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雄的民国-第2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越岭,而且只得步行,因此行军度极慢。错过了湖北大战却因祸得福与阎锡山晋军孙楚、杨效欧、关福安的三个军赶个正着,由此河南亦是展开一场打仗。

    原形势有变,山东方面又一次对是否出兵产生了争论,以李泽军为代表的军方极力主张趁势出兵以获取最大利益,以何思源为首的政府官却以稳定发展为由严词反对动兵。双方意见分化严重,不可调和,甚至在出兵的军方也有两种不同意见在对立着。

    李泽军认为应该趁势出兵河南,夺取原战略要地,增加日后山东在全国分量的砝码。但护路军司令赵东海却对这个方案不以为然,他认为,晋军此番对河南志在必得,贸然出兵河南只会与阎锡山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并且晋军虽然大军进攻河南,但没有倾尽全部兵力,河北的徐永昌部可是按兵不动,虎视南方呢,况且山东军巧取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河北境内津浦路沿线,这个仇也是个难解的疙瘩。

    山东军本就兵少,一旦进兵河南,内部必然空虚,如果徐永昌部由河北直驱济南,那山东处境危矣。

    吴孝良一连开了几天会议都难以统一意见,于是只好将出兵一事暂时搁置。他也认为此时不宜出兵,虽然此前他极力想阻止大战的发生,但事情不可避免也没迂腐到如宋襄公一般刻意避战。他不会选择逃避,但也不会贸然行动,他要为五万山东军负责,要为千万山东百姓负责。

    这一日军事会议又是争执的面红耳赤,没有结果,不欢而散。晚间,澹台继泽、李泽军、李又廷、赵东海等几个军高级将领不约而同的纷纷来到吴孝良住处,希望商议出一个确切的结果。山东到底是自保闷头发展,还是出兵干预军阀大战,他们希望借此探出吴孝良的真实想法。

    “主席,蒋、冯、阎三强相争必有败者,这可是我们扩展在原影响力的大好时机,如果迁延犹豫错过了,未免可惜。”

    军方虽然在内部有争执,但却均是赞同出兵的,平时很少建言的津浦路护路军司令赵东海急不可耐的率先说道。其余几人都是点头赞同,希望吴孝良早日下定决心。

    吴孝良当然明白这些人的意图,但现在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出言解释道:“诸位稍安勿躁。此时,冯、阎两军士气正盛,咱们山东兵微将寡,又都是新兵上阵,经不起人海般的消耗。因此,咱们需等得他们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到时瞅准了时机,方可以最小的代价一击得手。”

    大伙听罢才恍然,原来吴主席是赞同出兵的,李泽军性子急,问道:“却不知要等到何时啊?”

    吴孝良看了眼李泽军,笑道:“这么多年历练也没将谦亭这急性子磨了去,等吧,早晚有你们的用武之地,到时候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他还要好好筹谋一下,在前世的原大战乃是冯玉祥、阎锡山联手对付蒋正,蒋正对付联手后的两大军阀力有不歹,最后还是盘踞东北的张学良出兵入关,支持蒋介石,才使冯阎联军土崩瓦解,由此也奠定了蒋正在国民政府的绝对优势地位。

    但现在却是三家各自为战,蒋冯大战,冯阎大战。算起来还是冯玉祥最吃亏,陷于两线作战的尴尬境地。蒋、阎两家则各有优势,转寰余地很大。在前一世原大战举足轻重的东北边防军保安司令张学良却是被边缘化,怕是两家都用不上了。再者,阎锡山之所以河北大军未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防备东北军。山东军虽然异军突起,但时日太短,阎老西根本没将之放在眼里,单单看其布置河北防御便可见一二。徐永昌三个师于北面防备东北军,却只有一个混成旅散布于河北境内的津浦路沿线。

    大伙见吴孝良本意赞同出兵,兴致立刻高了起来,纷纷建言出兵路线,一如白天,一方主张河北,一方主张河南。只有澹台继泽,默然不语,等大家争的累了才清清嗓子,压低声音道:

    “主座,北边运来的原型车已经编组成军,有一团规模,三月之后,当有一战之力!”

    “哦?”

    吴孝良眉头一跳,这东西可是山东军的杀手锏,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不可轻易示人,但有一点却是他大为担心的,那便是燃料问题。

    “柴油储备可够一战之用?”

    澹台继泽叹口气,又刻意压低声音道:“各方购买之下,倒是储备了一些,旬日之需倒可以满足。”

    两人所言均模棱两可,众人听的一知半解,不明白所言何事。什么原型车?什么柴油?一头雾水!

    “澹台老西儿又神神叨叨的整什么那?敞开了说说,大伙也开开眼!”

    李泽军与澹台继泽共事多年,虽然有时候看不过眼他那副做派,但却是对这老西儿的工作能力心服口服。

    澹台继泽赧颜一笑,“这事可是主座一手操办的,我也只不过是执行者,何不由主座说说其奥妙?”

