吸入,或因贡献而被吸纳,或几个原因兼备),特别是后期进入的人几乎个个都有相当的才能与文化,所以他们不但能较为有效地贯彻汉部高层既对他们自己有利又对汉部总体有利的施政方针,而且还常常能主动地、积极地在各个领域挥建设性作用。元部民们相对于非元部民在法律上没有特权,也不能世袭,但在具体事务上却因为能够互为奥援而成为汉部境内各个领域的实际控制者!

    不过,在重大决策上面,元部民会议一直以来都只是汉部的脑用以笼络部内精英的仪式,其对重要决策的表决象征意义远大过现实意义。不过即使这样,大多数的元部民也己经很满足了一一因为在别的政权底下他们连这种“荣耀”都没有呢!

    而这次汉部高层在意见产生分歧之后,把这个元部民会议作为解决矛盾的手段上还是第一次。

    汉部取士,遵循的是杂其途而取的原则:有考试的,有提拔的,有征辟的,有选举的。被纳入元部民的人才也是各个领域都有。就地域上来说,津门当然是最重要的区域,其次辽口,其次岱舆,其次才是永宁、东津、塘沽、岱南和麻逸。

    就组成上来说,兵将、文士与商人则是最重要的三支力量,武人的实力前几年一直处于惟我独尊的地位,宋籍士人加入后文士团体才迎头赶上。由于眼下文官团体的效率还算比较高,而且对于武人集团的军事行动通常也能全力配合,所以武人们对文官们的表现还算满意;而文士集团里面,由于几个领袖人物都具备开拓进取的尚武精神,且武人的权限有较为完善的体制加以约束,所以文士们对武人便不存过份的恶感。此外,汉部高层里一批允文允武的领袖一一如曹广弼、杨开远一一的存在,也是文武两大集团没有显露出明显矛盾的重要原因。可以说,现在正是汉部文人与武人的蜜月期。

    在文武之外,商人团体的实力也不可小觑,但直到目前他们都还只是小心翼翼地跟在文武两大集团后面奉承着、推动着、渗透着,却还没有勇气直接rp出水面过问军政大局。但出于追逐权力与财富的天性,他们还是显得十分活跃!

    这次的元部民代表会议,参加的人数达三百人之多,而纯粹的商人就占了三十九个。一些重要家族的领袖如林翎、赵履民、刘介都来了,此外福建的陈奉山、流求的欧阳济、高丽的李相隆、东津的阿依木思等也纷纷露面,温州派新加入的家族更是趁机四处奔走结识朋友。这些商人领袖在征得杨应麒同意后,在津门商会会馆举行了一次峰会,能进入这个房间的三十几个人,个个都是一方巨富,津门商会的会长赵履民亲自主持,欧阳济坐了席,但全场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林翎。

    林当家依然身着男装,但颜面眉目却再没有化妆掩饰,在场的老狐狸个个都看得出她是女的,但谁也不敢说破。

    这次商家峰会讨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关于新钱的铸造和流通!这个时代大宋所铸造的宋钱不但可以通行日本、高丽、大辽、女真、西夏和南洋,甚至是被作为商品来买卖!但是由于境内缺铜,加上宋廷货币政策存在缺陷,所以宋钱一直处在十分紧缺的状态下。杨应麒关于汉部自己造钱的规划从很久以前就在打算着了,但一直被两个问题困扰着:一是铜源的问题,二是怕会被会宁指责潜越。但是,货币流通顺畅乃是商品经济大展的重要前提,而环东海经济圈的贸易规模,既不是以物易物所能解决,更不是流入东海的宋钱数量所能满足。因此之前一些大宗货物的流通,除了贵金属外,主要还依靠一种“信用交子”来作为补充。

    这信用交子是什么东西?原来当初鞍坡的矿产下辽口再运到津门,一产一销需要很大的货币流量,没几个月下来就导致辽南的通货供不应求。于是杨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