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明-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汾阳县,退回了太原府。

    因为京师的局面越来越糜烂,杨鹤也来不及休整。他留下了张鸿功、虎大威二部八千人马把守太原,自己亲自带着吴志勉、杨嘉谟、贺虎臣三镇精兵上京勤王。

    杨鹤这个决定,也不知道对张鸿功是好是坏。

    历史上山西巡抚耿如杞与总兵张鸿功率五千人上京勤王。按照当时的军令:“卒至之明日,汛地既定而后给粮饷。”

    张鸿功麾下山西援兵既至,兵部今日令守通州,明日调昌平,后日又调良乡。三天连续调动,三日没有给军粮,士卒饥饿三日,最终迫于无奈只能发动兵变抢夺粮食。

    事发后,耿如杞、张鸿功被捕入狱,先后死于诏狱当中。当时各方援兵先后赶到,因为朝廷缺饷,再加上当地文官克扣,许多士兵迫于无奈劫掠地方,溃散而去。

    一部分陕甘精兵流窜回山西,大部分加入王嘉胤军中。王嘉胤靠着这股溃兵加入,在崇祯三年迅速发展壮大。才成了起义军中第一等的人物。

    杨鹤带着两万精兵上京勤王,整个山西的精兵现在也只有不足四万人。其中山西、大同二镇过半的精锐还需要把守边墙。防备塞外的蒙古人,偌大的太原府。只有张鸿功、虎大威麾下八千人。

    至于水师游击李英华这个倒霉蛋。在杨鹤退兵后,也被张虎成死死地包围在介休城。

    杨鹤退兵后,刘宣立刻带领灵石县五千大军前出冷泉口,跟着杨鹤的脚步攻入汾州境内。

    汾州境内虽然只有汾阳、孝义、介休、平遥四个县城。但是这四个县城全部位于太原盆地的肥沃平原之上,论起地方富庶,远远超过刘宣麾下的九个县城。

    刘宣治下的九县,除了洪洞县还算富庶之外,剩下的城池都是一些山区小县。尽管这种城池利于守备,很难被外敌攻破。但是毕竟没有多少油水,很难供养刘宣麾下的两万大军。

    打完了这一仗,尽管刘宣算是胜利的一方。但是他的治下,粮秣饷银已经相当匮乏,在陕北之地积攒下的粮草白银也几乎消耗一空。如果能迅速拿下汾州境内的几个县城,也能较快的改善一下困难的局面。

    在杨鹤退兵的大好时机,刘宣汇合张虎成二部迅速进入汾州境内。张虎成率领冷泉口军队攻打介休城,而刘宣则北上攻打孝义、汾州二城。

    现在整个汾州境内,几乎没有多少兵力。唯一能打的李英华水师。还被张虎成包围在介休城。面对刘宣气势汹汹的五千大军,孝义、汾州二城几乎不战而下。

    就连盘踞在平遥、祁县的李旭升部,也趁着这个机会攻入了太原府。十日之内,就连续攻下了太谷、徐沟、榆次、文水、交城、清源六座县城。将整个地盘与刘宣连成一片。

    可以说太原盆地之内,除了阳曲、太原二县之外,整个太原盆地的精华全部落在刘宣手中。

    这一次夺取的冷泉口北面十一县。几乎算是整个山西最核心的精华之地。总人口超过八十万人。几乎占据了山西省人口的五分之一。

    就在刘宣连克城池,扩充地盘的时候。他的对手杨鹤只能心情晦暗的率领大军离开了太原府。

    因为吴志勉、贺虎臣二镇精兵大部分都是骑兵。所以杨鹤轻装简行,亲自乘马率领麾下一万一千骑兵充当先锋。而余下的上万步卒。则在甘肃总兵杨嘉谟的统领下慢慢走在后面。

    至于剩余的三万辅兵,为了减少消耗的粮草,杨鹤只能在太原府将他们全部遣散。

    杨鹤率军勤王,因为事发匆忙,只携带了半个月军粮。等到了十二月初九,杨鹤才率领筋疲力尽的上万骑兵赶到了良乡县。

    眼见军粮就要耗尽,杨鹤只能向良乡知县还醇求援告急。

    良乡只是小县,上个月还遭受了八旗军猛攻,粮草损失不小。幸亏镇守良乡的大同总兵满桂骁勇善战,加上知县还醇尽力配合,总算挡住了八旗军猛攻。守住了这唯一一个连通京师外面的通道。

    如今杨鹤征粮,让良乡知县还醇也非常为难。他费尽心力求告士绅,勉强筹集了二百石军粮应付杨鹤。但是二百石军粮,只能让杨鹤上万人马食用一日时间。

    杨鹤本就是二品文官,知道从士绅口中拿出银子的艰难。他没有为难知县还醇,反而带着麾下的上万精骑,一日行军六十里,当日就赶到了京师广宁门外。

    崇祯皇帝虽然急躁无能,但是毕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傻蛋。他接到杨鹤的上书,知道城外的大军已经到了兵困马乏的极点。他马上下令,让城中抽调一部分粮草,从城墙上运送下去,接济杨鹤大军。然后不顾天色已晚,连夜召集杨鹤、满桂等文物边帅进城议事。

