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明-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卑此人,在原本的历史上与艾万年一道算是曹文诏的左膀右臂。跟随曹文诏剿灭农民军立下赫赫战功。此人后来升任临洮总兵官,在跟随卢象升围剿义军时兢兢业业,最后在崇祯七年病死于军中。

    李卑此人,在历史上就是官军中少有的重视纪律之将,史载其‘善持纪律,为人有器度。’,是官军少有之不祸害百姓的将领。

    因为刘宣的坚壁清野,冷泉口早已经空无一人,现在就成了李卑现成的军营。李卑进驻冷泉村后。在村外修筑了寨墙,挖掘了壕沟,将这里变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死死地盯住了张虎成。

    因为夜间黑暗。沿路的官道也不算好走,李旭升所部一路上都打着火把。所幸官道两岸都是土山,加上沿路有些弯曲。李旭升麾下的骑兵才没有被官军太早发现。

    直到李旭升出现在冷泉村三里之外时,村口塔楼的哨兵才发现了打着火把长龙的李旭升。

    一阵阵金鼓铜锣声响起。无论是冷泉村的李卑部,还是驻扎在冷泉关的张虎成。都被这阵阵铜锣声惊醒。两人差不多同一时间整顿队伍,应对突发的状况。

    李旭升本打算偷袭,没想到官军比较警觉,只好将偷袭改成强攻。尽管走了半夜的山路,但是李旭升看上去仍然精神奕奕。他手持骑枪一指前方的冷泉口村,大声喝道:“今夜有进无退,打开通道,杀败官军。”

    “打开通道,杀败官军。”

    “打开通道,杀败官军”

    李旭升后面的两千多骑兵连喝三声,骑兵主力第一营一马当先,排成密集的军阵,杀向冷泉口的官军。

    骑一营麾下人员最充实,满编之下四个骑兵哨八百余人,加上一个哨虎蹲炮二百人,总计不下于千人。全军的战马数量更多,加上随军的役马超过一千四百余匹。

    这上千精骑排着整齐的队列,直接杀向了朝着冷泉村。

    与此同时,冷泉关的张虎成所部也马上反应过来,快速调集了路恭、梁绍两个哨精兵,接应黑暗中的李旭升骑兵。

    梁绍、路恭二哨都是步兵,更善于攻打固守的营寨,他们制作了简易的壕桥,居然率先一步杀入冷泉口村中。

    梁绍虽然为副营官,但是还是不改凶狠的本色,他手持长槊踏着木梯,奋力跃过了八尺宽的壕沟杀入寨中。

    此时李卑已经整合了一部分兵马,人数大约在一千人左右,剩余的官军还在惊慌失措的混乱中。

    梁绍杀入寨中之后,没有与李卑家丁纠缠,反而带兵四处点火,扰乱逐渐恢复镇定的官军。

    而路恭这个哨因为上次伤亡太重,并没有与梁绍一同杀入寨中。反而占时充当了李旭升的辅兵,为李旭升麾下的骑兵铺平道路,填埋壕沟,砍倒栅栏。

    有了路恭下面的步兵相助,李旭升很快就指挥两千骑兵杀入冷泉口村中。这两千骑兵强大的战斗力,一鼓就击破了李卑的顽抗,李卑也被散射的流失射中,当场就死于阵中。

    李卑当场战死,就连将旗也很快被点灯子砍倒,官军的士气顿时失去了支撑。李卑麾下的家丁抢过了主将的尸身,慌不择路的逃出了营寨,奔向了杨鹤大营。

    剩余的官兵更是慌乱,居然直接炸了营,他们大部分丢下了武器逃亡一空,少部分直接亏倒在地,直接成为张虎成的俘虏兵。

    等张虎成集结了主力赶来参战时,战争差不多已经到了尾声。张虎成带领的千余步兵只能匆匆打扫了战场,四处分散抓捕逃亡的官军。

    李旭升虽然打了胜仗,但是来不及与张虎成商量几乎话,就带领骑兵主力离开了冷泉口,直接杀向了富庶的汾州。(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洪善镇二

    李旭升带领麾下骑兵进入汾州已经大约一个月了,现在已经快到十一月了,气候也更加严酷寒冷。

    在崇祯年间,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山西中南部的冬季气温通常能达到零下二十度。在这种严酷寒冷的天气中行军打仗,对于李旭升无疑是一种严酷的考验。

    所幸三日以前汾河已经彻底封冻,任何船只也不可能通行,杨鹤这支水师也没有了用处。没有了汾河的水运,官军的粮道就面临着张虎成的直接威胁,刘宣也稍微能摆脱几分被动。

    这一段时间,官军猛烈攻打了几次灵石城。在发现刘宣还在城中后,虽然杨鹤比较奇怪,但是还是下令甘肃总兵杨嘉谟总领诸将,指挥一万多战兵攻城。

    幸亏霍州城李旭中不顾老营空虚,带领两千兵马前往阴地关接应,分担了一部分压力,刘宣才能在灵石县顶住了官军的疯狂攻城。

    官军拼尽死伤攻打了十日,各大营头都死伤甚重。最终还是改变了策略,停止了疯狂进攻,改为长时间围城。

    现在杨鹤面临粮道被截断的风险,只能再次抽调包围灵石的兵马,协助山西镇张鸿功部围困张虎成。

    如今整个平阳府北部,刘宣与官军两方势力犬牙交错。最南面的临汾县有陕西总兵王承恩的五千精兵,临汾北面五十里的洪洞县驻扎着李自成四千大军。

    洪洞县北面八十里霍州城比较空虚,只有没见过血的新兵两千余人。再往北三十里阴地关驻扎着李旭中,赵弘二部两个营两千余人。阴地关往北三十里就是杨鹤的总督行辕。共有官军战兵一万,辅兵八千人。

