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争大唐-第5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尔等都瞧仔细了,此物关系重大,须开不得玩笑,都用心着,若有疏漏便是欺君之大罪!若是鉴定有功,本官必有重赏!韦东楼虽满心希望此物为真货,可该说的套路话却绝不会忘了说,话音一落,便有些个迫不及待地挥了下手,示意那几名专程请来的鉴定专家连同钱道上前去鉴定一番。

    这帮子鉴定专家本事如何姑且不论,关键是韦东楼这话太吓人了些,若是一个不小心搞错了,那可就要掉脑袋了不是?吃饭的家伙要是就此没了,啥子重赏不重赏的哪还有甚意义,这不,一听要开始鉴定,数名朝奉走上前去的腿都是哆嗦着的,而钱文书则更是不堪,整个身子都抖得跟筛糠似的,才刚迈步呢,便即一**坐倒在了地上,登时便激起围观者的一片哄堂大笑。

    啊,某这便去,这便去一见到韦东楼那极其不悦的眼神扫了过来,钱文书忙不迭地便翻身而起,口中咕嚷着便连滚带爬地向那块黑不溜秋的石碑奔了过去,那等狼狈样子登时再次激起了一阵狂笑之声,只不过钱文书却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凑到石碑前只一看,汗水便如同瀑布一般流淌了下来这石碑钱文书其实不用看也知道绝对不是啥洛书,理由很简单,原先那块所谓的洛书便是他钱文书合着几名造假之高手整治出来的,当然了,弄好此物之后,那些个造假高手早就被灭了口,真实情况除了他钱文书之外,再无旁人知晓,可没想到如今竟然冒出了二块石碑,而此石碑无论材质还是字体都与原先那一块相同,唯一不同的只是石碑上的字不一样罢了,这等蹊跷之事一出,又怎能令钱文书不惊疑万分的,更令其胆战心惊的是那石碑上的两行古篆大字贞贞若相续,万世得永昌。

    完了,这回完了!钱文书心里头乱成了团麻,哪有心思去鉴定甚真假,满心眼里全是恐惧之情两块石碑分开的话,倒也就罢了,只是各说各话耳,可这么一合在一起,联将起来,那意思就完全变调了前一个贞无疑是指贞观朝,至于后一个贞么,那不就是越王李贞了罢,四句相连之后的意思就是李世民打下了天下,使得老百姓安居乐业,若想传承万世,那就得传位给越王李贞,如此一来,哪还有半点为魏王李泰造势的样子,这岂不是为李贞作嫁衣裳么?一想到即将面临的惩罚,钱文书想死的心都有了,眼珠子狂转了好一阵子之后,忙寻思着想从碑上看出些破绽,也好驳斥此碑为伪,只可惜钱文书费尽了心力钻研了好一阵子之后,却颓然地发现此碑跟前一副碑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压根儿就看不出甚破绽来,心里头立马拔凉一片。

    几名当铺之朝奉都是鉴定的行家,也都见过上一副石碑,此时为慎重起见,围着石碑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却始终没敢下定论,只是大家伙从直觉上觉得两幅碑文应当是一对的,就这么研究来研究去,外带低声讨论了好一阵子之后,才有一名年岁最老的朝奉站了出来,对着韦东楼躬身行礼道:回禀府君大人,我等以为此碑与前次那碑理应是一对的,只是缺了对比,我等也不敢将话说满了,还请府君大人见谅。

    韦东楼能当上洛阳府尹,自身的才学自也是相当过硬的,早就看出这两幅石碑连在一起之后,会发生何事,自是不敢大意,眼瞅着这名老朝奉说话留着尾巴,登时便不悦地皱起了眉头道:本官不管是不是一对的,只问尔等此为古物乎?

    韦东楼既然如此问法,自是容不得那名老朝奉含糊其辞,老朝奉被逼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道:回府君大人的话,此物确系古物不假,其年代之久远当与前一碑相近似。

    好,那就好!韦东楼一阵激动,宛若瞅见从龙之功正在向自己招手一般,也顾不得在场人众是如何想的,一挥手,高声下令道:来人,即刻备马车,本官要亲自护送此碑进京!

    韦东楼此话一出,满场喝彩声顿起,激动的民众及洛阳府大小官吏全都轰然叫起好来,却无人注意到原本正发着呆的钱文书已经被两名不知何时出现的大汉打晕了过去,左右夹持着悄然离开了现场

    精彩无限( )

第四百二十章谁主沉浮(下)

    7696

    寅时四刻,天虽然尚黑着,几近一夜无眠的李贞早早地便起了,在后院的空地间耍了几趟拳脚,练了回枪法,出上一身的臭汗,这才算是将心中的烦躁之情平复了下去,紧赶着梳洗了一番,匆忙用了几碗白粥,便乘上马车,往皇宫方向赶去,只是人在车中,心情却始终澎湃激荡,几难以自持。

    面对着即将入主东宫之现实,李贞又怎能不激动呢,多年的操持,多年的布局,不都是为了今天么?这一向以来的刀光剑影,尸山血海的厮杀,阴谋诡计间的腾挪,而今终于要换来一个决定性的胜利了,哪怕李贞两世为人,却也无法保持往日的冷静,当然了,李贞也清楚,入主东宫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大局已定,尚有着无数的阴谋与暗箭在等着射向自己自大唐开朝以来,还真没哪个太子能登得上皇位的,无论是前朝太子李建成,还是今朝之李承乾、李治,不是死于非命,便是黯然下台、苟延残喘,这等血淋林的前车之鉴,哪由得李贞不小心谨慎万分的。