    这一个多月来,残酷的局面早已经将崇祯皇帝压垮。

    面对八旗军围城的惨象,崇祯皇帝无能、刻薄、多疑、急躁等缺点几乎全部在臣下面前表露出来。

    在依靠关宁军的紧要关头,崇祯皇帝轻率地将关宁军统帅袁崇焕下狱,结果吓坏了关宁军总兵祖大寿。祖大寿以为崇祯皇帝想要彻查关宁军。惊慌失措之下连夜率领家丁逃回了辽东,麾下的一万五千精兵也一夜溃散。

    这些溃兵,一部分成为流窜的盗匪,剩下的一部分被附近的八旗军俘虏收编。

    祖大寿抛弃皇帝逃跑的举动,狠狠地抽打了崇祯皇帝的脸蛋。从此以后,朝廷惩处武将的法纪也越来越宽。(未完待续。。)

第六十五章廷议

    大明京师、紫禁城、英武殿。

    殿内的墙壁上挂着十几根蜡烛,将整个英武殿照的分外明亮。尽管今天乌云遮蔽,没有一丝月光,但是偌大的英武殿内还是被照的洞察秋毫。

    崇祯皇帝高座御座之上,殿内站着晋陕总督杨鹤、大同镇总兵满贵,宁夏总兵贺虎臣,延绥总兵吴志勉。最上位的二人,却是当朝的阁老,最近入阁的成基命、孙承宗二人。

    现在的首辅韩爌、次辅李标等最先入阁的老臣,因为各种原因早已经失去了崇祯皇帝的信任。韩爌身为袁崇焕的坐师,因为受到袁崇焕的牵连。现在虽然没有罢官,但是已经称病在家,算是在官场上彻底失势了。

    李标、韩爌、钱龙锡三人都是东林党人,因为朝中频繁地党争也被崇祯皇帝逐渐厌恶。钱龙锡更是一力主张推荐袁崇焕督师辽东的阁臣,早在今年十月就被崇祯皇帝厌弃。

    现在的内阁,最受皇帝信任的刚刚入阁的何如宠、周延儒二人。今日崇祯皇帝之所以没让二人前来,也是因为何如宠、周延儒不同兵事,远不如担任过边帅的孙承宗。

    至于成基命,现在已经是后备的首辅人选,从最近崇祯皇帝的一些举动看。首辅韩爌、次辅李标已经失去了帝心,最好的结果就是尽快退休致仕,以免惹恼了皇帝,为自己留下麻烦。

    尽管点着蜡烛,烧着十几个火盆,但是英武殿中还是有一些寒意。

    今年的冬天十分寒冷。就连广东这种南方的地区都下了大约。尤其是最近几天,正是寒冬腊月。而北京附近的地区,平均气温基本上都在零下二十度以下。

    崇祯皇帝在鎏金的手炉上烤了烤火。对着杨鹤等人说道:“东掳入寇以来,整个京师附近一片糜烂。昌平、顺义、通州、香河等京畿重镇几乎全部被东掳攻克,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算。众卿家,你们都是国家栋梁,不知有何良策以解京师之危?”

    孙承宗资格很老,曾经当过天启皇帝的老师。崇祯继位后,对这位前朝帝师有所忌惮,所以孙承宗只能揣摩圣意。自请告老还乡了。

    这一次因为崇祯皇帝的轻率急躁,几乎算是逼反了关宁军。祖大寿奔逃回辽东,马上损毁了三海关,彻底关上辽东的大门。面对这种局面,崇祯皇帝一边让袁崇焕写信相劝,一边请出了关宁军的缔造者孙承宗,希望他稳住阵脚关宁军祖大寿的阵脚。

    孙承宗出山,果然不负众望,稳住了祖大寿麾下的关宁军。还让祖大寿从新带兵进入了三海关。

    孙承宗屡任边帅,也算是知兵之人。他不管杨鹤的面子,直言问道:“杨总督,你这次率兵勤王。麾下到底有多少兵马。”

    尽管孙承宗问的不算客气,但是杨鹤却不以为意。在朝堂之上,孙承宗无论是资历。还是官职都高于杨鹤。更可况此人还是前朝帝师,早已经入阁多年的老臣。

    杨鹤皱了皱眉头。身子微微一躬说道:“回禀孙阁老,下官这次勤王。麾下共有大军两万余。其中骑兵一万一千,步卒一万。这两万大军没有丝毫空额,都是实打实的精兵。”

    孙承宗不置可否,接着追问道:“老夫虽然草草一观,但是从城外军营的规模看,杨总督麾下兵马还是不足两万人的。”

    “阁老说的不错,这一次赶到京师的只是先锋骑兵,大约一万一千人。”杨鹤答道。

    接下来,孙承宗连续追问了几个问题,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孙承宗却问的非常详细,而杨鹤也不以为意,丝毫没有怠慢的神色,一一为孙承宗解答了疑惑。

    等杨鹤将情况全部介绍完,孙承宗点了点头说道:“加上杨制台麾下的两万大军,局面就能安稳了。明日一早,杨制台还需要将兵力安排在永定门,与大同、宣府二镇兵马驻扎在一起,以免为建奴所趁。”

    眼见杨鹤与孙承宗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崇祯皇帝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杨总督,现在大军云集,而百姓赤子皆在城外受苦,我欲让杨总督指挥大军,将建奴逐出京师,杨总督有几分胜算?”

    “建奴兵锐,野战之下官军把握不大,不如据称坚守。建奴远道而来,能拖一日,勤王兵马越来越多,我皇明的胜算就越大。”

    最近一段时间,崇祯皇帝先后征求了孙承宗、满桂等文武百官的意见。他们的意见与杨鹤相差不大,都是要求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