    于是,大家又都是一脸好奇的看向吴孝良

    关于这个绝密项目,澹台继泽秘密进行了三个月有余,吴孝良见到几位手下大将,居然连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不禁叹服澹台继泽保密工作之严密。

    这一次,他原本就打算将坦克部队的情况通报给几位军高层,因为涉及到接下来的实战演习,已经离不开步兵的协作,所以为了尽早的形成战力,协作训练已经迫在眉睫。

第406章 石油战争

    装甲部队是陆军利器,自打在绥东的时候吴孝良便着意建造坦克工厂,如今历经十年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只是由于日本的海上封锁缺乏原材料,所以产量并不大,偷运二百辆坦克来山东已经是极限。如果山东方面想扩充装甲部队,也只能自己生产。不过,造坦克构造复杂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投产的,虽然工厂已经盖好,但进入量产阶段还需要时日,目前能够维持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已经是不错的成果了。

    坦克诞生于欧战,在西方尚属稀罕物,更别提在落后的国,李泽军毕竟来自绥东,对坦克部队也算了解一二,听吴孝良坦言山东已经建成一只坦克团不由得激动万分。他十分清楚,坦克就是陆军的一柄超级尖刀,有了它步兵将无往不利,对付这些装备战术落后的军阀们更是如砍瓜切菜一般。

    “坦克团先装备我们五十七师吧,五十七师正面面对河南冯玉祥几十万大军,有了这柄尖刀,定然叫姓冯的尝尝苦头。”

    李泽军依仗着是吴孝良卫兵出身,所以说话顾忌很少。其他人虽然也是见猎心喜,但却不好如他一般张口便要,也是一脸期待的等着吴孝良的下,不知这只金凤凰究竟会花落谁家。

    不过吴孝良接下来的话却让他们失望了。

    “我准备成立一支坦克师,其包括两旅,一为坦克旅,一为摩托化步兵旅。其坦克旅编制为两团,摩托化步兵旅编制为三团……”

    众人一阵失望,但都被吴孝良描绘的宏伟蓝图所震慑。的确,如果山东成立这样一支机械化部队,将在军阀混战无往不利,无坚不摧,可他们哪里知道吴孝良成立装甲师的最终目标根本不是国内军阀,而是一直虎视眈眈妄图吞并国的日本。

    津浦路护路军司令赵东海虽然此前只是奉军的一名宪兵上尉,却也是听说过坦克威名的,他一脸兴奋摩拳擦掌道:“有一个坦克团足以击散河北晋军的锐气,咱们山东军夺取整个河北以及京津不是问题!”

    “对付蒋、冯、阎三大军阀,我并不打算出动杀手锏,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在训练与编制尚不成熟的条件下,绝对不可以轻易出动装甲部队!”

    吴孝良又是一盆冷水浇下。不过,最令人沮丧的还是澹台继泽的一番话。

    “现在组建装甲师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人员训练,也不是装备数量,而是燃料!是燃料!”说道此处他故意停顿一下,拉长了音调,加重了语气。

    “我历时半年储备的柴油却只够一个装甲团用上旬日时间,如果装甲师成立,以全年之积蓄,也未必够数日之消耗啊!”

    澹台继泽此话一出口,原本还兴高采烈的军官们,均大感失望,尤其是李泽军,他明白如果坦克与汽车没有燃油,那就是一堆废铜烂铁,没有半点用处。

    “奈何国不产石油,国内所需燃油全部依赖进口,价格高昂不说,并且运量极少,这其的一多半又都运往了上海、广东,能到山东的可谓少之又少,而到了山东又能被咱们储备起来则更加少。”

    说到石油,吴孝良不由得心一动,谁说国不产石油?后世新国相继在山东和黑龙江发现石油,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更是后世国的原油产地。只是他所担心此时是否是在山东开采石油的最佳时机,一旦油田开采,在日全面战争爆发后,山东能否保得住?油田能否保得住?如果保不住,这些资源全部会成为日本屠杀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工具,是否得不偿失?

    转瞬间,吴孝良脑念头已经转了几转,内心之实在纠结之极。

    军官们并不清楚吴孝良所想,见他有些出神,以为他是在考虑从何处购买原料,纷纷建言。

    “省府不如专门成立一个轮船公司,专门运输外国原油,然后在山东加工成燃油,这样运量加大,成本也比直接进口燃油要降低许多。”澹台继泽不愧为晋商出身,这些年浸淫商海,国际之间的贸易状况也是了如指掌。

    这倒是个好主意,但成立公司费时费力,良大旗下船舶公司本就已经是亚洲最大的轮船公司,将此项业务承交给他们再合适不过,如此一来资金反复利用,效率提高的却不是一星半点。

    心有了计较,吴孝良也就淡了在山东开采油田的打算,他绝不愿冒着油田被日本人所利用的风险,而图眼前一时之快。吴孝良的顾虑绝不是多余的,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被后世很多人质疑,认为他们愚蠢之极。实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