    怕了么?当然不!早在踏上夺嫡之路的那一天起,李贞便有了这个思想准备,先前如此艰险的道路都一路闯将过来了,李贞又岂可能在这等辉煌将至之际退缩,纵使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决计挡不住李贞前行的勇气与决心,如果注定要踏着某些人的尸骨前进,那么李贞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这不单是为了李贞自己,更是为了那千千万万跟随着他一道冲锋陷阵的属下们,这是责任,也是李贞的宿命之所在!

    殿下,殿下。马车不知何时早已停在了皇宫门前,车帘子也早已卷起,可却没见李贞从车上下来,弄得一众亲卫们都有些子莫名其妙,到了底儿,还是鹰大灵醒,贴在车厢边低低地唤了两声。

    哦,知道了。李贞听得响动,这才算是从神游状态中醒过了神来,漫应了一声,紧紧地握了下双拳,而后迅即地松了开来,一哈腰从马车厢了钻了出来,整了整衣衫,大步向皇宫的大门行了过去。

    殿下,您来了。

    殿下,您早啊。

    殿下

    李贞算是来得比较早的了,可比李贞来得早的大有人在,这不,李贞刚到了朝房外的空地间,一大帮中、低级官员便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套着近乎,一个个脸上全都堆满了献媚的笑容。

    诸位早。李贞尽自心中有事,可礼贤下士的姿态却还是不会忘了摆上一摆的,与一起子朝臣们笑呵呵地寒暄了好一阵子,这才算是脱出了身来,微笑着走入了东朝房中。

    八哥,您来了。李贞才刚进入朝房,眼尖的纪王李慎便飞窜了过去,满脸子喜气地招呼了一声,还没等李贞回话呢,却见魏王李泰腆着肚子,满脸堆笑地也行了过来,笑呵呵地招呼道:八弟来啦,先前可可里正说到八弟呢,你可就来了,呵呵,还真是巧了。

    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一见李泰如此作态,李贞登时便愣了一下,闹不明白李泰这是唱的那出戏来着李贞与李泰之间磕磕碰碰地恶斗了这么多年,彼此间可谓是积怨久矣,一向以来,虽说不致于见面便吵,可相互间看不怎么顺眼却是寻常之事,往日里见了面,最多也就是点点头,闲话都扯不了几句,前一阵子,更是刚恶斗了一把,这会儿李泰突然做出如此亲善的举止,倒叫李贞心里头犯叨咕的,只不过李贞城府深,却也没带到脸上来,微微一笑,招呼了一声道:四哥,早。

    八弟,来,坐下说,坐下说。李泰嘻嘻哈哈地挽住了李贞的手,不由分说地便拉着李贞往墙边的一排长椅走去,那副亲热的样子,就宛若哥俩个是一体似的,闹得李贞还真有些子不适应,不过倒也没多说些什么,对着周边迎上前来的一起子重臣们颔首示意了一番,也就由着李泰拉着了,而此时,原本正在墙边窃窃私语的吴王李恪与蜀王李愔一见李贞到了,各自互视了一眼,也都站了起来,堆满了笑地迎上前来。

    八弟,气色不错啊,呵呵,错过了今日,这声八弟哥哥可就喊不得喽。李愔笑嘻嘻地说了一句,那话里的酸味儿浓得令人咂舌。

    那是,那是,呵呵,八弟今日气色好啊,这可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了么,嗯,不错,幸甚,幸甚。李愔话音刚落,李恪便跟演双簧一般地接了口,同样也算不得甚动听之言。

    哈,他娘的,这时辰啥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还真是有趣得紧了!到了此时,李贞又哪会看不出这起子兄弟们究竟在玩甚子花活来着李恪要出头,自然得表现得强硬一些,以跟李贞争锋相对的架势出马,而原先给人以霸道之印象的李泰么,这就开始装孙子了,玩的自然就是龙潜于渊之策了罢,至于李愔则是惟恐天下不乱,他好浑水摸鱼了的,大体上也就只有李慎的热情还算有几分真心在。

    三哥,六哥,起得甚早啊,呵呵,世人皆云: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然则小弟却感到奇怪了,那虫子也早起做甚来着?有趣,有趣啊,呵呵左右都是在演戏,李贞的演技自然是一流的高手,这便连捎带了一句,那诙谐的语气登时便将满朝房里正竖起耳朵听几位皇子斗嘴的重臣们全都逗得哈哈大笑了起来。

    一听李贞将自己二人比成虫子,李恪哥俩个登时就被噎了一下,可一时间还真找不出反击的话来,再被朝中重臣们笑了一番,立马就有些子悻悻然,可还真拿李贞没辙,脸上虽尚是笑着,却分明透出了苦味来了。

    好你个八弟,取笑起哥哥来了。李恪自知无论文采、口才皆不如李贞,也不想再自取其辱,苦笑着捶了李贞一拳,半真半假地抱怨了一声。

    小弟岂敢,三哥怕是误会了,小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