    此外。灵石城中刘宣所部共有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营,算上刘宣亲兵。现在还有超过四千大军。

    冷泉口之内,现在还有七千官军围困,分别是山西总兵张鸿功、参将虎大威两部人马。而官军的对手张虎成部,尽管多有折损,但是因为击败了延安参将李卑,俘虏了不少兵马,现在仍然差不多有三千人。

    最北面的汾州境内,共有宁夏总兵贺虎臣、副将尤世禄、延绥总兵吴志勉三部骑兵,总人数为九千人。其中贺虎臣兵力最多麾下的兵马超过五千。但是他的任务也最重,不仅需要镇守汾州、孝义二城,还需要保护杨鹤大军的粮道。

    李旭升进入汾州后,因为汾州水网纵横,加上目标太大。于是与刘勇商议了一番,决定分散行动。两人各领一部人马,李旭升活跃在平遥到太古一段。而刘勇为了戴罪立功,主动去了更艰苦的汾州附近。

    汾州共有汾州、平遥、介休、孝义四县,其中水师游击李英华部两千人把守介休。贺虎臣部千人守备孝义。剩余的四千大军镇守汾州城,最北面的平遥有尤世禄部两千人马把守。

    从大的局面来说,现在还是敌强我弱。尤其是刘宣麾下各部大规模充斥着大量新兵,在于优势官军对抗中并不能占据多少上风。

    从李旭升进入汾州后。一直面临着官军连续不断的追剿。尤其是因为贻误战机,追丢了李旭升的吴志勉,更是仿佛跗骨之蛆。一刻也不停歇的跟着李旭升。

    最后还是李旭升汇合刘勇,集结了所有大军。狠狠地打击了吴志勉的嚣张气焰。斩杀了他的左膀右臂家丁头目吴四中,才让吴志勉有所惊惧。不敢再窥伺李旭升。

    击败吴志勉后,面对官军的围剿,李旭升迅速分兵,亲自带领一部人马北上太原府。他甚至一度攻下了祁县,汇合了活动在这一地区的王嘉胤。

    可惜因为事权不一,李旭升与王嘉胤没有好好配合,被带兵南下的大同镇总兵满贵击败,只能带着残部退回了汾州境。

    虽然败退回来,但是李旭升根基未损,反而利用祁县的人力钱粮,扩充了千余兵丁。

    这千余兵丁,虽然没有多少训练,但是经常跟着李旭升攻打田庄邬堡。尽管兵甲不整,但是其战斗力已经超过了镇守霍州的新兵。

    “小李将军,咱们今天攻打那个庄子。如果在不攻下一个田庄,咱们很快就没饭吃了。”骑兵一营哨长石龙问道。

    “你去找找丁啸,问问他附近那个庄子最好攻打?”李旭升牵着战马,头也不回的答道。

    片刻功夫,丁啸已经被石龙找来。

    丁啸本是明军千户,在李旭升攻下祁县后兵败被俘,因为投降了李旭升。

    千户虽然已经是五品武官,但是明朝武官地位低微,尤其是底层的武将,比起文官来简直是猪狗不如。丁啸这个千户,对于祁县县令张炳文来说放佛家奴。所以此人对于朝廷并没有多少忠诚,城破之后马上投奔了李旭升。

    因为丁啸是本地人,加上他带领一部分明军投降,所以李旭升任命他担任了哨长。对于这个职务,在军户中厮混的丁啸也比较满意,他在官军中的下属也没有上百个兵丁。

    “丁啸,附近那个乡绅比较富庶,本人又名声不好、为富不仁?”李旭升拍打着马鞭问道。

    丁啸想了想,找了几个本地的士兵问了问答道:“回禀将爷,咱们现在已经入了汾州,附近的情况我也不算熟悉。不过听下面的弟兄说,洪善镇的洪老爷最为富庶。”

    “洪家大老爷洪太甲万历年间就高中进士,现任浙江参政,已经官居四品。洪老太爷也是进士出身,因为年老在江西布政使职位上卸任。像这些时代为官的大老爷,自然是官职越高,族人越跋扈,家产也越充盈。”

    李旭升听了这话,哈哈一笑道:“说得好,今天咱们就会一会这个三代进士、世代簪缨的老洪家,看看他家是修桥铺路,还是为祸乡里。”

    李旭升矫健的跨上战马,指了指丁啸说道:“老丁,你安排人带路,这一段应该好走,咱们争取下午就赶到洪善镇,看看这洪家乡绅的成色。”(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洪善镇二

    洪善镇洪家由北宋年间迁来平遥境内,距今已近差不多五百年了。

    洪家刚刚迁来时,家底并不丰厚,只是寻常人家。直到正德年间,洪家祖上洪映泰考中了举人,才慢慢在平遥县发迹,家宅田产也逐渐迁移到了洪善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